同道而行 功存教育——第二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舉行

2020-12-25 澎湃新聞

庚子金秋滬上桐,功存教育匯暖流。

11月6日,由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簡稱"清華基金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簡稱"上海交大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後疫情時代的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第二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舉行。作為高校慈善領域的年度盛會,本次論壇不僅匯聚了近百所高校的近200名業內同行,更邀請了眾多公益慈善行業基金會及專家學者。凝聚高校基金會同仁,分享大學基金會抗擊疫情的作為,交流多元化籌資模式創新,研討大學基金會新時期的使命與擔當。

會場合照

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上海交大基金會理事長楊振斌,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趙路,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梅哲,清華大學副校長、清華基金會理事長楊斌,以及上海交大黨委常委、副校長、上海交大基金會常務理事張安勝等出席本次論壇。20餘位高校基金會代表、慈善行業基金會代表,圍繞"高校基金會抗疫實踐與思考"、"新形勢下高校基金會籌資戰略"以及"高校基金會的社會經濟角色發展"等議題展開圓桌論壇討論。論壇由清華基金會秘書長袁桅、上海交大基金會秘書長程驕傑主持。

楊振斌致辭

楊振斌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交大基金會,向出席論壇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指出,面對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來自多個國家以及全國超過30個省份的交大人自發開展愛心接力,通過善款物資、技術支持等方式馳援抗疫,凝聚成一股強大合力,共克時艱。此次論壇將關注點放到了"後疫情時代"中國高等教育公益慈善的發展之路,是立足當下、影響長遠的探索和思考。中國高校基金會的發展已不再是關乎一校未來的成長,更是連接社會和高校的紐帶、科技轉化的平臺、人才培養的助力,以及文化傳承的橋梁。

楊振斌指出,做好基金會的工作,不僅需要學校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更離不開社會各界有識之士和廣大校友的持續支持,創造良好的美譽度,贏得社會的信任。他分享了校友感恩母校,捐贈支持母校的實例,指出學校對在校學生的關愛和支持,對培養學生感恩情懷,從而持續支持母校的重要性。他期待論壇主講嘉賓和研討嘉賓的真知灼見,也衷心希望以本次論壇為起點,各高校基金會同仁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使高校基金會擰成一股繩,助力社會公益發展。最後,他感謝清華基金會選擇上海交大基金會作為論壇聯合主辦單位,兄弟單位通力合作,親密無間,使這場全國高校基金會共同參與的思想與精神的盛宴得以成功舉辦。楊振斌期望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能夠發展成為中國高校公益慈善交流的品牌平臺,大家凝心聚力,共商大計,必將對高校基金會的發展繁榮起到深遠影響。

梅哲致辭

梅哲表示,上海是一座公益之城,具有歷史悠久的慈善公益文化傳承。今年新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面對疫情,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上海138家慈善組織總捐贈收入達18.76億元,其中,高校基金會捐贈收入5300萬元,交大基金會捐贈1883.7萬元,約佔上海高校基金會捐贈收入的35.5%,排名第一。在支持社會抗疫的同時,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各高校還統籌經費資源,積極開拓校企合作渠道,自主設立應急專項資金,資助疫情防控關鍵技術攻關和臨床研究。

梅哲認為,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高校基金會展現出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高端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等方面獨特優勢,必將進一步提升高校重大疾病防控與防治研究的科研攻關能力,進而提高我國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水平。後疫情時代,願高校基金會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用慈善之心造福民生。未來,民政部門將與各高校基金會攜手共進,為增進民生福祉作出應有的貢獻。

趙路致辭

趙路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成教育強國的目標,對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發展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為我國高校基金會今後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的高等教育一直實行由舉辦者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培養成本,接受社會捐贈的多渠道籌措經費的體制,總投入一直呈上升勢頭。今年,受全球疫情的衝擊,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我國財政預算安排壓力很大,在多渠道籌措高等教育經費的大格局下,高校基金會始終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軍。

趙路指出,高校基金會通過吸納社會資源,積極支持高校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服務國家戰略、回應社會需求等領域,積極貢獻高校基金會的力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別是清華基金會、上海交大基金會等很多高校基金會,有很多好做法、新經驗,值得相互借鑑學習。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肆虐,國際形勢十分嚴峻複雜,新形勢變化必然對我國高校基金會發展帶來深遠影響,需要我們深刻認識新形勢、新變化,主動應對,攻堅克難,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他希望藉由此次論壇,為新形勢下高校基金會建設,為更好地支持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貢獻力量,再創佳績。

楊斌致辭

楊斌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明確以第三次分配為收入分配製度體系的重要組成,確立慈善等公益事業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高校基金會行業應藉此充分借鑑國內外公益慈善組織發展經驗,積極參與建設紮根中國大地的第三次分配製度,加強理論探討和實踐探索。他回顧新年伊始的新冠肺炎疫情,指出在國內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高校基金會展現了作為社會組織的使命與擔當,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貢獻。在當下"百年未有之變局"中,高校及其所代表的原始創新和人才培養能力,成為變動世界中的核心國家能力之一。楊斌回顧今年秋季學期,清華大學迎來了首批通過強基計劃錄取2020級本科新生,開啟了大學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指出高校基金會應該緊跟國家戰略和學校部署,為基礎和人才培養提供多元、創新和長期穩定的社會資源支持,在後疫情時代,為國家和社會供給更多"從0到1"的突破和創新型人才。

楊斌表示,去年,以清華基金會成立25周年為契機,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此時我們高校基金會站在行業發展和國家發展的歷史交匯點上,再次相聚。他由衷希望論壇能夠吸納越來越多公益慈善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加入,交流經驗,啟發智慧,砥礪碰撞出行業發展的新思維新理念,做成中國教育公益慈善界的頂級活動。

張安勝致閉幕詞

最後,張安勝在閉幕詞中指出,論壇的成功舉辦離不開民政部、市民政局及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領導的支持,離不開在座高校基金會同仁的全力配合,離不開清華、交大兩校基金會同志的辛苦付出。他表示,通過近五個小時的分享、研討,可以看到疫情期間,國內高校基金會積極反應,攜手共渡難關。疫情穩定後,基金會同仁穩紮穩打,克服"難關",同步推進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充分見證了人類精神所閃爍出的善良之光、人類智慧所激發出的澎湃之力。張安勝認為,通過此次論壇,每個人都會感到任重而道遠,同時也會對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加清晰透徹的認識,這正是此次論壇舉辦的意義之所在。他希望在座高校基金會同仁能夠凝心聚力,在充實的交流研討中開拓新思路,收穫新感悟,積蓄新力量。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高校基金會第一時間行動起來投身抗疫。本次論壇推出"微光公益人"——高校基金會抗疫線上展覽,匯聚50餘所高校基金會超過300張圖片,展現了高校基金會積極籌措抗疫物資,支持抗疫科研探索,努力推動中國公共衛生事業,增進人類健康福祉的動人畫卷。

"同道而行,功存教育"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

2019年,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邁入第25年,作為改革開放後最早成立的大學基金會,始終堅持立足中國大地,不斷探索、改革與創新,見證了中國高校基金會成長發展的全過程。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民政部和教育部對高校基金會的各項方針政策,全面提升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共同努力探索並建立適應新時代中國大學基金會的多元化籌資模式,2019年,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來自國內高校基金會的百餘名同行積極參與,就"高校基金會多元化籌資回顧探索"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作為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的品牌論壇活動,中國高校基金會發展論壇以"同道而行,功存教育"為主旨。2020年,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聯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共同舉辦第二屆論壇,共同搭建信息交流共享平臺,共擔後疫時代的使命責任。

相關焦點

  • 「第二屆全國感覺統合教育高峰論壇」舉行
    「第二屆全國感覺統合教育高峰論壇」舉行 2019-11-25 15:53:14   中新網11月25日電 日前,由中國生命關懷協會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感覺統合教育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湖南省第二屆光召論壇成功舉行
    9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科技廳、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厚德載物,求真創新」第二屆光召論壇在我校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他說,舉辦第二屆光召論壇,頒發「光召創新獎學金」,是以實際行動響應習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關於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的號召,是弘揚光召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科學精神,貫徹教育部「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版」 的良好舉措。
  • 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舉行
    (孫丹星 張偉東/攝)10月12日,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共同舉辦的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開壇。吳付來教授在開幕式的致辭上表示,首屆國傑論壇暨第二屆羅國杰倫理學教育基金頒獎大會正值新中國70華誕,全國倫理學人濟濟一堂,以特有的實踐智慧,獻上對偉大祖國的獨特祝福。
  • 第二屆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館長)論壇成功舉行
    2020年11月26日,由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館長)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饒權;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文科教育裝備處長張瑜;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姜緒範、校長助理王志、黨委宣傳部長楊懿等領導出席論壇開幕式,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傳媒博物館、校史館館長潘力主持開幕式。
  • 第二屆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11月26日,由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保障體系(BALIS)、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高校智慧圖書館(館長)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論壇以「展望『十四五』,促進智慧圖書館大發展」為主題,採取線下主會場和線上分會場相結合的方式,全程現場直播。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趙憲志,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姜緒範等出席論壇開幕式,北京地區部分高校圖書館館長、副館長等60餘人參加現場論壇。中國傳媒大學圖書館、傳媒博物館、校史館館長潘力主持開幕式。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日前在京舉行。在這個面向未來教育的中國答卷中,應該包括「多個學習中心、多種教育形態、多樣教學模式、多面學習場景、多元學習角色」等這樣一些關鍵詞。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副組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周洪宇認為,以這次新冠肺炎防控為契機,如何解決教育信息化發展中的問題和困難,加快促進西部教育信息化健康發展,值得進一步思考。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中國日報8月24日電(記者 鄒碩)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他指出,今年的新冠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定義學習,思考技術如何賦能教育。
  • 傳承光召精神 湖南省第二屆光召論壇在湖南師範大學舉行
    紅網時刻長沙9月18日訊(記者 賀衛玲 通訊員 董飛)9月18日上午,由湖南省科技廳、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師範大學共同主辦的「厚德載物,求真創新」第二屆光召論壇在湖南師範大學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
  • 「第二屆新時代財經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論壇」在西南財大舉行
    四川在線記者 江芸涵如何發揮財經高校優勢,通過攜手並肩的勞動教育,培養出一大批時代新人?11月27日,「第二屆新時代財經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論壇」在西南財經大學柳林校區舉行,來自全國36所高校、130餘名領導專家和學生代表參加。
  • 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舉行第二屆中國展望論壇
    美國東部時間10月8日,第二屆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展望論壇(2nd Columbia China Prospect Conference)—— 持續穩定增長(Towards Sustainable Growth),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主校區的圖書館舉行。
  • 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在肇慶舉行
    繼2019年成功主辦首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後,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再次於肇慶學院舉辦,11月22上午舉行開幕式。第二屆全國鄉村教師專業發展論壇由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廣東省教育廳、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師教育分會、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指導,來自國內教師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各院校、機構從事教師教育研究與管理工作者,各省市縣(區)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機構負責人,支持鄉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團體代表等400多人匯聚學院硯園,圍繞鄉村教師發展和鄉村教育熱點展開全面深入探討。
  • 「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論壇——第二屆孔蘇未來教育論壇」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黃蔚 通訊員 白浩)9月8日至9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未來教育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人工智慧專業委員會、清華大學《現代教育技術》雜誌社、陝西師範大學未來教育研究中心主辦,陝西師範大學遠程教育學院和陝西省基礎教育資源研發中心承辦
  • 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第二屆秦巴論壇在南陽舉行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司馬連竹)10月17日至18日,中國工程科技論壇第二屆秦巴論壇在南陽市舉行,河南、陝西、湖北、四川、甘肅5省的代表,來自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10位院士,相關高校院所專家學者等參加論壇。
  • 第二屆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
    第二屆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6月11日,雲南-南亞東南亞教育合作論壇在昆明舉行。本次論壇的舉辦旨在利用好商洽會平臺,大力對外宣傳展示雲南教育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開拓雲南與南亞東南亞國家在教育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擴大教育、文化和學術合作效應,為「一帶一路」倡議和輻射中心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和人文交流支撐。本次活動包括1個主論壇、7個分論壇、1場教育展、1場運動會。
  • 第二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
    清華新聞網12月2日電 11月27日,由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治理與發展研究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主辦,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中國知網協辦的「科技賦能·智治社會:面向『中國之治』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暨第二屆中國社會治理與發展高層論壇在清華同方科技大廈舉行。
  • 「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在京舉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陳毓娟):11月27日,「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第六屆中國高校博物館館長論壇暨2020年全國高校博物館優秀講解案例展示頒獎儀式」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行。
  • 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來源:環球網8月23日,第二屆「中國西部教育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與西北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和北京新東方公益基金會協辦。論壇主題為「信息化如何改變西部教育?——停課不停學的經驗與教訓」。在23日上午的開幕致辭中,民進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成員朱永新做了論壇概述。
  • ...中國自然教育線上峰會塈第二屆中國自然科普教育發展高峰論壇在即
    近日,經過友好協商,國際生態社區網絡、北京印心自然教育科技中心(以下簡稱印心科普)決定與中國綠髮會聯合舉辦中國自然教育線上峰會塈第二屆中國自然科普教育發展高峰論壇,時間即定在小滿(5月20日)這天。吳道源老師說,今年國內很多從事自然教育的夥伴們都盼望著第二屆自然教育高峰論壇能儘快召開,讓大家有深度交流的機會,但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並考慮到成規模開會所帶來的潛在風險,論壇主辦方因此決定今年通過線上峰會的形式來舉辦。
  • 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焦以璇)11月20日,第九屆西北聯大與中國高等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礦業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傳承 探索 創新」為主題,分開幕式、校長論壇、專家論壇和閉幕式四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