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570年以前,你會是「孔子」眼中的好學生嗎?

2020-12-16 文史寶鑑

如果回到2570以前你會是「孔子」眼中的好學生?估計這個問題會戳中某些人的痛處,我們都是學生或者曾經作為學生。首先對於「老師」一詞在生命中永遠是難以磨滅的回憶。基本上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都是圍繞者老師來開展的學生時代。「老師」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當然學生時代的我們一定會對老師期待。期待得到老師的肯定;期待得到老師認可;期待得到老師理解和關懷;甚至於期待得到老師的寵愛。

而不管是傳統教育還是現代教育當中,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對多。對於學生的期待老師很難能夠滿足所有的學生。老師只會通過同學之間相互比較或者個人的知見滿足一部分人的期待,可見不同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其實有很大部分是取決於老師的,這裡倒是沒有老師有錯。但是萬世師表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老師,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眼中的好學生是什麼樣的呢?我想是值得我們做參考的。假如你有機會回到孔子的時代,你算是孔子眼中的好學生?

那麼,孔子眼中的好學生是誰呢?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孔子對眾多的學生的評價中去找答案。我認為孔子為對眾多的弟子的評價中最高的莫過於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沒錯,我認為在孔子的眼裡好學生莫過於顏回。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這是一種什麼狀態。一簞食,一瓢飲,在漏巷,人不堪其憂,顏不改其樂!對比咋們現在人,從一開始進去社會就身不由己,為了房子成為房奴;為了車子成為車努;為了孩子成為孩奴。處處充了被比較和比較,生活在焦慮和打雞血的路上。

而顏回的態度簡直不能用想得開來形容了。也就是說只要生命能夠延續著,就一切處於圓滿之中。沒有什麼可值得外求的東西,生無外物一切全滿具足!

想到這裡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出家人。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出家人為什麼要去乞討,讓別人施捨來生存。是因為在出家人看來生存是一件小事情,作為人只是最基礎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去謀求精神上的自足。而俗人一般是通過自己謀求物質的需求,而精神上的需求一般靠別人來滿足,比如說結婚,家人,朋友等各種人際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某種精神上的滿足。

而顏回正式處於一種精神高度自足的狀態,也就是合一的狀態或者說是開悟。

可見有什麼樣的老師才會有什麼樣的學生,境界如此之高。但是如果顏回要是受到的是現代的教育,我想不一定會有孔子這樣的伯樂能夠發現他。顏回都已經算是開悟了,那麼孔子呢?你們怎麼認為?歡迎小夥伴們留言喔!

相關焦點

  • 儒風浩蕩 衢州南宗孔廟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
    浙江在線9月29日訊  昨天,來自全球11個國家的孔子學院代表、留學生代表、數百名社會各界人士,匯聚衢州南宗孔廟祭奠孔子誕辰2570周年。  2570年前的9月28日,儒學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誕生於山東曲阜。890年前,孔子後裔南遷至浙江衢州,至此安居樂業繁衍生息。
  • 河北灤州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第三屆「青藍工程」拜師儀式
    2019年9月27日下午,在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誕辰2570周年到來之際,學校舉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系列活動之--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第三屆 '青藍工程』拜師儀式暨教育教學經驗分享」主題活動。橫渠實驗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彩虹及全體教師參加了本次會議。年級主任金鴿主持了本次會議。會議第一項:緬懷先師。
  • 我眼中真實的孔子之一二
    生活在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春秋時期的孔子,2500多年來獲受了無數桂冠,如「大成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天下文官祖,歷代帝王師」等等。就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來說,無出其右者。今天就說一說我眼中真實的孔子——走下聖壇的孔子。
  • 孔子眼中的卜筮
    又如《震》雷巨響,猝不提防地驚聞突變,遇到憂危衝擊,他教你「以恐懼修省」、「因恐懼致福」。修省不是尋找人家過失,而是自找過失;致福亦非由於反擊敵人成功,在於具備更豐富的涵養,才能磨鍊出駕馭複雜事變的能力,助你摸石過河,破涕為笑。這種內省之道,正正培育出顏子不貳過,曾子日三省這樣的學生來。
  • 作為易學大師,孔子會算命嗎,算得準嗎?答案你很難猜到!
    孔子反問他:「連人都還沒有侍奉好,怎麼一天天的淨想著去侍奉鬼神呢?」季路不死心的繼續問道:「那麼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沒好氣地罵了季路一頓,這一罵居然罵出了一句千古名句:"未知生,焉知死?"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理解一下孔子的這句話:簡單理解:你連該怎麼活下去都不知道,有必要知道你會怎麼死嗎?升級理解:你連活著都感受不到真實,你還有必要知道死後是怎麼樣嗎?核心理解:我們連生的意義都不能理解,又何必去思考死的意義?
  • 臺灣苗慄縣孔子廟祭孔大典繼承傳統表達對孔子的崇敬
    華夏經緯網9月29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苗慄縣28日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傳承傳統六佾舞、三獻禮儀及民俗表演,表達對孔子的崇敬,並向平日辛勤的教師獻上感謝之意。慶祝教師節以及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2570周年,在頭屋鄉玉衡宮孔子廟舉行釋奠典禮。
  • 十九:你是孔子的哪個學生?
    第十七講 你是孔子的哪個學生?大家好,我是寶利老師。我教書已經十多年了,所見過的學生形形色色,個性分明。有的刻苦自勵,有的迷失彷徨,有的胸懷天下,有的苟且偷生,有的認真謹慎,有的不拘小節,真是異彩紛呈,蔚為可觀。想當年的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賢,想來令人驚嘆。我們讀論語,可以對照對照,自己更像誰?
  • 紀念孔子誕辰 上海文廟舉辦「孔子文化周」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9月28日報導:今天上午,「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祭祀儀式暨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在上海文廟舉行。現場包括孔子後裔、傳統文化愛好者和中小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5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為祭祀儀式、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丈量文廟」傳統文化親子挑戰賽等環節。
  • 你真正了解孔子嗎?
    毫無疑義,是孔子。為什麼?孔子的思想充滿民主主義色彩,早在3000多年前,在等級森嚴的春秋時期,面對禮崩樂壞的局面,孔子一邊以「克己復禮」,一邊卻主張「有教無類」,不分階層,無論賢愚,都應該接受教育。在孔子眼中,人人享有的平等教育。教育絕不是一種特權,只為少數人服務。
  • 孔子學生的悲哀
    可孔子的眾多學生中大學問家、大學者卻如此之少,其中的原因是很值得後人深思的。孔子認為他的弟子中最有學問和品格最高尚的人是顏回,顏回在孔門弟子享有最高榮譽,甚得孔子偏愛,但就是這樣一個「好學生」不僅實現不了老師的政治理想,而且一生窮困潦倒,一事無成,終於未老先衰,英年夭亡。孔子的學生子路據說武功高強的,在魯國當過將軍。孔子畢竟不是開武館,他沒有培養出李小龍式的人物,後人是不會責備他的。
  • 敦品礪行承國運 追求卓越守初心 ——臨朐中學隆重舉行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禮
    9月28日上午9時,臨朐中學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典禮,在學校求索廣場、孔子聖像前隆重舉行。幼小初高四個學段教師、小初高三個學段基礎年級學生,共計2000餘人參加典禮。
  • 家長眼中的三大「好專業」,學生卻並不很認同,你知道嗎?
    家長眼中的三大「好專業」,學生卻並不很認同,你知道嗎?在每年的高考結束後,家長都會給孩子參考專業的選擇,家長眼中有這麼三大好專業,可是在學生這裡卻對這幾個專業並不是很認同,甚至是比較反感,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這幾個專業。
  • 烏利希·道姆:歐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蘇格拉底(18k字)
    I.烏利希·道姆:歐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蘇格拉底(12k字)1II.人類的兩大導師:西方的蘇格拉底與東方的孔子(4k字)10本文作者:烏利希·道姆(慕尼黑語言翻譯學院院長),文章原載:《東方論壇:青島大學學報》1999年第4期。討論人物:蘇格拉底(Sokrates,公元前469~前399年);孔子(Confucius,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孔子年長82歲。
  • 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會被學生氣到飆髒話,這些學生都成了大人物
    當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遇上弟子不好好學習的時候,也會氣得罵人。孔子門下有3000弟子。3000弟子中最傑出的有72賢人。如果沒有孔子這個好老師,這些弟子都不過是歷史上長河中的一滴水,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孔子的教育,把他們變成中國文化中的大人物,使他們在歷史上有了一席之的。孔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罵學生。孔子執教那些年,罵過的學生還真不少。
  • 孔子批評學生: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算辱罵學生麼?
    01前言2000多年以前,孔子把不長進的學生比作「朽木」和「糞土之牆」進行批評,肯定算是辱罵學生,經歷了2000多年以後,現在的老師批評學生的時候還會用上。02原因一方面,孔子雖然主張「有教無類」,也就是什麼樣的學生都能教,這是一種教育思想,想法是挺好的。
  • 浴心•孔子學生的故事,看後遇到不講理的人你也不會生氣了
    有一天,孔子的一個學生在門外掃地,來了一個客人問他:「你是誰啊?」他很自豪地說:「我是孔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說,「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請教你一個問題?」學生很高興的說:「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麼奇怪的問題吧?客人問:「一年到底有幾季啊?」學生心想,這種問題還要問嗎?於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搖搖頭說:「不對,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錯了,四季!」「三季!」
  • 「原創」在我們眼中,什麼是好學生,什麼是壞學生?
    「老師你看他天天不知道學習就知道玩,把他離我們家孩子遠點」、「兒子咱不和壞學生玩,這種學生以後考不上大學就得撿破爛」、「閨女咱離不三不四的女生遠點」……作為學生,從小圍繞在我們耳邊的除了好好學習大概就是這些話了吧。
  • 2500多年前,孔子是怎麼給學生上課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坐在老師孔子旁邊,孔子讓他們談談自己的志向,子路談治軍,冉有談治國,公西華談祭祀,而曾皙這時卻一直在彈琴,老師點名讓他說的時候,他說自己喜歡跟幾個人一起去春遊。過後老師點評,自己最喜歡談春遊的這位同學的觀點。孔子的課堂氣氛自由活躍,甚至到了老師和學生可以吵起來的地步,學生直接批評老師迂腐,而老師則罵學生粗野。
  • 孔子的兩個弟子:最不像孔子學生的子路與最像孔子學生的顏回
    子路這個人在沒成為孔子之前,按現在的話說有點像是混混加二次元人類,你看司馬遷怎麼寫他的:子路這個人性子很是粗曠,直率,好行俠仗義,頭帶雄雞冠一樣的帽子,佩帶著豬皮著公豬裝飾的寶劍,見到孔子時很是無禮,於是孔子就稍弱以禮樂套路他,沒想到子路後面就穿著儒服來拜師了。
  • 「孔子文化展」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壓軸
    中新社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 應妮)今年是孔子誕辰2570周年,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2019年的壓軸大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27日以240餘件(套)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的規模亮相,這也是國家博物館第一次系統展示孔子思想形成、發展以及傳承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