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農時不負春——潛江春季農業生產走筆

2020-12-22 網易新聞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行走在水鄉園林的田間地頭,新翻泥土的氣息夾雜著油菜花香撲面而來,戴口罩、分時段下田的農民點綴其間,勾勒出一幅別樣春耕圖。

口罩農機來幫忙,生產生活「兩不誤」

3月10日一早,天氣晴好。檢查好自己的裝備——口罩、帽子後,運糧湖管理區西瓜種植戶聶德峰走到自家田裡準備移栽西瓜苗。田的另一頭,是他的父親。因為隔得遠,聶德峰只能隱約聽到父親的手機裡正放著一首歡快的歌。

同一時間,王場鎮呂垸村的小麥田上方,兩架無人機緩緩飛過,在工作人員操控下,它時而懸停,時而轉動,機體下方緩緩噴出一道道霧簾,農藥被均勻地噴灑下來……

自疫情發生以來,通村通組道路封閉,人員滯留在家中不能外出,對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疫情防控不可鬆勁,農業生產亦不可耽擱。2月底,我市先後出臺《潛江市疫情防控期間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家庭為單位錯峰下田勞作,農業機械齊上陣,確保疫情期間農時不誤。

目前,全市農業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全市在田小麥麵積36.1萬畝,條銹病防治已完成85%以上;油菜面積22.87萬畝,即將全面開展菌核病防治;80萬畝蝦稻田已全面開展田間管理;潛半夏落實種植面積8000畝;307家規模豬場中93家存欄5.7萬頭,能繁母豬存欄6700頭,家禽存籠170萬羽,所有畜禽養殖場已全面完成春防工作;農機具50%已完成檢修工作。

採收需求收上來,春耕農資配下去

清理青苔、肥水、餵食、收蝦……這幾日,後湖管理區天新場辦事處湘東隊戎鴻水產養殖合作社每天捕撈1000餘斤小龍蝦,一派繁忙景象。

疫情之下,小龍蝦銷往何處?

原來,2月25日,位於後湖管理區的小龍蝦交易中心正式復工,並根據疫情分布情況制定了兩條市內線路和三條市外運出線路。其中,市內收貨線路為:熊口—老新—徐李—白鷺湖;龍灣—張金—鐵匠溝。市外運輸線路為:長沙直達;南京—常州—無錫—蘇州—崑山—上海;杭州—紹興—餘姚—寧波。

小龍蝦只是我市暢通銷售渠道的一個縮影。連日來,我市嚴格落實「一斷三不斷」要求,打通交通道路堵點,對運輸各類農業生產物資的車輛一律實行綠色通道,確保農資運輸暢通有序。同時,對運輸車輛採取「一車一人、專車專線、體溫檢測、車輛消毒」等跟蹤管理措施,確保運輸防疫安全。

截至目前,全市37家蔬菜生產主體外調積壓蔬菜5000餘噸,市內批發市場、電商配送及超市供貨200餘噸,現每天對外調貨均在500噸以上;小龍蝦交易中心復工以來,累計銷售蝦苗280餘噸、商品蝦400餘噸及成品魚600餘噸。

「全市儲備水稻種子700噸、玉米種子600噸、農膜300餘噸、化肥4.5萬噸。」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大力度,協調好涉農運輸車輛,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的有序流通,不負農時,不負美好春光。(來源:潛江日報)

(原標題:不負農時不負春——潛江春季農業生產走筆)

(責任編輯:陳希君_chenxijun)

相關焦點

  • 區農業農村委:不誤農時不負春 唱好「三農」交響曲
    「壓艙石」,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今年以來,區農業農村委圍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和突出短板,向著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速邁進。    搶抓農時保豐收    近日,記者在葛蘭鎮天福村現代糧食園區看到,葛福農業合作社剛栽的水稻秧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
  • 安徽南陵縣工山鎮:不誤農時不負春
    (圖為泓源藍莓生產基地)春回大地暖,種地早盤算。早春的蕪湖市南陵縣工山鎮,廣大幹群正用踏實的腳步築起一道疫情防護網,用勤勞的雙手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春耕的美麗畫卷。企業負責人對整個園區開展防疫消殺,該村黨員志願者為每一位入場員工測量體溫,詳細登記基本情況,叮囑著復工生產注意事項,來自附近的村民,穿梭於大棚蔬菜地裡培土、移栽、施肥、澆水……「我們預計3月底所有苗木移栽完工,年底第一批苗木就會掛果。做好疫情防控,抓住農時,後期打理好,今年的計劃肯定能完成。」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以科技助力春耕復產
    開春以來,以農為「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揮農林水專業特色,專家團隊不僅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還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就連放假居家的「農學子」們也學以致用,積極服務家鄉春耕復產。針對全國小麥病蟲草害尤其是小麥條銹病呈快速蔓延的趨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率團隊專家深入寶雞眉縣常興鎮實施麥田調查。
  • 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生產「齊頭並進」 不誤農時迎「春」來
    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生產「齊頭並進」 不誤農時迎「春」來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1日 14:28:40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董之震  日前,湖溪鎮樓店村笠昂山自然村迎來了一批「客人」。
  • 赫山區泉交河鎮:不負春光忙生產 不誤農時保春耕
    紅網時刻益陽3月15日訊(通訊員 王順)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決勝關鍵階段,為確保取得戰「疫」勝利,同時全面推動春耕生產,赫山區泉交河鎮搶抓農時,要求全體鎮村幹部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進村入戶全面動員各村村民投入到春耕生產中,為推動脫貧收官之年農業生產開好頭,起好步。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助農民復工...
    在北尹村貧困戶王忠民家,身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陝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的蔡宇良,指導適合殘疾人操作的多主幹籬壁形栽培櫻桃園;在王養虎、王懷禮等7戶果農家,他手把手教授「V」字形和超細長紡錘形早春修剪技術……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主動發揮農林專業特色優勢,各專家團隊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連居家學生也學以致用
  • 江蘇海安:搶抓農時不負春 志願者讓農民防疫增收兩不誤
    「春季油菜生產要注意三防,一要預防油菜缺硼、二要預防缺素症、三要預防菌核病。」在江蘇省海安高新區謝河村遠教站點,種植戶韓大爺正在觀看《南方冬油菜生產中後期管理》專題網課。  為助力基層農村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海安市委組織部聯合黨校、農業農村局、科技局、融媒體中心等遠程教育成員單位,聚焦學用成效,科學運用「遠教+」理念,打造「雲授課」「雲服務」「雲帶貨
  • 休寧縣不負春光搶農時
    農時不等人。連日來,在休寧縣渭橋鄉渭橋村,村民們搶抓晴好天氣栽種菊花苗,忙著耕地、做畦,起苗、定植,蓋土,到處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開春以來,休寧縣各地各部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生產,做到防疫、春耕「兩不誤」。  為不影響農業生產,休寧縣著力做好農資保障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間協調農資經銷商做好春耕生產農資供應。截止目前,全縣已調運儲備水稻優質種子150噸,化肥5000噸,有機肥2000噸,綠色藥劑200噸,農膜400噸,蔬菜種子1.8噸。
  • 不誤農時,不負春光——抗「疫」助產巾幗擔當!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春耕生產也迎來了黃金時期企業復工復產在即大荔各級婦聯組織搶抓農時,協調動員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入復工生產和春耕工作中.......今天,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大荔縣冬棗中心技術員周愛英戰「疫」助農!「這個棗吊不能留,掐就掐徹底。」2月17日,周愛英正在大荔縣平羅村尊天農業公司的冬棗大棚裡給棗農解答棗樹的管理問題。事情的緣由是前段時間,平羅村黨支部書記趙建明給周愛英發微信,拍的照片裡棗樹葉子普遍發黃,長勢也不好。
  • 人勤春來早 農事系全局——當前春季農業生產綜述
    實現今年農業農村發展穩中求進,必須首先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全年農業有個良好開局。大江南北,現在都行動起來了。 確保豐收事關全局,夏糧生產底子不錯22日上午,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許鎮。下了一夜的雨,地裡溼滑泥濘,農民們卻喜笑顏開,趕緊下田施肥。這裡「春雨貴如油」,一場喜雨可以節省不少灌溉開支。
  • 潛江:大施拳腳,「限塑」「禁塑」如火如荼
    該超市安全生產管理值班經理陳林甫介紹,目前提供的可降解購物袋分為特大號、大號和中號,價格從之前的兩三角錢一個提高到了一元左右一個。收銀員在為顧客結帳時,會耐心提醒顧客「以後最好自備購物袋」「建議購物袋反覆使用」等等。「『禁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我們通過有償提供的形式,可以促使廣大消費者逐漸養成自帶購物袋或購物籃的習慣。」陳林甫說道。
  • 不負戰「疫」不負春 寺巷街道搶抓農時忙春耕
    中國江蘇網3月31日泰州訊(陳瑾 徐慧)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泰州醫藥高新區寺巷街道紮實開展春耕春種工作,積極做好農業生產指導,把服務和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引導農民安全、有序搞好春季農業生產。農資保障促春耕。
  • 農行福建省分行:搶農時助春耕 脫貧攻堅不放鬆
    每年春季正是養殖對蝦資金需求最旺的季節,今年大獲村的養殖戶們卻顯得格外淡定。因為去年全村養殖戶共辦理了1000多萬元農行「快農貸」,隨借隨還的授信支持讓他們實現了原材料採購的無縫對接。「我養了70多畝對蝦,現在這個季節要清塘、投苗、買餌料,都需要資金。」大獲村支部書記歐俊團說,「去年我就申請了『快農貸』,隨借隨還,今年只需通過手機操作,資金馬上到帳,簡單快捷。」
  • 春耕春種搶農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忙、農時緊。連日來,我市各地一手抓實抓牢疫情防控,一手抓緊抓細春耕生產,構築春耕生產責任體系,廣大幫扶工作隊、農技專家、金融部門走上田間地頭,服務春耕、助力春耕,為保證全年農業生產打下良好的基礎。 鄖陽區
  • 地綿萬裡逐春光——疫情下的江淮農業生產保衛戰
    從無人機除草到高效農機治蟲防病,從晝夜不停生產肥料到開足馬力配送農資,從傳統生產到降本增效訂單生產……驚蟄將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江淮大地上,人們與時間賽跑,搶抓時機做好春耕備耕,全面打響農業生產保衛戰。搶農時:1臺無人機=25個農民2月中旬天氣晴好,正是小麥除草時節。
  • 不誤農時搶春耕 濟寧523.8萬畝綠苗「挺腰杆」
    當前正值小麥春季管理關鍵時期,3月6日,在汶上縣苑莊鎮的麥田上,三臺「高地隙」植保機正排成一行,緩緩展開12米的噴幅向田裡灑著細細的藥霧。三輛車,五個人,一天就能輕鬆完成600畝地的除草劑噴灑。「疫情防控是頭等大事,但農業生產錯過一季就少一茬,春耕生產絕不能耽擱。我們在指導農民搞好防疫的同時,更要做好春耕備播、麥田春管。」汶上縣農業農村局植保站朱慶榮站長介紹,汶上縣70萬畝小麥總目前已進入「起身期」,也就是從匍匐狀逐漸「挺直腰板」。「從二月中下旬開始防治小麥病蟲害、草害以來,目前整體防治面積已達40萬畝。」
  • 戰疫情 抓產業振興 岱嶽區科技特派員助力農業生產
    立春剛過,乍暖還寒,眼下正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更是農業春季生產的關鍵時節。泰安市岱嶽區科技局科學謀劃、統籌安排,積極組織農業科技特派員進行線上服務、線下親臨,圍繞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建言獻策,傾心助力農民群眾不誤農時,抓好春季生產。
  • 潛江每個月都有不得不吃的美食……
    潛江每個月都有不得不吃的美食……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
  • 不負春歸遲,水鄉入畫來|疫情過後,湖北仙桃「生態、生產、生活...
    胡場鎮潭湖村產村融合在拉練中飽受好評,入駐該村的阿爾迪有機農場承接土地流轉1653畝,帶動200多人就業,一批「農旅+」項目風生水起。周志紅現場點評時說,潭湖的成功就在于堅持規劃引領、堅持以產業作支撐、堅持市場化運作。上下同欲,從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的點滴改變做起,這片「水袋子」之地「顏值」不斷提升,老百姓從環境改善中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也鼓起了「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