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新聞網 記者 李秋晨
一季度,我區水果產量預計7.89萬噸,增長2.68%;蔬菜產量15.06萬噸,增長4.56%;牛出欄826頭,增長0.7%;家禽出欄310萬隻,增長5.1%……
農業是一個地區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壓艙石」,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今年以來,區農業農村委圍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和突出短板,向著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速邁進。
搶抓農時保豐收
近日,記者在葛蘭鎮天福村現代糧食園區看到,葛福農業合作社剛栽的水稻秧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合作社負責人楊培林告訴記者,為減少疫情對春耕生產影響,今年他增加了水稻直播面積,共種植水稻400餘畝,與往年的規模基本持平。
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對於應對今年的複雜形勢具有重大意義。區農業農村委將農業生產和疫情防控有機結合起來,在防疫的同時搶抓農時,緊抓春耕、春管、備耕,科學組織農業生產,確保不誤農時農事,預計全年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可達82.53萬畝,增加2%。
在保障農資需求方面,區農業農村委及時摸清底數、建立臺帳,引導農用物資有序出入重點管控區域,通過組織農資經銷商緊急調配,備齊水稻種子、玉米種子、化肥、農膜,滿足春耕生產所需物資供應。同時,根據疫情情況,將全區劃分為四個大的片區,明確專人分片分區指導農業生產和春耕備耕工作,做好區域間調劑調配工作。
此外,區農業農村委還常態化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市場秩序。成立春耕備耕工作專家指導組,對各街鎮春耕生產落實情況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組織經銷商對3000餘臺套損壞農機具開展集中維修,提升區內農機使用率;向經過消毒檢疫後的運輸車輛發放「應急保障物資運輸通行證」,解決農資終端配送問題。
保供促銷兩不誤
疫情期間,正值我區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季節,為避免水果滯銷造成農業企業和果農嚴重虧損,區農業農村委聯合區商務委,出臺補貼扶持政策,打通網銷渠道,打了一場漂亮的「柑橘銷售保衛戰」。
區農業農村委通過遠程和現場辦公等多種方式對全區蔬菜、水產品、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精準掌握生產和銷售動態。隨後,成立專班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保障生產的宣傳引導,組織相關農業企業做好基本農產品生產和保供工作。
同時,區農業農委村還組建疫情期間農產品生產指導組,現場巡迴指導在農作物收儲、管理、銷售等工作,並對接區內大型商超,保障市場供應不斷貨、不斷供、不脫銷、不漲價,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據統計,在疫情最嚴重的1月和2月,全區生豬出欄6.93萬頭、存欄18萬頭,牛出欄0.13萬頭、存欄0.97萬頭,家禽出欄250萬隻、存欄700萬隻,大米儲備4143噸,蔬菜存量3.99萬噸,糧油菜肉等基本農產品物資儲備充足、供貨渠道通暢、市場價格穩定。
此外,區農業農村委會同交通、公安等部門,全面落實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完善疫情重點區域管控措施,對進出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運輸車輛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及時放行,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組織農業執法隊員深入一線對上市的蔬菜、柑橘、水產品等基本農產品和重點地區捐贈農產品開展執法檢查、產地檢疫、農殘速測。疫情期間,全區未出現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戰疫戰貧兩手抓
駐村工作隊變身防疫先鋒隊、脫貧戶的農產品有了銷路、務工脫貧戶就業有了門路……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絕不能讓脫貧戶因疫返貧。
為此,廣大扶貧幹部變成了防疫先鋒,他們向脫貧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購買或贈送防護用品;對隔離貧困戶及時關心詢問其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其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對因疫情可能帶來的致貧、返貧和脫貧困難,加強預警監測,建立臺帳,實施「點對點」幫扶。
疫情期間,脫貧戶更要穩定增收。我區充分發揮扶貧車間作用,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做好貧困人口返崗復工服務,幫助其有序返崗。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通過農資配送上門、產業發展指導員服務、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等措施,動員和幫助貧困戶抓好春耕生產。組織產銷對接,積極推動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進商超、進機關、進企業」,通過定點採購、電商銷售、以購代捐等方式,解決貧困地區農畜產品銷售問題。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對因疫情影響還貸的,經過銀行機構合理評估審查後,通過「綠色通道」辦理續貸、展期,延長還款期限。
涉貧企業和扶貧項目關係脫貧「造血」能力,為確保這些企業和項目及時復工復產,我區採取「點對點」方式解決其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恢復生產經營,帶動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對基礎設施、水利等扶貧項目具備開工條件的,在做好防疫前提下抓緊復工;對暫不具備開工條件的,提前備工備料,抓緊做好前期工作。
農村環境添亮色
「五一」小長假期間,長壽慢城成為許多主城市民近郊遊的熱門打卡地,這裡整潔的人居環境和濃濃的鄉村田園氣息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為了改善環境,也是為了衛生健康。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動該項重要工作的最好契機。
疫情期間,區農業農村委加快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深入開展「村村戶戶搞衛生、乾乾淨淨過春節」主題周活動,通過組織大宣傳、大排查、大走訪、大掃除等「七個一」系列活動,動員全體農村居民對室內外清潔和院落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清掃,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髒亂差」的痼疾。同時,全面落實10項整治任務,以1682個村民小組為單元,全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區級部門與對口聯繫街鎮結對推進機制,壓緊壓實區級主管部門和街鎮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通過系列舉措,許多村民不良生活習慣得到明顯改善,畜禽養殖得到有效規範,庭院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觀。
區農業農村委還積極謀劃全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細化工作推進措施,提前做好戶廁改造、公廁建設、文體設施配套、村莊道路建設等建設內容摸底和施工力量組織。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在大排查、大走訪的基礎上全面建立村級整治臺帳,著力解決農村院落環境雜亂、垃圾清運不及時、衛生廁所覆蓋率低、群眾參與度不高、運行管護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切實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