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農業農村委:不誤農時不負春 唱好「三農」交響曲

2020-12-22 長壽新聞網

    長壽新聞網  記者  李秋晨

    一季度,我區水果產量預計7.89萬噸,增長2.68%;蔬菜產量15.06萬噸,增長4.56%;牛出欄826頭,增長0.7%;家禽出欄310萬隻,增長5.1%……

    農業是一個地區國民經濟的基礎和「壓艙石」,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做到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兩不誤」。今年以來,區農業農村委圍繞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聚焦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和突出短板,向著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速邁進。

    搶抓農時保豐收

    近日,記者在葛蘭鎮天福村現代糧食園區看到,葛福農業合作社剛栽的水稻秧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合作社負責人楊培林告訴記者,為減少疫情對春耕生產影響,今年他增加了水稻直播面積,共種植水稻400餘畝,與往年的規模基本持平。

    抓好春季農業生產,對於應對今年的複雜形勢具有重大意義。區農業農村委將農業生產和疫情防控有機結合起來,在防疫的同時搶抓農時,緊抓春耕、春管、備耕,科學組織農業生產,確保不誤農時農事,預計全年大春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可達82.53萬畝,增加2%。

    在保障農資需求方面,區農業農村委及時摸清底數、建立臺帳,引導農用物資有序出入重點管控區域,通過組織農資經銷商緊急調配,備齊水稻種子、玉米種子、化肥、農膜,滿足春耕生產所需物資供應。同時,根據疫情情況,將全區劃分為四個大的片區,明確專人分片分區指導農業生產和春耕備耕工作,做好區域間調劑調配工作。

    此外,區農業農村委還常態化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維護市場秩序。成立春耕備耕工作專家指導組,對各街鎮春耕生產落實情況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組織經銷商對3000餘臺套損壞農機具開展集中維修,提升區內農機使用率;向經過消毒檢疫後的運輸車輛發放「應急保障物資運輸通行證」,解決農資終端配送問題。

    保供促銷兩不誤

    疫情期間,正值我區柑橘類水果大量上市季節,為避免水果滯銷造成農業企業和果農嚴重虧損,區農業農村委聯合區商務委,出臺補貼扶持政策,打通網銷渠道,打了一場漂亮的「柑橘銷售保衛戰」。

    區農業農村委通過遠程和現場辦公等多種方式對全區蔬菜、水產品、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面摸底排查,精準掌握生產和銷售動態。隨後,成立專班通過各種方式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保障生產的宣傳引導,組織相關農業企業做好基本農產品生產和保供工作。

    同時,區農業農委村還組建疫情期間農產品生產指導組,現場巡迴指導在農作物收儲、管理、銷售等工作,並對接區內大型商超,保障市場供應不斷貨、不斷供、不脫銷、不漲價,滿足人民群眾需求。據統計,在疫情最嚴重的1月和2月,全區生豬出欄6.93萬頭、存欄18萬頭,牛出欄0.13萬頭、存欄0.97萬頭,家禽出欄250萬隻、存欄700萬隻,大米儲備4143噸,蔬菜存量3.99萬噸,糧油菜肉等基本農產品物資儲備充足、供貨渠道通暢、市場價格穩定。

    此外,區農業農村委會同交通、公安等部門,全面落實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完善疫情重點區域管控措施,對進出農產品生產基地的運輸車輛在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情況下及時放行,確保農產品產得出、運得走、供得上。組織農業執法隊員深入一線對上市的蔬菜、柑橘、水產品等基本農產品和重點地區捐贈農產品開展執法檢查、產地檢疫、農殘速測。疫情期間,全區未出現一起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戰疫戰貧兩手抓

    駐村工作隊變身防疫先鋒隊、脫貧戶的農產品有了銷路、務工脫貧戶就業有了門路……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絕不能讓脫貧戶因疫返貧。

    為此,廣大扶貧幹部變成了防疫先鋒,他們向脫貧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購買或贈送防護用品;對隔離貧困戶及時關心詢問其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開展心理疏導,幫助其解決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對因疫情可能帶來的致貧、返貧和脫貧困難,加強預警監測,建立臺帳,實施「點對點」幫扶。

    疫情期間,脫貧戶更要穩定增收。我區充分發揮扶貧車間作用,優先安排因疫情暫時不能外出務工的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做好貧困人口返崗復工服務,幫助其有序返崗。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通過農資配送上門、產業發展指導員服務、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等措施,動員和幫助貧困戶抓好春耕生產。組織產銷對接,積極推動貧困村、貧困戶農產品「進商超、進機關、進企業」,通過定點採購、電商銷售、以購代捐等方式,解決貧困地區農畜產品銷售問題。加大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對因疫情影響還貸的,經過銀行機構合理評估審查後,通過「綠色通道」辦理續貸、展期,延長還款期限。

    涉貧企業和扶貧項目關係脫貧「造血」能力,為確保這些企業和項目及時復工復產,我區採取「點對點」方式解決其復工復產中的困難和問題,幫助恢復生產經營,帶動貧困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對基礎設施、水利等扶貧項目具備開工條件的,在做好防疫前提下抓緊復工;對暫不具備開工條件的,提前備工備料,抓緊做好前期工作。

    農村環境添亮色

    「五一」小長假期間,長壽慢城成為許多主城市民近郊遊的熱門打卡地,這裡整潔的人居環境和濃濃的鄉村田園氣息成為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既是為了改善環境,也是為了衛生健康。以疫情防控為切入點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推動該項重要工作的最好契機。

    疫情期間,區農業農村委加快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深入開展「村村戶戶搞衛生、乾乾淨淨過春節」主題周活動,通過組織大宣傳、大排查、大走訪、大掃除等「七個一」系列活動,動員全體農村居民對室內外清潔和院落周邊環境進行全面清掃,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髒亂差」的痼疾。同時,全面落實10項整治任務,以1682個村民小組為單元,全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區級部門與對口聯繫街鎮結對推進機制,壓緊壓實區級主管部門和街鎮疫情防控工作責任。通過系列舉措,許多村民不良生活習慣得到明顯改善,畜禽養殖得到有效規範,庭院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觀。

    區農業農村委還積極謀劃全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工作,細化工作推進措施,提前做好戶廁改造、公廁建設、文體設施配套、村莊道路建設等建設內容摸底和施工力量組織。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在大排查、大走訪的基礎上全面建立村級整治臺帳,著力解決農村院落環境雜亂、垃圾清運不及時、衛生廁所覆蓋率低、群眾參與度不高、運行管護機制不完善等突出問題,切實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

相關焦點

  • 聚焦「三農」大局 積極協商議政——全國暨地方政協農業農村委工作...
    當前,從中央到地方,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熱潮興起,正是揚帆搏浪時。12月10日-11日,全國暨地方政協農業農村委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召開。這是全國性的政協農委系統第一次會議,會議緊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履職盡責、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繪藍圖。
  • 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生產「齊頭並進」 不誤農時迎「春」來
    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業生產「齊頭並進」 不誤農時迎「春」來源稿:東陽日報 |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1日 14:28:40 | 作者:呂晶晶 | 編輯:董之震  日前,湖溪鎮樓店村笠昂山自然村迎來了一批「客人」。
  • 不負農時不負春——潛江春季農業生產走筆
    口罩農機來幫忙,生產生活「兩不誤」3月10日一早,天氣晴好。檢查好自己的裝備——口罩、帽子後,運糧湖管理區西瓜種植戶聶德峰走到自家田裡準備移栽西瓜苗。田的另一頭,是他的父親。因為隔得遠,聶德峰只能隱約聽到父親的手機裡正放著一首歡快的歌。
  • 江蘇海安:搶抓農時不負春 志願者讓農民防疫增收兩不誤
    為助力基層農村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海安市委組織部聯合黨校、農業農村局、科技局、融媒體中心等遠程教育成員單位,聚焦學用成效,科學運用「遠教+」理念,打造「雲授課」「雲服務」「雲帶貨」三大雲端平臺,持續放大基層終端站點教育、宣傳、服務功能,全面保障基層黨組織疫情防控與春耕復產兩手抓、兩不誤。
  • 春耕春種搶農時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耕忙、農時緊。出臺獎補政策,持續提高貧困戶自我發展內生動力和農業經營主體帶貧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培育壯大農業新型市主體,發揮產業扶貧助力全區脫貧攻堅作用,鞏固脫貧成果。 竹山縣
  • 「中銀E農通」助推寧夏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華網銀川12月24日電 2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與中國銀行寧夏分行聯合舉辦「中銀E農通」項目啟動會。此次會議是雙方深化全方位戰略合作關係、開啟重點項目合作,共同促進寧夏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若干意見》發布會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雨水」,新華社受權播發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就是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下面,我向大家作一個簡要的介紹。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 安徽南陵縣工山鎮:不誤農時不負春
    (圖為泓源藍莓生產基地)春回大地暖,種地早盤算。早春的蕪湖市南陵縣工山鎮,廣大幹群正用踏實的腳步築起一道疫情防護網,用勤勞的雙手在希望的田野上勾勒出春耕的美麗畫卷。做好疫情防控,抓住農時,後期打理好,今年的計劃肯定能完成。」據現場負責人吳長江介紹,在工山鎮派出的協調員的幫助下,對復工進行了充分準備,每天根據需要對園區適時消毒,為每一位工人準備了口罩,並將非必要集體勞作改為分散幹活,同時,給員工補貼餐費回家就餐,雖增加了一點用工成本,但降低了防控風險。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以科技助力春耕復產
    開春以來,以農為「本」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發揮農林水專業特色,專家團隊不僅深入春耕田間地頭指導農業生產,還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雲端遠程科技服務。就連放假居家的「農學子」們也學以致用,積極服務家鄉春耕復產。針對全國小麥病蟲草害尤其是小麥條銹病呈快速蔓延的趨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率團隊專家深入寶雞眉縣常興鎮實施麥田調查。
  • 規範農村產權交易 激活農村沉睡資源
    陝西省楊凌示範區黨工委委員、楊陵區委書記單舒平出席活動並宣布強農APP產權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啟動。楊陵區委副書記、區長陳輝,農業科技報社社長梁孝宏,副社長賀輝,西部產權交易所行政總監孫越東等出席會議。楊凌示範區黨工委委員、楊陵區委書記單舒平宣布強農APP產權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啟動會上,楊陵區委副書記、區長陳輝致辭,農業科技報社副社長賀輝對強農APP進行了推介,楊凌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主任劉小凱介紹了楊凌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建設情況。
  • 不誤農時,不負春光——抗「疫」助產巾幗擔當!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春耕生產也迎來了黃金時期企業復工復產在即大荔各級婦聯組織搶抓農時,協調動員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入復工生產和春耕工作中.......今天,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大荔縣冬棗中心技術員周愛英戰「疫」助農!「這個棗吊不能留,掐就掐徹底。」2月17日,周愛英正在大荔縣平羅村尊天農業公司的冬棗大棚裡給棗農解答棗樹的管理問題。事情的緣由是前段時間,平羅村黨支部書記趙建明給周愛英發微信,拍的照片裡棗樹葉子普遍發黃,長勢也不好。
  • 不誤農時不負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師生深入田間地頭助農民復工...
    學校還專門發布文件,鼓勵廣大科教人員發揮技術優勢,為政府、種植大戶、農業企業等做好決策諮詢和科學指導,為地方「三農」發展科技服務工作。同時鼓勵科教人員多利用「微信」「QQ」「抖音」「快手」等渠道,加強與地方農技部門、示範戶、企業的聯繫,全方位提供線上農技服務。
  • 市農業農村局舉辦「不負韶華、奮勇擔當,爭做『重要窗口』模範生...
    2020-06-12 16:44 |寧波農業農村
  • ...農業銀行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深耕農村市場,取得顯著成效...
    中國農業銀行日前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該行「三農」業務的資產回報率達到0.77%,貸款不良率下降到2.59%,「三農」業務也實現了由虧損到2010年淨利潤249億元的歷史性轉變,對全行貢獻度也不斷攀升。
  • 農區變景區 田園變公園——內蒙古扎賚特旗高質量推進國家現代農業...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31日電(記者王靖)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於2017年9月獲準創建,2018年12月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評審認定,成為內蒙古唯一一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首批創建並授牌的20個旗縣之一。產業園總面積686平方公裡,覆蓋2個鄉鎮、33個行政村、5.47萬人口、60萬畝耕地。
  • 上海農業農村委舉辦豐收節大聯播,71萬網友慶豐收拼好貨
    9月22日,第三屆上海市農民豐收節正式拉開帷幕,崇明、閔行、金山、松江等9個涉農區的有機大米、時令蔬果、舌尖美味匯聚市農業展覽館,共同展現上海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活動當天,上海市農業農村委聯合拼多多共同舉辦了豐收節大聯播,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葉軍平、農業展覽館館長顧士連、水稻專家曹黎明、全國農業勞動模範王黎娜等組成帶貨天團先後走進直播間,為上海農產品代言。▲9月22日,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葉軍平(右)做客拼多多直播間,與71萬網友同慶豐收。
  •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多舉措降低疫情影響增加生產動力 五方面促農民...
    內容提要:市農業農村委二級巡視員胡偉介紹了天津農業部門應對疫情影響,促進農村困難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相關舉措。天津北方網訊:在昨天舉行的天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33場新聞發布會上,市農業農村委二級巡視員胡偉介紹了天津農業部門應對疫情影響,促進農村困難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相關舉措。
  • 農業農村部:影響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還很多
    中國網財經4月23日訊 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今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農業農村部發展計劃司司長魏百剛:這是堅持問題導向。剛才我在形勢發布當中也講了,今年農業農村經濟一季度實現「開門紅」,運行良好。但確實,影響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很多,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還有國內宏觀經濟的走勢,都會直接間接影響到農業農村經濟運行。
  • 樂農之家率先提出知農、富農、樂農新三農理念
    2017年國家政策再次聚集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2017兩會提出要推進農業品牌建設,優化農產品有效供給,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解決農業生產信息不對稱問題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 服務不斷檔 "貸"來豐收年農業銀行江蘇如東支行服務三農小記
    為更全面精準地支農助農,農業銀行江蘇如東支行順應農戶生產組織化、集約化、數位化趨勢,擴面增量、精準滴灌兩手抓,圍繞重點服務區域、對象和產業,積極提供線上線下多樣化金融服務,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覆蓋面,助力農戶豐收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