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累計向全國提供60億劑次脊灰疫苗

2020-12-17 新華網雲南頻道

  近日,昆明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組織「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採訪活動,首站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研究所自1958年8月成立以來,研發了糖丸、A肝、手足口病等疫苗,脊灰疫苗從上市至今,已生產並向全國兒童免疫規劃累計提供60億劑次。

  據了解,1958年8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在雲南建立研究所,主要任務就是研製、生產脊髓灰質炎疫苗。1962年,中國第一粒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糖丸在研究所誕生;2004年,中國第一劑液體劑型脊灰減毒活疫苗從研究所走向全國;2015年,全球第一劑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單苗)成功上市。疫苗自上市至今,已生產並向全國兒童免疫規劃累計提供60億劑次。

  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我國生物醫藥創新研發的「國家隊」之一,研究所將以國家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戰略需求為己任,力爭將產業創新發展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在國家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發揮更加積極、重要的作用。(完)(李宗蓉 張喆一)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推進新型疫苗邁進「中國創造」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推進新型疫苗邁進「中國創造」 來源:人民網-雲南頻道    2016年06月22日19:39 人民網昆明6月22日電 (徐前)6月22日,記者從雲南省「興產業 促跨越」第一場「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篇」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自主創新疫苗研製體系,推進新型疫苗邁進
  • 脊灰滅活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計劃,但供貨嚴重不足
    「世界衛生組織之所以建議使用1劑IPV,是因為IPV是滅活疫苗,可以讓兒童先獲得免疫功能,而且它帶來的不良反應少,不會因為接種而誘發小兒麻痺。先接種IPV,可以減少這種不良反應。」一位免疫專家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下,中國選擇了首劑脊灰滅活疫苗IPV,加三劑次二價脊灰減毒疫苗的免疫規劃程序。
  • ...同民族永生細胞庫創建者——記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周一醫學遺傳學研究實驗室例會;周二下午部門學術討論;周三指導研究生;周四前往實施項目單位交流……年逾七旬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遺傳學重點學科主任褚嘉祐教授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的。為了更好地從事醫療工作,1975年9月至1978年8月,他前往昆明醫學院醫療系學習臨床醫療;1982年2月至1989年8月,他在武漢同濟醫科大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擔任臨床醫師;1989年9月至1991年8月,他在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做博士後;1996年至2006年,他擔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09年,衛生部批准他作為有突出貢獻專家延遲退休。
  • 戰脊灰·親歷者說以實幹與執著 譜寫生命理想之歌
    原標題:戰脊灰·親歷者說以實幹與執著 譜寫生命理想之歌□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 史荔 楊淨思開欄的話2020年是世界衛生大會宣布全球消滅天花40周年,也是我國實現無脊灰狀態20周年。的夢想,來到了昆明西郊偏僻的花紅洞,開始了中國第一個脊灰疫苗研發和生產基地——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醫科院生物所」)的建設。
  • 滅活脊灰疫苗缺口百萬針劑 「糖丸」致癱風險何時消除
    「在過去,因為減毒活疫苗使用的是活力更強的野毒株,預防效果更好,可以用來抵禦當時實際的病毒蔓延情況,所以國家選用減毒疫苗。」曹默透露,「但2000年時,中國其實已經實現了無脊髓灰的證實,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II型脊灰野病毒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被消滅。此時,最好的預防方案便是應用滅活脊髓灰疫苗取代減活疫苗。」
  • ...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
    2020-06-22 07:34:38來源:FX168 【又一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進入Ⅱ期臨床試驗】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自主研製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6月20日下午在雲南省紅河州進入Ⅱ期臨床試驗。
  •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參與疫苗研發,我們很自豪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組建科研團隊全力攻關——「參與疫苗研發,我們很自豪」(一線抗疫群英譜)
  • 四川脊灰病毒事件追蹤:3家IPV疫苗企業產能足夠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近日,四川發現II型疫苗衍生脊灰病毒引起業界關注。7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疫苗和免疫規劃專家陶黎納及某疫苗企業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國家應急調撥160萬劑IPV脊灰疫苗發往涼山州。其中,中國生物旗下北京北生研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簡稱「北生研」)已接下100萬支IPV疫苗的任務,目前至少已經向四川發出40多萬支。
  • 中國生物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IPV)上市 首先供應河北、山西等最...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卡拉)今日(9月29日),中國生物旗下北京北生研生物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生研」)生產的Sabin株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以下簡稱「sIPV疫苗」)正式上市。該疫苗用於預防脊髓灰質炎,適用於2月齡(含)以上兒童的免疫接種。第一批產品將首先供應最緊缺的河北、山西等省份。
  •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
    雲南招標股份有限公司受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的委託,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國家昆明高等級生物安全靈長類動物實驗中心項目生物安全高效過濾器採購項目(項目編號:C5300000000616001110 )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
  • 【求學求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
    一、單位簡介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以下簡稱所院)是中國醫學科學院下屬最大的醫學科研院所,也是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教學主體單位之一。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立60周年的賀信中提出的「努力把中國醫學科學院建設成為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核心基地」的指示精神,建設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核心基地,實現北京協和醫學院「雙一流」學科建設目標,所院求賢若渴,誠邀致力於醫學研究,尤其是醫學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的優秀青年學者的加盟。
  • 從糖丸爺爺到疫苗出口,在根除脊灰的路上中國為世界做了什麼?
    自此,中國脊髓灰質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下降,70年代的發病數較60年代下降37%。在1977年以前,中國每年報告的病例數是4500-29000例。更突出的轉折點是在1978年,口服脊灰疫苗被納入新建立的擴大免疫規劃中。隨著在全國接種活動和常規免疫接種服務中越來越多地使用疫苗,脊髓灰質炎病例數大幅度減少。
  • 中國醫學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組建科研團隊全力攻關——「參與疫苗...
    李琦涵是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新冠肺炎疫情苗頭剛出現,他就設立應急疫苗研發攻關組,帶領團隊設計了包括滅活疫苗在內的多條研發路線,細緻分配了每項任務。深夜,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樓實驗室燈火通明,透過窗戶不時能看到科研人員小步快跑的身影。這樣的節奏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疫苗研發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
  • 寶寶的脊灰疫苗到底該怎麼打?
    脊髓灰質炎疫苗有哪幾種? 脊髓灰質炎(簡稱脊灰)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多發生於兒童,故俗稱「小兒麻痺症」。感染者可能出現肢體麻痺,出現麻痺的病例多數留下跛行等終生致殘。 脊灰病毒按其抗原性不同,分為Ⅰ型、Ⅱ型、Ⅲ型共3個血清型。
  • 國家免疫規劃調整:脊灰疫苗等接種程序「升級」,宮頸癌疫苗等落選
    《通知》規定,自2019年12月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2劑次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和2劑次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2月齡和3月齡各接種1劑次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4月齡和4歲各接種1劑次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
  • ...中國召喚世界醫學人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向全球...
    12月22日上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通過廣泛途徑同步向全球發出邀約:加盟中國醫學!改變世界,實現夢想!新時代 新舞臺百年厚積成就創新沃土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歷經百年深厚積澱,群星璀璨,名家輩出,為中國現代醫學創新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我國將實施脊灰疫苗免疫新策略 脊灰滅活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記者 胡浩)記者29日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獲悉,我國響應世衛組織決議,將於今年5月1日實施新的脊髓灰質炎(脊灰)疫苗免疫策略,停用三價脊灰減毒活疫苗,用二價脊灰減毒活疫苗替代,並將脊灰滅活疫苗(IPV)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 脊灰麻疹疫苗接種程序有新變化
    ■脊灰疫苗接種程序將從「1+3」改為「2+2」,即原有1劑次注射劑型脊灰滅活疫苗(IPV)加3劑次脊灰口服減毒疫苗(OPV)接種程序,將改為2劑次IPV加2劑次OPV。■全國將實施2劑次麻疹-腮腺炎-風疹(麻腮風)聯合減毒活疫苗,替代原有1劑次麻風二聯疫苗和1劑次麻腮風三聯疫苗的方案。
  • 北京新版免疫規劃增脊灰滅活等3種免費疫苗
    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增加了流感疫苗、脊灰滅活疫苗、白破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3種疫苗。市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事實上,自2007年起,本市已連續10年為老人、學生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但此前一直未將免費接種流感疫苗正式寫入免疫規劃。新版程序裡,曾經的「脊灰疫苗」被改為「脊灰滅活疫苗(IPV)和脊灰減毒活疫苗」。
  • 給脊灰送終 全程接種滅活疫苗才是王道
    要不是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一次遊泳之後不幸罹患脊灰導致殘疾,人類研發脊灰疫苗的時間表可能還要往後推。salk的IPV,使用自然界的脊灰野生病毒滅活後做成疫苗,這種病毒的致殘力槓槓滴,所謂salk株就是來源於脊灰野生病毒,不是疫苗病毒;sabin的OPV,使用的是「馴化」後幾乎沒有致殘力的脊灰疫苗病毒,sabin株即指病毒是疫苗病毒,而不是野生病毒。理論上,用毒性大的脊灰野生病毒做成的salk株IPV,其效果很可能優於溫和的的sabin株I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