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太當寶,「糙」點帶娃也很好,改變這4個情況,對娃更好

2020-09-04 月月媽媽育兒記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

孩子出生後就是父母的心頭寶,很多父母在養孩子的時候,恨不得將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就算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是也有些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會儘可能解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自己去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什麼樣的養育方式,對寶寶更加有利呢?每個父母都會有自己的想法。

每個孩子都得來不易,所以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照顧,,也有很多的父母會放任孩子肆意生長,但無論是「放養」還是「圈養」,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都有可取之處,可父母要注意的是,無論你用什麼樣的方式養育孩子,都需要張弛有度,該精緻的地方非常精緻,該粗糙的地方就不拘小節。

其實在大多數的家長心裡,孩子就應該是被精緻照顧的,但是這就會限制孩子的成長,限制孩子的能力養成,所以家長也別將孩子要當成寶,尤其是在這4個事情上,最好是「糙」一點,不僅會讓孩子發育的更好,還有可能會讓孩子長大後變得更孝順。

在照顧孩子時,家長要改變這4個情況,「糙」點帶娃也很好

  • 情況1:孩子的東西,什麼有買最好的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寶,在養育孩子的時候,都想讓孩子能夠用最好的東西,在生活方面也儘量的追求精緻,這其實並沒有什麼錯,但是家長也要學會張弛有度,在該精緻的事情上精緻,在給孩子買一些對健康有影響的東西上,最起碼要保證質量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對於無關緊要的小東西上,家長就可以不需要太追求精緻,具體還要根據自己家的經濟條件分析,一旦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再給孩子買一些太精緻的東西,就會對孩子的金錢觀造成影響,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精緻一點,生活粗糙一點。

  • 情況2:事事替孩子包辦,孩子什麼都不用想

還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過得輕鬆一點,為了孩子能有好的發展,開始包辦孩子一切的事物,甚至是幫孩子做決定,孩子穿什麼、孩子吃什麼、孩子用什麼都是有家長一手包辦的,甚至是到了孩子高考的時候,孩子的學校和專業也都是家長選擇的。

似乎這樣孩子就能有好的前途,但是這就忽視孩子選擇的權利,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是沒有擔當的,更是缺乏責任感,所以在孩子小時候,媽媽就要讓孩子擁有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學會替父母分擔一些事情,這樣「糙」一點的照顧孩子,對孩子的未來反而更有好處。

  • 情況3:在外孩子一點委屈都不能受,家長都解決好

其實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發展自己的社交圈子,而孩子和孩子之間會發生摩擦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男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很多家長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當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摩擦的時候,都會替孩子撐腰,替孩子解決這樣的問題。

這不但會影響孩子的人緣,還會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孩子就不會知道該怎樣和朋友們相處,發生矛盾該怎樣去解決,所以在這方面家長還是要「糙」一點,不到特殊的情況,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身邊的事情,不要事事都替孩子解決。

  • 情況4:生活過於精緻,養成潔癖的習慣

很多家長都會有潔癖的習慣,培養的孩子也會有潔癖的習慣,按理來說,愛乾淨是非常好的習慣,把生活過的精緻也是非常好的人生態度,但是過於精緻,過度的愛乾淨,就會對孩子的生活造成影響,例如做家務的時候,嫌棄抹布髒等等。

其實孩子的一生中有非常多的機會,遭受挫折、遭受磨難,但是孩子的生活過於精緻,養成了潔癖的習慣,讓孩子無法適應較差的環境,所以適當讓孩子的生活變得「粗糙」,會讓孩子的適應能力變強。

相關焦點

  • 媽媽把娃當成「寶」,可能會害了孩子?專家:3點教你「糙」帶娃
    文/木木寶貝育兒記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這句話已經廣為流傳,很多媽媽在小的時候,都為自己的孩子唱過,卻是一個被媽媽陪伴長大的孩子一定很幸福,但是在現在這個信息發達的社會,很多媽媽都被網上的精緻帶娃所吸引,爭先恐後的想要給孩子最精緻的成長方式,但是精緻養娃真的有這麼好嗎
  • 「生4個娃也不妨礙我當辣媽」,這屆寶媽帶娃,操作太令人意外
    不少女性朋友升級媽媽之後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少,生了孩子自由再度被壓縮。新手媽媽們苦於育兒和個人生活失衡,令人沮喪的不只是帶娃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疲憊。不過,也有寶媽成功升級為辣媽,帶娃不僅累而且還樂在其中。以前總以為這只是誇張,看了她,我才知道這屆寶媽帶娃真的是太優秀了。
  • 有一種帶娃叫奶奶「假帶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寶媽要妥善處理
    文|啞鈴媽媽在一些傳統家庭裡,女人生了娃,就算是給婆家完成了一項任務。至於帶娃嘛,如果還要寶媽一個人帶,那就不行了。因為太累了,寶媽受不了。再說,初次生育沒有帶娃經驗,婆婆也不放心讓兒媳一個人帶娃。因此,多數老人樂意帶娃,願意幫襯年輕人減輕負擔。只是,可惜的是,有些婆婆帶娃的心很好,但卻總是「幫倒忙」,演變成了「假帶娃」,真添亂啊!
  • 90後寶媽帶娃太「懶」,網友卻贊育兒有方:獨立才是最好的愛
    90後寶媽帶娃太「懶」,網友卻贊育兒有方:獨立才是最好的愛疫情在家這麼長時間,很多寶媽表示,孩子們再不開學,自己就要「瘋了」。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兒千萬別讓媽媽插手;早飯豆漿手抓餅湊合吃,太複雜也起不來做;倆娃配合愉快拖地,讓媽媽歇一會兒
  • 孩子吃不了苦,打破這3點,粗糙帶娃,小寶貝重現鑽石之光
    帶娃的方式,您和我都知道:有的叫做「放養」,有的叫做「圈養」,有的叫做散養,有的叫做「隨便養」。不管您是哪用一種方式養孩子,都是可取的。我認為帶孩子是個十萬加的累活兒,但家長們在帶娃的過程中,該精緻的時候,需要精緻;該粗糙的時候,需要粗糙。
  • 寶媽戳心窩痛點:生娃後「狂掉」頭髮!別慌,做好這4點長出秀髮
    ▶尚女士說道:生個孩子頭髮差點沒了!真是太難了,現在頭髮至少掉了一半...所以寶媽們別慌,只需做好這4點就能長出秀髮哦,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為啥產後寶媽會狂掉頭髮吧。寶媽產後情緒波動大寶媽在產後由於需要帶娃,所以會特別累,休息也不好,情緒波動機會特別大,出現緊張、生氣、焦慮等情況,而這些表現就會使大腦持續興奮工作,從而產生皮脂腺。皮脂腺很容易將頭髮中的毛囊堵住,出現脫髮的情況。
  • 寶媽自己帶娃,還是別人幫忙帶,這4點區別很明顯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懷孕生子對於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是人生中所必經的一個階段,但是每一個女性在生了孩子之後的經歷卻是非常不同的 。即使同是媽媽,寶媽們在帶娃的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兩種情況——自己帶娃,別人幫忙帶娃。有一位寶媽在生了孩子之後,孩子就一直由婆婆幫忙帶著。
  • 婆婆帶娃糙,寶媽:喝對水對嬰幼兒很重要,「一喝五不喝」要牢記
    俗話說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在很多老人的思想中,孩子要糙著帶,這樣才能更健康的長大。包括在老人那個年代,他們也是被父母粗糙著養大的。這樣的習慣,他們一直會保持到給自己的孩子帶孩子。婆婆帶娃糙,寶媽:喝對水對嬰幼兒很重要甜甜和婆婆在帶娃上的思想很不一致,婆婆一直覺得娃要糙著養,否則以後太嬌氣。因為甜甜還要工作,所以沒辦法只能讓婆婆按著她的想法帶。有一次晚上,甜甜看到婆婆在給孩子餵水,甜甜說:「寶寶還不到六個月不需要餵水。」
  • 姥姥帶娃和奶奶帶娃,到底誰更好一點?看看大家怎麼說!
    以前一提帶孩子,那不用多說,指定是奶奶的事兒,可時過境遷,走在社區的公園裡,隨便一打聽,姥姥帶娃的現象遠遠多過了奶奶帶娃的情況。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種變化的發生呢?@劉美麗:我讓我媽帶孩子,那也是沒辦法,人家奶奶真不給帶啊。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但爺爺奶奶們可能就覺得孩子多吃點好,能吃是福,白白胖胖惹人愛!而自從到了村裡讓奶奶幫忙帶了一段時間之後,雖然還是穿著同樣風格的衣服,但萌娃卻是整個人都感覺大變樣,從洋氣的露西變成了村裡的翠花,氣質已經完全改變了。因為媽媽們通常都比較注意孩子的外表,尤其是女孩,會幫女兒梳一個精緻的髮型,精心打扮一番,但奶奶帶娃顯然沒有這麼細緻,不拘小節,甚至都是等孩子穿的衣服都髒透了才會進行清洗,不會像媽媽一樣見不得孩子髒。
  • 為什麼奶奶帶娃是義務,姥姥帶娃卻要感恩?理由還真不好反駁
    文|文兒昨天,跟一位寶媽聊天,她說要買兩身衣服、一些禮物跟老公一起去看看孩子姥姥,因為前段時間加班顧不上孩子,一直都是姥姥帶娃,太辛苦了,要去表示一下感謝。也因此,奶奶帶娃即便是出錢出力換不來感恩,也是無話可說,誰讓孫子(孫女)跟自己的兒子姓,是為男方一家人傳宗接代呢?而姥姥帶娃就不同了,有時候出錢出力不說,還不落好處。因為不管帶幾年,孩子只要一回家,還是別人的孫子(孫女)。大多數時候,這孩子還是承歡在自己的爺爺奶奶膝下。不是有句老話說「外孫是姥姥家的狗,吃完就走」嗎?雖然話糙但理不糙。
  • 遇到個完全不會帶娃的婆婆怎麼辦?寶媽:只能靠自學了!
    雖然婆婆不會帶孩子這一點乍一聽起來有點驚奇,但是仔細一想,這並沒有什麼,正如我們現在很多年輕寶媽一點也不會帶孩子,也是想著讓自己媽媽或者婆婆來幫自己帶,或者是直接把孩子丟給老人來帶,那我們的媽媽或者婆婆年輕的時候,也可能是這樣的經歷,當然就不會帶孩子了。
  • 冬季寶媽帶娃這4個習慣,容易讓孩子免疫力低下,怪不得總生病
    但此時,孩子們的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身邊不少小孩子都生病了呢。很多寶媽一到冬天就頭疼,因為孩子跟大人不一樣,只要裹得嚴嚴實實就不怕凍感冒,而孩子就不一樣了,各個方面不照顧好,就很容易感冒生病。不少寶媽帶娃的時候,有一些習慣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比如下面四個帶娃習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免疫力低下,以致於孩子總生病。習慣一:不給孩子穿秋衣現在很多父母都不喜歡穿秋衣,穿個毛衣套個羽絨服就出門了,於是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也是只穿個毛衣,裡面不穿秋衣。
  • 寶爸獨自帶娃外出,領著2歲寶寶去工地?感嘆:帶娃太簡單
    我們都知道,帶娃很辛苦,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媽媽承擔起帶娃的責任,在大街上,幾乎很少看到爸爸帶著孩子玩耍。實際上,爸爸在育兒的過程當中至關重要,只不過許多當爸的人,都會以工作或者其他理由推脫帶娃的責任,最後讓媽媽扛下一切。
  • 一個全職寶媽的忠告:千萬別在帶娃的安逸中,迷失了「真我」
    羅胖說:"經常有人問脫不花,創業四年,結婚生了倆孩子,作為女性創業者,如何去平衡事業和家庭?其實,「這個問題潛臺詞就是一個女性要創業、要顧家、要養娃,根本搞不定。昨天在抖音上刷到了一條關於全職寶媽的視頻,裡面的配文寫著:「那些全職寶媽的朋友圈再有詩意,也掩蓋不了在家帶娃的事實。」看完之後,雖然很扎心,倒也不足為奇。全職寶媽,我懂你,但那又怎樣?
  • 俞敏洪點出教育困局:別指望老師改變孩子命運,話糙理不糙
    老俞的發言很快掀起了網絡的「腥風血雨」,有人認為老俞站著說話不腰疼,也有人支持老俞「太敢說」,當前的中國教育的確面臨著一個困局。 而老俞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小學老師到最後自己都變得知識面很狹窄,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換言之,別指望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
  • 帶娃帶到崩潰?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老實說,一個人帶娃真的很忙很忙,有時候忙到沒有梳妝打扮的時間,但個人認為真正能夠壓垮寶媽到崩潰絕不會是因為一個人帶娃,帶娃雖然艱辛,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寶媽內心也會覺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當了寶媽後,有了寶媽的圈子,在認識的眾多寶媽中,也有少數幾個寶媽說帶娃帶到崩潰,一番對話下來發現讓這些寶媽崩潰的真正原因是又要帶娃又要賺錢養家或和處理家庭關係,雖然網上沒少有「邊帶娃邊賺錢」的話題,但真正能夠持續邊帶娃邊賺錢養家的寶媽其實並不多,若有婆媳或夫妻關係不太好的家庭,寶媽的日子可能會很難過,甚至崩潰,也不是沒可能的。
  • 「一天啥也不幹,帶個娃還嫌累」寶爸生氣辭職回家帶娃,現狀唏噓
    世界上有一種職業,全職負責在家帶孩子以及處理家庭的大小事務,她們從來不拿一分錢工資,工作時間超長且全年無休,還總是遭遇家人的冷眼,她們就是「全職寶媽」。在很多人眼中,全職寶媽是在家帶娃的「閒差」,既不需要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也不需要承受經濟壓力,只要在家帶好孩子,就萬事大吉。其實,全職帶娃一點都不輕鬆。
  • 孩子流口水是口腔有問題?家長別著急,多數情況下是這4點原因
    「不然咋就滴答個沒完呢?」事實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看似粘膩又噁心的口水,其實間接反應了孩子的健康情況。而且,口水的作用遠比你想的多得多。小寶寶從出生開始,口水就已經在誕生了,不過一般來說,娃在4月齡內口水並不算多。但等娃來到4~6個月時,情況開始改變了。隨著娃唾液腺日趨發育成熟,娃的口水分泌功能也變得開始敏感,口腔裡的一點刺激都會讓他口水流個不停。
  • 孩子流口水是口腔有問題?家長別著急,多數情況下是這4點原因
    毫不誇張的說,這時候娃的嘴仿佛關不上的水龍頭,每天都滴答個不停,怎麼擦也擦不乾淨。為此很多寶媽都十分頭疼,甚至不少初為人母的寶媽會覺得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不然咋就滴答個沒完呢?」事實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