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高考考查強調基礎紮實注重創新
    本報訊(記者 任敏)教育部考試中心研究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近日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以實現高考評價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在高考考查要求上,高考評價體系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
    教育部考試中心牽頭組織華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5所高校的150餘位專家,深入總結我國高考內容改革的成功做法,充分借鑑國外考試的先進經驗,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歷經3年,研究完成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高考評價體系由「一核」「四層」「四翼」組成。「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回答「為什麼考」的問題;「四層」為高考的考查內容,即「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回答「考什麼」的問題;「四翼」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回答「怎麼考」的問題。
    教育部考試中心負責人表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明確高考的核心功能為「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以立德樹人統領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更加強調招、考、教、學的有機統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高考評價體系為實現對核心素養的有效測量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將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理念和學業質量標準切實落實到高考當中,促進教考銜接、同向同行。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評價體系突出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促進高中教學方式改革,助力發展素質教育。例如高考注重基礎性,強調基礎紮實,促進學生系統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從而促進教學回歸課堂教材,夯實學生成長的基礎。高考注重創新性,則體現在通過開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設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和培養,有助於高中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有助於高中積極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助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該負責人表示,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也不是界定考試範圍的規範性文件,高考評價體系是綜合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而形成的考試評價理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