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篇累牘的八股文式表述方式,大部分人基本上看不懂,也就沒有興趣認真看下去,小編試著來簡化一下,看看對您是否有幫助。
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什麼?
1)高考評價體系是綜合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而形成的考試評價理論框架。
2)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也不是界定考試範圍的規範性文件。
看清楚了嗎,這個《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一個指導性的文件,一般而言,指導性文件需要由各類教育機構逐步落地,把一個個抽象的描述「變成」一個個可以量化的條款。
比如高考語文增加文言文的比重、比如高中教材取消魯迅先生的文章用周杰倫的歌曲來替代這樣的,呵呵
二、以後的高中生會受到《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具體影響有哪些?
按照官方公告內容,這個《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是有創新的,創新的部分應該就是影響部分。
1)高考將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近些年來,素質教育一直被考生及考生家長所關注,各種說法都有,但其實一直沒有明確一個核心「素質教育到底是什麼?」從新出臺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看,應該是解決了這個問題,有了目標和方向,方法就不是難事了。
目前各種藝考、體考、單獨招生等等,其實已經在體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了。
2)對考生的考查內容增加了,從「考查內容」升級到「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這個該怎麼理解呢?其實仍然和上面一條類似,考試成績不是唯一標準,這是對考生變化的核心點。
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家庭環境、教育背景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選擇自己的未來,社會也接受來個各個層面的精英,讓各類人才最大限度地發揮能量,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用最簡單的語言來描述的話,應該可以是這樣的:考不上大學也沒關係,只要有本事,哪裡都能找到飯吃!嘿嘿嘿
3)高考將會更注重基礎,因為基礎是一切之源。
「高考注重基礎性,強調基礎紮實,促進學生系統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從而促進教學回歸課堂教材,夯實學生成長的基礎。」
「高考通過開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設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和培養,有助於高中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有助於高中積極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助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三、高中課程會改變嗎?怎麼改變?
根據以上是闡述,可以肯定高中課程一定會改變,甚至可以說,已經在改變了。至於說怎麼改,改成什麼樣,目前還不好說,但從社會需求來說,可能對思想素質和職業素質的教育比重會增加,這符合既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又要有真才實學的大方向一致。
小編心得:不管怎麼改革,對於絕大多數考生來說學習好理論基礎一定是最最重要的,理論分值越高,獲得成功的機率也會越大;而對於在某些方面有特長的考生而言,多元化的考試制度能給他們帶去更多的實惠,正所謂物盡其用人盡其才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