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考 考什麼 怎麼考——專家解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2020-12-11 新華教育

  為何考 考什麼 怎麼考

  ——專家解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了「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也給出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評價體系依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從深化高考內容改革、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出發進行頂層設計,構建全面考查的內容體系,實現了高考的「三個轉變」:在教育功能上,實現了高考由單純的考試評價向立德樹人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關鍵環節的轉變;在評價理念上,實現了高考由傳統的「知識立意」「能力立意」評價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綜合評價的轉變;在評價模式上,實現了高考從主要基於「考查內容」的一維評價模式向「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載體」三位一體評價模式的轉變。

  「高考評價體系的研製,首次從高考自身功能出發,銜接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確立了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工作的理論框架,為今後高考內容改革和命題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南。」該負責人說。

  高考評價體系建立高考內容改革長效機制

  「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具有綜合性、結構性強的特點,高考評價體系的研究成果與之對應地體現出協調性、綜合性,研究的內容涉及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多個層面,通過『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高考核心功能科學地表達出來,符合高考評價規律。」清華大學教授謝維和認為,只有創新性的設計才能適應高考改革全面、綜合、系統的特點。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全面對標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更好發揮高考功能,構建一個科學、全面、有效的高考評價體系成為高考要完成的歷史使命。

  教育部考試中心以深化高考內容改革的頂層設計為目標,通過構建高考評價體系,創造性地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以實現高考評價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切實將高考打造成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和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使高考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評價體系明確了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以立德樹人統領服務選才和引導教學,為高考內容改革指明方向,必須依此做好戰略定位,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奮鬥精神等融入考查內容,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考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憲法意識、法治觀念和社會責任感,增強「四個自信」,確保高考為國選才的水平和質量。

  「高考是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銜接的關鍵環節,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位是這一銜接機制的重要承載點和優勢之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研究正是抓住了改革的關鍵點,找準立德樹人機制的銜接點,這是非常重要的。」謝維和說。

  高考的基本功能是服務選才,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院長鄭方賢指出,高考評價體系對高考功能的界定科學、完整、清晰,是高考內容改革工作的重大成果。高考以服務國家為基本出發點,為各類高校選拔合格的人才。高考內容改革必須以提高選才質量、促進社會公平為目標,進一步探索和完善評價人才的方法,使人才選拔標準更全面、方式更科學。

  高考評價體系將引導教學納入高考的核心功能。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保繼光認為,基於高考評價體系的高考內容改革,有利於理順教考關係,增強以考促學的主動意識,緊密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進一步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教育的功利化傾向;高考通過內容設計、素材選取、試題命制、評分方式等要素,把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融入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促進核心素養落實,助力素質教育發展。

  高考內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高考評價體系在明確方向、確定內容的同時提出,明確的要求是保證改革取得成效的關鍵。

  高考評價體系將「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作為考查內容,將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國家課程標準有機結合在一起,使選人和育人目標統一於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系統地回答了高考「考什麼」的問題。同樣,基於國家發展所需人才的特質和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高考評價體系確立了「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的考查要求,回答了高考「怎麼考」的問題。

  高考評價體系明確提出,基礎性強調基礎紮實,關注學科主幹內容;綜合性強調融會貫通,既包括同一層面、橫向之間,又包括不同層面、縱向之間的綜合;應用性強調學以致用,關注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生活實際等緊密相關的內容;創新性強調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因此,基於「四翼」考查要求,高考命題注重基礎性試題,引導學生打牢知識基礎;注重研究對象的整體性、完整性,不僅從學科內容上融合,也在試題呈現形式上更加豐富多樣;堅持理論聯繫實際,使用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素材,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呈現試題情境,設置新穎的試題呈現方式和設問方式,考查學生完成開放性或探究性任務的能力。

  高考評價體系是考試評價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南

  遵循標準命制試題,是命題保證公平性、科學性和規範性的要求。高考命題依據國家課程標準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是確保「招、考、教、學」有機統一的重要途徑。

  基於核心素養理念,高考評價體系統籌考慮知識、能力、素養的關係,將高考考查內容凝練為核心價值、學科素養、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突破了以往知識和能力的二維考查內容框架,創造性地與育人新要求融合起來。

  鄭方賢表示,測評本身和相關指標的設定非常重要,高考評價體系的建設回歸命題和測評本身,凸顯德智體美勞全面育人的系統性評價理念,突破現有單一追求難度的測評觀,並通過考試評價反饋到教學一線,會對教育教學改革產生積極的作用。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武尊民認為,高考評價體系的發布標誌著我國教育考試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起點,使命題的方向更加明確,知道從哪些方面來加強能力考查;可以更加深入地加強高考命題相關理論、評價體系實際操作等內容的研究,如試卷質量評價工具、試題命制質量標準等。

  在高考命題中,高考評價體系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依據高考評價體系,統考科目的語文、數學、外語將更好發揮基礎學科和通用學科的作用,體現國家選人、育人的共同需求。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可參照高考評價體系,結合本省實際情況設計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命題藍圖,以確保新高考、新課程理念順利落地。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宋寶和表示,高考評價體系為高考改革提供了支撐,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設計難度非常大,同時又要面對分數轉換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藉助高考評價體系的指導,實現突破。

  結合高考命題實踐,高考評價體系提出了集考查內容、考查要求和考查情境於一體的多維命題模型,將考查情境分為與學生聯繫密切、符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生活實踐情境和學習探索情境。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陶沙指出,高考評價體系中提出情境考查載體的概念,實現了測量理論的突破。

  各學科根據學科特點,再將考查情境具體化,如歷史科將情境分為學習情境、生活情境、社會情境、學術情境,生物學科將情境分為生活學習和實踐情境、科學實驗和探究情境、生物學史情境等。各學科對情境的設置為高考命題加強情境設計提供了可操作的實施路徑。

  對考試本身的評價是改進命題、提高試題質量的重要環節。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高考評價體系為評價試題、試卷提供了標準,對試題試卷進行全面的質性評價,突破了以往對試題試卷質量的評價集中在對試卷信度和效度、試題難度和區分度進行量化評價的局限性。高考評價體系提供了評價考試的量尺,通過以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作為評價量尺,檢測試題是否全面涵蓋考試目標,檢測考試目標實現的程度,檢測考試要求達成的幅度,形成對考生的全面評價。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要以高考評價體系為基本依據,不斷檢視問題,調整改革措施,校準改革方向,使改革沿著科學、正確的道路不斷前進。我國考試質量監測與評價應建立科學化的監測機制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考試評價的目的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宏觀管理、科學決策和主動調控,促進未來政策調整的專業化;通過開展全維度、全流程、全功能的評價,逐步實現高質量的評價,提高改革目標的實現程度。

  高考評價體系助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

  高考是上接高等教育、下連基礎教育的樞紐,高考評價體系旗幟鮮明地將「引導教學」作為高考的核心功能,更加強調「招、考、教、學」的有機統一,有助於教、學、考的良好銜接。

  「高考評價體系會對中學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推進核心素養在課堂的落實。」東北師範大學附中校長邵志豪認為,要加強對高中教師的培訓,將高考評價體系的新理念和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有機融合,使其發生化學反應,促進基礎教育課堂改革。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恢復高考初期,高考的功能主要定位於服務高等學校選拔新生。隨著高中教學水平逐步提高,高考成績成為評價錄取學生的主要依據,高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使得高考對高中教學的影響越來越大。「高考起到促人向學、催人奮進、提升教育質量的作用,但也強化了學生文理偏科、中學片面追求升學率等問題。」該負責人說。

  「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考試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係,才能推動考試和教學良性互動與發展。」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核心功能上,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通過深化高考內容改革,促進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從而實現考試和教學的同向同行。

  在考查內容構建上,高考評價體系緊密銜接高中新課程改革。2017年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高考評價體系吸收課程標準中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遵循考試測評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與高中課程改革緊密銜接,互動共進。

  高考評價體系的建立將實現高考從「知識、能力考查」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綜合評價轉變,將高中課程標準核心素養理念和學業質量標準切實落實到高考當中,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促進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副校長趙鴻雁認為,根據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和高中課程標準,在高考評價體系的指導下,各學科科學、系統地設計了考試內容改革的方式和方法,能夠很好地滿足基礎教育一線教師了解考試改革、促進教學的迫切需求。

  高考「怎麼考」對高中「怎麼教」具有反撥作用。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評價體系將有助於高中課堂教學改革。

  比如,高考注重基礎性,強調基礎紮實,促進學生系統掌握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從而促進教學回歸課堂教材,夯實學生成長的基礎。又如,高考通過開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設計,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的考查和培養,有助於高中積極探索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有助於高中積極開展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助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評價體系通過核心功能、「四層」考查內容和「四翼」考查要求,全面銜接高中新課程改革,將協調推進高考內容改革和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使得高考與高中教學同向同行,以考促教,教考相長,形成教學與考試的良性互動,共同實現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標。(記者 萬玉鳳)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為何考 考什麼 怎麼考
    為何考 考什麼 怎麼考  ——專家解讀《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了「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也給出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 高考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
    高考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 教育部網站1月7日消息,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 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
    歷時3年,教育部考試中心牽頭組織華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5所高校的150餘位專家,研製完成高考評價體系。7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已於日前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它是高考評價體系研製成果的凝練和結晶。
  • 官宣:以後高考怎麼考?教育部出版《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出版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為我們解答了「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這三個疑問,也在高考領域給出了「培養什麼人、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從「考知識」到「考能力」的轉變
    12月19日,中國高考報告學術委員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考試藍皮書」發布暨高考評價體系研討會,會上《考試藍皮書:中國高考報告(2020)》《中國高考報告:政策與命題解讀》《中國高考報告:高考評價體系解讀》發布。
  • ...女子:被502給粘上了|未來高考怎麼考?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教育】未來高考怎麼考?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未來高考如何考?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三方面解答考試本源...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綱,請收好這份專家解讀精粹
    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出版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以下簡稱「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為我們解答了「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這三個疑問,也在高考領域給出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的答案。
  • 不能把《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當備考資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雖然教育部考試中心相關負責人強調,「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不是考試大綱,也不是界定考試範圍的規範性文件。」
  • 高考評價體系的「一核」「四層」「四翼」是什麼?2020怎麼考?
    考什麼」的問題;「四翼」為考查要求,即「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是素質教育的評價維度在高考中的體現,回答「怎麼考」的問題。高考評價體系還規定了高考的考查載體——情境,以此來承載考查內容,實現考查要求。這個情境,相信會出出現在今後各學科的考試中,就是突出知識的應用性,數學有應用題,以後各種題目的出題思路肯定是腦洞大開,貼近實際。
  • 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據教育部網站7日消息,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專家解讀新高考:高考評價體系與語文教學改革
    從高考評價體系,看語文高考改革第一部分:關於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一.目標與背景:綱領性文件,理論性指導,方法性說明,實踐性指南,自評價參考二.內涵與框架:立德樹人是根本任務,統領教育與高考;服務選才是基本功能
  • 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教育部考試中心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立德樹人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 聯通「招—考—教—學」全流程本報北京1月7日訊(記者 萬玉鳳)記者今天從教育部考試中心獲悉,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學習不再功利、有素養不怕考試:新高考語文怎麼考、具體考什麼?
    學習不再功利、有素養不怕考試:新高考語文怎麼考?具體考查學生什麼能力?一、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一核:為什麼考(高考功能)立德樹人、服務選拔、導向教學四層:考什麼(高考內容)必備知識、關鍵能力、學科素養、核心價值四翼:怎麼考(命題思路)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新性2020年取消考試大綱,一切圍著高考評價體系「一核四層四翼」轉,意味著高考不再給老師和學生劃重點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發布 新高考改革將發生哪些變化
    本報北京1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 孫慶玲)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 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未來高考將發生哪些變化?
    封面新聞記者粟裕1月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高考考查強調基礎紮實注重創新
    &nbsp&nbsp&nbsp本報訊(記者 任敏)教育部考試中心研究發布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近日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考試評價全過程,以實現高考評價目標與素質教育目標的內在統一。
  • ...高考難度相近?哈三中老師這樣分析!一圖看懂《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近日,哈三中高三全體教師 結合新下發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對2019年全國II卷高考真題以及 校一模試卷進行分析解構與研討 對新形勢下的高考試題與 模擬命題進行解讀與分享
  • 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立德樹人融入考評全過程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孫競)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
  • 教育部發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 立德樹人融入考評全過程
    人民網北京1月7日電(孫競)近日,教育部考試中心研製的《中國高考評價體系》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說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體系從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內容、考查要求三個方面回答「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的考試本源性問題,從而給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教育根本問題在高考領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