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地圖看山西怎樣精準扶貧

2020-12-20 百家號

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版圖上,山西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山西就有2個。打好脫貧攻堅戰,關鍵在於精準。接下來我們通過一張「扶貧地圖」,看一看山西精準扶貧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

精準扶貧,一定要精準施策。山西今年提出了「六項重點任務」,確保脫貧攻堅實現連戰連勝。

因地制宜、對症施策,山西為每個縣設計不同的脫貧路徑。

呂梁山集中連片貧困區的嵐縣,既是國定貧困縣,又是生態脆弱區。創造性地把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相結合,實現生態與生計、增綠與增收互促共贏,在一個戰場上打贏兩場攻堅戰。

大寧縣,在生態扶貧方面探索出一種新的造林方式,把過去政府投資造林的操辦機制,變成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造林服務的市場機制。

在長治武鄉縣嶺頭村,創建了「一戶一店帶全家、整村微商帶脫貧」的電商扶貧新模式。去年,全村微商線上線下銷售突破100萬元。

國定貧困縣臨汾隰縣,「一戶一碼、一果一標」的方法解決了梨果產業以假充真的問題,每一顆正宗的玉露香梨上都貼有二維碼,同時也讓電商扶貧的模式在這個縣城遍地開花。

讓我們再往北看,大同天鎮也是國定貧困縣,抓住與北京只有200多公裡的地利之便,憑藉「保姆輸出」形成了勞務品牌,「天鎮保姆」走俏京城,掙回了票子、還贏得了口碑。

在呂梁市,通過培訓就業,勞務輸出,「呂梁山護工」也成了脫貧攻堅的一大品牌。

廣靈縣,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把「扶貧車間」建在了農村,當地的村民靠學手藝長本領就能脫貧致富。在山西,扶貧車間還開到了夏縣、和順等多個貧困縣。

山西是國家首批光伏扶貧試點省。把光伏扶貧和資產收益結合起來,在汾西縣瓦窯疙塔村,面朝太陽的光伏板,一年就掙回來100多萬,全村實現了整村脫貧。

平順縣西溝村,棚上發電、棚下還搞起了種植。利用食用菌生長喜陰喜溼的特性和光伏發電對光照的需求,建起了農光互補的產業基地。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培育產業。忻州市忻府區種出的辣椒,讓愛吃辣椒的四川人上門訂購。在當地,鼓勵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規模化種植特色辣椒,小辣椒做成了大產業。

大同縣「黃花菜」變成了「黃金菜」,推進黃花產業,帶動鄉村旅遊發展,每年舉辦一次黃花文化節,全縣建成了60處黃花採摘觀光園區。

而革命老區左權縣,發掘紅色文化和民歌資源,推出了景區帶村的扶貧模式,全縣扶持的鄉村旅遊重點村15個。

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和順縣,通過「精準識別、新居安置配套、舊村拆除復墾、生態修復整治、產業就業保障、社區治理跟進六環聯動、環環緊扣;「人、錢、地、房、樹、村、穩」七大難題,一一破解。1600多戶一次性搬出,不僅實現了拎包入住,每戶還配了一個菌菇大棚。

岢嵐縣宋家溝村,以易地搬遷為突破口,以「一村一品一主主體」為抓手,去年,一舉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對這種做法和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

一張扶貧地圖,充滿著山西精準脫貧的堅定信心。今年,山西預計有26個貧困縣摘帽、2200個貧困村退出、61萬人口脫貧。我們將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推動扶貧開發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

相關焦點

  • 文山州廣南縣手繪地圖在扶貧中發揮大作用
    帶紅點圓圈代表建檔立卡貧困戶居住位置,方框代表非檔卡戶家庭,五角星代表村小組幹部家所在地,黨旗標誌代表村裡的黨員戶……在廣南縣板蚌鄉各村小組牆上都掛著一張手工繪製的「村小組地形圖」,成了扶貧幹部的「作戰圖」。
  • 河南舞鋼:張俊山和他的手繪扶貧地圖
    紫色標註的是常年不在家農戶,紅色的是低保戶,棕色的是五保戶,灰色的是不穩定人員,獨居老人用三角形特意標註,而每一個貧困家庭都用愛心點綴……翻開礦建街道各村的民情檔案,第一頁的扶貧地圖格外引人矚目。 而這一幅幅精妙絕倫的地圖都來源包村幹部張俊山在工作中的一個小小的想法。
  • 甘肅探路智慧扶貧 大數據導航精準脫貧
    新華社蘭州12月26日電(記者 張欽)打開大資料庫,一張可視化的扶貧地圖出現在眼前;進入分析模塊,輸入關鍵詞,圖文並茂的數據分析很快生成;每一戶人的收入來源、致貧原因,對應的幫扶措施和扶貧進展,一覽無餘……這樣「高大上」的場景,是甘肅省正在為貧困角落的窮人們做的一件大事:精準扶貧大資料庫。
  • 怎樣畫一張地圖?
    視頻文字稿: 怎樣畫一張地圖? 用紙筆勾勒出道路大概的方向、周圍建築物的輪廓,寫上路名。這樣就得到了一張簡單的地圖,但是你照著它可能連自己家都找不到。 因為你的地圖不能準確地描述道路的長度、方位等信息。
  • 衡陽地圖到底是怎樣出爐的?看這裡
    看一座城市的發展變化,從地圖中就可以得到答案。透過不斷更新的衡陽地圖可以看出,城區不斷在「長個」。衡陽城不斷擴大,對地圖更新的需求也愈加頻繁。那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衡陽地圖到底是怎麼出爐的呢?  地圖測繪由多種作業模式配合完成  通常我們看到一張張反映地球表面形態和面貌的地形圖是相當複雜的。不論是地形起伏變化的山區,還是河流、湖塘水網密集的水鄉平原,圖上各種各樣的地貌和地物符號都準確地反映了地面的實際情況。但這些圖到底是怎樣測繪出來的呢?  對此,記者採訪了市國土資源局測繪管理負責人劉彥。
  • 精準扶貧的「喜羊羊」
    6月13日,2017「走出楊凌看示範」採訪一行來到陝西省寶雞市隴縣奶山羊養殖示範推廣基地。隴縣作為陝西奶羊、奶牛、肉牛等奶畜養殖核心區,其境內飼草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是全國313個奶牛養殖區位優勢縣之一,是陝西省奶山羊養殖基地和轉型升級示範縣、省級「糧改飼」試點縣。
  • 駱駝灣的新生活|「精準扶貧在扶貧」主題攝影展
    第1748次推送  原創首發  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精準扶貧在阜平」主題攝影展    駱駝灣的新生活  @趙海江、@趙傑、@金昌植  駱駝灣,這個曾經的貧困山村,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落實,如今迎來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昔日死氣沉沉、為生計發愁的貧困鄉村,如今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還從更高層面建設美麗鄉村奔向小康,村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
  • 企業扶貧的一張「完美」答卷
    原標題:企業扶貧的一張「完美」答卷   「你們只管努力學習,其它交給
  • 國家精準扶貧評估理論體系及其實踐應用
    從不同層面的貧困化及其致貧原因看,鄉村扶貧開發本質上是政府「扶」的供給側和農戶「貧」的需求側的有機統一。不同區域及其貧困縣、貧困村與貧困戶的分異性,決定了扶貧供給結構的差異性及其需求的多樣性。③設備保障系統,是集成地圖、圖像、影像、問卷等多種數據資料的設備組合,全面、客觀、真實地反映了扶貧開發工作情況,確保調查評估場景可還原、過程可追溯、結果可比較。「三系統」及其技術保障構成了國家精準扶貧評估技術體系,以及利用網際網路技術、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構建的基於雲構架的軟體平臺,成為第三方評估技術先進性的重要保障和集中體現。
  • 北京家政企業助力精準扶貧
    北京市商務局數據顯示,2019年,北京市愛儂、五八到家、嘉樂會、七彩樂居、泰維峰、家事無憂、東方倍優、易盟、三替、金月時代等10家「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參與企業分別與四川、貴州、山西等省的百餘個貧困縣籤訂了合作協議,實際培訓1.4萬人,輸送就業1.1萬人。據家政企業向家政服務人員了解,初步統計建檔立卡戶290人,人均月工資約4532元。
  • 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助人自助」
    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與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下,扶貧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距離2020年確保7000多萬貧困人口如期全部脫貧的奮鬥目標還有3年,當前精準扶貧工作已進入攻堅期和決勝期。怎樣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黨、全社會面臨的一道亟待解決的理論與實踐難題。筆者認為,導致貧困的根本誘因是能力貧困,而物質貧困只是表象,深層次的貧困誘因在於主體缺少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意識與能力。
  •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二是要緊緊扭住包括就業、教育、醫療、文化、住房在內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這個基本保障,編織一張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堅決守住底線。三是要緊緊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再窮不能窮教育,再窮不能窮孩子,務必把義務教育搞好,確保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要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
  • 大廠:精準扶貧確保精準脫貧
    割草、放料、飲水、防疫……在大廠回族自治縣的福華養牛基地,飼養人員正在精心照料「扶貧牛」。「今年資產收益扶貧的政策有了新調整,福華養牛基地的產業扶貧資金在原來121萬元的基礎上又新增了112萬元,貧困戶的收益將明顯提高。」大廠社會事務局副局長劉盼介紹說。
  • 北京師範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十二五」以來,北京師範大學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充分發揮學校獨特的學科資源優勢、智力優勢和人才幫扶優勢,自覺踐行扶貧攻堅的時代使命,努力在精準扶貧諮政上出成果、在精準幫扶對象上出實招、在脫貧成效精準上見真效。
  • 精準扶貧,以心築善
    中國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一直是公益慈善和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為中國的精準扶貧攻堅戰役和慈善公益事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貢獻,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扶貧攻堅戰奇蹟。粵派企業在精準扶貧中積極承擔企業責任,充分體現了粵派地產的責任擔當,樹立了行業的良好形象。
  • 【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山西元素】脫貧攻堅的呂梁答卷
    山西日報記者王少科報導: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
  • 山西扶貧新模式:十大抓手促脫貧 康養產業帶全局
    在8月12日下午舉行的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專場媒體見面會上,山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吳海亮介紹了開展技能扶貧的相關工作。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專場媒體見面會由人社部宣傳中心副主任龔南相主持今年年初,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在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在今後三年內培訓大批青年開展對日勞務輸出。
  • 榆林合力扶貧公司入選全國「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1月12日,國務院扶貧辦發布《2020年企業精準扶貧案例名單通告》,陝西省榆林合力扶貧公司打造的《發展二產三產帶動一產,助力脫貧攻堅》案例,成為陝西省入選「企業精準扶貧專項案例50佳」的企業。
  • 呂五權、陳蕊:只有精準扶貧才能精準脫貧
    深刻把握精準扶貧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系統論述,將我國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關於扶貧工作的理論思考上升到一個新高度。習近平同志反覆強調,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精準扶貧就是這樣的偉大鬥爭之一。
  • 山西永和:紅色文旅帶動精準脫貧
    近10年來,永和縣深耕紅色文化產業,因地制宜,闖出了一條「傳承紅色文化基因,振興紅色文化和旅遊產業,帶動革命老區精準脫貧」的發展道路。 傳承基因,匯聚紅色文旅資源 永和縣地處黃河中遊晉陝大峽谷東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