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育:你會用提問的形式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嗎

2020-12-22 精準小庫

在家庭教育當中,最好的對話的核心就是:提問。

提問能讓孩子靈活運用自身的能力找出答案,並在過程中學習成長。

重要的是,提問可以使孩子好奇心得到更多的激發。

會溝通的父母不會直接告訴孩子答案,而是提出好的問題。

孩子自己思考時,與直接給出答案相比,以提問代替解答反而更有效果。

想要有技巧地激勵孩子,就要提出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即使在和孩子一起觀看一幅書法作品時,也要提出一些設問:"這位書法家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你覺得哪一個地方最蒼勁有力?""你覺得這個地方的'豎勾'怎麼樣?"讓孩子表達對筆畫、佔格、筆鋒、頓筆、落筆、空間感覺等等的想法,得到的答案將會是多種多樣的。

01提問的問題要簡潔明了

問題只有簡潔明了,孩子才能明白你的問題並作出回答,

否則,孩子便不能理解問題的核心,也會在尋找答案上吃苦頭。

此外,要避免問題冗長,也不要同樣的內容重複說好幾遍。

如果需要一次性提很多問題,與其隨意提問,不如先從必須要問的問題開始,然後再依次問下去。

先從結論部分開始提問,然後再依次倒序提問,以此形成一個體系。

02提問後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

"最近好像作業寫得越來越好了,秘訣是什麼?""最近對什麼事情產生濃厚的興趣了嗎?""想想看,如果世界上沒有水會變成什麼樣?"不要在提問後立馬催促孩子回答。

必須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因為孩子需要時間整理答案並表述答案。

最好給孩子5~15秒的時間,如果孩子一直回答不出問題,不要直接告訴他答案,而是給他線索、提示,或者再將問題簡單地說明一遍,或用類似的問題引導孩子。

"最近作業完成的特別棒,我猜應該和你最近養成了一個'課前預習'的好習慣有關,你覺得呢?(引導「秘訣」)"我聽到你哼唱了好幾次那首歌曲,那首歌確實很好聽。"(引導興趣)"還記得上次我們家停水的事嗎?連續一天一夜,太讓人不舒服了。"(引導沒水的樣子)因為孩子的大腦仍未發育完全,所以可能說到一半就卡住了,所說的話也可能不會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樣有條理。

這時父母千萬不要面露失望的表情,一句"真是好想法"或"換個方式想想看"來激勵他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03提問不能偏離主題

當孩子說"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問這個呢?"時,說明孩子已經偏離了主題,對話雙方分別駛向了不同的方向。

有效的提問一定不能偏離主題,需要緊抓重點,同時也要根據情況適度調整。

不符合情況或者時間點的提問,會使孩子慌張,也可能讓氣氛變得尷尬。

提問必須與目的、情況、氣氛、時間點相結合。如果在孩子領悟的空隙提出了不合適的問題,要儘快再回到主題上。

結語:

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是離不開溝通的,而溝通對話的核心就是:提問。提問一些孩子問題,引導著朝向自己的目的進行,發散起孩子的思維能力,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可以在被提問的狀態下,幫助孩子總結近期的狀態及導入一些學習知識,孩子將更有興趣。如果喜歡,請給予點讚肯定或關注收藏轉發。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來自一位80後爸爸的分享,以父愛的角度一起來探討孩子的「教」與「育」。文章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速刪。

相關焦點

  • 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孩子多提問!4多4少,讓孩子好奇心爆棚
    好奇能促使孩子去探索豐富多彩的世界,激起孩子的求知慾,調動起孩子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但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呢?文|盧丹丹(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 編輯|劉志清 插畫|李麗好奇心是興趣的起源,是創造力的開始。
  • 進口奶粉美贊臣親子直播第四場 用博物館教育綻放孩子好奇心
    博物館常被稱為「好奇心的柜子」,是線下版的百科全書,那裡不僅是成年人的精神棲息所,更是孩子們與大千世界打照面的趣味之地。作為特別的非正式教育場所,博物館是一個可以有效激發孩子好奇心的地方,新鮮的環境與事物都能夠最大化開啟孩子的探索欲。
  • 開啟式教育 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好欣家長學校
    對孩子來說本來沒有多餘的問題,家長們不要嫌麻煩,首先要換位思考,理解孩子好問的心理,尊重、允許並鼓勵孩子提問,要經常對孩子說:「你這麼愛提問,我真的很高興。」事實上,孩子是家長的鏡子,只要找回家長自己的好奇心,對這個不斷製造「麻煩」的孩子,那麼孩子無窮的潛力也會被漸漸地挖掘出來。
  • 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高情商父母做好3件事,非常管用
    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高情商父母做好3件事,非常管用!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 , 也可以用具體的小實驗讓孩子去感知。這些從生活中來的鮮活刺激,是最容易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本質上就是在練習孩子整合新信息的能力。很多美國父母,在自己孩子面前更像是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他們用自己的行為,向孩子展示自己對周圍事物:如樹木、天空、星星所充滿的好奇心。如果你對周圍事物顯得毫無興趣,甚至對孩子的好奇心不以為意,那麼孩子好奇的天性就會在無形中受到壓制。
  • 美贊臣暑假親子直播第四場 和你一起打開博物館「好奇心的柜子」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說,如果可以擁有三天的光明,她會用其中一天去博物館,因為只有博物館,才能夠將人類進步的萬古千年壓縮成一天的時間。博物館是線下版的百科全書,這裡不僅是成年人的精神棲息所,更是孩子們與大千世界打照面的趣味之地,這也正是為什麼博物館常被稱為「好奇心的柜子」。
  • 伊利諾伊大學物理學教授:如何科學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那如何激發好奇心呢?如何科學地激發好奇心?好奇心是興趣的起源,是創造力的開始。有個兒童教育學家曾說:「好奇心可以被父母的無知摧毀,也可以被父母的愛心培養出來。」有許多父母,常擔心孩子因為好奇心過重而遇上危險或惹上麻煩,或是自己正在做事而無暇顧及解答或不屑解答孩子的問題,慢慢的孩子的好奇行為就被阻止了。
  • 家長如何激發孩子的好奇心?
    不要以成人的思維約束孩子由於孩子年齡小,他的認知有限,可能會有奇怪、超出成人邏輯的設想,這個時候父母切忌以成人的思維方式來束縛孩子的想像力。父母在這時候需要耐心的引導,不要否定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在成人看來孩子的有些想法太過不可理喻,但對孩子自身來說就是合理的,父母這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傳輸一些基本知識,這樣孩子也更能接受。
  • 美贊臣暑假親子直播第四場 和你一起打開博物館這座「好奇心的柜子」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說,如果可以擁有三天的光明,她會用其中一天去博物館,因為只有博物館,才能夠將人類進步的萬古千年壓縮成一天的時間。活動特邀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主任、研究館員果美俠,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教育人員、《我要去故宮》部分分冊繪者、作者陳欣就如何引導孩子參觀博物館、如何在參觀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如何激發孩子對博物館的好奇心、如何讓孩子在博物館裡自主發現世界的奧秘等問題為家長答疑解惑。
  • 堆歷|教育是激發和滿足好奇心
    圖片來源:攝圖網昨天,Lisa 向我們展示了她做老師前後的教育歷程。今天, Penni & Lady Lion 繼續為大家帶來她對「好的教育」的理解。Q:對你來說,什麼是好的教育?Lisa: 理想的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信心和自尊心,最終建立起對自己的認知。孩子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教育的第一步就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滿足孩子在這方面的追求,而不是扼殺它。我們生活的世界並沒有被切割為一個個被稱為「學校科目」的部分,那麼為什麼學校要硬生生地用一個個科目來教孩子?
  • 好奇心不是孩子「犯錯」的藉口,尊重孩子的好奇心,你做對了嗎?
    王先生被問的啞口無言,實在不知該怎麼和女兒解釋,只好擺出嚴厲的樣子:「你要看動畫片就專心看,不想看就去練琴。」相信這一幕在很多家庭都上演過,孩子的好奇心發作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讓人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都只能敷衍過去或者繞開話題。事實上,這種方式反而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變成了孩子犯錯的推手。
  • 進口奶粉美贊臣「好奇心綻放」第六場 做好孩子的藝術啟蒙教育
    所謂「藝術啟蒙」的核心,是讓孩子在充滿愛與安全的環境裡,去盡情體驗世界。畢卡索曾經說過,他用了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初入世界的孩子,是一張白紙。他們眼裡的世界,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因為摘掉了成人世界的有色眼鏡,孩子的藝術創作往往沒有拘束,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將好奇心轉換為創造力,用藝術去傳遞自己的感受。
  • 做個會提問的聰明家長,激發孩子主動思考與探索,帶娃從此不生氣
    經常我們能體會到古人的智慧,就拿文字來說吧,你知道「聽」的繁體字怎麼寫嗎?想要主動獲求信息,就要先學會提問,而且是優質的提問。不要再嘮嘮叨叨的說了,孩子已經對嘮叨免疫了,從現在開始,讓你的教育方式改變一下,學會摒棄填鴨式的灌輸,多進行優質提問,激發孩子主動思考與探索,讓你們的親子關係更親密,從此撫育孩子更輕鬆。什麼是優質提問?
  • 進口奶粉美贊臣用AI打開孩子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7月25日,進口奶粉品牌美贊臣攜手三聯生活周刊舉辦了「好奇心綻放,陪孩子一起成長」系列親子直播活動第二場——「科技力:人工智慧,打開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活動特別邀請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人工智慧實驗室副主任張敏、微軟小冰首席科學家宋睿華,就「和孩子一起猜想二十年後的人工智慧」等話題展開分享,直播間累計觀看量超過500萬,關於人工智慧的種種猜想讓家長們直呼腦洞大開。
  • 知識深度:父母提問要有拓展性,激發孩子思維,擁有多元化視角
    飯吃完了,接下來你應該做什麼了?相信各位父母看完上面這兩種語句的對比,應該會有一種很直觀的感受,如果你是孩子,你更想聽到第二種還是第一種的語句呢?吩咐性的語句明顯會讓孩子感覺到不舒服,甚至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什麼事都需要去管,什麼事都需要去過問。
  • 美贊臣暑假親子直播第四場 打開博物館這座「好奇心的柜子」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裡》說,如果可以擁有三天的光明,她會用其中一天去博物館,因為只有博物館,才能夠將人類進步的萬古千年壓縮成一天的時間。博物館是線下版的百科全書,這裡不僅是成年人的精神棲息所,更是孩子們與大千世界打照面的趣味之地,這也正是為什麼博物館常被稱為「好奇心的柜子」。
  • 親子閱讀—牛津樹《The secret room 神秘小屋》激發孩子們好奇心
    喜歡分享親子教育、個人提升的中英雙語文章。喜歡可以關注一下喲!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牛津樹stage 4—《The secret room 神秘小屋》激發孩子們好奇心,從而帶動學習熱情,一定要幫孩子們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 親子共讀時孩子總是打斷,我們該制止嗎?
    昨天館內來了一位家長換書,一進門家長就像老師求救:我們家孩子讀書的時候總是打斷我,老師你說該怎麼辦呀?這個問題我想不是個別家長遇到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應該有這樣的困惑,我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並不建議家長想盡一切辦法阻止孩子在親子共讀時提問,我們做親子共讀的目的是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孩子提問證明他對故事內容感興趣,感興趣才會提出問題,證明孩子在閱讀時能夠主動思考,而且有自己的想法,孩子的大腦能夠跟著故事的情節發展轉動說明孩子的注意力一直在故事中。因此,我覺得沒有必要打斷孩子的提問,讓孩子盡情發揮想像,有利於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有了興趣才會喜歡閱讀、堅持閱讀。
  •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多問幾個為什麼!
    孩子都是帶著無數的問題來到這個世界的,他們對一切東西都充滿了好奇,都想一探究竟。對他們來說,世界是以一個個的問題呈現在他們面前的,因此他們會有很多的問題,可是,許多家長卻粗暴蠻橫地扼殺了孩子的好奇心,「不要煩我!」「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事情本來就是這樣的。」「小孩子管好自己的事,學習搞好就行了!」
  • 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科學啟蒙也要趁早,你做對了嗎?
    01.激發和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孩子們對自然萬物的好奇心,是探索世界的原動力,家長朋友們必須悉心保護,千萬不可隨意敷衍,甚至扼殺孩子的好奇心。03、跨界教育+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孩子的綜合競爭力針對動物主題,從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諸多角度、諸種學科進行跨界闡述,讓孩子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發揮創意,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 美贊臣「好奇心綻放」直播第七場 用動手力展現孩子的創想
    2020年暑假,美贊臣攜手三聯生活周刊舉辦「好奇心綻放,陪孩子一起成長」系列親子直播活動。8月29日,系列親子直播活動第七場——「動手力:再小也是創世紀」如期進行。活動特邀遊戲力工作室主編、資深育兒媒體人鍾煜以及紀錄片導演、兒童教育博主哈嘍王叔一起聊聊關於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教育問題,共同探討如何通過動手教育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助力兒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