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地鐵標誌是什麼含義呢?

2020-12-22 松松觀察

地鐵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標誌,是城市人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地鐵標誌都是什麼含義呢?

一、鄭州地鐵

鄭州地鐵的LOGO,以"中國"、"中原"、"中州"的"中"字為主體形象,喻示鄭州從古至今都是華夏的"天地之中"。鄭州地鐵LOGO以裝飾的藝術手法將"中"字進行變形,使其在形態上頗似四通八達、往復運行的軌道。

「中"標誌左右兩側蘊含著以現代藝術手法表現的殷商青銅器饕餮紋元素,既有現代地鐵行業特性,又包含了中國之"中"的中原、中原之"中"的鄭州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並且以金黃色為母親河黃河的代表色,也寓意黃河文明,寓意著輝煌、預示著收穫。

二、武漢地鐵

武漢地鐵的標誌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為國際化的地鐵標誌字母M

地鐵英文Metro之意

,下半部分是象徵地域特色Wuhan首字母縮寫"WH"的變形。其中,"H"被拆分成三個等體積色塊,象徵"兩江交匯、三鎮鼎立"的武漢地域特徵,也預示著武漢地鐵未來將貫穿東西、縱行南北、連通三鎮。根據使用場合的不同,採用漸變的藍色和上紅下藍兩種色彩方案。

三、長沙地鐵

長沙軌道交通LOGO由長沙拼音首字母「C」、「S」構成,具有高度的識別性,同時CS構成了一副快車追逐太陽的藍圖,體現了長沙地鐵通帶給市民便捷、快速的生活,詮釋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長沙精神。快車衝出圓圈,打破常規,表現了長沙軌道交通開放、與世界接軌的城市精神,更展現了長沙軌道交通奮力進取、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S」下方的開口笑,更體現了乘客的滿意是長沙軌道交通一直的追求。紅色是長沙歷史文化的載體,有積極向上、好客熱情之意,在傳統文化中還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展現了長沙軌道交通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的服務宗旨;藍色代表科技、時尚,沉穩大氣,給人安全感,體現長沙軌道交通安全快速的特點。

四、合肥高鐵

合肥地鐵標誌以合肥的"合"字為主題元素,軌道交通特徵十分鮮明,直觀形象是由隧道穿行而出的機車,由"車"與"隧道"共同組成合肥的"合"字,具有顯著的識別性和認知度。兩道曲線構成由遠及近的視覺縱深感,表明這是一列穿梭行進中的動感之車,它的前進,展示著合肥這座城市不斷升級,持續開啟新的發展。

五、南昌地鐵

南昌地鐵LOGO標誌以地鐵英文的第一個字母"M"及"候鳥"為主形,以 "拓荒牛"、"孺子牛"、"列車"、"浪花"、"山峰"為輔助形,運用高度提煉的中國吉祥圖騰紋樣元素,南昌地鐵Logo造型簡潔、流暢、靈動、大氣,富有生命的張力,較好地體現軌道交通的順暢感、時尚感、現代感。

六、太原地鐵

太原地鐵的標誌以漢字"太"為創意原點,在方塊字基本間架結構的前提下,採用極具現代意念的等線形式,以傳統的文化元素做時尚的設計構成。整體圖形方圓皆具的晶片外輪廓構成logo的基本形,表達一種科技與未來,一種文化的象徵與傳承,而又似一枚中國印。同時,等線結構的"太"字形,相對具象地呈現出"地鐵車頭"形象,視覺感受整體、穩定。古老的中國印和現代化晶片的有機組合表達了古老文化、現代科技和美好未來的傳承 。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地鐵標誌各有特色,都體現了各地的文化特色、風土人情、歷史人文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六個省會城市的地鐵標誌鄭州市中規中矩,武漢市地域濃厚,長沙市簡約直觀,合肥市呆萌可愛,南昌市熱血賁張,太原市古樸厚重。

這六個城市的地鐵標誌大家喜歡哪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地鐵#

相關焦點

  • 中部六省會地鐵當前、遠期規模大對比!六座城市規模等差層次分明!
    武漢地鐵規劃 中部目前已有5座城市開通了地鐵線路,均為省會城市。另有兩座城市太原和洛陽在建。以3億人口之眾,近百個城市的中部地區,也僅有區區幾座頭部城市上馬地鐵,就可見地鐵對城市綜合實力的要求之高。下面就上數據,看中部六省會的地鐵已開通線網規模和遠景規劃規模對比,從地鐵規模看城市未來發展規模!誰能執中部城市之牛耳!
  • 河南省會城市鄭州,中部的6個省會中,為何首位度最低?
    從經濟總量來說,鄭州市排在中部六省第三。在全國,則排在17位。認真的說,從各個角度來說,鄭州的地位並不算多。但是,從首位度的角度來說,鄭州市則是中部六省的倒數第一。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部6大省會PK,34項數據對比誰才是未來贏家?
    、南昌、太原中部地區6大省會城市。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龍頭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競爭最激烈的莫過於,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這六大城市。如今這些城市都在加速發展中,就目前來說,武漢毋庸置疑是領頭羊,但是未來這六大城市哪個會在成為中部六省的城市霸主呢?
  •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贛州最大,洛陽最小
    中部六省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贛州的贛州西站規模最大,現在雖然只是4臺8線,但是預留規模是12臺24先。贛州西站是一座大型高架跨線式火車站,是京港通道與廈渝通道的交匯點,未來昌贛、贛深、廈昆、成廈等諸多高鐵線將在贛州西站交匯。湖北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和宜昌,高鐵站規模一樣大。
  • 中部六省城市群規劃,2大超級城市群和6個獨立都市圈!
    中國城市群規劃今天來關注中部地區,中國中部地區對應的就是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西六省。這六個省份正好位於大西部和東部沿海身份之間,不靠海也不臨邊。但中部六省都是人口大省,總人口佔據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中部的發展對中國全局發展也可謂是舉足輕重。中部六省的城市群包括了兩大超級城市群之下的6個獨立都市圈。
  • 中部六省副中心城市,你更看好哪個?
    中國中部地區,東接沿海,西接內陸,按自北向南、自西向東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十來個副中心城市。就目前來看,副中心城市中,GDP最高的是洛陽,超過了5000億,是中部第六大城市。其次就是湖北的襄陽和宜昌,4000多億的規模。
  • 我國地理位置超好的省會,不是廣州不是西安,而是這座中部城市!
    眾所周知,現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速度加快,許多城市的經濟實力一直在上升,各省之間也存在經濟競爭,其中省會的實力最突出,國內各省會的經濟發展是重點中的重點,代表著一個省會的城市。我國地理位置超好的省會,不是廣州不是西安,而是這座中部城市!地理越好,城市經濟發展得越好。
  • 省會同樣位於中部地區,這座城市經濟卻與武漢相差一萬億!
    眾所周知,中國有很多省,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省會,國家的發展與國家資本的發展密不可分,山西的省會是太原,是山西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的中心,大原市已有4700多年的歷史,並被譽為「錦繡太原城」。
  • 中部六省中心城市——大江大湖大武漢
    (新加坡面積716.1平方公裡)武漢=首爾×14.5(首爾面積605.77平方公裡)武漢=巴黎×80(巴黎市面積105.4平方公裡)為什麼要叫「大武漢」,佔地面積這一個原因不容忽視,但是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華中重鎮武漢市湖北省省會
  • 全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省會,不是廣州和西安,而是這座中部城市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城市發展速度加快,許多城市經濟實力一直在上升,各省之間也存在著經濟競爭,其中省會的實力最為突出,國內各省省會經濟發展為重點中的重點,代表了一個省會全城。在號稱十的都城隆古都西安,同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都很優越,西安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自然也無法承載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大家仔細觀察今天的鐵路交通網,都很容易把音從西安到西北地區,起到很重要的樞紐作用,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西安的經濟實力逐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而在我們的中部六省中,地理位置也很好的省份,也就是地理位置,甚至超過了廣州和西安,當然
  • 中部六省「百強縣」分布圖:河南7個,山西無緣
    中部地區近十幾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績,2019年全國GDP十強省份中,中部地區佔據三席,河南省排名第五、湖北省排名第七、湖南省排名第九,即中部地區六個省份中有一半躋身全國GDP十強,可謂是成績不俗。
  • 高鐵時代一個落寞的湖北城市,還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
    高鐵時代到來了,「八縱八橫」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充分照顧了所有可以照顧的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城市可能會失去,作為沿江通道和京廣通道兩條幹線的樞紐,武漢區域的中樞地位很牢固,普鐵時代,武漢只接入京廣的幹線,缺少東西行駛的幹線,高鐵時代武漢又多了一條東西行駛的滬漢蓉幹線(沿江通道),地位其實在升級,但是,之所以將其歸類為「失落者」,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計劃與以前的過大期待有點不一致
  • 我國44座城市地鐵標誌(logo)及含義新解
    成都地鐵標誌是從急馳的列車、飛揚的蜀錦、連綿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彎曲的隧道等六個畫面中演變出來的,寓意為:「巴山蜀水織錦繡,地鐵生活撲面來。」整個標誌看起來像一列飛馳的列車,同時象徵川流不息的含義,選擇清秀的藍色則有藍天白雲的意境 佛山地鐵 (2010年11月3日)
  • 中部六省只有這2個城市GDP過萬億,誰未來更厲害?絕不是武漢
    中國中部六省包括江西省、安徽省、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6個省,其中山西省屬於華北,是傳統能源大省,但現在失去了優勢,省會太原經濟低迷,6個省會中,經濟總量最高的是湖北省省會城市武漢,GDP高達1.34萬億,居中部六省之首,長沙市GDP1.02萬億,以微弱之勢屈居第二,而且武漢和長沙也是
  •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哪些省會城市更有競爭力?
    元旦這天,在太原某能源國企上班的小申,專門帶著孩子去坐了剛開通四天的地鐵2號線。當日,2號線進站總客流量高達21.61萬人次,四天的累計客流量突破百萬,像小申一樣的打卡者佔多數。「不同於北上廣的地鐵生活,擠進二線城市的太原更像是追光者,開始有了地鐵、高速路等國際化城市的一些基本配置。」小申說。
  • 五大學科競賽:中部六省「金牌數、金牌學校數、是否集中」對比
    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結果出爐,中部六省之間對比結果如何?中部六省: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中部六省金牌數比較。湖南省金牌數佔中部六省的48%在2020年五大學科競賽中,湖南省獲得金牌數67枚,全國第一。湖南省的金牌數更是佔中部六省的48%——將近一半。
  • 中部六省「十四五」規劃出臺 都瞄準了這幾個目標
    原標題:中部六省「十四五」規劃出臺 都瞄準了這幾個目標  近日,中部各省份陸續公布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過去5年,中部地區發展追趕顯著加快,「十四五」時期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方面都有了更廣泛的期許。
  •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數據出爐
    中部六省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鐵站規模數據出爐;襄陽、宜昌以9臺20線位居第一、蕪湖8臺20線位居第二、衡陽9臺11線位居第三。湖北省是最早設立湖北省省域副中心的城市,襄陽和宜昌GDP在中部副省域中心排名第二和第三,僅次於河南省洛陽市。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最早,也是最好的。湖南省最近明確了兩個省域副中心,即嶽陽市和衡陽市。湖南省經濟第三城常德意外輸給衡陽。山西、安徽、河南、江西各只設立一個省域副中心。
  • 中部又一「野馬」城市,GDP破萬億,成功躋身國家中心城市
    中西部相連,中部省份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工業和農業基礎雄厚,人口眾多,交通便利,經濟發展腹地在中部地區扮演著重要角色,河南省作為中部地區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有名,可惜由於「地區黑」,河南省深受「毒害」之害,被稱為「面目全非」,其實河南省曾是七朝古都,十三朝古都,因此產生的輝煌文明比其他省份都要少
  • 湖南長沙、湖北武漢,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誰更有發展潛力?
    我國中部地區發展日新月異,其中湖南省和湖北省變化明顯,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理優勢,在歷史人文方面,可謂是緊密相連,作為省會城市,湖南長沙和湖北武漢格外引人關注,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未來誰更有發展潛力呢?湖北省武漢市湖北省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屬於中部地區的大省,簡稱鄂,自古以來是楚國之地,堪稱魚米之鄉,其省會武漢市,更是實力強勁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