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會城市鄭州,中部的6個省會中,為何首位度最低?

2021-02-23 戀閱文書城

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城市,也是河南省境內經濟最強的城市。2018年,鄭州市的經濟總量為1.02萬億,突破了萬億大關。從經濟總量來說,鄭州市排在中部六省第三。在全國,則排在17位。認真的說,從各個角度來說,鄭州的地位並不算多。但是,從首位度的角度來說,鄭州市則是中部六省的倒數第一。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中部六省,我國中部六省分別是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和山西省。中部六省的省會城市,分別是鄭州市、武漢市、長沙市、合肥市、南昌市和太原省。在這6個省會城市中,湖北省會武漢的綜合實力和經濟實力最強。2018年,武漢市的經濟總量達到了1.48萬億,處於全國第九名。在中部六省中,擁有壓倒性的優勢。

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別是湖南長沙和河南鄭州,兩個城市都屬於新興省會城市的代表。2018年,長沙市的經濟總量達到了1.1萬億,位於全國第13名。鄭州市2018年的經濟總量為1.02萬億,處於全國第17位。安徽省會合肥市,2018年的經濟總量為7800多億。合肥的經濟總量,雖然不如長沙和鄭州,但卻是中部地區崛起最快的城市之一,屬於迅速發展的「黑馬。」江西省會南昌市,2018年的經濟總量為5200多億。山西省會太原市,2018年的經濟總量為3800多億。從六個省會的經濟總量來說,排名為:武漢市、長沙市、鄭州市、合肥市、南昌市、太原省。

我們再看看六省經濟總量的對比,與省會城市的對比差異很大。河南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超過了4.8萬億,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在全國排名第五。湖北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達到了3.93萬億,位於中部六省第二位,全國的第7位。湖南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超過了3.6萬億,位於中部第三,全國第8位。安徽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突破了3萬億大關,位於中部第四,全國第13位。江西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達到了2.19萬億,位於中部六省第五位,全國第16位。

山西省2018年的經濟總量,接近1.7萬億,位於中部第六,全國第22位。從全省經濟總量來看,中部六省的排名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山西省。其中,河南省的優勢很大,因為河南省畢竟擁有將近1億人口,擁有充足的勞動力,不用擔心「缺人」的問題。我們看一下省會首位度的問題,省會首位度就是省會城市在全省所佔的經濟比例,能夠起到領頭羊的帶動作用。在省會城市首位度的問題上,河南省會鄭州明顯不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六位。其實,這並不見得是壞事。

我們看一下六個省會城市的首位度,武漢市的首位度最高,武漢市佔湖北省經濟總量的37.7%左右。長沙市佔湖南省經濟總量的29.9%左右,接近30%的標準。合肥市佔安徽省經濟總量的26%左右,而且在逐步上漲。南昌市在江西省經濟總量的24%左右,至於太原市,佔山西省經濟總量的22.8%。最後,我們看看鄭州市,鄭州市僅僅佔領河南省經濟總量的21.1左右。最近幾年,省會城市首位度不足的問題,成為了大家討論的話題之一。

按照標準,省會城市應該佔全省經濟總量的25%到30%,才達到了首位度理想比例。按照這個標準,河南省會鄭州、山東省會濟南、江蘇省會南京,都存在省會首位度不足的問題。首位度不足,意味著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力度上,可能會後勁不足。或者說,覆蓋的面積不夠大。因為,提高部分省會城市首位度的問題,這兩年一直在討論。我們主要看看鄭州市,鄭州市屬於新興的省會城市。1954年,鄭州取代開封,成為了河南省的省會城市。與此同時,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棉紡織業基地之一。

從各方面的資源來說,鄭州曾經遠不如那些老牌省會城市,很多省會城市擁有幾百年沉澱下來的基礎。在80年代的經濟排名中,鄭州市還處在全國三四十名的位置。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鄭州市的經濟持續發展。進入90年代,鄭州市的經濟總量擠入了全國前30強。進入21世紀以後,又逐步進入了前20強。按照2019年最新的統計結果,鄭州市的經濟總量很有可能排在全國第16位。

鄭州市的首位度不足,一方面反映了鄭州在很多方面仍需要加強和努力,更好地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反應了鄭州市巨大的發展潛力。首位度的提高,就意味著經濟總量的大幅度提高,鄭州市的發展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好。鄭州市推出了自己的地鐵建設計劃和城區發展規劃,從城區規劃來說,鄭州市的規劃面積比整個武漢市還大一些。由此可見,鄭州市是一個快速發展、雄心勃勃的城市。當然,作為一個新興城市,鄭州市還有很多的不足,也出現了關於鄭州的各種段子。

無論怎麼說,長沙、鄭州、合肥等新興城市的崛起是不可阻擋的。在未來中部地區的經濟格局中,很有可能出現四足鼎立的局面。當然,首位度過高也不好,如果首位度過高,肯定會擠壓周圍地級市的發展。在這方面,河南省除了鄭州之外,還有一個副經濟中心城市,那就是洛陽市。洛陽市堪稱中西部地區非省會城市中的第一城,甚至力壓部分省會城市。關於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中國總計有15個副省級城市,河南的省會鄭州為何不算?
    鄭州市是河南省的省會,相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截止2017年,鄭州的經濟總量已經達到了9000多億,超過了石家莊、西安、濟南、合肥等省會城市。在中部六省中,僅次於武漢和長沙。但是西安和濟南都是副省級城市,全國總計15個,鄭州為何不是副省級城市呢?
  • 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
    110克麵粉中加入50克食用油10、攪拌至沒有乾粉。在這個磨合期裡駕駛一定要小心一點。東中西部各省會城市得分差距不大,空間分布較為均勻,排名前9位的城市分別為成都、杭州、武漢、蘇州、廣州、合肥、西安、貴陽、烏魯木齊,蘇州作為非省會城市排名突出。可以有效補腎補陽。等到油溫達到大約七成熱到八成熱的時候就可以下入雞柳了。炸到雞柳變成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了。再把雞肉片切成手指粗的長條。
  • 7個中西部省會首位度超30%,「一市獨大」引高層關注
    作者 | 第一財經 李秀中中西部地區「一市獨大」、「省會獨大」的現象已經引起高層關注。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文章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
  • 河南省會為何要從開封遷到鄭州
    河南省會為何從開封遷到鄭州……開封古城牆河南省會變遷往事金明大 | 文圖從沒有哪一座城市像她那樣輝煌:古時,其為七朝國都,繁華蓋世;近代,她是河南省會,中原核心。建國初期,河南省省會設在開封,當時省委、省政府均在開封辦公。1954年,因工作需要,河南省會西遷至鄭州。正是半個世紀前的那次省會變遷,不僅改變了開封、鄭州兩座城市的命運,也影響了河南省的發展格局。千年古都的昔日輝煌「開封,古稱大梁、汴梁、汴京、東京,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著名古都。」
  • 濟南省會首位度全國最低,應該舉全省之力發展濟南
    省會城市與全省GDP比值反映省會在全省的經濟地位,省會首位度越高說明省會對全省的帶動作用越強。2019年各省會首位度最高的是銀川,達到52.2%,最低的濟南只有9.9%,是全國唯一一個低於10%的濟南。
  • 什麼是首位度?到底什麼樣的省會在「吸血」?
    省會「首位度」指的是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佔全省經濟總量的比例,在中國,省會城市首位度一般都在20%到40%之間。省會首位度排名情況很多人將省會首位度視為評估省會城市是否「吸血」的標準,所謂「吸血」其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多半都只是出於網友們的調侃和主觀認知。
  • 首位度偏低的南京,為何能成為江蘇省會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由於首位度偏低、向心力較弱,長期以來被省內小兄弟們所詬病,坊間更是稱呼南京為「徽京」。言下之意,南京對安徽的輻射更強,幫助更大,應該去安徽當省會。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其實「徽京」的說法看似戲謔,實際上也並非空穴來風,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從明朝南直隸到清朝的江南省,江蘇安徽本來就是一家。
  • 我國五個帶名字「州」字的省會,位於中部的是它GDP「最低」的!
    我國不僅是面積大國,也是人口大國,一共有600多個城市,這些城市名中帶「州」字的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其中有一個帶「州」字的省,五個帶「州」字的省會城市,38個帶「州」字的地級市,50個帶「州」字的縣和市區,今天和大家說話的是5個有我國「州」字的省城市。
  • 數據告訴你,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到底誰更強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常住人口在3.68億左右,省會城市分別是太原、鄭州、合肥、武漢、南昌以及長沙。目前它們的競爭格局如何?在中部崛起再出發的背景下,誰能當上引領的龍頭?下面是2018年的相關數據:1.六座省會城市的經濟排名,依次是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
  • 安徽省會為何搬遷了8個城市
    在我國歷史上,河北省堪稱是省會變化最頻繁的省份。其實,中部地區的安徽省,省會城市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
  •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哪些省會城市更有競爭力?
    「不同於北上廣的地鐵生活,擠進二線城市的太原更像是追光者,開始有了地鐵、高速路等國際化城市的一些基本配置。」小申說。作為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之一,太原的發展略顯尷尬,在2019年全國省會城市人均GDP與GDP排名中,太原排名分別為第17位與第21位,與同為中部省會的長沙、武漢等差距較大。
  • 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經濟發展強勁,對省內兄弟城市帶動明顯
    河南省位於我國的華北地區,屬於我國的中部地區,是一個內陸省份,面積約為16.7萬平方千米,總共下轄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南陽、商丘、信陽、周口和駐馬店等17個地級市,2018年常住人口數量約為9605萬人,是我國的一個人口大省。
  • 避坑——9所不在省會城市的「省會師範大學」
    在每年的高校報考中,大家都容易按照大學校名來判斷它所在的城市,特別是以省命名的大學大家都會以為他們在省會,這樣的一個判斷方法,也容易出現很多的錯誤,例如江蘇大學不在省會南京,而在鎮江,河南大學就不在其省會鄭州而是在開封,河北大學也不在石家莊,而是在河北保定。我們今天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這9所不在省會城市的「省會師範大學」。希望大家報考時有所注意。
  • 中部6大省會PK,34項數據對比誰才是未來贏家?
    、南昌、太原中部地區6大省會城市。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龍頭之爭,從來就沒有停止過,競爭最激烈的莫過於,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這六大城市。再加上目前的2、3號線延線也已經獲批,5號線也在試運營階段,屆時合肥在地鐵發展上將有可能超越長沙、鄭州等市。太原是中部六省中唯一一個未開通地鐵的省會城市,不過今年,太原將有望破「零」。
  • 河南若要換省會,這兩座城市絕對是不二之選,不是南陽和新鄉
    如果在河南省改變省會,這兩個城市絕對不是兩個,不是南陽和新鄉。河南省是中國中部地區發展最快的省份,經濟上已經成為主要部分,另外,河南省在各城市的發展中也有很多令人意外的地方,比如鄭州,河南的省會是鄭州,是鄭州的大城市,也是交通的樞紐,是河南經濟最好的城市,鄭州有兩個省份,但更多的是來自其他省份,鄭州市最好建為省會,如果這兩個城市成為省會,河南的經濟一定可以比較,現在鄭州的關係很好,很多人說如果河南省改變省會的話,這兩個城市是最有希望的。
  • 河南:擁有眾多古都名城,為什麼河南省會卻設在新興的鄭州?
    開封自宋朝以來就是中原的政治中心,使其保持了河南行政中心的地位。然而在1954年,河南還是決定把省會從開封遷至鄭州。鄭州這個「後起之秀」,為什麼能擠掉古都洛陽和開封成為河南的省會?在鐵路的規划過程中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選址問題:從哪裡穿過黃河。最初的規劃中,鄭縣(鄭州)、省會開封和古都洛陽成為當時的三個備選。鐵路修建要考慮儘可能降低成本,因此儘量走直線,多走平原少穿隧道。三面環山的洛陽就被排除在外。
  • 我國「最特殊」的城市,身為省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卻還是地級市
    雖然中國有這樣的城市,但它不僅是省會城市,還是國家中心城市,但不在副省級城市的排行榜上, 現在中國的副省級城市只有15個, 這個「特殊」城市是河南省省會鄭州市,鄭州人說不知道,這幾年鄭州在中國中部地區的城市中很快,鄭州在2018年的時候經濟也成功的突破了萬億的大關了,與武漢、長沙比肩了。
  • 江西省一直簡稱贛,省會在南昌市,為何不是南邊的贛州市?
    我國疆域遼闊,總計下轄了23個省、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和5個自治區。基本上每個省級行政區劃,都有自己的簡稱。例如河南省簡稱為豫,山東省簡稱為魯,山西省簡稱為晉等等。江西省簡稱為贛,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了,既然江西省簡稱贛,省會城市為何一直在南昌市,而不是南方的贛州市呢?
  • 中部六省會地鐵當前、遠期規模大對比!六座城市規模等差層次分明!
    武漢地鐵規劃 中部目前已有5座城市開通了地鐵線路,均為省會城市。另有兩座城市太原和洛陽在建。以3億人口之眾,近百個城市的中部地區,也僅有區區幾座頭部城市上馬地鐵,就可見地鐵對城市綜合實力的要求之高。下面就上數據,看中部六省會的地鐵已開通線網規模和遠景規劃規模對比,從地鐵規模看城市未來發展規模!誰能執中部城市之牛耳!
  • 中國有15個副省級城市,鄭州這個省會卻不在其中
    在中國城市中,副省級城市處於第二階段,第一等級是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直轄,然後是省會和普通的地級市,中國共確立了15個副省級城市,大多是各省的省會城市,如西安、杭州、成都等,而鄭州這個省會不在那裡。鄭州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而且是極為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但是這樣的城市,行政水平只是地級市。 但鄭州比蘇州好一點,它兼有省會的身份。 否則就慘了。 副省級城市的概念最初是在上世紀末提出的,它的前身是修訂版單列市,有助於提高一些城市的地位,加快城市的發展。當時鄭州沒有被選為副省級城市,說實話,對城市的經濟建設還有一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