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你,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到底誰更強

2021-01-08 城市觀察

文丨西部菌

今年是西部開發二十年節點,其實也是《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出臺十年節點,日前官方再次聚焦中部崛起,這塊連接東西南北的區域再次受到關注。

眾所周知,中西部地區廣泛採取的是非均衡的發展戰略,先集中力量發展省會城市,然後依靠其輻射作用帶動周邊。所以區域經濟的競爭,首先就是頭部城市的競爭,中部崛起,首先意味著省會的崛起。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常住人口在3.68億左右,省會城市分別是太原、鄭州、合肥、武漢、南昌以及長沙。

目前它們的競爭格局如何?在中部崛起再出發的背景下,誰能當上引領的龍頭?

下面是2018年的相關數據:

1.六座省會城市的經濟排名,依次是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前三座城市破萬億,其中鄭州正好是2018年突破,且常住人口首超千萬。不過另一方面,它們間的內部落差並不小,14847.49億的武漢是3884.48億的太原的3.8倍。

另外從發展速度看,六座城市近幾年的整體表現相當好。以去年為例,最低的武漢,增速都有8%。尤其是太原,前幾年受煤炭產業轉型壓力影響,經濟波動很大,增速一度從2013年的10.9%驟降到2014年的3.3%,不過此後逐漸回暖,2018年高達9.2%。

長沙、合肥更不用說,過去十年間,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增長明星城市了,關於這點在《長沙覺醒》《合肥有多猛》等文中有提及。

2.觀察六座城市的首位度,可以發現兩個規律:第一,經濟總量越大的城市,首位度越高,在全省的比重越大。唯一例外的是鄭州,但河南近兩年明確提到,要支持鄭州做大做強。

第二,中部地區的首位度整體不高但也不算低。即便是最低的鄭州,21.1%的首位度,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也超過南寧、石家莊、南京、濟南等城市。當然中部地區內部的首位度分化也很明顯,像武漢和成都處在一個高水平。

3.六省之間的人口差距要比經濟差距小。最高的武漢2018年常住人口達到1108.1萬,最低的太原,為442.15萬。而在常住人口的增長上,並不是總數多就一定增長快。像長沙和鄭州的增幅都超過了20萬,含金量相當高。它說明經濟之外,人才政策、房價水平等都對人口流向會構成影響。

來源:第一財經

要重點提下鄭州。鄭州不僅經濟首位度低,人口首位度也是六座城市中最低的,佔全省人口比重僅僅為10%左右。整個河南的人口在9400萬左右,在全國排第三,是重要的勞動力輸出大省。這意味著鄭州不僅有經濟上做大的空間,人口的上限同樣有很大提升餘地。

4.中部城市不管是往東還是往西,外貿的交通成本都很高,向外開放是重要短板,所以整體進出口狀況和成都都等西部城市都有差距。比如2018年成都進出口近5000億,最高的鄭州為4105億。

另一方面,六座城市的內部分化更明顯。進出口總量最高的是鄭州,而不是經濟總量第一的武漢,且前者是後者近兩倍。武漢和長沙的經濟差額在3000億左右,但武漢的進出口又幾乎快是長沙的兩倍了。

太原GDP,來源:公報

鄭州的外貿依存度更高,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產業層面,它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蘋果手機生產基地,電子產品進出口吞吐量大;另一方面是交通區位,航空港相當發達,向西開放的中歐班列數量近幾年同樣火速增長。

5.中部龍頭的競爭相當激烈,三座破萬億的城市之間,誰都不敢說有絕對的碾壓優勢,而且排在後面的合肥,追趕的勢頭同樣相當生猛。

目前武漢和鄭州是拿下了國家中心城市的入場券,尤其武漢還是中部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鐵路樞紐中心,有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以及絕對領先的高教資源,理論上是中部第一城的最有力競爭者。不過在人口吸引力、發展空間以及進出口上,表現卻未必如鄭州。

同樣長沙的經濟領先鄭州,有著低房價的優勢,還是中部六座城市中房產投資依賴程度最低的地區,但財政收入卻低於鄭州。而鄭州的教育資源存在很大短板,整個河南到目前只有鄭州大學一所211,985則處於掛零狀態。

6.在爭奪龍頭的過程中,中部體現出來的另一個重要要問題是,競爭有餘而協作不足。雖然都是被歸於同一個大的版塊,但中部六省和省會之間,都想當老大,以至於缺少緊密的分工協作,很少有長三角城市群乃至成渝城市群那種跨越省級行政級別的合作。

來源:網絡

長江中遊城市群的規劃,將湖北的武漢、湖南的長沙、江西的南昌列入,構成一種地理上的三角關係。

不過目前武漢有武漢都市圈,長沙有長株潭,一體化更多還是內部各玩各的。另外像合肥,和長三角的親密度會更高。缺少內部凝聚力,其實也是中部發展的一大瓶頸。

未來城市群的戰略,將成為區域經濟的主流,抱團出擊就得打通壁壘。所以與其在爭奪中部老大上內耗,不如多進行產業配合,將潛能發揮到最大。

相關焦點

  • 長沙、合肥、南昌,誰是武漢之後下一個中部經濟崛起的希望?
    中部五城,鄭州、長沙、合肥、南昌、武漢,目前是一虎配四狼的狀態,武漢以其強大的交通樞紐地位,以及超然的副省級地位,經濟遙遙領先於其他四城,而其他四城,目前已經卯足幹勁,隨時準備追趕並超越武漢這個中部一哥。
  • 武漢、合肥和長沙哪個更厲害?誰的發展前景最好?
    一、三個城市的知名度比較;  武漢素有東方的芝加哥之美譽!由此可見,這座副省級城市的知名度可想而知!長沙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特別是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在國際上都非聖賢喝的!合肥是一座新的城市,歷史比武漢和長沙而言,無論是歷史痕跡還是知名度,都是與之無法比擬的。
  • 中部4強城市綜合對比,中部城市格局已定?
    你關心的城就是我關注的,話城市發展,盡在@笑晨話城市本地資訊,總有一座城,是你的歸宿! 一、中部4強城市,從市域面積、常住人口、GDP、人均GDP、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本科大學數量6個維度對比,看哪個更強?
  • 中國中部「最具實力」的三座城市,鄭州、武漢和長沙,誰更厲害!
    中國中部「最有實力」的三座城市,鄭州、武漢和長沙,誰更厲害!中國有很多地區發展的很好,特別是一些省會城市。我國的發展最開始是先從沿海地區進行的,因為沿海地區的交通,港口與外界的聯繫都比中國內部要好得多。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 重慶成都武漢穩居前三,一哥歸誰?
    聽如是金融研究院的《中國式房地產投資課》,四大維度帶你了解中國房產投資真相! 新浪理財大學會員課程百門隨心聽,不要錯過>>>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 重慶成都武漢穩居前三,一哥歸誰? 作者: 林小昭 [ 前三季度,重慶實現GDP17707.10億元,同比增長2.6%,全年下來GDP超越廣州的概率很大。
  • 華中第二大城比拼,都是有潛能的省會城市,長沙和鄭州你更看好誰
    隨著我國實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城市發展越來越好了, 以前是我國東部地區的城市發展比較好,現在我國中部地區及西部地區的城市發展也很有力量,現在也趕上來了, 特別是國內現在出現了武漢、長沙、鄭州這樣的城市等很多中部實力很強的城市。
  • [數據看湖北]國家中心城市武漢關注度是鄭州2倍網友問:為什麼沒長沙?
    湖北日報(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全媒體記者 唐小濤)重塑新優勢,復興大武漢。兩會期間,「武漢如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代表、委員討論的熱詞。輿論場中,武漢的關注度更是持續高溫。湖北日報(荊楚網)大數據輿情系統監測顯示,近一個月來武漢平均搜索指數達11300點,峰值期關注度是國家中心城市鄭州的2倍有餘。
  • 華中第一大城市角逐,武漢、長沙、鄭州你更看好誰呢
    除江西南昌略微落後外,其他三省的經濟總量雖有些許差距,但未來的潛力還未分出勝負,你認為哪一個城市的未來更好?如今,武漢已成為長江中遊城市中地位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城市,無論是工業發展還是交通發展,武漢都處於全國前列,而且隨著國家的進一步發展,中部城市的發展空間也更加廣闊。
  • 鄭州大學PK合肥工業大學,兩所211大學,誰的綜合實力更強
    今天小編介紹的是鄭州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兩校都是211重點大學,今天小編對兩校進行簡單對比。鄭州大學,是教育部和河南省共建的211大學,同時入選雙一流大學,鄭州大學建校於1956年。目前鄭州大學共有4個校區,佔地5700餘畝,是211大學中的強校。
  • 中西部GDP十強城市:重慶成都武漢穩居前三,一哥歸誰?
    誰是中西部一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西部GDP十強城市分別是重慶、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合肥、西安、昆明、南昌和洛陽,與2019年全年一致。其中,前三季度,重慶、成都和武漢三個城市GDP超過萬億元大關,長沙和鄭州超過了8000億元,合肥和西安處於7000億元梯隊。
  • 武漢理工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同為工科部屬211,誰更強
    武漢理工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都是工科部屬211大學,都是相當好的學校,今天小編對兩校進行簡單對比。武漢理工大學簡稱「武理工」,位於湖北武漢,即使在名校雲集的武漢,武漢理工大學還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武漢理工大學建校於1898年,武漢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是材料科學和車輛工程,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入選A+,位列全國第一,還有4個學科入選B+。在校友會排名中,武漢理工大學位列全國38名,湖北省第三名。合肥工業大學位於安徽省會合肥,簡稱「合工大」,建校於1945年。
  • 武漢成都合肥位居前三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中西部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當前共有18個中西部地級以上(含地級)城市房價超過萬元大關,其中房價位列前三的城市分別是武漢、成都和合肥。另外,中西部的強省會城市長沙房價較低,成為樓市調控的模範生。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價格是平均單價的概念,是全市範圍的價格。一般來說,主城區的一手房價格會高於這個價格。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 中部三座經濟強市,武漢、鄭州、長沙,未來誰將成為中部霸主
    另外,在中部六省中,武漢的經濟發展,多年來最強的經濟實力也在中部地區保持不變,但近年來中部城市崛起,武漢到發展的後勁不足,退卻的跡象很明顯,特別是最近,有了數百對人才的引進,但武漢的人才需求很大,畢竟我國的武漢更有吸引力,未來的武漢能否繼續保持中部城市的領先地位,這一點很難做到,但一切都要靠長沙和鄭州。
  • 中部6大省會PK,34項數據對比誰才是未來贏家?
    365淘房 合肥站 近日,網上流傳出一張圖,從人口、GDP、人均GDP、三甲醫院、雙一流大學、專利申請數量、地鐵裡程等等34項數據,全面對比了武漢、長沙、鄭州、合肥,長沙和鄭州競爭激烈,長沙優勢略大於鄭州。
  • 中部這座「聰明城市」,看著武漢、鄭州、長沙爭第一,它悄悄發展
    中部地區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城市崛起了, 比如武漢、長沙、鄭州等是目前中部六省中發展最快的城市,這三個城市不僅在經濟上突破了萬億大關,都進入了中國新的一線城市排行榜,而且對中部第一大城市的爭論一直在進行,現在武漢市是中部最輝煌的,但是長沙和鄭州也在不斷地追趕,當這三個城市不斷競爭的時候,在中部六省中這個城市很聰明,它在安靜地快速發展。
  • 中部第二摩天城市長沙,最高樓452米,摩天高樓緊追武漢
    說到長沙,很多人知道它是個以娛樂出名的城市,電視節目影響力在中國來說是處於領先位置。在中部地區來說,長沙的經濟也是很強的,實力排第二位的,僅次於老大哥武漢,這麼強的城市相對來說城建也不會差的。長沙地處湖南省東部,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城市。全市面積1.18萬平方公裡,有人口730多萬,稍微人口少了些,長沙想成為大城市,人口必須要過千萬才好。早在2017年長沙就是中部第二個萬億元城市,比鄭州、合肥強多了,鄭州在2018年才跨入萬億元城市行列。
  • GDP不敵武漢長沙的鄭州,能否靠交通扳回一局?
    鄭州軌道交通裡程也一路升級打怪,2020年底躍居全國12強,相比開通時間,前進了7名,接連趕超蘇州、青島、大連,把長沙也甩在後面,鄭州堪稱中原名副其實的基建狂魔。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裡程排名變動對比鄭州GDP排名全國16位,而它超前的地鐵運營裡程、地鐵建設速度,為城市發展貯備了相當充足的公共運輸資源,讓鄭州在未來發展中能夠更從容不迫。
  • 鄭州西安濟南合肥寧波南通嘉興等,未來10年最有潛力城市你認可嗎
    關注本號,別錯過更多你感興趣的數據推送和解讀!在我國的城市經濟格局中,北上廣深因為其城市能級和地位原因,有可能偶爾會短時期低谷,但必定是上行的,毋庸置疑。一、鄭州:作為我國人口大省河南省省會,而且鄭州也有獨大趨勢,尤其是在國家交通戰略上有不小先機。鄭州這幾年的經濟規模擴張也比較快,我說的不是GDP,而是真金白銀,幾年內,財稅就超過不少城市,今年甚至已經超過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