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這座「聰明城市」,看著武漢、鄭州、長沙爭第一,它悄悄發展

2021-01-22 老趙愛旅行1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整體實力大幅度提高,因為正式上各大城市都在積極發展,所以國家綜合實力進步這麼快,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實力發展最好的城市屬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發展狀況不太好,新中國成立後,非常重視中西部地區城市的發展,擁有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口號,經過這樣多年的發展,中西部地區各大城市在經濟實力方面已經有了顯著的提高。

中部地區也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城市崛起了, 比如武漢、長沙、鄭州等是目前中部六省中發展最快的城市,這三個城市不僅在經濟上突破了萬億大關,都進入了中國新的一線城市排行榜,而且對中部第一大城市的爭論一直在進行,現在武漢市是中部最輝煌的,但是長沙和鄭州也在不斷地追趕,當這三個城市不斷競爭的時候,在中部六省中這個城市很聰明,它在安靜地快速發展。

這是安徽省的省城市合肥市,合肥以前不是太好的城市,在我國也是二線城市,作為安徽省的省會城市,合肥和周邊的其他省會城市一定很暗,江蘇省南京、浙江省杭州比合肥好得多,但近幾年合肥突然崛起,合肥的崛起速度開始讓很多城市重視這個城市。

現在的合肥是中國國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好,現在的合肥市依然是二線城市,但在二線中的排名已經非常靠前,將來有機會成為我國下一個新的一線城市,但有與武漢、鄭州、長沙等城市競爭的資本。

合肥能夠如此迅速崛起除了省會資源大量傾斜外,本身也非常有力量,合肥的地域優勢很明顯,自古以來就有「江淮首郡、吳楚要衝」、「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稱,由國內中國科大、聯合工大、安徽大學等高校提供人才資源,有望將來提速發展,中國中部最聰明的城市,看到武漢、鄭州、長沙爭奪第一,它靜靜地發展,大家對合肥市未來的發展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中部這2城若「合併」發展,將有望趕超長沙武漢,成中部第一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所有主要城市都積極參與發展,最初,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為了縮小領土內經濟發展的差距,我們設立了中西部地區,在發展的積極支持和「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的口號的帶動下,全國各地的城市也都極具競爭力和積極發展,今天,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正在進行許多發展比較,西部地區的優秀城市,例如重慶,成都和西安,相對發達,在中國主要城市中廣為人知。
  • 中國中部「最具實力」的三座城市,鄭州、武漢和長沙,誰更厲害!
    中國中部「最有實力」的三座城市,鄭州、武漢和長沙,誰更厲害!中國有很多地區發展的很好,特別是一些省會城市。我國的發展最開始是先從沿海地區進行的,因為沿海地區的交通,港口與外界的聯繫都比中國內部要好得多。
  • 武漢中國中部最強城市?這三個城市表示不服,長沙市第一個不服
    第一個反對的就是長沙了,長沙與武漢相同在最近的兩年裡一直位於我國的新一線城市的地位,武漢是中部地區第一個突破萬億的城市,但是長沙緊跟其後也突破了萬億大關,而且長沙相對於文化底蘊來說還要比武漢更加的深厚,旅遊業的發展潛力就要比武漢強上不少。
  • 中部三座經濟強市,武漢、鄭州、長沙,未來誰將成為中部霸主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城市在這一潮流中也不斷壯大,成為其中最明顯的東部城市,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國大部分經濟都集中於東部沿海城市,因此東部經濟發展速度特別快,如今,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向中部城市轉移,中部城市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二大經濟區。
  • 湖南長沙、湖北武漢,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誰更有發展潛力?
    我國中部地區發展日新月異,其中湖南省和湖北省變化明顯,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理優勢,在歷史人文方面,可謂是緊密相連,作為省會城市,湖南長沙和湖北武漢格外引人關注,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未來誰更有發展潛力呢?現在年輕人知道長沙,估計是因為這裡是一座娛樂之城,畢竟很多明星從這裡走出,成為星火璀璨的發源地,這很大程度上源於電視臺的傳播吧。
  • 數據告訴你,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到底誰更強
    中部地區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個相鄰省份,常住人口在3.68億左右,省會城市分別是太原、鄭州、合肥、武漢、南昌以及長沙。目前它們的競爭格局如何?在中部崛起再出發的背景下,誰能當上引領的龍頭?下面是2018年的相關數據:1.六座省會城市的經濟排名,依次是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南昌、太原。
  • 中部4強城市綜合對比,中部城市格局已定?
    中部4強城市6個維度 中部4強城市就是4個省會:武漢、鄭州、長沙、合肥,公認的中部前四,這點沒有意見吧?> 本科大學數量:武漢、鄭州、長沙、鄭州 二、6個維度得分如下 6個維度,排名第一的得4分,排名第六的得1分; 四強城市得分,武漢21分,長沙17分、鄭州12分、合肥10分。
  • 中部地區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一個是武漢,長沙竟意外落選
    我國中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密集、資源聚集的地方,現在該地區許多城市更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綜合影響力日益增強,整個中部地區充滿活力, 但是,有發展就有競爭, 近年來,中部各省集中全省力量建設省城, 六個省在最新的城市排行榜中三個成為了新的一線城市, 其餘三個也進入了新的二線城市行列
  • 同為中部核心城市,為何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長沙差在哪?
    中部六省大都實行強省會發展戰略,武漢是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而第二的位置主要是鄭州和長沙兩個城市在競爭。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兩個城市的對比情況。 不過也可以看到,鄭州市區人口比長沙多140萬,已經躋身特大城市之列。 產業方面 長沙給外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湖南衛視和茶顏悅色,作為網紅城市,長沙好吃好玩的很多,但是這其實是刻板印象,長沙是一座重工業城市,鄭州民企的發展遠不如長沙。
  • 它是「中部第一大城市」,萬億俱樂部排名第七,令人敬佩的城市!
    在中國的眾多城市中,每個地區和城市都有自己的特點。但受各種因素影響,中國城市的發展主要在東部,其次是中部,西部最差,無論交通、城建、經濟還是教育。中間有6個省。今天和大家說一說,它無愧於「中國中部第一大城市」,一年增長2500億GDP,力壓長沙、成都。
  • 鄭州離中部第一有多遠?鄭州機場吞吐量增幅中部第一
    原標題:鄭州新一線城市成色調查:鄭州機場吞吐量井噴!離中部第一有多遠一季度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增幅中部第一2013年,《第一財經周刊》首次提出「新一線城市」概念,按照當時的計算公式,機場吞吐量名次和國際航線量名次是兩項重要指標。
  • 我國中部最有望超過武漢的3個城市,一個是鄭州,一個經濟過萬億
    我國中部最有望超過武漢的3個城市,一個是鄭州,一個經濟過萬億,目前在我國中部地區,武漢可以說是一個獨隊,同時,武漢在區域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方面是我國最獨特的城市,具有很強的競爭力,特別是在城市發展潛力方面,武漢是中部地區許多人最喜歡的城市,也是許多人所希望的城市,進一步釋放了無限的潛力。
  • 中部第二摩天城市長沙,最高樓452米,摩天高樓緊追武漢
    說到長沙,很多人知道它是個以娛樂出名的城市,電視節目影響力在中國來說是處於領先位置。在中部地區來說,長沙的經濟也是很強的,實力排第二位的,僅次於老大哥武漢,這麼強的城市相對來說城建也不會差的。長沙地處湖南省東部,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城市。全市面積1.18萬平方公裡,有人口730多萬,稍微人口少了些,長沙想成為大城市,人口必須要過千萬才好。早在2017年長沙就是中部第二個萬億元城市,比鄭州、合肥強多了,鄭州在2018年才跨入萬億元城市行列。
  • 2019年中部六省會機場排名!鄭州新鄭問鼎!貨物吞吐量超武漢長沙總和!
    中部六省無一機場上榜國內前十,排名最靠前的鄭州新鄭機場排名全國第12名,中部第一。超過武漢天河和長沙黃花。 貨郵吞吐量是武漢天河機場的兩倍多,是長沙黃花機場的三倍。鄭州航空港建設初見成效!
  • 中部六省會地鐵當前、遠期規模大對比!六座城市規模等差層次分明!
    武漢地鐵規劃 中部目前已有5座城市開通了地鐵線路,均為省會城市。另有兩座城市太原和洛陽在建。以3億人口之眾,近百個城市的中部地區,也僅有區區幾座頭部城市上馬地鐵,就可見地鐵對城市綜合實力的要求之高。下面就上數據,看中部六省會的地鐵已開通線網規模和遠景規劃規模對比,從地鐵規模看城市未來發展規模!誰能執中部城市之牛耳!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 最新版世界五百強城市出爐:武漢和長沙的國際排名高於鄭州
    2020年剛剛過去,這是一年非常艱難險阻的一年,在2020年12月底全球城市實驗室出爐了最新的世界五百強城市,不知道中國中部城市表現如何?
  • GDP不敵武漢長沙的鄭州,能否靠交通扳回一局?
    一條接一條地鐵湧來,不僅彰顯了鄭州的繁華與實力,它也在改變鄭州,改變鄭州人的生活方式,不斷將這座城市帶入全新的格局。1 追趕者鄭州▽在地鐵建設的快車道上,鄭州並不孤單。臨近年末,許多城市都迎來了地鐵開通的高潮:西安5、6、9三線齊發,杭州1、6、7、杭富城鐵四線齊發,更猛的成都同時開通了5條線路,深圳年內已陸續開通6條新線。
  • 中部黑馬湖南長沙,人均今年大機率超越湖北武漢,成為中西部第一
    長沙,湖南省的省會城市,是批覆確定的長江中遊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國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之一,國家級別的物流樞紐城市,同時長沙還是我國首批的歷史文化名城,從古至今長沙本身的城址幾乎沒有改變。2019年,長沙GDP高達11574.22億元,5年累計增速47.92%,年均增速8.14%,位於中國城市第16名,放在全國來看,長沙的增速還可以,但對比長沙近十年的增速分布,現在長沙的增速是相對減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