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2020-09-06 小舟談教育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長沙和武漢雖然同屬中部第一梯隊,也都是新一線城市,但長沙離武漢還是有一定差距,武漢在人口、經濟規模、工業實力方面等方面要高於長沙不少,武漢大概相當於1.4個長沙,武漢的領先不僅得益於其規模更大,也得益於其良好的區位優勢和國家政策扶持。當然,長沙也有自身的優勢,比如長株潭一體化的潛力很大,還有就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長沙有更大的優勢。

我們都知道經濟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教育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發展的基石。同理,一個城市未來能發展成什麼樣,可以從它的教育上窺見一些。而這些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比如近的就有安徽的合肥,遠的有美國矽谷。下面,小舟就從高等教育入手,看看長沙和武漢相比誰更勝一籌?

長沙有57所大學,其中本科23所,專科34所,雙一流3所,985大學3所,211大學4所。

長沙高校前九名:

  1. 國防科技大學 985
  2. 中南大學 985
  3. 湖南大學 985
  4. 湖南師範大學 211
  5. 長沙理工大學
  6. 湖南農業大學
  7.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8. 湖南中醫藥大學
  9. 湖南工商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

長沙高校總共有25個A類專業,其中湖大有5個a-專業;中南有3個a+專業、9個a-專業;國防科大有4個a+專業、3個a專業、1個a-專業;其它學校沒有a類專業。

武漢有大學83所,其中本科46所,專科37所,雙一流2所,985大學2所,211大學7所。

武漢高校前九名:

  1. 武漢大學 985
  2. 華中科技大學 985
  3. 武漢理工大學 211
  4. 華中師範大學 211
  5. 華中農業大學 211
  6.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11
  7.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211
  8. 武漢科技大學
  9. 湖北大學

第四輪學科評估成績:

武漢高校總共有A類專業52個,其中武大有a+專業4個、a專業4個、a-專業11個;華中科大有a+專業4個、a專業3個、a-專業7個;其它學校總共有a類專業19個。

總結

從以上對比中可知,武漢在高校上也是要強過長沙的,不管是大學數量還質量,都要比長沙好,是屬於名校扎堆的城市,這類城市,全國就只有四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中央部屬院校多,集中了眾多優質高校。

這一點長沙沒辦法跟武漢比,長沙只是普通省會,武漢卻是副省級城市和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定位要比長沙高,不僅在政策上武漢要優於長沙,在地理區位上,武漢也要優於長沙,而且其規模體量更大,所以,長沙想要超過武漢並不容易。

長沙雖然在綜合實力上比不過武漢,但長沙文化娛樂產業發達,在全國獨領風騷,而武漢的文化產業要單薄很多,在全國影響不大。另外,長沙的人均gdp要高於武漢,房價也比武漢低的多,再加上發達的娛樂文化,城市幸福指數比武漢高很多。可見,長沙的城市發展質量是好過武漢的。

長沙未來想要超過武漢,除了繼續保持現在的文化、旅遊優勢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方向就是發展高新技術,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培養高新人才,推動科研發展,學習合肥的發展方式,以高等教育帶動城市發展,走產學研式的創新化發展道路。

相關焦點

  • 長沙與武漢,都有多所985高校,誰才是中部教育第一城?
    長沙和武漢應該是老對手了,兩城實力相當,作為相鄰兩省的省會——湖南和湖北,兩城明裡暗裡都有著互相較勁的想法,尤其對於中部大哥的地位,都想爭取,目前最有資格競爭中部一哥的也是這兩個城市。而中部有六個省份,所以就有六個省會,其中第一梯隊是武漢、長沙,第二梯隊是鄭州、合肥,第三梯隊是南昌、太原。
  • 中部中心「武漢」 對比 六朝古都「南京」,未來誰才是第五城!
    成都、重慶、武漢、南京和杭州都在關注這一問題,隨著國內形勢的變化,成都和重慶已經成為國家重要的發展極,中部崛起越來越好,以武漢為中心的城市崛起明顯,南京、杭州在長三角城市群懷抱中也呈現出澎湃的發展態勢,去年南京的GDP為1.4萬億元,天津為1.41萬億元,今年它已經毫無懸念地超過天津,總排名進入前十,南京的下一個目標是武漢,今天我要說的是中部中心「武漢」 對比 六朝古都「南京」,未來誰才是第五城!
  • 一城市將與長沙「合併」,一旦敲定,將取代武漢成為中部第一城
    湖南省省會城市是長沙市,去年,長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8萬億元,居全省第一位, 但是與中部省會城市相比,長沙屈服於武漢後,成為了「千年次子」的名字,所以一直以來,長沙都有超越武漢的心思,但苦於長沙和武漢之間存在一定的經濟差距,這使得長沙只能依靠自己。
  • 中部這2城若「合併」發展,將有望趕超長沙武漢,成中部第一城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所有主要城市都積極參與發展,最初,中國東部沿海地區的城市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為了縮小領土內經濟發展的差距,我們設立了中西部地區,在發展的積極支持和「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的口號的帶動下,全國各地的城市也都極具競爭力和積極發展,今天,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正在進行許多發展比較,西部地區的優秀城市,例如重慶,成都和西安,相對發達,在中國主要城市中廣為人知。
  • 湖南長沙、湖北武漢,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誰更有發展潛力?
    我國中部地區發展日新月異,其中湖南省和湖北省變化明顯,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理優勢,在歷史人文方面,可謂是緊密相連,作為省會城市,湖南長沙和湖北武漢格外引人關注,這2座中部省會城市,未來誰更有發展潛力呢?現在年輕人知道長沙,估計是因為這裡是一座娛樂之城,畢竟很多明星從這裡走出,成為星火璀璨的發源地,這很大程度上源於電視臺的傳播吧。
  • 長沙、合肥、南昌,誰是武漢之後下一個中部經濟崛起的希望?
    中部五城,鄭州、長沙、合肥、南昌、武漢,目前是一虎配四狼的狀態,武漢以其強大的交通樞紐地位,以及超然的副省級地位,經濟遙遙領先於其他四城,而其他四城,目前已經卯足幹勁,隨時準備追趕並超越武漢這個中部一哥。
  • 數據告訴你,武漢、長沙、鄭州、合肥到底誰更強
    長沙、合肥更不用說,過去十年間,是全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增長明星城市了,關於這點在《長沙覺醒》《合肥有多猛》等文中有提及。2.觀察六座城市的首位度,可以發現兩個規律:第一,經濟總量越大的城市,首位度越高,在全省的比重越大。唯一例外的是鄭州,但河南近兩年明確提到,要支持鄭州做大做強。第二,中部地區的首位度整體不高但也不算低。
  • 武漢和長沙,2個中部地區的新一線城市,誰將最快比肩北上廣深?
    武漢和長沙,2個中部地區的新一線城市,誰將最快比肩北上廣深?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早已出現了一批超一線國際大都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國際性的大都市早已成為中國的名片了。而近幾年,中國又出現了15個新一線城市,他們的發展地位也僅次於北上廣深。
  • 中部六省雙一流高校現狀及展望
    而事實上,在中部城市發展中,武漢,合肥,長沙在產業布局和科技發展中,也依舊各有各的優勢,這方面,已經拿到國家中心城市門票的鄭州顯得越來越吃力,最近兩年產業布局仍舊沒有太大起色,反倒是合肥風生水起,半導體,家電等多頭並進。
  • 中部6大省會PK,34項數據對比誰才是未來贏家?
    鄭州與武漢的流入人口差別不是很大,所以城市人口並不會影響城市的房價。四、中部六城地鐵大PK,合肥距離第一有多遠?據武漢地鐵官網數據顯示,武漢目前地鐵總運營裡程已達到339公裡,甚至超過了深圳、重慶等一線重要城市,排名全國第五。而且據官網信息披露,至2024年,武漢將形成14條線路運營,總裡程數將突破600公裡,所以武漢中部6省會地鐵「第一城」的地位絕對是穩穩的。
  • 武漢這所211高校被合併進了985,如今發展卻讓人有些遺憾
    湖北武漢作為中部第一大城市,是湖北省的經濟、科技以及教育的發展中心,武漢不僅有很多實力很強的中小學,同時也擁有良好的高等教育資源。在武漢擁有7所985、211高校,數量在全國各大城市裡面排名前列,不僅如此,武漢同樣擁有許多實力不俗的雙非高校,這些高校造就了武漢這座大學之城。
  • 深度剖析:一牆之隔的兩所985,看看誰是「津門第一高校」?
    到過天津的朋友都知道,天津的兩所985高校,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僅僅一牆之隔。多年來2所學校一直是相愛相殺,不分伯仲,到底誰才是「津門第一高校」呢?跟著小佳一起來探索一下吧。 雖說每個城市都有大學城,大學之間互相做鄰居的情況很常見,但是實力強勁又是一牆之隔的大學還真不多。天津大學的綜合排名是10,南開大學的綜合排名是12。
  • 中部這座「聰明城市」,看著武漢、鄭州、長沙爭第一,它悄悄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大城市在積極的建設發展中,城市整體實力大幅度提高,因為正式上各大城市都在積極發展,所以國家綜合實力進步這麼快,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經濟實力發展最好的城市屬於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的城市發展狀況不太好,新中國成立後,非常重視中西部地區城市的發展,擁有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口號
  • 京滬之後,誰是中國教育第三城?
    有爭議的是第三名,武漢、南京、西安三城呼聲最高,各自實力也在伯仲之間。排在後面的重慶、天津、廣州、成都、杭州、長沙等城市也不差,未來都有潛力成為角逐第三名的種子選手。在這個賽道上,我們可以說,鐵打的冠亞軍,流水的第三名。
  • 同樣是中部省會城市,為什麼南昌經濟不如武漢和長沙?
    作為一個中部省會城市,南昌經濟為什麼不如武漢、長沙?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因素,可以說是多方面因素導致的!第一,說說南昌的地理位置。有人形容它「不東不西」,處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兩大城市群之間,但是又離誰都不算近,既沒有政策紅利,又沒有地理。第二,工業基礎薄弱。
  • 武漢、南京和西安誰才是高等教育第三城,沒想到網友這麼說
    武漢、南京和西安誰才是高等教育第三城,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在網上歷來很火,北京和上海分別是高等教育第一城和第二城,畢竟清北復交,復旦大學和交通大學都在上海,但是關於老三的爭論一直喋喋不休,那麼這三座城市中誰才是高等教育第三城呢?
  • 成都、武漢、西安誰是中西部地區高等教育第一城?
    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高等教育資源的投入力度,中西部地區高校在發展勢頭上有了明顯提升。尤其是國家啟動高校「雙一流」建設工作以來,一大批中西部地區高校受到政策傾斜,甚至一些曾經連「211」「985」都不屬於的高校也納入了「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讓人們看到了中西部地區高校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
  • 中部第二摩天城市長沙,最高樓452米,摩天高樓緊追武漢
    說到長沙,很多人知道它是個以娛樂出名的城市,電視節目影響力在中國來說是處於領先位置。在中部地區來說,長沙的經濟也是很強的,實力排第二位的,僅次於老大哥武漢,這麼強的城市相對來說城建也不會差的。長沙地處湖南省東部,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是國家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核心城市。全市面積1.18萬平方公裡,有人口730多萬,稍微人口少了些,長沙想成為大城市,人口必須要過千萬才好。早在2017年長沙就是中部第二個萬億元城市,比鄭州、合肥強多了,鄭州在2018年才跨入萬億元城市行列。
  • 我國中部地區的985高校排名,榜首名副其實,中南大學排在第4
    文/曉寧目前我國共有「985工程」大學39所,其中在我國中部地區就有6所,分別是:中科大、國防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以及華中科技大學。說到我國的中部地區,你知道都包含哪些省市地區嗎?我國中部地區的高校排名,榜首名副其實中部地區的6所985高校,同時也是第一批的「雙一流」高校,而除了這些高校之外,還有鄭州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這樣的211工程大學,學校實力也都是非常不錯的。
  • 中部黑馬湖南長沙,人均今年大機率超越湖北武漢,成為中西部第一
    2019年,長沙GDP高達11574.22億元,5年累計增速47.92%,年均增速8.14%,位於中國城市第16名,放在全國來看,長沙的增速還可以,但對比長沙近十年的增速分布,現在長沙的增速是相對減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