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度偏低的南京,為何能成為江蘇省會

2021-02-17 女王觀生活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女王觀生活,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南京市是江蘇省的省會,由於首位度偏低、向心力較弱,長期以來被省內小兄弟們所詬病,坊間更是稱呼南京為「徽京」。言下之意,南京對安徽的輻射更強,幫助更大,應該去安徽當省會。

2018年省會佔本省經濟總量對比圖

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

其實「徽京」的說法看似戲謔,實際上也並非空穴來風,相信不少人都知道,從明朝南直隸到清朝的江南省,江蘇安徽本來就是一家。直到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康熙皇帝才把江南省一分為二,江蘇安徽才分家。也可以說,南京從行政上與安徽分離也就三百來年的事。

有網友把南京放進安徽省裡,毫無違和感

實際上安徽江蘇原本是一家,南京(應天府)大體處於中心位置

我們把歷史再往前推推,看看元朝江浙行省的版圖,蘇南和皖南也是一家。雖然那個時候南京不是江浙行省的省會,但至少和今天的當塗、蕪湖、池州還是一家的,跟今天的蘇北則分屬於兩個不同的行政區域。

元朝江浙行省北部,南京(集慶路)和今天的皖南也是一家

問題一:南京為什麼能當上省會?

南京能當上省會,和南京在歷史上形成的政治地位有關。在古代,南京經常成為佔有半壁江山的南方政權的首都(最主要就是六朝時期),也就是南京的政治地位長期相對省內其他城市要高。

所以這個問題可以轉換為,為什麼古代一些半壁江山的政權喜歡在南京定都呢?

在古代要定都,最需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因素,即:軍事上能不能守;經濟上有沒有充足的供給。

南京建都始於孫吳,對江南的開發也始於孫吳。南京的地理位置恰處於江淮與吳越交匯的一個點上。在那個時代,再往南就很落後了,生產力不足。

南京處於江淮和吳越的交匯點上

而江南地區,內外水網發達,氣候適宜。糧食既充足,又便於運輸,所以南京作為首都,經濟上的供養自然沒有問題。

加上北方大量人口南遷,第一站就在南京,很多人落戶下來,那麼南京的人口資源相對再往南的城市,也具有很大的優勢。人口資源的優勢,意味著勞動力優勢(經濟),兵力優勢(軍事)。南京對北有抗拒的能力,對南又有制約的能力,因而是定都的一個好地方。

唐朝人口分布圖,南京周邊的人口很密集

從軍事上講,南京處於長江的拐彎處,離上下遊渡口都不遠。同處於江南的蘇州、杭州因為身處太湖平原,一馬平川,幾乎無險可守。而且古代「守江必守淮」,除了長江,南京還有淮河,對北方形成了兩道防線。又有比較堅固的城池,一般而言,苟延殘喘一下基本問題不大。

南京作為首都,和北京有很大的相似性。對於全國性政權而言,北京其實也在一線上,所以我們稱明代是「天子守國門」。那麼對於半壁江山的王朝,南京就站在對抗北方政權的一線上。

南京城牆

那麼,為什麼要天子守國門呢?其實和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有關。因為如果國都偏後方,前線將領權力太大,則驕橫跋扈,可能導致割據分裂(如唐),如果前線將領權力太小,處處受到掣肘,則軍事羸弱,不堪一擊(如宋)。

所以到了明朝朱棣時,乾脆天子守國門,既中央掌兵,不怕內亂,又抗在前線,不懼外敵。因此,北京作為首都一直穩定下來了。

問題二:南京為什麼首位度低?

首先大家應該明確,首位度低是今人的說法,並不能藉此認為,南京從古到今首位度都低、向心力都弱。南京首位度降低實際上有個歷史的過程。

要知道南京首位度偏低、向心力較弱,就先要知道為什麼省內小兄弟會有怨言。從蘇南角度,南京起不到經濟帶頭的作用,經濟發展還不如自己。從蘇北角度,覺得南京難以輻射到自己,連修鐵路經常都繞開自己。帶著別人家發財,你說氣人不氣人?(實際上鐵路怎麼修也不是南京人決定的....)

中國鐵路大動脈京滬線繞開蘇北,由安徽進入南京

前面說了,康熙皇帝把江南省一劈為二,江蘇安徽算是分了家。但行政上可以分離,地理上可永遠都搬不走。其實南京向心力低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地理位置。南京在南直隸處於中心位置,但在江蘇省就太偏西了,一頭扎在安徽的懷裡。大家可以看首位度高的省會,比如成都,基本都在省的中心位置,輻射全省,到哪裡都不會太遠,其他省內小兄弟成為眾星拱月之勢。

反觀首位度最高的程度,幾乎處於四川省的中心位置

如前所述,南京能當上省會(古代的首都),相對而言更多是因為政治軍事上的作用。所以南京到了和平年代,沒有仗打,再加上江蘇安徽分省,南京位置由南直隸的中心變成了江蘇省的邊陲,對內部城市經濟輻射不足。

康熙四年(1667年)江蘇安徽分省

康熙三年按照江南江北二分按察使,有人建議如此分省,那將會怎樣?

第二個原因,近代以後,經濟發展的區位優勢由大河轉向大洋,1843年上海開埠,此後其經濟地位不斷加強,由松江府下轄的一個縣城上海縣不斷發展,最後發展為國際化大都市,進一步吸引蘇南地區的跟隨,南京的地位進一步下降。

上海對蘇南地區形成強力輻射,進一步削弱南京地位

上海都市圈

而蘇北,在歷史的長河中,本身在大部分時間和江南就不是一個行政區域內,中間隔著長江淮河,經常分屬不同的王朝,文化習俗迥異,加上南京地理位置的偏西,因此長期南京在蘇北人的心目中也是不稱職的省會。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南京當上江蘇省省會並非由於經濟的領頭羊作用,而是歷史上政治軍事地位的重要性決定的。那麼在和平年代,其經濟向心力不斷弱化,進而首位度也就下降了。

(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這篇文章,小編希望可以通過文章給您帶來歡樂、增廣見聞,你們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留言哦,您的點評是對小編最大的肯定,如果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喲,小編每天都會為您帶來精彩的故事哦,小編愛你們哦!

相關焦點

  • 河南省會城市鄭州,中部的6個省會中,為何首位度最低?
    首先,我們聊聊中部六省,我國中部六省分別是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和山西省。我們看一下省會首位度的問題,省會首位度就是省會城市在全省所佔的經濟比例,能夠起到領頭羊的帶動作用。在省會城市首位度的問題上,河南省會鄭州明顯不足,在中部六省中排名第六位。其實,這並不見得是壞事。
  • 什麼是首位度?到底什麼樣的省會在「吸血」?
    省會「首位度」指的是省會城市的經濟總量佔全省經濟總量的比例,在中國,省會城市首位度一般都在20%到40%之間。省會首位度排名情況很多人將省會首位度視為評估省會城市是否「吸血」的標準,所謂「吸血」其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多半都只是出於網友們的調侃和主觀認知。
  • 江蘇南京:統合時代,望視鎮江,就不心動?
    南京,江蘇省會,面對城市營銷時代的浪潮一直閒淡雅定,在眾人心中的首位度都不比上內陸西部某些網紅城市,也在杭州的電商光環之下,南京本土人不急,上頭都著急了,特意點名省會首位度不夠
  • 南京,為什麼這麼猛?
    南京為何突然「開掛」了? 「金陵之問」問醒了誰? 南京的「覺醒」,可以追溯到一場不尋常的會議。一是建設創新名城,二是提升城市首位度。 儘管南京頭戴江蘇省會光環,卻一直難以擺脫經濟首位度低的「老大難」問題。在江蘇省內,南京經濟總量一直被蘇州力壓一籌,2019年兩市差距高達5000多億元。 在全國省會中,南京遠不如「強省會」成都、武漢耀眼,經濟首位度排在全國省會倒數。
  • 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度排名!
    東中西部各省會城市得分差距不大,空間分布較為均勻,排名前9位的城市分別為成都、杭州、武漢、蘇州、廣州、合肥、西安、貴陽、烏魯木齊,蘇州作為非省會城市排名突出。可以有效補腎補陽。等到油溫達到大約七成熱到八成熱的時候就可以下入雞柳了。炸到雞柳變成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了。再把雞肉片切成手指粗的長條。第二步。稍微按扁一些。生抽。開始也不好掌控酵母粉的用量。裹麵包糠可是個細緻的活兒。
  • 南京和蘇州,誰才是江蘇「第一城」?蘇州:你去看看江蘇省的簡稱
    而且,江蘇省經濟發展均衡,下轄的每一座城市都能進入"全國百強",可以說"高手林立",沒有窮市弱市。不過,要說到誰才是江蘇"第一城",估計很多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了。照理來說,每個省的"第一城"應該是省會才對,畢竟省會城市具有資源優勢,發展通常比較快。
  • 南京直轄後,誰會成為江蘇的新省會,無錫和南通都沒機會
    江蘇地處長江經濟帶,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江蘇人均GDP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江蘇各個城市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眾多的城市之中,一個省份的省會城市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在現在,南京市要直轄的呼聲越來越高,倘若南京直轄,在江蘇省之中,究竟哪個城市能夠扛起江蘇省的省會大旗?南通?無錫?
  • 濟南省會首位度全國最低,應該舉全省之力發展濟南
    省會城市與全省GDP比值反映省會在全省的經濟地位,省會首位度越高說明省會對全省的帶動作用越強。2019年各省會首位度最高的是銀川,達到52.2%,最低的濟南只有9.9%,是全國唯一一個低於10%的濟南。
  • 江蘇最值得期待的城市,一旦南京「直轄」,它成為省會的呼聲最高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為了便於管理,土地被劃分為不同的省市,其中一些城市由於潛力巨大、發展突出,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很大的實惠,因此,他們成為人們眼中的熱門城市,關注度也隨之提高,順便說一句,他們也帶來了巨大的人氣,使他們的省份知名度,江蘇省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 南京、鎮江一體化,城市重構,或許能讓江蘇經濟接近完美!
    南京雖然是江蘇省會,但其發展嚴重滯後於江蘇的地位,其困境有三:1、人口增長遲緩南京是人口增長最為緩慢的中東部省會城市,沒有之一:2010年常住人口800萬,2019年850萬,年均新增人口僅5萬,這對一個發達省份的省會來說不可思議
  • 7個中西部省會首位度超30%,「一市獨大」引高層關注
    02.11.2020本文字數:2068,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導讀
  • 爭奪國家中心城市,哪些省會城市更有競爭力?
    不只是山西,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在多地「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強省會」成為關鍵詞,包括山東、江西、貴州、廣東、湖北等地都提出了做強做大省會,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山東濟南等省會城市更有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做強做大省會城市「十年前,第一次來太原的人會有一個深刻的感受,太原不像一個省會城市,更像一些發達地區的三四線城市。」土生土長的太原人小申說。
  • 南京能離得開江蘇:江蘇卻離不開南京,否則將不再是經濟強省
    南京,江蘇省會、副省級市、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綜合交通樞紐,且又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門戶城市。其實還真不見得,個人認為,那時江蘇便不會再是經濟強省,而「蘇大強」也將名不副實。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南京長期以來便為南方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從一定角度分析,是先有了南京,而後才有江蘇,這個順序一定要搞清楚。
  • 綜合實力僅次上海,戲稱「三省省會」
    不過有關「長三角」第二城的說法則歷來眾說紛紜,杭州、南京兩個城市的呼聲最高,不過綜合考量的話,小編認為南京的勝算更大。南京是我國的「四大古都」之一,還是江蘇省的省會,經濟、政治、軍事、醫療、教育等各個方面都發展的比較穩健,在全國範圍都名列前茅。關鍵是南京還是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山水環境獨特,還是炙手可熱的「新一線城市」,發展風頭非常迅猛。
  • 江蘇改名很成功的1所大學,校址在三線城市,卻能讓人以為在省會
    江蘇的省會南京不僅是全國10大城市之一,而且還有豐富的高校教育資源,這裡雲集了全省多所最為優質的高校,985高校和211高校加起來一共有八所。很多考生也都想要到南京來讀大學,但是由於對一些大學不太了解,所以只能通過校名去判斷學校的所在地。江蘇有一所大學的校名改得很成功,雖然說校址是在三線城市,卻總是被人誤會是在省會南京。
  • 江蘇和廣東兩個省份經濟相差無幾,為何蘇州或南京,不是超級城市
    明明兩個省份的經濟相差無幾,為何不把蘇州或是南京,打造成為超級城市呢?我國的四座一線城市,其水準就堪比超級城市了,北京、上海各方面的發展就不必多說了,在國際上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廣州和深圳這兩座城市,作為經濟特區的深圳,更有著好於很多地區的政策扶持,廣州的發展跟深圳雖說是兩種產業結構,但地位也是不可撼動的。
  • 【輿知】江蘇省會的變遷
    夫省會者,一省之行政中心是也。很多省都經歷過省會的變遷。但清代才成型的江蘇省歷史不足400年,其省會變更之頻繁,著實令其它省無法望其項背。
  • 江蘇樓市:未來十年的南京,房價會被合肥超過嗎
    我是南京房叔,資深房產投資專家。你相見恨晚的買房導師,目前已為1000人提供買房最佳解決方案。房叔不像其他自媒體,遮遮掩掩的讓你摸不清頭腦!房叔屬於實戰派只說對你最有用的操作和建議。提問:房叔,未來10年,合肥的發展能超過南京嗎?
  • 南京為什麼會被戲稱為「安徽省會」?
    由於地理位置緊靠安徽,南京成為了許多安徽外出務工人員的首選之地 。有句玩笑話說:「安徽人要是罷工一天,南京將會癱瘓」。除了地理位置相近之外,南京身上到底有哪些特質,讓它成為江蘇和安徽兩省的「省會」?儘管南京作為江蘇的省會,但離南京最近的地級市卻在安徽。馬鞍山市和南京市區距離五十公裡左右,開車走高速半個小時,坐高鐵僅僅15分鐘。
  • 「新建」師範大學落戶江蘇,不在省會南京,前後歷經四次改名
    文/強者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說到江蘇,南京應該會是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吧,畢竟是省會城市,不過相信還有很多人其實想到的是蘇州不過需要了解一下的是,江蘇的教育,也在慢慢發展著。江蘇省的教育,其實實力是相當不錯的。985雙一流「雙重重點」大學有南京大學還有東南大學,而雙一流大學的數量,也不在少數。江蘇 僅本科高校就有大約54所,可想而知,當地的教育實力。但就是這樣強悍的教育實力,當地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還是一如既往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