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網訊自12月14日至今,包括福州、廣州、青島在內的多個大城市紛紛出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
同時,一場新的「搶人」大戰,再度升級。12月22日,蘇州市發布《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提出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破除隱形門檻。同時,實施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
在長三角一體化的大背景下,蘇州的這一做法贏得了更多的關注。
租房即可落戶,蘇州率先探索省內城市落戶積分互認制度
蘇州是中國普通地級市的佼佼者,有著「最牛地級市」之稱。數據顯示,2019年蘇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35.8億元,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六,普通地級市第一。
蘇州的GDP總量大,主要體現在強大的工業製造業。而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蘇州也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數據顯示,目前蘇州全市常住人口1075萬人,戶籍人口722.6萬人,淨流入人口達352.39萬人,淨流入規模位居全國第八。
為了可以讓更大範圍內的人才更好享受到長三角一體化的紅利,蘇州對於戶籍制度的改革,也是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最直接做法。
從本次蘇州戶籍新政的突破點看,一是,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二是,實施蘇州與南京在積分落戶時,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探索蘇州與無錫、常州等具備條件的都市圈率先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累互認。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分析認為,蘇州放開戶籍門檻,有利於外來務工人員落戶,對當地的工業製造業和一般服務業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工業製造業和一般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並不需要太高學歷,放低門檻,有利於吸引、留住這些從業人員。
此外,在持續推進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方面,蘇州還提出要逐步縮小居住證持有人與戶籍人口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權利;提高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吸納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比例或數量;推進來蘇務工人員與城鎮職工同工同酬,平等參加職工社會保險並享受相關待遇等內容。
中泰證券首席政策分析師楊暢認為,近年來我國在推動租賃住房發展的同時存在著「租購不同權」的問題,尤其在落戶、子女教育問題上存在差異。蘇州此次發布的落戶新政在這兩方面均有突破,具有標杆性的意義。
10天內5城出臺戶籍新政 勞動力成為城市競爭中最關鍵的生產要素
據不完全統計,自12月14日至今,已有包括福州、廣州、青島、無錫、蘇州在內的五個一二線城市紛紛推出戶籍改革政策,放寬落戶門檻。
12月14日,福州印發《關於進一步降低落戶條件壯大人口規模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全面放開落戶限制,實現落戶「零門檻」,不設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外省市人員均可申請在福州市落戶,六縣(市)、長樂區人員均可申請在五城區落戶;凡具有福州市戶籍的人員,其近親屬均可申請投靠落戶。
同日,青島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審議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將進一步放寬放開外來人口落戶限制,放寬學歷、技能人才落戶條件,在青島具有居住性質產權住房(含已網籤)即可辦理落戶,同時在城區取消積分落戶限制,全面放開縣域三市落戶,並鼓勵舉家遷徙和親屬投靠。
12月15日,無錫對《無錫市戶籍準入登記規定》進行了修改,全面取消江陰、宜興行政區域內的落戶限制,實行以合法穩定住所(含經過住建部門租賃登記備案的出租房屋)或合法穩定就業為基礎的戶口遷移制度,為無錫市探索建立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積累經驗。
12月16日,廣州發布關於公開徵求《廣州市差別化市外遷入管理辦法》的意見通告,在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在實施範圍內就業或創業,且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人員,可將戶籍遷入廣州市,在差別化入戶實施範圍內的行政區辦理登記入戶。
不難看出,在人口老齡化、勞動年齡人口佔比下滑的情況下,一二線城市都在抓緊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年輕人落戶。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降至3.4‰。比總人口更早下降的,是勞動力的比例和規模,15至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於2013年達到10億峰值之後,以每年300萬的速度遞減。
從人口角度來看,人口態勢的變化使得勞動力成為城市競爭中最關鍵的生產要素,未來必須依賴外來人口為城市注入創新活力。
而個人消費等內生動力也將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只有人進來才會有消費。另外,人口可以跟隨著產業走,產業發展也是依附在人口之上,具有雙向效應。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表示,現在除個別超大城市的落戶門檻比較高以外,大部分城市的落戶門檻已經放得很低。青年人才是消費、創新創業和就業的主體,有年輕人的城市才有未來,放開落戶門檻也是為未來競爭打下基礎。
來源:中房網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