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這樣一句話:We cannot solve our problems with the same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這句話出自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它的直接翻譯應該是:我們是不可能用製造問題時的同一水平思維來解決問題,或者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要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得先改變自己舊有的思維。
愛因斯坦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讀過的一本書,叫做《改變: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保羅·瓦茨拉維克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精神病與行為科學系臨床教,他在書中這本書講到了兩種類型的改變:第一序列改變(First-order change)和第二序列改變(Second-order change)。
保羅所謂的「第一序列改變」,其實指的就是在同一思維框架中嘗試解決問題:你只是在做法上進行了調整,但是你所關注和迴避的東西、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你的價值觀都沒有發生改變。這樣的改變,很多時候是無效的改變,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第二序列改變則恰恰相反,它涉及的是視角、價值觀和信念層面的改變。
假如一個人一直在努力進行改變,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卻發現問題依然還在,比如還是那麼地迷茫和焦慮,對自己還是充滿了失望和不滿,那麼很有可能他所做的僅僅是第一序列的改變,而他真正需要的其實是第二序列的改變。
說實話,我們人生中大多數的問題和煩惱,其實都是因為視角和關注點不對所導致的。很多時候,只要你換一個角度去看,你就會發現這個問題自己就消失了,根本不需要去解決。
正如這句話所說的那樣:If you look for the bad, you will find it; if you look for the good, you will find it too,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不好的一面,如果你看到的總是不好的那一面,那麼你的生活難免會充斥著不滿和抱怨,但如果你總能看到好的那一面,那麼你就會活得積極樂觀。
特別神奇的是,一旦你擁有了積極樂觀的心態,你會發現,自己不僅少了很多煩惱和焦慮,而且很多事情都開始往積極的方向發展,比如和家人、朋友的關係變得更和諧了,行動力也變得更強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讓自己變得不一樣,我覺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從心態的改變開始 。怎麼樣才能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呢?可以參考以下三個建議:
研究發現,當人們遇到情緒困擾的時候,如果能夠把感受變成文字,或者只是簡單地把它說出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調節情緒,讓自己感覺好很多。這實際上就是寫日記的意義和價值。不過,寫的時候要避免抱怨,只需把事件和自己的感受如實地寫出來就好,比如發生了什麼,這件事情讓我當時產生了怎樣的感受。
把事件和感受寫出來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就是利於我們進行認知重新評估(cognitive reappraisal),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改變自己的視角,讓自己對那些原本會令我們痛苦或者沮喪的事物的體驗發生變化。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領導批評了你,說你某件事情做的不好,你可能會本能地把批評看成是對自己的否定,並因此而感到很沮喪和羞愧,但如果你能換個角度看待,把它看成是進步和成長的機會,那麼你就不會有消極情緒,而是會去思考怎樣從中獲得成長經驗,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其實,人類的大腦天生就有一種消極偏向,也就是說,相比積極信息,大腦會對消極信息更為敏感,也更容易從消極的角度去解讀發生的事情。
這是有進化層面的原因的:要知道,在自然環境中,消極信息通常意味著威脅,如果沒有立即注意到這些威脅,我們很可能會因此喪命。雖說積極信息對長期生存和發展很有價值,但對眼前的生存影響不大,正是因為當下的生存比長遠發展更重要,大腦才會把更多注意力資源分配給消極信息。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是很難意識到自己這種消極思維傾向的,但如果有了寫日記的習慣,我們就能在寫日記的時候,有意識地去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思維傾向,訓練我們的潛意識大腦從更加積極樂觀的視角去看待生活中發生的事情。這種思維習慣一旦養成,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事情,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從好的一面去看。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日記中培養感恩的習慣,比如寫下今天發生的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這件事情不需要是什麼大事,任何平凡的小事都可以:它可以是他人一個溫暖的微笑或者一句鼓勵的話,也可以是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了的家人的關心和照顧,甚至還可以是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比如健康、平安、陽光、空氣花草樹木等等。
大量的心理研究都已證明,感恩練習能夠有效地提高一個人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也會讓人變得更加積極樂觀。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因為感恩會讓我們有意識地去關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情,如果我們眼中看到的是美好,那麼我們心中自然就會充滿積極的能量。
* 建議:你可以把成長日記看成是睡前對這一天的簡單反思、回顧和總結,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寫,不用寫太多,300-500字就好,這樣比較容易堅持。偶爾錯過一兩天也沒有關係,重新開始就好。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管是認知重新評估還是感恩練習,它們本質上都是在利用意識去影響潛意識。這是因為影響我們情緒和行為的主要因素並不是意識層面的思維,而是潛意識層面的思維。想要改變自己,光靠意識層面的想法是沒有太大作用的,我們必須改變潛意識層面的思維,才有可能實現自己想要的改變。
事實上,除了寫日記這種方式,還有另外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影響和改變我們的潛意識,那就是自我心理暗示(Self-suggestion)。
什麼是自我心理暗示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內心自己跟自己說的話。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工具我們平時其實經常使用,但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使用,而且我們給自己的通常都是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
比如說,當我們擔心自己某件事情做不好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地在心裡不斷重複這樣的話:「我肯定做不好」,或者「我肯定會失敗」。還比如,面對一件自己不願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在心裡暗自說:「我真的好討厭這件事情」,或者「我真的不想去做」。
這些都屬於消極的自我暗示,不僅對我們達成想要的結果毫無益處,還會激發出更多相應的負面情緒,給我們的行動帶來阻礙。要知道,信念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因為你期待什麼往往就會得到什麼,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
但是如果懂得如何有意識地運用自我暗示,那麼我們就能充分利用它來為自己創造有利於行動的積極情緒,推動自己朝著想要的方向前進。
具體怎麼做呢?首先,不管做什麼,你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以及自己想要得到的結果是什麼,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你動力不足的時候,你可以通過在頭腦裡回想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以及想像結果實現之後的情景來加強動力,這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暗示。
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感覺到內心有很大的阻力,那麼肯定是因為你頭腦裡一直重複著一些消極的暗示,比如:「我不想做」,「我等一下再做」,「我做不好」等等。這個時候,你就要有意識地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訴自己:「我想做」,「我現在就準備做」,「我要努力做好」。
值得一提的是,自我暗示的用詞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對自己說「你必須…」之類的話,因為這會讓我們有種壓迫感,很有可能會引發內心的抗拒情緒,而是要用第一人稱「我」,要對自己說:「我要…」,這樣的表達能夠滿足我們自主的心理需求,當我們告訴自己,這件事情是我們自己選擇去做,而不是被迫去做的時候,我們的主動性會更強。
雖說這樣的積極自我暗示或許不一定會讓你立馬行動起來,但最起碼能夠很好地降低你內心的抗拒情緒。只要你不斷強化這種積極的暗示,等到這股力量大過你內心的阻力之後,行動就會變得沒有那麼困難了。
最後的建議是一個讓你每天一起床就能夠進入到積極狀態的練習,這個練習叫做「啟動練習(Priming)」,它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人生激勵大師託尼·羅賓斯(Tony Robbins)自己創造和設計的一套方法,也是他每天起床之後必做的練習。
Priming實際上是心理學上的一個術語,它專門用來描述這樣一種現象,即預先的體驗會影響之後的狀態和行為,比如說,當你在電影院看完一個熱血澎湃的勵志電影之後,你會突然間覺得自己好像有了奮鬥的動力,對自己也更有信心了;當你某一天心情特別糟糕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一天好像什麼事情都不順,看誰都不順眼?這些都是典型的Priming Effect(啟動效應)。
託尼·羅賓斯設計的啟動練習就是以這種效應為基礎:既然我們的狀態和行為會不自覺地受到預先體驗的影響,那為什麼不把這種心理效應充分利用起來,為自己服務呢?假如我們能夠在這一天開始的時候,主動為自己創造一些積極美好的體驗,那麼接下來的一天豈不是都能因此而受益?
這個練習的具體步驟如下(我在託尼設計的練習基礎上進行了一些調整):
1、坐下來:找一張相對安靜的地方,坐好。雙腳放在地板上,肩膀向後,胸口向上,頸部伸直,頭抬高。
2、呼吸:調整你的呼吸,深呼吸。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一隻手放在胸前,感受心臟跳動的力量。進行3組呼吸練習,每組10-15次,每組之間暫停1次。(建議時長:2分鐘)
3、感恩練習:想想值得感激的三件事,它們可以來自你的過去,也可以來自你的現在或未來。它們不需要是什麼改變你人生的重大事件,任何小事都可以,比如過去鼓勵和幫助過你的老師,家人對你無微不至的關愛,今天美好的天氣。進入第一件事情的想像畫面,大約一分鐘後,轉到第二件事,然後轉到下一件事。(建議時長:2分鐘)
4、自我療愈:現在是關愛自己的時候了。你可以想像彩色的光照在你身上,填滿了你的整個身體,治癒了你身上所有需要治癒的地方,把你心靈深處的傷痛和恐懼一個個都帶走,然後盡情感受你身體和心靈被光填滿時的溫暖和舒適感。(建議時長:2分鐘)
5、分享關愛:現在把你剛剛通過療愈所獲得的能量分享給其他人,讓這種能量溢出你的身體,想像它湧向你的家人、朋友、同事、客戶、甚至你只見過一次的陌生人。(建議時長:1分半)
6、自我激勵:接下來的兩分鐘,想想你最重要的三個目標,它可以是長期的奮鬥目標,比如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能力和才華;也可以是中期的今年的目標,比如實現一個什麼樣的突破;或者是短期的這周的目標,比如完成一件什麼任務。
想像這些目標現在都已經實現了,體會一下那種實現之後的興奮和喜悅感,然後想一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你今天需要做出怎樣的努力?鼓勵一下自己,告訴自己:「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我都會積極面對。」(建議時長:2分半)
7、迎接新的一天:花點時間舒展一下筋骨,回想一下你剛剛做的所有積極練習。你現在已經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的自我狀態了,保持這種狀態,然後走出,去徵服這一天,不要讓今天的自己留下任何遺憾。
這個啟動練習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大概10分鐘就好了,你可以在早飯之前進行。當然,如果你在一天當中遇到了情緒上的痛苦,你也可以停下來,找個安靜的地方,花10分鐘時間來重新調整自己的狀態。
*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進行啟動練習,我專門錄製了一個帶有冥想音樂和引導詞的練習音頻,點擊文章底部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就能收聽,可以將音頻頁面收藏起來,每天早上跟著做10分鐘的啟動練習。
最後再簡單總結一下:
如何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1、早上:10分鐘啟動練習
每天早飯之前,花10分鐘進行啟動練習,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的自我狀態,為整個這一天奠定一個好的情緒基調。
2、白天:給自己積極心理暗示
在行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情緒上的阻礙,一定要留意此時內心的消極想法,然後及時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3、晚上:堅持寫日記
每天晚上固定一個時間,花15分鐘寫日記,不用寫太多,300-500字就好,對今天做個簡單的回顧和總結。如果有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那就把發生的事和感受寫出來,然後再對這件事情進行認知重新評估,如果沒有不開心的事情,那就寫寫值得感恩的小事。
如果你真的能夠把這三件事情堅持下去,那麼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整個人都在變得越來越積極,心態也越來越好。等到養成了積極的心態,你就可以配合晨間日記(計劃系統)一起使用,幫助自己更好地朝想要的目標邁進。
更多個人作品
第6期個人雜誌《堅毅背後的秘密》
《斜槓青年:如何開啟多重身份》
演講:自己的人生,自己創造
2018年個人發布會:致成長的這七年
在線課程
《自我卓越的十二堂課》
《人文課堂——認知與世界觀升級》
《Susan的美語訓練營》(查看菜單)
回復「轉載」,了解轉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