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林媽咪
在講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先分析一個很多人的疑惑,是我自己的見解。
因為前幾天我婆婆問我的「你說為啥你們年輕人現在養個孩子這麼講究?」
我想這應該也是很多老一代人的疑惑吧?
現在帶孩子這不能吃,那不能碰的,以前帶孩子沒這麼多事兒,孩子不也長那麼大嘛?
其實我覺得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是現在我們對科學育兒了解越來越多了,也有條件過得精緻了;
另一方面是跟現在的環境汙染有關,就拿過敏來說吧。
1999年,我國內地0-24月齡嬰幼兒過敏性疾病發病率為3.5%,然而到了2014年則已增至12.3%。相當於每8個0-24月齡的寶寶中,就有1個會過敏或是易敏體質。
如果要找孩子 易過敏的原因,跟寶寶過於乾淨且食物單一有關,也跟現在的環境汙染、濫用抗生素缺乏戶外活動有關。
所以,如果人們不去想辦法保護環境,還不注重寶寶養育,那麼寶寶過敏機率可能仍在增高。
因此,不要總拿現在和以前比,變化的條件實在太多。
好了,進入正題。
寶寶不能過早使用枕頭,大部分寶媽應該都知道吧?
但是還有一些寶媽為了給孩子睡個好頭型,早早就給孩子安排上了定型枕頭,有的直接把定型枕放進了待產包,讓寶寶一出生就枕上。
這要是讓產科的醫生護士們看到了,又免不了被一頓說。
為什麼不能過早給寶寶使用枕頭呢?
我想這張圖最容易讓大家理解。
這是我們人體從胎兒到出生再到成人的發育過程中,脊椎的變化形態示意圖。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2個月的胎兒頸椎、脊椎及腰椎整體是呈現出一個「C」字型的狀態 ,整體向前彎曲,就像一隻被炒熟的蝦弓著背一樣。
可以結合一下15周胎兒的模樣就知道了。
到胎兒6個月的時候,脊椎稍微有了以一些曲度上的變化,但頸椎還是向前彎曲的。到出生時,寶寶的頸椎和脊柱幾乎是筆直的,在寶寶不斷地發育過程中,頸椎才會逐漸發展成向後彎曲的生理曲度。
在這個生理曲度形成前,寶寶都不需要使用枕頭,使用了反而不利。
我們使用枕頭是因為我們的頸椎向後彎曲,平躺時,如果沒有物體支撐,我們的頸椎是懸空的,頭部也會隨頸椎的曲度過於後仰,頭部會充血,呼吸道不順暢而出打鼾的情況。
而且介於我們的肩寬比頭寬,側臥時,沒有物體抬高頭部,頭部往側邊低垂,另一側就會因為肌肉過於緊張,第二天肌肉酸痛,也就是我們說的「落枕」。
但是對於小嬰兒來講,他們的頸椎是直的,所以,即使平躺,他們也不會出現不適,而且他們的頭寬幾乎與肩同寬,所以側臥不枕枕頭也是合適的。
如果給寶寶使用了枕頭,那麼寶寶反而會因為頭部過於往前傾,而壓迫了呼吸道,導致呼吸不暢,睡不安穩。
最主要的一點是不利於寶寶頸椎發育,枕過高的枕頭還可能致使寶寶形成探頭、駝背的體態。
如果問寶寶多大了才能使用枕頭,不如問寶寶出現什麼表現的時候才能使用枕頭。
一般來說呢,寶寶三個月以前都是不需要枕頭的。再往後,看寶寶發育的情況,通常寶寶需要枕頭的時候,會發出一些信號。
寶寶需要枕頭的三個信號
①喜歡枕著被子、毛絨玩具或者爸爸媽媽的胳膊睡覺
寶寶是會尋找自己最舒服的睡眠姿勢的。一開始頸椎筆直的寶寶不用枕,但隨著寶寶的頸椎發育出曲度之後,再不枕寶寶自己也會覺得不舒服,可能偶爾一次發現枕著東西睡挺舒服的,於是開始習慣枕著各種東西睡。
這時候,爸爸媽媽就該給寶寶使用枕頭了。
②跟爸爸媽媽搶枕頭
本來以前跟寶媽睡得時候自己能霸佔整個床,來回竄,但現在會乖乖地和爸爸媽媽睡在枕頭上。可能一些家長會誤以為孩子只是黏著父母,但如果寶寶已經大了一些了,就應該考慮一下是寶寶想枕枕頭了。
③睡不安穩,總是翻來覆去的
有的寶寶超過3個月之後,睡覺突然開始不安穩,總是翻來覆去,要麼頭晃來晃去,感覺是在找舒服的睡眠姿勢,這時候你需要做個驗證。
因為寶寶前庭發育的過程中,也會出現搖頭晃腦的情況,就算你抱著寶寶,寶寶也會晃頭,這是內耳前庭刺激不足的表現。
但如果不確定,就可以在寶寶出現晃頭睡不安慰的時候往寶寶頭小放個枕頭試試,如果睡安穩了,那就是需要枕頭而已,如果還是睡不安穩,寶媽就要給寶寶做內耳前庭訓練了。
具體的內耳前庭訓練方法,有需要的在評論區說一下,我可以再寫一篇文章專門講講。
如果寶寶出現上述的三種情況,就透視寶寶發出的需要枕頭的信號哦。
不要看月齡,畢竟存在個體差異,寶寶的發育速度也有快有慢,關注寶寶的狀態才是關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