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我國需要編制新型寄遞編碼

2020-12-25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張越男)郵政編碼(以下簡稱「郵編」)當前已較少出現在生產生活中。在16日舉行的「新型郵編」研討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軍山指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編制的郵政編碼已不適應當前的寄遞需求,我國亟需編制一套新的、統一標準的寄遞編碼系統,來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並適應郵政快遞行業發展的需要。

過去人們寫信、郵寄物品,郵編是必填項。但是現在人們寄快遞不再需要填寫郵編,甚至郵政普郵用這套編碼的也不多,因為如今的寄遞大多需要提供「服務到戶」的服務,而代表一定區域的六位郵編粒度太粗,已無法支撐這一需求。

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陳波在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人們在寄快遞時對地址的文字性描述隨意性大、準確性差,有的手寫還存在字跡潦草等問題,降低了「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效率。他認為,未來無人平臺投送是發展趨勢,這對精準定位提出迫切需求。複雜的、不準確的地名地址信息,對智能化程度尚且有限的機器「快遞小哥」是巨大挑戰,令無人機、無人車在快遞場景的應用空間受到限制。

目前我國快遞企業都各自建立了一套編碼體系對寄遞地址進行定位。蘇寧物流集團運營規劃中心副總經理段啟鈞說,隨著分揀中心數量、分揀目的地增多,企業需要頻繁進行編碼,在地址碼的採集、更新、標準化方面,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成本。

各企業編碼不統一、編碼生成有誤等問題,也導致分工分揀困難、地址庫信息不完整,行業協同發展受到阻礙。京東物流研發地圖負責人王梓晨舉例說,京東和其他快遞企業有合作關係,但是常常因為對同一個地址的描述不同,企業之間沒法互認,在結算時產生帳目不一致的問題。

北京大學牽頭22家單位開展的「全球位置框架與編碼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正致力於把地球表面或立體剖分成體積(面積)形狀相似、既無縫隙也不重疊的多層次離散網格,賦予網格唯一編碼。目前,專項組聯合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正在研究將這一技術應用到快遞行業,初步構想是基於現在的六位郵編,結合全球統一的位置框架和編碼模型,創新郵政編碼的編碼規則,形成全球統一、精細到戶、人機通用的快遞物流統一位置標識編碼。

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吳餘龍表示,貨櫃的出現曾給物流帶來了革命性變化,改變了產品包裝尺寸、運輸車輛與方式、倉儲形式等;未來統一標準的地址編碼的誕生,也將對快遞行業產生革命性的改變,如自動分揀模式將更加高效,配送會更加精準,並為行業協同發展打下基礎,提高行業運行效率。

相關焦點

  • 傳統郵編不會取消 新型編碼涉及隱私法律保障不可或缺
    傳統郵編不會取消技術升級提上日程  新型編碼涉及隱私法律保障不可或缺  8月5日,有報導稱郵政編碼將被取消,並會被全新個人地址ID取代。對此,國家郵政局於當天下午發布聲明回應,稱取消郵政編碼與事實不符。  在物流業高度發達的今天,郵政編碼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 「新型郵編標準」有望明年推行 寄件人將有個人地址ID
    預計明年上半年,「新型郵編行業標準」即可出臺,推廣使用後,國家郵政局將逐步建立統一的寄遞地址庫。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軍山在「新型郵編」研討會上表示,我國亟須編制一套新的、統一標準的寄遞編碼系統,以滿足郵政快遞行業發展的需要。針對行業迫切需求,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提出了「新型郵編」系統建設。
  • 「新型郵編標準」有望明年推行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了解到,新型郵編研發從去年5月開始立項,目前已經有了初步方案,正在向各大快遞企業徵求意見。預計明年上半年,「新型郵編行業標準」即可出臺,推廣使用後,國家郵政局將逐步建立統一的寄遞地址庫。
  • 專家解讀 郵政快遞類碩博研究生通用寄遞地址編碼
    新京報訊(記者 吳婷婷)加快培養郵政快遞類碩士、博士研究生,推進通用寄遞地址編碼項目試點……昨日,記者從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了解到,2021年,郵政快遞業將發生新變化。會上,國家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馬軍勝還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包裹快遞市場規模連年穩居世界第一。
  • "新型郵編"有望明年推行 國家郵政局闢謠:"取消郵政編碼"與事實不符
    原來,有消息稱新型郵編將取代郵政編碼:新型郵編研發從去年5月開始立項,預計明年上半年,「新型郵編行業標準」即可出臺,推廣使用後,國家郵政局將逐步建立統一的寄遞地址庫。屆時,每人都能註冊精準的個人地址ID。8月5日半島記者採訪獲悉,目前島城快遞行業一般不使用現有郵政編碼進行寄送業務,而是採用公司自行編制的代碼。不過,5日下午,國家郵政局闢謠稱,「取消郵政編碼」與事實不符。
  • 《行政許可事項分類與編碼規則》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三)標準制定的目的和意義  《行政許可事項分類與編碼規則》是「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工作開展的基礎,是我國行政審批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標準主要針對行政許可與政務服務事項分類、編碼等不一致的問題,通過對國內各地行政審批標準化工作實踐的梳理與分析,結合國家對各級政府「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的要求,規範並統一全國各級各部門的行政許可分類與編碼。
  • 郵政編碼要「退役」,「新型郵編」要「上線」了?
    服務了40年的郵政編碼在不久的將來會迎來「退役」……   在由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新型郵編」研討會上,「新型郵編」建設被提上「議程」。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統一且唯一的「個人地址ID(唯一編碼)」。
  • 解讀我國圖書編碼
    每當我們走進書店,翻閱和購買圖書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到許多書籍上都會印有書號編碼或者是ISBN編碼。那麼這些圖書編碼有什麼含義,我國圖書編碼方面有哪些知識你還不知道呢,筆者帶您一起走進圖書編碼。    我國圖書編碼主要有兩種:統一書號,中國標準書號。    統一書號   統一書號由圖書分類號、出版社代號、序號三部分組成。一般印在圖書版權頁和封底下端。
  • 國家郵政局要建「新型郵編」,郵政編碼或被個人地址ID取代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7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提出「新型郵編」建設,建設完成後,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統一且唯一的「個人地址ID(唯一編碼)」。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提出了「新型郵編」建設。該項目基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全球位置框架與編碼系統」。
  • 大學生檔案寄遞由機要改快遞 人才交流中心拒籤
    這家人才交流中心主任給出的理由是:學校寄遞大學畢業生檔案沒走機要路徑,也沒專人專車專送,不符合人事檔案寄遞規定。  學生檔案被拒籤,讓今年5月以來,很多高校的擔憂變成了現實。5月起,我國各地人才交流中心、高校都接到了來自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通知:自今年6月1日起,各大專院校、人社部門及所屬各級人才交流中心的各類「大學檔案」不再通過郵政機要通信渠道傳遞,移交當地郵政公司辦理。
  • 國家郵政局提出「新型郵編」建設 個人地址ID將代替郵政編碼
    7月16日,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與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創新中心提出「新型郵編」建設,建設完成後,未來每個人都可以建立統一且唯一的「個人地址ID(唯一編碼)」。此外,每個快遞包裹也將有屬於自己的ID,該ID可關聯所有與包裹相關的信息,包括快遞員信息、運送信息、配送信息等。
  • 信件寄遞業務法律制度
    根據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第五十一條第二款規定:「外商不得投資經營信件的國內快遞業務。」這裡的「外商投資」,是指外國的自然人、企業或者其他組織直接或者間接在我國境內進行的投資活動。「國內快遞業務」是指從收寄到投遞的全過程均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快遞業務。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是指我國國(邊)境內。
  • 新型上轉換納米顆粒可實現多路復用編碼
    新型上轉換納米顆粒可實現多路復用編碼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23:12:01 近日,復旦大學Fan Zhang等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上轉換納米顆粒,可實現多路復用編碼
  • 郵政普通包裹今起調整寄遞資費新疆寄遞普通包裹分三檔計費
    新疆網訊(記者王豔紅報導)郵政普通包裹繼3月1日大幅提速寄遞時間後,寄遞資費也迎來調整。4月20日起,郵政普通包裹服務資費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郵政企業將根據新的資費體系在上限標準內自主定價。調整後郵費有升有降記者發現,調整後,寄遞資費有升有降,資費總水平基本穩定。以從烏市郵寄5公斤重的普通包裹到廣東佛山為例,調整前的郵費為33元的基本資費,另加3元的掛號費,共計需要郵費36元。而調整後,只需要首重10元加續重的20元,共計30元,郵費降低6元。
  • 我國正在制定AVS3編碼標準 視頻容量可壓縮千倍
    據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數字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標準(AVS)工作組組長高文在「AVS國家標準工作組第七十次大會暨新一代人工智慧聯盟第八次標準大會」上表示,我國正在加緊制訂自主智慧財產權AVS3標準。AVS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編碼標準,起源於2002年,當時中國生產一臺DVD成本只有20美元,但還要繳納18美元的國際專利費,導致相關企業幾乎沒有利潤,因此2002年6月份國家成立了AVS工作組,集中攻關自主的音視頻編碼標準,每臺設備只收取1元的專利費。
  • 重慶墊江探索「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模式
    爆炸案的發生敲響了寄遞安全的警鐘。  鑑於此,重慶市墊江縣創新「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新模式,即整合「人財物」,統一平臺、統一入園、統一安檢和統一物流。該模式既用行政手段做實行業監管,又充分運用市場化思維,突出了市場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