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進補 開春打虎

2020-12-22 紅網

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補腎多吃「黑」

冬季,寒邪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冬季養生應順應自然界和人體陽氣下降的趨勢,注重補腎,以調攝腎之陰陽為重點。

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要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烏雞、牛奶、豆漿等。

中醫認為,「黑色入腎」,故以食「黑」為補。黑米滋陰補腎、健脾養肝,黑豆補肝腎、強筋骨,黑芝麻滋肝養腎、明目黑髮,黑棗平胃健脾、補腎填髓,黑木耳滋陰潤肺、養胃補腎等,皆是補腎佳品。

飲食以溫性為主

冬至後,宜多吃一些溫性補益的食物,以循序漸進為宜。

首先從溫補的粥類食物、湯羹類食物開始,如蓮子大棗小米粥、桂圓核桃芝麻慄子粥等,通過溫補脾胃,改善運化機能;

隨後增加溫熱類食物的攝入,可適度吃些燉肉、燉羊蠍子等。適當吃點偏辛溫的食物,也是對身體陽氣的良好補充。

立冬後,氣候更加乾燥,溫補的同時不要忘記肺腎陰精的保護。飲食中可選取銀耳、百合、荸薺、蓮藕、木耳、梨、蘿蔔及各種新鮮蔬菜等養陰增液的食品進行搭配,以防止燥火傷陰後出現煩躁、口眼皮膚乾燥、牙痛、口瘡、鼻血等症狀。

一人一方一膏

冬季吃膏方對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偏頗體質及亞健康等人群調理是不錯的選擇。冬至後,是進補膏方的好時節。我院冬季暢銷膏方有:

1.補肺益腎膏

功能:補肺益腎健脾,調補氣血陰陽

適應症:用於體虛易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支氣管哮喘、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等反覆發病患者,及亞健康狀態的調養。

2.扶陽益元膏

功能:補腎溫陽,培元固本

適應症:適用於素體陽虛,形寒怕冷,腰膝酸軟,肢末欠溫,冬季易生凍瘡者。

3.扶正抑瘤膏

功能:健脾益腎,扶正抗癌

適應症:腫瘤手術、放療、化療後,及其他腫瘤患者康復治療,具有提高免疫力及抗腫瘤功效。

4.養心安神益智膏

功能:氣血虧虛,腎精不足

適應症:腦力減退,易神疲乏力,記憶力減退,頭昏頭痛,失眠多夢,腰酸腿軟,肢寒怕冷,尿頻或餘瀝不盡等。

5、養巢膏

功能:滋腎養陰助陽,疏肝健脾清心

適應症:月經不調表現為月經遲發、月經稀發、月經量少、月經先後不定等;排卵功能障礙者,如多囊卵巢等;卵巢功能欠佳者表現為無性慾或性慾低下、陰道乾澀、月經量少、月經遲發等;更年期症候群者;其他要求保養卵巢功能者。

6.十全養生膏

功能:補肺健脾益腎,氣血陰陽兼顧

適應症:用於體虛易感冒及亞健康狀態的調養。

7.舒筋健骨膏

功能:益氣舒筋活絡,健脾補肝益腎

適應症: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骨質疏鬆症,各種手術後遺症,及病久體虛之症。

羅運花還推薦兩款冬至養生茶和經典食療方,供大家選用。

1、黃芪紅棗茶:黃芪20克、紅棗5枚,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即可。之後可續水多次煎煮,飲用一天。此茶具有消除疲勞、補氣提神作用。

2、核桃蜜茶:核桃仁10克,紅茶15克,加入400毫升清水煎煮30分鐘,加入適量蜂蜜即可飲用。此茶具有補腎益智、潤肺通便作用。

3、當歸生薑羊肉湯

食材:羊肉500克、當歸50克、生薑50克、料酒20克、蔥1枝。

做法:

①先用冷水煮羊肉,放入料酒、姜、蔥,將羊肉煮去血水洗淨備用;

②然後將所有材料置入砂鍋慢燉三至四小時;

③最後調入適量鹽,即可。

用法:喝湯吃肉,此為二至三人份

功效:羊肉甘溫,冬季溫補最宜。當歸甘溫、微辛微苦,甘溫宜於溫補,微辛稍具流通性,微苦可以適當潛藏相火。同時加生薑辛微溫,使羊肉當歸補而不滯。

作者: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 治未病科主任 羅運花

相關焦點

  • 大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
    原標題:大雪: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節氣,通常落在公曆每年的12月7-8日左右,這時太陽到達黃經255°。今年大雪交節時刻為12月7日零時41分。這時候,天氣進一步變冷(俗稱「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至此而雪盛也」。其實,比起小雪節氣來,大雪節氣不一定就下大雪,因為在我國北方,大雪後各地降水量都在進一步減少。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專家推出養生秘方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21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羅運花)今天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專家推薦的養生食療方快收好!
    華聲在線12月21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王豔姿)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俗話說,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天進補,食補與藥補相結合,以溫補為宜。
  • 冬至進補開春打虎!中醫教您這樣吃,為來年身體打好基礎
    今年12月21日是冬至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冬至大如年」,有家家戶戶吃餃子的習慣。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任羅運花副教授介紹,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季陽氣潛藏、陰氣極盛,萬物活動趨向緩慢。 冬至養精蓄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 煲湯食譜:冬令進補,開春打虎
    大雪 煲湯食譜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三九補一冬 ,來年無病痛」,冬季補養,只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冬季喝湯不僅可以抵禦寒冷,而且湯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 明日冬至,別忘了喝這3湯,溫潤滋補,老人說:冬至進補來年打虎
    明日冬至別忘了喝這3湯,溫潤滋補,老人說:冬至進補,來年打虎。冬至節是冬天裡的一個大節氣,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有的地方甚至比過年還要隆重,就像山東棗莊,我有幸在那裡過過一個冬至,那裡的老人們在冬至那天,會按照傳統習俗,張羅一些雞鴨羊肉來進補,他們那裡歷來有「冬至進補,來年打虎」的諺語。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進補那些事兒,一次跟你講清楚丨蝌諺More
    俗話說「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但是,這句話真的正確嗎?冬天氣候比較惡劣、疾病頻發,注重飲食、營養跟得上了,免疫力自然會提高,到了開春氣候再度變化的時候,就能展現出比較強的抵抗能力。因此,這句俗語不無道理。不過,也要提醒大家,不要誇大進補的效果。
  • 冬至,宜進補
    冬至,宜進補 2020-12-21 0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令進補,開春打虎,養生記得十個一,千萬別錯過這個好時機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數九天:天氣最冷,也最好養生冬至節氣來了,也意味著「數九寒天」開啟,將進入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段。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伴隨而來的,是又一輪降溫降雪、吹風天氣。但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在中醫中流行這一句話叫,「數九寒天好養生」。
  • 北吃餃子南湯圓,冬至之日咋進補?此時養腎正當時!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今年的冬至在陽曆12月21日,這一天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天氣嚴寒,陰氣較盛。冬至節氣人體陽氣內斂,新陳代謝相對緩慢,應養精蓄銳,休養生息,以利於來年的春生、夏長、秋收。
  • 立冬:「立冬進補,開春打虎」,這天,中國南北不再為吃啥爭論
    因為,冬季進補就此拉開了帷幕。「立冬補冬,要補嘴空」嘛。因為漫天的美食,立冬就是個五彩繽紛的日子。其實,立冬本來是一個挺肅殺的節氣。因為,立冬表示秋季就此終結,萬物歸藏。在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還說:「立冬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那麼,出典在哪裡呢?據說還與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的倡導有關。說得「有鼻子有耳的」的。那一年,張仲景懸壺濟世雲遊天下後,回到了故鄉,此時正值南陽傷寒流行,醫聖以「嬌耳」醫治鄉民凍傷的耳朵。
  • 冬季進補,開春打虎!冬季吃這4款家常菜大補!
    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大雪進補,少不了羊肉。冬天吃羊肉,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會更加豐富。羊肉的做法多樣,燉、燜、涮、爆、烤都可以,其中尤以燉、燜、蒸的方法最原汁原味,這種吃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羊肉的營養成分不丟失,滋補效果最佳。羊肉食譜:山藥燉羊肉
  • 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養生4款家常菜,烹調簡單營養又滋補
    民間有語「冬天進補,開春打虎」,大雪正是養生進補的好時節,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飲食習俗,到今天依然適用。那麼,我們不妨來看看老祖宗們的經驗總結,大雪節氣吃些什麼,能夠很好的養生進補。
  • 冬至盲目進補易致流鼻血 進補要因體質而異
    22日是冬至,冬至前後是進補的好時光。近年來越來越多深圳人有注重養生的好習慣,在這個時節進補。深圳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有接診盲目進補鹿茸導致流鼻血案例,該中心主任汪棟材22日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表示,進補需根據自身體質進行,勿要陷入越貴中藥材越能補身體的誤區。
  • 冬至不只有餃子湯圓 鹽城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古人說,冬至數九過寒冬。這一天,智慧的古人想方設法通過飲食來溫暖身體,於是冬至吃餃子、湯圓等習俗流傳至今。不過12月22日下午,鹽城民俗學者、鹽都區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王登佐在與和悅讀書會的書友們開展相關主題讀書活動時表示,在鹽城不同地區,食材不同,冬季禦寒食物的習俗也大不相同。
  • 俗話說冬至進補,來年就能打老虎,湯白滋補一鍋不夠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南北方在冬至有著不同的飲食習慣,在北方多數人有吃水餃的習俗,南方人多數人有吃湯圓的習俗。當然也有例外,小編所在的山東省,個別地區如滕州、曲阜、鄒城習慣把冬至叫做數九,流行喝羊肉湯過數九的習俗。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
    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冬至。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民間從冬至起,就開始數「九」。當你連數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冬至大如年,多地百姓有「一九一隻雞」的滋補養生傳統,認為冬至開始每逢九天需進補一隻雞,來年就有好身體。
  • 萬年曆順歷:農曆冬至節氣宜團聚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根據專業黃曆「順歷」的大數據顯示,12月22日00時27分正式進入冬至節氣,也是數九寒冬「正九」的第一天,接下來一直到傳統春節,天氣都將偏冷。根據傳統醫學四時養生,艾茸中醫溫馨提示:進補好時機,必定冬至節。
  • 冬至吃餃子!多吃溫熱滋補的食物,調養身體過寒冬
    今天是冬至,「二十四節氣」的第22個節氣,兼具人文與自然兩大文化內涵。自然現象十分的有趣,今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時間最長的一天,因為今天的太陽幾乎直接射到最南端的回歸線上,這條線就叫冬至線。在古時候,冬至是冬季裡的一個大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但因為地域環境及習俗不同,冬至這個節氣存在著飲食文化上的差異。在中國的南方地區,特別是氣候溫暖的廣東這邊,現在可能很多人不會把冬至當成一個重大節日。
  • 冬至到 雙牌花式吃羊安排上!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到了冬至意味著這一年也就快要過去了俗話說得好「冬至進補,開春打虎」嗯,是時候安排羊肉進補了冬至是烏鴉山村最熱鬧的時候,在牙山第一家羊肉館的廚房裡,老闆盧蓮花正忙著翻炒羊肉,她說:「熟客、新客都是尋著味兒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