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找房IPO資本圍城:虧損44億 離職員工質疑偷漏社保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

貝殼找房IPO資本圍城:遭聯合抵制陷壟斷懸疑 44億虧損員工或成「負擔」

中國科技新聞網8月6日訊 (成方)從鏈家到貝殼,左暉的財富量級或登上新臺階。

7月下旬,貝殼找房正式遞交美股IPO申請。據媒體報導,貝殼找房或尋求以20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融資。

在中概股集體遭遇困境的當下,貝殼找房逆勢謀IPO的舉動顯得頗不尋常。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這背後既有對賭協議的壓力,更有貝殼找房內部逐漸緊繃的資金鍊條。此外,持續不斷對貝殼找房壟斷的質疑,無疑都是其獵取更高估值的阻礙。

虧損44億 離職員工質疑偷漏社保

急於IPO,與貝殼找房面臨的對賭協議不無關係。

據媒體報導,2016年4月,彼時已是中介巨頭之一的綠中介鏈家(現隸屬貝殼找房旗下)B輪融資時,曾於投資人籤訂「對賭」協議,承諾公司在B輪融資完成後的5年內實現上市。若鏈家未能在2021年4月前完成IPO,投資人有權在任何時間按照8%的單利率進行回購。

這也意味著,若鏈家未能成功上市,不僅需要償還融資的金額,還要額外給付8%的利息。

招股書顯示,經過此前VIE結構拆分重組,鏈家已成為貝殼找房的旗下平臺。據招股書披露,此番謀求IPO的貝殼找房,囊括了貝殼找房平臺、中介服務資產鏈家、德佑以及金融資產貝殼金服等。

對賭協議的壓力僅是一方面,在內部,貝殼找房的持續虧損或加劇了資金緊張的局面。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貝殼找房三年間實現淨虧損分別為為5.38億元、4.28億元、21.8億元,合計超過31億元。

2020年內,貝殼找房虧損仍未改觀。據招股書信息,貝殼找房在2020年一季度淨虧損12.31億元,虧損額度已超2019全年虧損總額的一半。

在招股書中,貝殼找房對此解釋稱,貝殼找房在招股書中表示,三年連續虧損主要是由高額的佣金拆分以及內部佣金和補償形成的收入成本造成,主要是向協助完成交易的其他機構及渠道支付的佣金,以及向中介及銷售人員支付的交易提成。

向經紀人「動刀」,或成為貝殼找房迫不得已的選擇。

自媒體《壹地產》於4月24日發布的內容顯示,鏈家近期調整了基層經紀人們的薪酬架構。按最新績效,經紀人的業績被劃分為門檻業績和獎勵業績,並給予3個不同的提傭比例。

文章舉例稱,以最新績效考核標準來算,假使一位達最高級別A10的鏈家員工,單月業績完成4萬元,他只能拿到1萬元工資。這之前,他到手工資2.8萬。收入縮水了近三分之二。

事實上,根據招股書披露,貝殼找房內部的佣金和補償(支付給公司經紀人)系該公司最主要的營業成本。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內部佣金及補償金額分別為156.63億元、157.68億元以及194.44億元,佔總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75.53%、72.4%和55.96%,總體仍處於高位。

不僅如此,過去三個完整會計年度,貝殼找房包括員工薪酬及行政支出在內的費用一路上漲,從2017年的42.82億元增至2019年的83.77億元。

根據2020年3月鏈家發布的一份報告,截至2019年,鏈家有在職經紀人約13萬人。顯然,對於貝殼找房而言,壓縮內部經紀人支出,效果或許最為立竿見影。

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2019年12月,一位微博帳號名為@鏈家哺乳期女員工之殤的用戶在微博發帖稱,她是鏈家6年老員工,工作地一直在上海,6年籤了5份合同卻都是籤外地合同,她由此質疑,上海鏈家以此逃避為員工繳納上海社保,並拖欠佣金。

此後,該用戶於同一月份發布的文件截圖顯示,真名為「葉晶晶」的人士向鏈家旗下房產中介品牌德佑申請仲裁,文件顯示葉晶晶曾系德佑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簡稱「德佑深圳分公司」)員工。

與此同時,該用戶公布的落款為德佑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註冊地位於上海)的離職證明卻顯示,葉晶晶在2014年12月至2019年8月,工作地點一直為上海浦東新區聯洋區域,崗位為銷售,期間司齡延續,從未離職。

諷刺的是,根據該用戶發布的微博梳理發現,該用戶稱在其哺乳期內,鏈家以辦理上海市社保為由,讓該用戶換籤上海合同,換籤合同半個月後,「鏈家藉故將我辭退,並否認我之前是上海鏈家員工,拒絕賠償並扣發佣金。」此後,該用戶質疑稱,上海鏈家不和員工籤訂勞動合同,否認其為上海鏈家員工,是為了逃避支付報酬、偷漏社保和公積金。

不僅如此,中國科技新聞網注意到,天眼查顯示,上述微博用戶披露的就職單位——德佑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成立於2016年6月,參保人員為0。

總公司「逃避」社保,員工入職的分公司參保人員為0人,上海鏈家是否真如其離職員工所言,存在偷漏社保的情形?

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佔領律師告訴中國科技新聞網,除非鏈家與員工約定適用公司註冊地標準,且註冊地的社保標準高於上海,否則,鏈家還是應該在上海為員工繳納社保,最低工資標準、經濟補償金的計算都依據上海當地標準。

對於離職員工反應事件,中國科技新聞網多次致電貝殼找房及鏈家客服,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遭聯合抵制:繞不開的壟斷懸疑

壟斷,是貝殼找房揮之不去的「關鍵詞」。

早在2017年11月,即有媒體報導稱有消費者起訴鏈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根據彼時報導內容,2017年3月,鏈家官網曾宣傳稱,北京在售二手房中,超過80%委託了鏈家網,全市成交二手房中,50%來自鏈家網。

不僅如此,在鏈家與用戶籤訂的《房屋交易居間服務合同》上,其背面明確印有「北京市每售出2套二手房,其中就有1套是通過鏈家成交的;北京銀行每放出10元貸款,就有4.6元是鏈家協助辦理」的標識。

起訴鏈家用戶的代理律師亦表示,根據反壟斷法規定,當一個經營者在相關市場中的份額達到二分之一時,可以推定經營者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他說,根據鏈家官網和合同背面的宣傳文字,可以推定被告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佐證鏈家網具備市場支配地位的數據不止於此。根據2018年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發布的統計結果,鏈家在北京市場佔有率一度穩定在50%左右;另有數據表明,2016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住宅共成交134284套,而鏈家以54%的市場佔有率高居榜首。除此,在全國多個主要城市,鏈家的市場佔有率一直維持在市場第一。

貝殼找房招股書更明確表示,該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壟斷質疑之下,貝殼找房也受到同行業的多次抵制。2020年4月,微博用戶@指尖鹽城發布帖文稱,為了規範鹽城地產經紀行業的秩序,抵制「B殼找房」的不正當競爭,鹽城多家地產經紀公司發出共同抵制倡議。

這一區域性的反「殼」聯盟,並非首次出現。中國科技新聞網查詢發現,早在2019年9月,有媒體曝出浙江金華房地產中介機構代表配合籤署了《反殼聯盟條約》,參與的門店超過500家。

更早的2018年6月,貝殼找房上線兩個月後,以58同城旗下房地產交易信息平臺安居客為首的「反對派」甚至發起了「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成立「反貝殼聯盟」,包括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世紀不動產、麥田房產等公司創始人均是該行動的擁護者,他們指責貝殼找房「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還做售票員」。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在市場經營上,貝殼坐穩第一把交椅,其背後的資本力量也讓同行難相抗衡。

2019年內,啟動上市前夕,貝殼找房完成數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基匯資本、高瓴資本、華興資本、源碼資本、碧桂園創投、萬科、融創、新天域資本、華興資本以及軟銀等。

在2019年11月軟銀投資後,貝殼找房的估值已升至140億美元。

水大魚大,有著資本加持的貝殼找房,其市場地位無疑更加穩固,而市場對其壟斷的質疑也更加引人注目。

相關焦點

  • 貝殼找房盈利能力持續加強,虧損言論太過片面
    在中概股紛紛回歸港股時,有企業卻選擇逆勢而行,依然奔赴美國資本市場。7月24日晚間,中國最大的線上線下房產交易服務平臺-貝殼找房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招股書,擬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BEKE」。照例,這個時刻,是一個公司備受挑戰的時刻。
  • 貝殼找房在美上市大漲,破400億美元,貝殼為啥那麼被看好?
    截止收盤,貝殼找房股價上漲至37.44美元,市值達到422億美元。貝殼找房此次上市發行價為20美元/ADS,高於17-19美元發行指導區間,總計發行1.06億美國存託憑證,整體募資規模為至少21.2億美元,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摩根大通、中金公司等擔任此次IPO的承銷商。
  • 貝殼找房IPO內憂外患:3年虧超40億 房產電商依舊難走
    原標題:貝殼找房IPO內憂外患:3年虧超40億 難成房界淘寶|觀潮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 張俊姚勁波對左暉的狙擊,可能暫時以失利告一段落。「反貝殼聯盟」組建兩年後,21世紀不動產、中環互聯先後倒戈,貝殼找房逐步發展壯大,並踏上了IPO之路。但貝殼找房要改造整個房產交易行業,又談何容易。在外部勁敵之下,高速擴張的連年虧損,內部利益的協調分配,都是貝殼找房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
  • 貝殼找房敲鐘在即,「反殼聯盟」徹底輸了?
    貝殼找房承載著鏈家更大的野心,在左暉的設想中,貝殼找房有望建成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房產平臺,鏈家則成為貝殼找房平臺中最大的自營品牌,通吃線上線下。裹上新經濟的外衣後,貝殼找房大受資本青睞,在2019年7月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12億美元D輪融資,今年3月又完成了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的24億美元D+輪融資,在這之前,鏈家系的融資都是以鏈家為主體進行。
  • 貝殼找房正式提交IPO招股書 與鏈家捆綁上市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饒賢君 7月24日,貝殼找房(以下簡稱「貝殼」)正式向美國紐交所遞交IPO申請,股票代碼為「BEKE」,據透露,這將是截至目前,中國企業年度最大規模的赴美IPO項目,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為貝殼此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
  • 貝殼找房:假兇猛,真混亂!
    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貝殼的成長中不可替代,卻被曝離職。楊現領一直為貝殼做戰略規劃,小到組織房產經紀研討班,場場爆滿;大到打造品牌價值影響力,見效顯著。而且,楊現領還力推研究院在貝殼大數據推廣上發揮作用。 左暉挽留楊現領的希望不大,媒體報導楊現領已有創業的打算。楊現領離職不僅會影響到研究院的發展,而且將波及貝殼的影響力。
  • 貝殼找房美國IPO定價每股20美元 將籌集21.2億美元
    貝殼找房美國IPO定價每股20美元 將籌集21.2億美元 站長之家(ChinaZ.com) 8月12日 消息:據彭博社報導,中國網絡房地產平臺貝殼找房將在美
  • 上線2 年多市值近萬科 「房住不炒」下貝殼找房未來營收需加多元化
    貝殼找房在今年 7 月 24 日向 SEC 遞交招股書,不到一個月後的 8 月 13 日,貝殼找房團隊在北京國貿實現了 「敲鐘儀式」,股票代碼為 「BEKE」。至此,貝殼找房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交易。  貝殼找到發行價定為 20 美元 / ADS,將發行 1.06 億股 ADS。高於此前公布的 17 美元 - 19 美元發行價格區間上限。
  • 貝殼找房赴美IPO:鏈家創始人左暉為第一大股東 騰訊軟銀加持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貝殼找房赴美IPO,鏈家創始人左暉為第一大股東,騰訊軟銀加持7月24日,貝殼找房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BEKE」。此次上市主體既包含了房地產中介鏈家,也包括房地產交易及服務聚合平臺貝殼找房。高盛、摩根史坦利、華興資本擔任主承銷商。招股書顯示,在IPO前,鏈家創始人左暉個人持有貝殼找房28.9%股權,投票權為46.8%。值得注意的是,貝殼找房的股東陣容豪華,包括軟銀、騰訊等。
  • 貝殼找房新故事:95億美元估值與「掏空鏈家」真相
    而貝殼找房也沒有辜負市場的關注,B輪和C輪融資幾乎沒怎麼透露,最新的進展直接從D輪8億美金起跳了。   3月25日,貝殼找房宣布啟動D輪融資,且已獲得由戰略投資方騰訊領投的8億美元。而就在5天前,鏈家卻發生了註冊資本縮水和22位投資人撤資的事件。   貝殼找房D輪融資背後有怎樣的故事?除了騰訊那8億美金到帳之外,貝殼找房D輪還需募資多少?
  • 藏在貝殼找房Q3財報裡的增長密碼
    受財報業績影響,截至11月16日收盤,貝殼找房股價漲幅1.42%,市值達841億美元(折合約5538億人民幣),較上市首日收盤市值422億美元翻了近一倍。而根據軟銀集團半年報,軟銀願景基金二期投資業績全部來自貝殼找房這一個項目。
  • 貝殼找房正式登陸紐交所 上半年新房收入首超二手房
    雪盈證券數據顯示,貝殼找房開盤大漲75%,收盤時漲87.2%,總市值接近42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2930億元(匯率6.9451),成為國內市值最高的房產類企業之一。此次貝殼發行價定為20美元/ADS(美國存託股份),共發行1.06億ADS,另可行使1590萬ADS超額配股權。此次上市募集資金約24.4億美元,稀釋後總市值達233億美元。
  • 貝殼找房接盤萬鏈裝飾,旗下德祐頻現「小瑕疵」服務被曝光
    近日,界面新聞報導稱,貝殼找房將於明年進行10億美元的IPO,但未決定上市地點。對此,新京報記者向貝殼找房方面求證,對方表示:消息不實。自2019年以來,市場已多次傳出貝殼找房上市消息。今年3月初,貝殼找房確認完成D+輪融資,由軟銀領投10億美元,高瓴資本、騰訊控股、紅杉資本出資5億美元,公司估值為14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0億元)。
  • 貝殼找房稱《貝殼找房專項股權基金》非官方文件,無明確上市時間
    7月18日消息,據界面報導,在一份名為《貝殼找房專項股權基金》的文件中,披露了貝殼找房D輪融資的細節。該公司投前估值 95 億美元,融資後估值將超 100 億美元。此外,貝殼找房 2018 年收入為 280 億元,毛利 63 億元。
  • 貝殼找房紐交所上市總市值225億美元 左暉在北京連線敲鐘
    貝殼找房IPO將發行1.06億股ADS,發行價定為20美元/ADS,高於此前公布的價格區間上限。按照計算,此次貝殼找房上市募集資金可達24.38億美元,總市值約225.5億美元。,貝殼找房的老員工,華興資本、騰訊等投資人代表等在北京上市儀式現場正式敲響開市鐘聲。
  • IPO日報 | 阿里巴巴46.6億戰略入股申通;貝殼找房已做好上市準備...
    貝殼找房已為上市做好準備:鏈家或成二級公司據時代周報,貝殼找房或已做好上市準備,原先各個投資方在鏈家的股份將會通過鏡像協議平移到貝殼找房。從股權結構上看,貝殼找房將高於鏈家。騰訊會增持貝殼找房,並向貝殼找房導流,鏈家或成二級公司。螞蟻金服回應正在籌備科創板:一直在密切關注,還沒有上市時間表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國政協委員表示,旗下投資的螞蟻金服正在籌備科創板,但根據科創板的速度,未必能趕上首批。
  • 貝殼找房市值突破500億美金,我愛我家還是對手嗎?
    (製圖:PropTech研習社)分季度來看,我愛我家在一季度虧損1.63億元的情況下,二季度單季盈利2.04億元最終實現扭虧為盈。我愛我家上半年財務表現(來源:公司財報)截至8月21日收盤,我愛我家的市值為98.9億元,而貝殼找房的市值為459億美元(折合約3170億人民幣),貝殼盤間市值甚至一度衝過了500億美元。
  • 短短三個月,再融資21億美元!貝殼找房徘徊在幸福和煩惱之間
    作為中國「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貝殼於紐交所掛牌交易,發行1.06億ADS,發行價每股20美元,公司成功募集資金21.2億美元。也就說上市貝殼也才募資21.2億美元,此次增發募資也將達21億美元,規模不可謂不小。貝殼最新公告了上市後第一份財報——2020年三季報。
  • 融資併購日報:貝殼找房D輪規模超12億美元
    2018年12月,有媒體報導稱,哈囉出行完成近40億元新融資,春華資本、螞蟻金服聯合領投。但哈囉出行當時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其他】貝殼找房D輪規模超12億美元 估值超百億美元《貝殼找房專項股權基金》顯示,貝殼找房D輪規模超過12億美元。
  • 尋求美國IPO?貝殼找房不予置評,專家稱是準備上市的節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 近日關於 「貝殼找房正尋求美國IPO,計劃融資10億-20億美元,目前處於向潛在基石投資者詢價階段」的消息,貝殼找房對經濟觀察網記者稱,對於上市的事情,不予置評。貝殼找房於2018年4月23日成立,是由鏈家CEO彭永東以貝殼找房CEO的新身份,通過一封公開信對外宣布了貝殼找房的誕生。貝殼找房是鏈家平臺化發展的載體,面向所有行業從業者開放房源系統、運營管理經驗、經紀人作業工具等,而行業中介則將房源接入貝殼找房。從業務形式來看,貝殼找房通過平臺化運作,讓更多的中介機構入駐,提供更廣闊的信息發布和成交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