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這兩首送別詩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六年(747年),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當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當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會於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寫了《別董大二首》。高適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別董大二首·其二注釋:
六翮(hé)飄颻(yáo)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城已經十多年。六翮:謂鳥類雙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鳥的兩翼。翮,禽鳥羽毛中間的硬管,代指鳥翼。飄颻:飄動。六翮飄颻,比喻四處奔波而無結果。京洛:本指洛陽,後多泛指國都。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高適的主要作品有:別董大二首·其一、營州歌、送李侍御赴安西、金城北樓、聽張立本女吟、塞上聽吹笛、燕歌行、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醉後贈張九旭、除夜作、別董大二首·其二、送鄭侍御謫閩中、入昌松東界山行、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 塞上聞笛、送魏八、送蹇秀才赴臨洮、薊中作、夜別韋司士、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別董大二首、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送楊山人歸嵩陽、送董判官、自薊北歸、赴彭州山行之作、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登百丈峰二首、古大梁行、別韋參軍、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等。
《別董大二首·其二》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