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這首詩是唐天寶十一載(752年)秋冬之際,高適離開長安,赴任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幕中掌書記的途中,經隴山時所作。高適遇到向臨洮送兵的白少府,看到浩浩蕩蕩的新兵隊伍,不禁作下這首詩表達立功邊塞的強烈願望。高適簡介: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注釋:
踐(jiàn)更(gēng)登隴(lǒng)首,遠別指臨洮(táo)。白少府帶領戍卒將去隴右,行將分手遠別,直奔臨洮。踐更:古代服徭役時,輪到的人可以出錢僱人代替。受錢代人服役,叫「踐更」。此指服役的士卒。隴首:隴山,在今陝西省隴縣西北。臨洮:郡名,原稱洮州。天寶元年更名為臨洮郡,治所在今甘肅臨潭,屬隴右節度使。
為問關山事,何如州縣勞。試問關山送兵之事,與在州縣勞苦相比怎樣?關山事:指從軍於關山隘口行役之事。何如:何及,哪趕得上。州縣勞:任州縣勞頓之職。
軍容隨赤羽,樹色引青袍。士兵們身帶赤羽之箭,使行進的軍容更為雄壯,滿山的樹色青青,使身著青袍的白少府更為威武。赤羽:赤色旗幟。樹色:指樹木的青綠色。青袍:指縣尉之服。唐代不同級別的官員穿不同服色。
誰斷單于臂,今年太白高。 料想誰可俘虜匈奴強虜,將星高照,此行定能擊敗匈奴。斷單于臂:即斬斷單于的右臂。單于:匈奴最高首領的稱號,此指敵酋。古時地理方位,如面向南,則西為右,東為左。匈奴在北,面南,則西為右,故曰斷其右臂。太白:星座名,古時認為是將星。
高適的主要作品有:別董大二首·其一、聽張立本女吟、塞上聽吹笛、燕歌行、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別董大二首·其二、送李侍御赴安西、金城北樓、除夜作、醉後贈張九旭、營州歌、送鄭侍御謫閩中、夜別韋司士、和王七玉門關聽吹笛 / 塞上聞笛、薊中作、赴彭州山行之作、送魏八、送李少府時在客舍作、送楊山人歸嵩陽、別董大二首、送董判官、自薊北歸、入昌松東界山行、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送蹇秀才赴臨洮、封丘作、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登百丈峰二首、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邯鄲少年行等。
《送白少府送兵之隴右》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