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勃《早春野望》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22 騰訊網

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後,高宗乾封年間(666~667年)客居巴蜀時。此種遭遇,羈旅之中,最易引發感傷情緒,而在此詩中,卻表現為明快。

王勃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早春野望注釋:

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xiù)青。

江面上空曠無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濤,一波高過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處處一片青綠。

曠:空闊。潮:定時漲落的波濤,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岫:山峰。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有「雲無心而出岫」之句。

他鄉臨睨(nì)極,花柳映邊亭。

我獨自一人在異地他鄉極目遠望,看見江邊紅花綠樹掩映著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邊亭:報警的烽火臺,晉張景陽《雜詩十首》有 「長鎊鳴鞘中,烽火列邊亭」。

王勃的主要作品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林塘懷友、早春野望、山中、別薛華、滕王閣序、詠風、滕王閣詩、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江亭夜月送別二首、麻平晚行、銅雀妓二首、重別薛華、羈春、對酒春園作、春日還郊、採蓮曲、落花落、仲春郊外、春莊、倬彼我系、送盧主簿、秋夜長、別人四首、尋道觀、出境遊山二首、郊興、益州夫子廟碑、冬郊行望、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等。

《早春野望》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這首詩創作於公元672年(唐高宗鹹亨二年),是王勃旅蜀後期時的作品。王勃被逐出沛王府後,無所事事,本想借著蜀地山水名勝以消解胸中的積憤。實際上,南國物候也為詩人增添了不少的鄉思和煩憂。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 唐代文學名家王勃簡介及主要作品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 唐代杜甫《武侯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王勃絕句律詩8首,首首精彩,千古傳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一首經典五言律詩。《詠風》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一首五言律詩。這不僅是王勃詠物詩的代表作,也是歷代詠風詩中的佳作。此詩採用了託物言志的寫法,以風喻人,借風詠懷,讚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抒寫了詩人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
  • 唐代韓愈《次潼關先寄張十二閣老使君》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韓愈簡介: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峨山》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柳宗元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 唐代王維《終南山》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畫、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竹裡館、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鳥鳴澗、鹿柴、歸嵩山作、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過香積寺、秋夜曲、隴西行、酬張少府、送梓州李使君、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山中、相思、辛夷塢、老將行、終南別業、觀獵、少年行四首、送別、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終南山、酌酒與裴迪、桃源行、西施詠、新晴野望等
  • 唐代王維《春園即事》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鹿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竹裡館、鳥鳴澗、酌酒與裴迪、終南山、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送別、少年行四首、觀獵、終南別業、臨湖亭、登河北城樓作、新晴野望、西施詠、桃源行、書事、哭孟浩然、辛夷塢、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王績《野望》---初中必背古詩文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李商隱《板橋曉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此詩歌寫於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西的板橋店。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
  • 唐代王維《寄荊州張丞相》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 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鳥鳴澗、鹿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竹裡館、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過香積寺、秋夜曲、隴西行、酬張少府、送梓州李使君、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洛陽女兒行、渭川田家、渭川田家、送綦毋潛落第還鄉、雜詩三首·其二、酌酒與裴迪、桃源行、西施詠、新晴野望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此詩被譽為唐代第一首五言律詩,一掃初唐濃豔的脂粉氣,樸素清新
    歡迎關注「詩詞曲精品齋」,帶您每天欣賞一首經典古詩詞!王國維先生曾經在《人間詞話》中精妙地論述道:「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而第一個嚴格按照這種方式寫詩的詩人,叫做王績,他作的這首詩便是著名的《野望》,被後世認為是唐代最早的五言律詩。雖然有些學者們談起唐詩,都先從「唐初四傑」說起,但是元代辛文房在他的著作《唐才子傳》中,提出了王績應該是唐代的第一位詩人,而這一提法,也受到了很多後世學者的認同,於是後來很多唐詩選本,便從王績開始了。
  • 唐代李紳《憫農二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根據唐代範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公元799年(唐德宗貞元十五年)所作。李紳簡介: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 我愛北海的唐代文客王勃
    我愛北海(147):我愛北海的唐代文客王勃! 在北海,有我們非常喜愛的做客北海的文化名人王勃!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樣的絕唱,只有永遠留在了北部灣的詩人王勃才能創造。
  • 唐代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賀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高適簡介: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