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此詩歌寫於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西的板橋店。李商隱在此地遇見詩人李郢,可能還有李郢在汴州的情人。聚散匆匆,歡宴言別,於是一首奇幻絢麗的離別詩在李商隱的腦海油然而生,遂揮筆墨,寫下此詩。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板橋曉別注釋: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回頭望高高城樓,銀河已經漸漸暗淡向西下落,長亭的窗下,渠水蕩漾著層層輕波。
曉河:指銀河。微波:指銀河之波,也指長亭下水渠之波。
水仙欲上鯉(lǐ)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遠別的遊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鯉飛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鯉魚:典故出自《列仙傳》,一名趙國人琴高,會神仙術,曾乘赤鯉來,留月餘復入水去。芙蓉:形容女子容貌。紅淚:典故出自《拾遺記》,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王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李商隱的主要作品有:
嫦娥、樂遊原 / 登樂遊原、夜雨寄北、潭州、謁山、暮秋獨遊曲江、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晚晴、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為有、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桂林、訪秋、柳、夕陽樓、涼思、重過聖女祠、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壬申七夕、樂遊原、隋宮、隋宮、寄令狐郎中、韓碑、北青蘿、樂遊原、微雨、贈劉司戶蕡、辛未七夕等。
《板橋曉別》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