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商隱《板橋曉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22 騰訊網

創作背景:

此詩歌寫於唐代汴州(今河南開封)西的板橋店。李商隱在此地遇見詩人李郢,可能還有李郢在汴州的情人。聚散匆匆,歡宴言別,於是一首奇幻絢麗的離別詩在李商隱的腦海油然而生,遂揮筆墨,寫下此詩。

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板橋曉別注釋: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回頭望高高城樓,銀河已經漸漸暗淡向西下落,長亭的窗下,渠水蕩漾著層層輕波。

曉河:指銀河。微波:指銀河之波,也指長亭下水渠之波。

水仙欲上鯉(lǐ)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遠別的遊子像那水仙就要乘赤鯉飛升,芙蓉如面的美人一夜來流下的紅淚誰知幾多?

鯉魚:典故出自《列仙傳》,一名趙國人琴高,會神仙術,曾乘赤鯉來,留月餘復入水去。芙蓉:形容女子容貌。紅淚:典故出自《拾遺記》,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王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及至京師,壺中淚凝如血。

李商隱的主要作品有:

嫦娥、樂遊原 / 登樂遊原、夜雨寄北、潭州、謁山、暮秋獨遊曲江、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晚晴、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為有、無題·鳳尾香羅薄幾重、桂林、訪秋、柳、夕陽樓、涼思、重過聖女祠、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壬申七夕、樂遊原、隋宮、隋宮、寄令狐郎中、韓碑、北青蘿、樂遊原、微雨、贈劉司戶蕡、辛未七夕等。

《板橋曉別》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唐代杜甫《武侯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甫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
  • 唐代杜牧《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李商隱的這首詩,寫的奇幻絢麗,引得紀曉嵐大讚
    不過,今天我要推薦一首李商隱的送別詩,它寫的奇幻絢麗,可以說是開了送別詩的新境界。板橋曉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這首詩大約寫於大中四年(850),此時,李商隱隨宣武軍節度使盧弘上在汴[biàn]州(今河南開封)任職。在這裡,李商隱結識了另一位詩人李郢[yǐng]。兩人才相遇幾天,李郢便要南下蘇州,李商隱則要奉使入關,分別之際,二人相互贈詩數首。《板橋師曉別》便是李商隱贈給李郢的一首詩。
  • 唐代杜牧《秋浦途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杜牧《題桃花夫人廟》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杜牧簡介: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唐代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李賀簡介: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
  • 河圖的《隱》:李商隱無題的一生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和杜牧合稱「小李杜」。(以上來自百度詞條)寒冬在唐代詩人中偏愛杜甫,所以對於「小李杜」中的「小李」,了解的不多。不過既然中學課本中出現過的人物有些事情還是知道一些的。
  • 唐代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
  • 李商隱被嚴重忽視的詩,充滿童話式的浪漫,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在李商隱離世200多年後,金末文豪元好問用「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來形容他的詩。看起來這是一個毀譽參半的評價,他的意思是:「詩人們都喜歡李商隱的詩,但卻沒人真的能讀懂。」元好問在這裡說的並不只是詩壇之謎《錦瑟》和16首朦朧絕美的《無題》,還有許多我們不常讀的冷門詩作。
  • 唐代王勃《山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
  • 李商隱《夜雨寄北》,最美詩句,當屬第2句「巴山夜雨漲秋池」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李商隱流傳最廣的七言絕句。在整首古詩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到詩人對於時空轉換的把握。這是古詩其實非常富有圖畫美,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看上去非常的簡短,只有七個字,但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七個字,卻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而且也展現出了詩人通過這幅圖畫、對這首古詩所表達情感的把握能力。首先來看巴山。
  • 李商隱最悽美的離別唐詩,最後兩句只覺得美,卻說不出美在何處
    李商隱的唐詩在文學史上絕對是一大亮點。他和晚唐的杜牧並稱為小李杜,但是他們四個人的唐詩創作都各有特點。其實文學史早就給他們的創作風格貼上了標籤。李白的瀟灑、杜甫的沉鬱、李商隱的風格穠麗。李商隱的詩向來晦澀難懂,但是卻依然贏得了很多讀者的喜愛。很多人不見得真正懂得他詩歌當中所蘊含的意思,但卻無一例外地都能感覺到其中蘊藏著特別詩意的美感。「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這樣,「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更是這樣。
  • 唐代王勃《早春野望》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勃簡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漢族,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世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唐代溫庭筠《題盧處士山居/處士盧岵山居》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溫庭筠簡介: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
  • 李商隱最有溫度的七絕唐詩,28個字當中卻出現了兩次「巴山夜雨」
    當然這並不能否認李杜白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結合我們的人生閱歷,反倒是對於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這樣的詩歌獨具特色的詩篇更有欣賞的態度。把李商隱放置到唐詩的發展長河當中,會發現李商隱代表了詩歌最後的輝煌。而且這個人的詩歌也很有特點,風格穠麗,很多詩歌晦澀難懂。不過也有很多精彩的詩篇作品。
  • 唐代李紳《憫農二首》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根據唐代範攄《雲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於公元799年(唐德宗貞元十五年)所作。李紳簡介:李紳(772—846)漢族,亳州(今屬安徽)人,生於烏程(今浙江湖州),長於潤州無錫(今屬江蘇)。字公垂。27歲考中進士,補國子助教。
  • 唐代柳宗元《登柳州峨山》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柳宗元簡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
  • 唐代高適《別董大二首·其二》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高適簡介: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於《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