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此詩未編年,可能作於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後期作者隱居藍田時,是作者遊覽渭水兩岸的農村有感而作的一首詩。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渭川田家注釋: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餘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
渭川:渭水,源於甘肅鳥鼠山,經陝西,流入黃河。田家:農家。墟落:村莊。斜陽:一作「斜光」。窮巷:深巷。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jīng)扉(fēi)。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野老:村野老人。牧童:一作「僮僕」。倚杖:靠著拐杖。荊扉:柴門。
雉(zhì)雊(gòu)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
雉雊:野雞鳴叫。《詩經·小雅·小弁》:「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蠶眠:蠶蛻皮時,不食不動,像睡眠一樣。
田夫荷(hè)鋤立,相見語依依。
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裡,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荷:肩負的意思。至:一作「立」。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羨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即此:指上面所說的情景。式微:《詩經》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之句,表歸隱之意。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
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使至塞上、山居秋暝、竹裡館、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鹿柴、鳥鳴澗、山中、洛陽女兒行、相思、書事、哭孟浩然、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渭川田家、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送梓州李使君、酬張少府、隴西行、秋夜曲、過香積寺、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辛夷塢、渭川田家、雜詩三首·其二、老將行、送張五歸山、歸嵩山作、終南別業、觀獵等。
《渭川田家》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