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提巨額商譽後奮達科技虧超19億元 將面臨被「ST」

2020-12-19 GPLP

作者:蔚芮

結束了「內鬥」的奮達科技(002681.SZ)交了一份「不好看」的2019年成績單,淨利潤虧損超19億元。由於奮達科技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虧損,也將面臨被「ST」的風險。

截至3月2日收市,奮達科技股價報收4.56元/股,漲2.47%。

業績再次大幅虧損,巨額商譽減值幾乎一次性計提

2月29日,奮達科技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為36.22億元,較2018年33.46億元增長8.25%;實現歸屬股東的淨虧損19.04億元,較2018年虧損7.20億元相比擴大144.20%。

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奮達科技是一家從事多媒體音箱、美發小家電等家居及個人護理小家電產品研發、生產和營銷服務的企業,主要產品分為多媒體音箱和美發小家電兩大系列。其生產的音箱較為知名。

關於2019年虧損擴大,奮達科技解釋稱,對合併深圳市富誠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富誠達」)、歐朋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歐朋達」)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存貨及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所致。若剔除商譽減值等因素,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正值。

GPLP犀牛財經在奮達科技同一天發布的《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公告》中發現,2019年度,奮達科技預計計提各類資產減值總計為23.34億-29.71億元。其中計提商譽減值22.21億-28.00億元,佔計提資產減值總額比例近95.00%;計提存貨減值0.50億-0.76億元;計提固定資產減值0.72億-0.95億元。

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而在商譽減值方面,富誠達的商譽原值為25.45億元,2019年計提富誠達商譽減值金額為20.33億-25.45億元,幾乎相當於一次性計提完畢;歐朋達商譽原值為9.10億元,2019年計提歐朋達商譽減值金額為1.88億-2.54億元。

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併購公司業績不達標,董事會內鬥鬧掰

富誠達是奮達科技2017年通過支付現金加發行股票的方式收購而來的資產。富誠達主要從事移動智能終端精密金屬結構件業務,第一大客戶是蘋果公司。

在奮達科技收購富誠達的時候,富誠達承諾在2017-2019年扣非淨利潤分別達到2.00億元、2.60億元、3.5億元,同時做出了不及承諾業績進行補償的協議。

根據奮達科技2017年度和2018年度的財報資料顯示,富誠達2017年度、2018年度實現的淨利潤分別為1.89億元、2.46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及股權激勵費用影響後的淨利潤分別為1.99億元、2.48億元。這兩年合計淨利潤較承諾數相差2.82%,需補償0.13億元,該補償款在2019年8月上繳。

值得注意的是,在奮達科技發布業績快報的前一天(2月28日),奮達科技的董事長及實控人肖奮主持召開了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

在大會上,經過表決,罷免了文忠澤和董小林的董事職位,同時修改了相關章程,奮達科技的董事會席位由原本的9席變更為7席。

來源:奮達科技公告

而被罷免董事職位的文忠澤和董小林則是富誠達的主要負責人。罷免的理由是因為富誠達2019年的經營業績遠低於業績承諾,依據相關協議,富誠達的原股東需向奮達科技進行業績補償,而文忠澤、董小林作為富誠達的主要負責管理人,經營不善,不適合繼續擔任董事職務。

2019年富誠達依舊在承諾期內,相關具體情況如何,奮達科技目前沒有發布2019年正式年報,無法得知具體情況。不過結合董事會的罷免情況和巨額的商業計提減值來看,相關情況不容樂觀,相關的業績補償兌現情況也值得關注。

相關焦點

  • 奮達科技受商譽拖累虧19億 能否借智能穿戴重新上路
    因子公司業績不達標導致淨虧19億元,深圳市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681.SZ,以下簡稱:奮達科技)董事會爆發「罷免之戰」,這場少見的人事波動引發了市場的關注。  3月1日,奮達科技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全資子公司本年度業績嚴重未達預期等因素,預計公司 2019 年度計提資產減值準備金額為23.43億元至29.71 億元。  由於連續兩年淨利均為負值,奮達科技或將面對退市風險警示。但另一方面,受益於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發展較好,公司的主營業務卻實現較快增長。奮達科技究竟會被商譽拖累一蹶不振,還是欲甩掉包袱後重整旗鼓?
  • *ST奮達巨額收購頻頻爆雷,主業經營不善,兩年遭12次監管問詢
    時代商學院研究員 雷映【事件概述】2020年12月8日,*ST奮達(002681.SZ) 發布《深圳市奮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轉讓全資子公司100%股權的公告》,擬將全資子公司歐朋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朋達」)100%股權以總價663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深圳市昌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昌成模具
  • 業績承諾期炸雷,股東鬧掰,奮達科技面臨帶帽風險
    也正是主要因為富誠達,奮達科技預計2019年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3.43-29.71億元。奮達科技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淨利潤為-19.04億元。因為2018年的也是巨虧7.8億元,2019年年報披露後公司面臨戴帽風險。富誠達由奮達科技收購而來,2019年仍屬於業績承諾期。相關的業績補償後續如何兌現,仍然值得關注。
  • 奮達科技內部堪比宮鬥大戲 或將面臨退市窘境
    於是,奮達科技對歐朋達商譽減值6.56億元。然後就是這次宮鬥的主角之一,富誠達。富誠達從事移動智能終端金屬結構件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和歐朋達一樣都是蘋果的供應商。富誠達的原股東文忠澤、董小林當初和奮達科技也有業績承諾:2017至2019年,每年的承諾扣非後淨利潤分別為2億元,2.6億元,3.5億元。
  • A股1.26萬億商譽警鐘長鳴:15股超百億 聞泰科技新增214億
    具體來看,中國石油的商譽近五年來牢牢佔據第一把交椅,絕對規模超400億元,2019年商譽為428億元;濰柴動力、中國平安、廣匯汽車等三家上市公司的商譽近五年來也保持在前十名之列,2019年分別為238億元、209億元、189億元;此外,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海航科技、紫光股份連續三年入榜前十名,商譽均超130億元。
  • 奮達科技股東席位之爭落定 實控人獲多數中小股東支持
    2月28日晚間,奮達科技(002681)股東大會結果出爐,這場充滿「火藥味」的股東大會最終以文忠澤、董小林2位董事的出局而告終;同時,奮達科技創始人、實控人肖奮家族董事席位保留,避免了5位董事同時出局的局面。奮達科技還發布了業績快報,該上市公司2019年虧損19億元,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 奮達科技:甩掉包袱輕裝上陣,聚焦主業擁抱5G發展機遇
    4月30日,奮達科技(002681)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2019年,因移動智能終端金屬結構件行業競爭加劇,以及富誠達原管理層經營不善,富誠達出現經營性虧損,公司合併富誠達所形成商譽出現明顯減值跡象,公司根據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評估報告對該項商譽進行減值計提,同時對存貨和固定資產計提減值準備,受此影響,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53億元。
  • 奮達科技半年度業績暴增 「摘帽」指日可待
    依據公告,奮達科技今年上半年業績大增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報告期內將富誠達原股東的股份補償確認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二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穩定增長,且智能穿戴及電聲產品毛利率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 超200家上市公司大額計提商譽減值 因「商譽攤銷」預期等
    來源:蘇寧財富資訊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陳嘉寧截至2019年2月19日,有737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8年業績預減/首虧/續虧的公告,佔A股全部上市公司的20%。這個數值較去年同期399家的記錄,提升了84%,更創造了最近五年發布預虧預減上市公司數的最高記錄。
  • 奮達科技內鬥升級:兩路董事互懟!6項互斥議案驚現同一股東大會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詢相關數據了解到,三季報顯示,奮達科技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4.95億元,同比增長3.46%,淨利潤1.35億元,同比減少48.54%;最新披露的業績預告則顯示,奮達科技預計2019年全年淨虧15.21億元至21.57億元,較2018年7.80億元的虧損金額有所擴大。巨額商譽減值是兩年業績巨虧的主要原因。
  • 美康生物商譽減值7.76億致首虧 併購業績對賭失敗
    來源:中國經營報併購業績對賭失敗 美康生物商譽減值7.76億致首虧本報記者/高瑜靜/北京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檢測試劑盒市場需求量驟增,體外診斷概念股更是熱火朝天。2016年收購之初,該筆交易作價9.02億元。截至2016年6月30日,杭州倚天淨資產1.98億元,9.02億元的交易對價對應的溢價率為356.19%。
  • 計提子公司8.71億商譽減值 慈文傳媒去年虧10.84億
    (原標題:計提子公司8.71億商譽減值 慈文傳媒去年虧損10.84億)
  • 資本熱潮退卻後,這些ST上市遊戲公司的「踩雷」教訓
    只不過,這一想法實施起來並不容易,激進擴張導致的後果就是在短暫豐收後,面臨巨額商譽吞噬利潤的情況。溢價收購「後遺症」顯現,巨額商譽吞噬利潤以ST聚力和ST天娛為例。2015年,ST聚力因高端裝飾貼面材料主營業務營收增速放緩而跨界遊戲行業,彼時,ST聚力以34億元高價收購美生元100%股份。
  • 子公司聯動優勢計提大額商譽減值 海聯金匯2019年淨虧損超18億
    原標題:子公司聯動優勢計提大額商譽減值,海聯金匯2019年淨虧損超18億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 範祥伸2月2日晚間,海聯金匯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將此前披露的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50億至-18.00億
  • 新麗傳媒計提37-47億元商譽減值,業內人士稱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影視行業正在持續調整,新麗傳媒近期也進行了商譽減值。7月20日晚,閱文集團發公告稱,集團2020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原因是其收購的新麗傳媒在預期內出現商譽減值 37 - 47 億元,並導致報告期內淨虧損達 13 - 17 億元。
  • ...TV面板或迎來長周期漲價趨勢③MEMS業務超預期增長,耐威科技...
    而隨著海外地區疫情超預期發展,將可能加劇面板供應緊張的局面,並導致價格持續上行。除了面板價格上漲之外,三星、LGD等企業減少或關閉旗下LCD液晶面板廠等舉措,降低了液晶面板產能,而全球面板的需求還在持續增長中,預計下遊訂單或將會向大陸的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廠商轉移。可見,在韓國以及中國臺灣面板廠商調整產能策略下,全球顯示面板市場格局或將改變。
  • 要活500年的奮達科技的「宮鬥」始末
    當初收購的時候,歐朋達的帳面淨資產不過9437.85萬元,一個億都不到,奮達居然拿出了11.18億來收購,商譽超過10億元。 而在2017年收購富誠達,也就是現在被罷免的董事文忠澤、董小林所任職的公司時,在富誠達的淨資產只有1.6億時,奮達科技卻給出28.95億元的對價。
  • 奮達科技業績現拐點 行業風口背後的重要增長點
    特別是近一年來,奮達科技的股價始終在5元左右徘徊,與機構給出的目標價基本如出一轍。股價下滑背後是公司業績的低迷,2018年奮達科技歸母淨利潤為虧損7.8億元,2019年一季度業績有所好轉達到0.48億元,但相比去年依然同比下滑10.6%。而另一面,作為阿里、華為、百度等多家巨頭的供應商,奮達科技的未來前景仍受到業內肯定。中金公司預計公司全年音箱業務同比增速將進一步提升至40-50%。
  • ...信維通信擬募資建設射頻前端器件/5G天線等項目;華工科技是華為...
    興森科技半導體封裝項目正式破土動工2.長信科技2019年淨利8.55億 同比增長20.12%3.信維通信擬募資不超30億元 建設射頻前端器件、5G天線等項目4.奮達科技預計2019計提資產減值準備23億-30億5.華工科技:公司是華為供應鏈企業 通過合作平臺已進入特斯拉供應鏈
  • 赫美集團回復深交所問詢:2018年計提商譽減值準備5.59億元
    2019 年 2 月 28 日,你公司披露《2018 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及業績快報》 (以下簡稱「業績快報」),預計公司 2018 年度實現淨利潤為-13.88 億元,業 績快報與業績預告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為計提商譽減值準備、承擔違約金及賠償、補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