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嫉妒心,不比大人少,爸媽做好這些才不會讓孩子被嫉妒傷害

2020-12-20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暑假模式開啟,又逢周末,我們幾個寶媽相約,帶著孩子一起聚聚,這下可把孩子們高興壞了,尤其是圖圖和福林這倆小子,那歡脫的簡直就像是脫韁的野馬。

男孩子自然都是調皮的,我和圖圖媽媽早已經見怪不怪了,就開始逗安安靜靜坐在那裡等冰激凌吃的朵朵。

難得在外面可以看到孩子靜靜享受美食的時刻,圖圖媽媽更是情不自禁的邀請朵朵坐在她旁邊,好讓她體驗一下「有女兒」的感覺,我和朵朵媽剛要吐槽圖圖媽「借女享受」的迫切心情,這邊兒圖圖看到自己的位置被「佔」,就立馬跑過來,把自己擠在媽媽和朵朵中間,嘴裡還嘟囔:「這是我媽媽,我媽媽只能挨著我坐。」

好吧,很明顯的,圖圖這個小男生,已經開始「吃醋」了。

接下來,不管再去那裡,圖圖都緊隨媽媽,就連朵朵主動分享零食示好,圖圖都是一副憤憤的表情,好像朵朵會和他搶媽媽。

這下,圖圖就不止是在「吃醋」的狀態了,他的「針對」行為,已經將自己的「嫉妒」展露無遺。

事實上,孩子們也是有嫉妒心的,而且,他們的嫉妒心都是很有目的性的。

孩子們的嫉妒心,通常會通過這些方面表現出來:

-受不了自己的爸媽對別的孩子好

幾乎很多孩子都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有很強的佔有欲。

這樣的佔有欲,在孩子自我物權意識初步建立的時候,對孩子認知家庭成員有很好的幫助。

可是,一旦這樣的佔有欲過於強烈,孩子就會很難容忍自己的爸媽對別的孩子示好。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把自己的爸爸媽媽與別的孩子「隔離開」,而如果孩子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氣,那孩子就很有可能出現哭鬧,甚至會暴力攻擊那個受爸媽青睞的孩子。

-自己做一些「幼稚」行為,以博得爸媽的關注

孩子的幼稚行為,並不是多麼的幼稚,而是這個行為是他本可以避免的行為,可他卻會故意為之。

這樣的案例,多見於家裡有兩個寶寶的大寶身上。

有很多大寶,在看到媽媽有耐心地哄睡弟弟妹妹的時候,他們也會「要求」爸媽來哄自己才去睡覺,而實際上,他們已經可以自己入睡了。只是看到爸媽在哄弟弟妹妹睡覺,這讓他們心裡很不舒服,這才有了讓爸媽討厭的「爭寵行為」。

-孩子會通過說壞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嫉妒

小孩子認定的事物,除了自己的親人,剩下的自然就是自己熟悉的事物,這其中也包括幼兒園和學校的老師。

可老師也是有感情要表達的,他們會給予自己喜歡的學生很多的表揚。如果沒受到表揚的孩子,是一個可以平衡自己心理感受的孩子,那他們並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而如果沒接受表揚的孩子,恰好是一個非常渴求認可,嫉妒心很強的人,那這個孩子多半會通過「揭發」受表揚孩子的短處,來減少老師對那個孩子的好感。

雖然說,孩子們的這些行為很常見,可如果爸媽不給予重視,那也是會影響孩子心理成長的。

孩子嫉妒心太強,自然就會把所有的心思花費在自己嫉妒的那個孩子的身上,從而忽視了自己的成長。

那么爸爸媽媽又該如何來調整孩子們的嫉妒心,好讓他們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爸爸媽媽要給孩子正確的「評價」。

爸媽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總是用比較的態度來要求孩子,要正確評價孩子,給孩子適當的肯定和指點。更重要的是,爸媽不能過度的貶低孩子,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並利用這些長處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其次,在孩子面臨「對手」的時候,爸媽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孩子之間總是有差距的,這樣的情況不只是爸媽會看到,其實孩子們自己也是知道的。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與別人有差距的時候,爸媽要及時引導孩子去正確處理與別人之間的差距,讓孩子能以平常心態面對輸贏,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落後就過於看低自己的實力,也不用過於高看別人,讓孩子知道,只要找對方式,自己也是可以趕超別人的。

最後,爸爸媽媽要注意調整孩子「吃醋」嫉妒的情緒。

實際上,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表達自己的「嫉妒」,就像有的寶寶不喜歡媽媽親近別的孩子,有的寶寶不喜歡爸爸抱別的寶寶等,這時候,爸爸媽媽一定不要對寶寶加以指責,而是要接受寶寶的情緒,並及時向寶寶表明自己的態度,告訴孩子自己只是在逗別的孩子的「真相」,可別用戲謔的態度去向孩子「承認」自己喜歡別人家的孩子,那可就真的刺激孩子的內心了。

同時,爸媽也要積極疏導孩子這樣「心裡不平衡」的情緒,引導孩子正確認識這樣情緒,及時與孩子溝通聊天,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孩子的嫉妒心一旦變得「強大」,就會讓寶寶正常的心理成長路徑出現偏差,甚至會出現更壞的情況,爸媽們可一定要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及時給寶寶紓解情緒,了解寶寶的真實想法,並及時予以糾正。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四點,幫孩子擺脫嫉妒心理
    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說前段時間帶孩子回老家,自己的孩子和妹妹的孩子一起背古詩,兩個孩子都背的不錯,自己先誇了妹妹的孩子,結果因為誇獎的順序,回家後孩子和她生了一晚上的氣。聽完我才知道,原來嫉妒心不只是大人有,小孩子也有會有。嫉妒很容易就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但如何才能避免孩子過度的嫉妒呢?家長要記住以下四點。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學會這幾個方法,幫助孩子擺脫嫉妒心
    文/景月育兒筆記,本文為作者個人原創,歡迎點讚和分享是不是大多數家長都有經歷過,孩子總是會羨慕別的小孩子的玩具,或者是其他的東西呢?很多家長一開始還覺得孩子應該是不會有嫉妒心的,但是當孩子嫉妒別人的表現越來越明顯的時候,就發現有點晚了。
  • 孩子的嫉妒心是挫折感的表現
    幼兒不會用語言來表現心中的意思。因此母親須從幼兒的臉神來了解他的心事,採取必要的措施。不過設身處地,從嬰兒的一方說來,決不會像母親所想的那樣被了解的。幼兒為什麼生氣?為什麼撒嬌?凡此莫不因為母親忙於家事未作適當處理所致。  東京家政大學的山下俊郎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心理學家。他為幼兒生氣的誘因舉出六點:  (1)生病、健康狀態不好的時候。
  • 孩子愛說別人壞話,可能嫉妒心作祟,這些辦法可以減少孩子嫉妒心
    之所以喜歡說別人的壞話,就是因為這些孩子擁有著很強的嫉妒心理。當這些孩子發現其他的小朋友比自己強的時候,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憤怒的情緒,因為他們並不希望別人能夠超越自己,所以一旦出現這樣的狀況,他們必然是會通過一些方式來挖苦對方的。
  • 面對嫉妒心強的孩子,家長要做好這3點,讓寶貝遠離嫉妒深淵
    文章/熊二編輯/御姐閨蜜最近對自己孩子的變化覺得很苦惱,她跟我說,她覺得自己的孩子才幾歲的年紀竟然也有了嫉妒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哪步行為有錯誤。事情是這樣的,上周閨蜜在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出門玩耍時,看見別人的小孩很安靜,就誇了別人的小孩一句,說:&34;。當自己的寶寶聽到後本來開心的表情立馬變得有些生氣,反駁到媽媽說:&34;。閨蜜聽了自己的寶寶的話覺得很尷尬,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有類似的行為,所以就感覺自己的孩子嫉妒心有些太強了。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的嫉妒心突然變強了呢?
  • 如何教會孩子處理自己的「嫉妒心」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孩子的世界,嫉妒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活動,在不被家長強化與批判的過程中,這種情緒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壞的影響,更不會說明一個孩子的品性與品格。但是往往,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有嫉妒的情節時,都會站在成人的角度批判與指著,孩子沒辦法正確的認識自己的這種情緒,反而對這種感覺進行壓抑和控制,把他視為一種羞愧的情緒,無法面對,這才是導致孩子日後因為嫉妒而變得痛苦的根源。
  • 孩子總是嫉妒別人?父母先別慌,三招幫助孩子擺脫嫉妒心理
    3.長輩的過度溺愛有不少父母對於孩子都是特別過於疼愛,所以在平常教育照顧孩子的時候會儘量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但是如果父母經常這樣做就會導致孩子認為自己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那麼在看到其他比自己更加優秀的孩子是他們就會感到特別的不舒服,甚至會產生嫉妒心理。
  • 孩子的嫉妒心,這樣來化解
    雖說嫉妒心理是普遍的,但任其發展將會不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所以,當發現孩子嫉妒心過強的時候,父母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嫉妒這種負面情緒的危害。別人的進步是別人努力的結果,人家不會因為你的嫉妒而失去進取心誰都不喜歡嫉妒心太強的人,當你嫉妒一個人,那麼他就自然會遠離你。如果你經常嫉妒別人,那麼就會有很多人遠離你。這樣你就不能在和別人的共同學習和交流中得到幫助,取得進步。
  • 孩子「嫉妒心」太強,父母該如何處理?可以用這3個方法引導孩子
    每個人都會有嫉妒心,即使是大人也不例外,然而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嫉妒心,不讓他影響其他人或者影響自己的心境,其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那麼,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太強,會對孩子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呢?因此,如果孩子嫉妒心太強的話,很容易結交不到朋友,甚至有朋友的話也容易被這樣的嫉妒心給影響,甚至不願和孩子有過多的來往。2、惡性競爭傷害別人有些孩子因為嫉妒心太強的關係,導致和別人競爭的時候經常不擇手段,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
  • 孩子喜歡說別人壞話,可能是嫉妒心作祟,家長要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容易交不到好朋友如果孩子擁有嫉妒心的話,很容易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他沒有辦法交到好朋友。誰都不喜歡和嫉妒心很強的人在一起,因為如果孩子一旦有了嫉妒心,往往他不願意寬容任何的人和事。從他嘴巴裡面說出來的話都是壞話,從某種情況來看,這樣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當中是特別被動的,也交不到好朋友,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才可以。
  • 孩子有嫉妒心不是壞事,善於轉化孩子的嫉妒,有助提升孩子競爭力
    在生活當中我們都會發現孩子的身上存在著一些巨大的隱患,尤其是面臨孩子的嫉妒心,父母也很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通常我們都會把這種想法當做是一件壞事,不過有的時候嫉妒心理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好處。為什麼說有嫉妒心是個好事?孩子有嫉妒心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這三點都可以使得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提升。
  • 孩子太愛嫉妒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的嫉妒心會越來越嚴重。後來晶晶媽媽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這幾天晶晶和同桌小美鬧彆扭了。小美買了一雙新鞋子,總是跟晶晶炫耀,晶晶一氣之下把人家的鞋子踩了一腳,就因為這事,兩個人好幾天沒說過話了。晶晶媽媽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孩子這是有了嫉妒心,嫉妒同桌有了新鞋子。
  • 因為嫉妒心刪掉同學專升本志願:你了解孩子的嫉妒心嗎?
    最後這位家長憂心忡忡的問我:「孩子嫉妒心這麼強,可怎麼辦?」成年人也會有嫉妒心,只是大多掩飾的很好。孩子則有所不同,孩子的嫉妒情緒非常主觀和明顯。加拿大約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表現出明顯的嫉妒心理。
  • 孩子,考第一失去朋友不是你的錯,嫉妒心才是撕裂友情的始作俑者
    考第一給孩子帶來了榮耀,也讓他陷入了自責。考第一不是原罪,嫉妒才是傷害友情的始作俑者。同學大早上打來電話,說是因為孩子的事情苦惱了一晚上。「你孩子期中考了班級第一,有啥苦惱的?怕他下次保不住第一啊?」優秀不是錯誤,嫉妒才是傷害的原罪;考第一沒有毛病,忌恨才是中傷的根源。嫉妒是人性的弱點,嫉妒與人有害,與己無益。聖經說:「由於魔鬼的嫉妒,死亡進入了世界。」 嫉妒是一把刀,最後不是插在別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心裡,所以說,嫉妒者常常傷人一千,自損八百。
  • 孩子愛嫉妒?可能是家長沒做好這件事
    前兩天有位家長跟我說,自己上二年級的女兒嫉妒心變得越來越強,看到別的女孩穿了漂亮裙子,她就說人家穿這樣的裙子真難看;有時候大人在小區裡議論孩子的考試成績,說誰考得好,她就說有什麼了不起的。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行,超過自己就不高興,甚至找別人的缺點去攻擊,這樣的嫉妒心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學會這4招,輕鬆化解孩子的嫉妒情緒
    兒童心理專家:嫉妒是一種自然感情,每個人都會有嫉妒之心。雖說嫉妒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緒反應,但家長若聽之任之、放任不管的話,孩子經常帶有嫉妒反應情緒,會演變為人格的一部分。它帶來的後果往往是競爭、攻擊和對立。嫉妒心理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具有不良的影響,會妨礙孩子的進步。對於嫉妒心強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 如何拔掉「嫉妒心」這根刺?家長要做到這四點,減少孩子嫉妒心
    父母這種爭強好勝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發展,孩子會因此對父母稱讚的那個孩子產生厭噁心理,而不會檢討自身存在的問題。>嫉妒心強的孩子一般都不會注意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當他不如他人的時候,他們會將所有的錯誤都怪罪在他人身上。
  • 孩子的嫉妒心要辯證看待,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將嫉妒轉換為動力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有的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逐漸有了嫉妒心,而有的孩子嫉妒心強,有的孩子幾乎沒有嫉妒心。那麼嫉妒心強是不是一件壞事呢?家長應該如何去引導?其實,孩子的嫉妒心應該辯證地看待,發展的好壞取決於父母如何去引導孩子。很多時候孩子的嫉妒心其實可以轉化為學習或者前進的動力的。
  • 畢業生篡改百名同學中考志願:嫉妒心太強的孩子,最容易栽跟頭
    不管是吉某某也好,還是撕碎別人高考答題卡的平頂山考生也罷,他們都將承擔自己因嫉妒心太強而面臨的嚴重後果。一個又一個報導,是新聞更是警醒!若不想自己的孩子也犯下諸如此類的錯誤,曦曦媽認為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做好以下幾點——(1)父母做好榜樣,拒絕攀比。「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哪方面不比你好?」
  • 1個方法,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自己的「嫉妒心」
    嫉妒是一種原始情感,孩子有、大人有、甚至連動物都會有。在斯貝曼的繪本中有表達到:嫉妒是一種刺刺的、熱熱的、很討厭的感覺。它是一種情緒上的失落。但是事實上,只有家長,孩子最親近和信賴的人,先接受與理解孩子的這種嫉妒的情緒,才是治癒和轉化孩子嫉妒情緒的開始。在孩子的世界,嫉妒是一種很正常的心理活動,在不被家長強化與批判的過程中,這種情緒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多壞的影響,更不會說明一個孩子的品性與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