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嫉妒?可能是家長沒做好這件事

2020-09-09 跟葉子老師學感統

前兩天有位家長跟我說,自己上二年級的女兒嫉妒心變得越來越強,看到別的女孩穿了漂亮裙子,她就說人家穿這樣的裙子真難看;有時候大人在小區裡議論孩子的考試成績,說誰考得好,她就說有什麼了不起的。

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行,超過自己就不高興,甚至找別人的缺點去攻擊,這樣的嫉妒心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

其實,孩子從1歲多就開始有明顯的妒忌心理,而且會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

他們不喜歡自己依戀的媽媽去誇獎別的小孩,認為媽媽這樣做就是喜歡別的孩子,不愛自己了,害怕媽媽離開自己,甚至為了不讓媽媽去摟抱其他的小孩而去攻擊別的小孩,產生一系列過激反應。



所以孩子的嫉妒心是很正常,是很自然的情緒反應;嫉妒無所謂好與壞,但因嫉妒而產生的行動就褒獎不一了。

因此對父母來講,意識到孩子的嫉妒,就是教養和引導他們的黃金時刻。

首先父母要正視孩子的嫉妒情緒

首先,作為父母的我們要正視孩子的嫉妒情緒,不能覺得孩子嫉妒就是壞孩子,從而給孩子貼「小氣、自私」的負面標籤。

比如對孩子說:

「你就是小氣,看不慣他人好。」

「你就是太自私了,想什麼都是你最好,等等的一些話語。」

這些話語傳遞給孩子的是,我是一個小氣、自私、嫉妒心強的孩子。


孩子就會最終會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好的孩子。我們這樣的行為,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有效改善嫉妒,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

幫孩子分析嫉妒的原因

嫉妒心強說明孩子缺乏對自我的健康認知,自卑感強;由於沒有安全感,孩子傾向把自己不足的一面和別人的強項對比,心裡酸溜溜的,非常難受。

所以家長要耐心聆聽是什麼導致了孩子的嫉妒,孩子的擔心和顧慮是什麼。

是因為你經常當著孩子的面誇讚別人孩子?還是因為你經常在家聊天說別人的壞話?還是因為孩子最近學習壓力大,產生錯誤情緒了?

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要多從自身、家庭環境等方面找原因。如果一個家庭裡家庭成員間團結友愛、互相尊重、謙遜包容,就能很好地預防或糾正孩子的嫉妒心理。


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負面情緒

聆聽完孩子的傾訴後,家長千萬不要把孩子的嫉妒劃分為對與錯,而是要重複你聽到的,特別是對他們的鬱悶、擔心和顧慮的情緒表示理解,要讓孩子通過你的複述感到被理解和被接納。

接下來可以引導孩子這樣說:

「通過你的描述,我發現你特別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但會忽略自己的優點。那個人的優點是表達能力好,那你的特長是什麼呢?」


父母一定要提示孩子「他人的聰明不預示著你的愚蠢,你們只是不同而已,是不能放在一起對比的。」

然後,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發揮自己的特長,做自己,也可以鼓勵孩子借鑑別人,豐富自己。

培養孩子正確的競爭意識

一個自信的孩子,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會往好的方向想,會努力爭取趕超對方。所以家長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一個平時和孩子成績差不多的孩子,卻突然超過了孩子。此時我們要做的不是誇這個孩子有多優秀,也不是責備孩子有多不好。

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為何對方的成績會上升,在什麼科目上升了,當分析出具體的原因後。

我們就可以告訴孩子,我們也可以做到這點,追上他。

只有我們對事不對人的時候,孩子也才能發現問題,正視自己所欠缺的,從而慢慢補上。


另外也要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感統能力,比如良好的前庭覺和本體覺,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足夠的能力去和別人競爭。

因為感覺統合是學習一切的基礎,孩子只有在良好的感統能力基礎上,才能更自信地在學習中揚帆起航。

讓孩子學會「為他人鼓掌」

很多時候,一旦孩子嫉妒的心理出現,就不能正視被嫉妒人的優點。明明他人在一些方面做得很好,可是孩子卻總說一般,甚至會說:「一點也不好!」

家長往往會認為是孩子愛嫉妒。但實際上這是因為我們不恰當的對比,才讓孩子出現了嫉妒的心理。

只有我們引導得當,孩子就能為比自己優秀的人鼓掌,並向他人學習。

也就是在誇讚別人的時候也表揚孩子,這樣就不容易激起孩子的嫉妒心,還能讓孩子看到他人的優點,從而願意真心誇讚他人。


嫉妒是把雙刃劍,利用得當,就可以激發孩子的動力。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讓嫉妒變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動力,一直督促著孩子努力超越自己。

相關焦點

  • 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
    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現如今生一個孩子是越來越普遍了,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媽媽都是新手,不怎麼會照顧孩子。特別是如何對新生不久的孩子,更是認知上的盲區。要知道新生兒就像一個玻璃娃娃,非常容易受傷害,稍微不注意就得生病,一生病醫院得待好多天,孩子受折磨,爸媽也得被折騰。但其實剛出生幾個月的寶寶只要我們悉心照顧,完全是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下面我們就來教教寶媽們,在孩子最脆弱的時期,我們應該如何照顧他們,孩子能健康度過新生期,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照顧沒有滿月的寶寶,家長做好了這4件事,孩子可能沒那麼難帶。
  • 為什麼孩子不愛看書?很可能是你沒做好3件事,聰明父母抓緊看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比起枯燥的課本和學習,孩子們當然更喜歡遊戲帶來的快樂。但是孩子快樂了,家長卻開始頭疼了,誰不想把孩子培養成愛讀書、愛學習的小學霸呢?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孩子不愛讀書,給孩子買了各種類型的書,但是都已經在家裡放的落了一層灰。
  • 孩子嫉妒心強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四點,幫孩子擺脫嫉妒心理
    而且讀書是需要心平氣和才能做的事,經常讀書的孩子在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同時也能夠鍛鍊自己沉穩的心態。要想要孩子減少自身的嫉妒心,家長就要起到榜樣帶頭的作用。減少孩子嫉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樹立更強的自信心,只有在適度的讚美和愛中成長的孩子才能擁有良好的自信。
  • 面對嫉妒心強的孩子,家長要做好這3點,讓寶貝遠離嫉妒深淵
    ,見不得自己家長跟別人好,讓孩子這樣產生嫉妒心理的可能有以下原因:1、孩子過度在意外界的評價當孩子對於外界帶來的評價過於重視時,就會希望外界好的評價都能集中於自己的身上,他們會不斷地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別人的關注、讚揚,面對自己周邊的人。
  • 孩子的嫉妒心要辯證看待,父母試試這四個方法,將嫉妒轉換為動力
    但倘若引導不當,或者任由孩子的嫉妒心自由發展,則極有可能讓孩子誤入歧途,也會影響孩子的社交關係。而其中有一位同學小紅就總是和小美對著幹,甚至趁著小美睡覺,在小美的作業本上胡亂塗畫,這件事情讓小王非常生氣,但又不知如何是好。
  • 孩子不專心,這件事沒做好就想著做其他的,怎麼辦?
    孩子做事不專心,這件事沒做好就想著做其他的,作為家長多次提醒幾乎沒有什麼效果。其實很多很多時候孩子的問題就是家長自己的問題。在成年人的世界,一心二用的情況就已經非常普遍了,吃飯時看電視,看書時玩手機,邊和孩子說話邊打電話
  • 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這1件事
    開學前,很多家長總問我許多有關孩子入學的問題。現在,我把這些交流內容整理成《想孩子上好小學,幼兒園的家長要做好這些事》文章集,與大家分享。關注幼升小,關鍵不在於孩子已經學了多少知識,重要的是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這些無形功課做好,成績肯定會上來。事實證明,如果在入學前,孩子整天只知道瘋玩,沒良好作息規律,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適當地識字等,要適應較快節奏的小學生活,是很困難的。
  • 孩子太愛嫉妒怎麼辦?父母學會這3個方法,消除孩子的嫉妒心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的嫉妒心會越來越嚴重。後來晶晶媽媽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這幾天晶晶和同桌小美鬧彆扭了。小美買了一雙新鞋子,總是跟晶晶炫耀,晶晶一氣之下把人家的鞋子踩了一腳,就因為這事,兩個人好幾天沒說過話了。晶晶媽媽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孩子這是有了嫉妒心,嫉妒同桌有了新鞋子。
  • 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膽小怯懦?家長做好三件事,或能助孩子變堅強
    可能在多數父母眼中,覺得這才是愛孩子的表現,但其實這樣的限制,已經磨掉了孩子想要獨立做事的欲望,甚至折斷了孩子日後想要高飛的翅膀。很多時候,父母要學會自查,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走出所有的性格缺陷。當然想讓孩子變堅強,為人父母就得要多下功夫,尤其是做好三件事才能有望幫助孩子走出性格缺陷。
  • 這三件事沒做好,孩子容易生病
    這三件事沒做好,孩子容易生病2019-06-12 15:06:3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君樂寶奶粉好嗎?寶寶除了母乳餵養的時候,平時總會有點小毛病,發燒,感冒,總是很常見,讓媽媽很頭疼,其實可能是這幾件事沒有做好。  第一,奶粉可能沒選好,君樂寶奶粉好嗎?君樂寶樂鉑嬰幼兒配方奶粉-3.5g OPO,親近寶寶成長每一步  君樂寶奶粉好嗎?
  • 暑假讓孩子做好這件事,開學甩別人一條街,建議家長看看
    反之,讓孩子做好這件事,在開學能甩別人一條街!建議家長看看~這件事就是制定暑假時間表,做好時間規劃!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好不容易放了長假,應該讓他自由支配時間,好好放鬆一下。可是這種看法忽視了孩子的自制力普遍不如成人的事實。一旦孩子在假期養成懶散的習慣,過慣了沒人督促就不去努力的生活,真的會毀了自己的前途。
  • 孩子嫉妒心理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做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噢,原來我的任何情緒都被媽媽接受,我對媽媽來說是重要的」,你也可以趁機告訴他「寶貝,媽媽永遠都是愛你的,媽媽只是幫助照看一下小妹妹」。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原來你的愛還在,沒有因此而不愛他了。這樣嫉妒可能就消失了,也可能演變為羨慕,就是羨慕你抱著其他小朋友。
  • 全因沒做好這3件事,家長要引起重視
    有家長朋友很為難,他們和我說,已經升入三四年級的孩子,開學後回來說,語文老師上課聽不懂,有點難。家長覺得困惑,怎麼就聽不懂呢?語文課不就是讀課文,學習課文嗎?而且家長也幫助孩子進行了預習,孩子還是說聽不懂。家長就慌了,到底是自己沒有輔導好還是因為小學語文確實又難度加深了?碰到這樣焦慮的家長,我也比較理解家長們的心情。
  • 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要做好這四件事
    可是,孩子的「閱讀」,並不會因為你開始得早,或是買的書多而平順,故而,在閱讀一事上,家長的「十萬個為什麼」就如同「彈幕」一樣噴湧而出:為什麼我家孩子只肯親子閱讀,不肯自己看書?為什麼家裡買了很多書,孩子就是不愛閱讀?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書,寫作還是很差?為什麼……作為家長之一,我自己也有很多疑惑。閱讀和愛閱讀之間到底差的是什麼?
  • 孩子總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這都是家長沒做好這6件事
    所以家長們如果你發現你家娃愛發脾氣、大喊大叫,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出錯了?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要讓寶媽心情保持愉悅,這樣對孩子好,所以也就說明從小開始,孩子的情緒就會受到家長影響,並且孩子也會模仿大人。
  • 家長送禮討好幼兒園老師,不如做好這四件事,老師更樂意關注孩子
    家長做好四件事,老師同樣樂意關注孩子在幼兒園一個班上少則二三十個,多則三四十個孩子。而班上只有兩個老師一個保育員,還要做到對所有孩子的照顧都要「雨露均沾」。家長如果你說班上每個孩子都要受到完全公平一樣的照顧?略略想說根本不可能的。
  • 如何拔掉「嫉妒心」這根刺?家長要做到這四點,減少孩子嫉妒心
    當父母在孩子們面前,展現出嫉妒比自己優秀的人的狀態時,孩子就會無意識地模仿這種情緒,當他們遇到這種人,就會表現出極端的嫉妒心理。因此孩子擁有嚴重的嫉妒心理,是與父母平日的教育脫不了干係的。而擁有這種極端嫉妒心理的孩子,往往都會吃大虧。
  • 國慶出遊,4件事家長不要做,另外4件事要做好,關乎孩子安全
    但是,就在幾分鐘之後,郭先生慌了,因為他和自己的妻子在討論好目的地之後,問孩子的意思,結果發現坐在後排的孩子沒有絲毫的回應,坐在副駕駛的而妻子回頭一看,後排哪裡還有孩子的身影?孩子不見了,這對郭先生夫婦猶如晴天霹靂,但是孩子怎麼可能不見呢?於是,郭先生的妻子就打電話報了警。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經常發脾氣,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雖然爸爸媽媽是想激勵鞭策孩子,變得更好,但事實上,經常拿比孩子強的人刺激他,這類語言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時間長了,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產生嫉妒或是自暴自棄的心理。
  • 家長想要孩子暑假不虛度,需要做好3件事,不然娃上學可能跟不上
    文|好幼師育兒孩子爸爸說:「某培訓班要開學了,明天讓他們早點起來。」媽媽回覆:「我沒給他報名呢。」這個時候小孩內心有很多問號:「我不是還在上書法班嗎?一到假期,尤其是暑假,孩子們就歡喜雀躍,內心想像著暑假如何放鬆開心,而家長迫不及待地將孩子送去各種補習班,給孩子無線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