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變得膽小怯懦?家長做好三件事,或能助孩子變堅強

2020-10-13 老張育兒記

前言

所有的父母,他們都會希望自家的孩子勇敢又堅強,這樣不管面臨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孩子都能有勇往直前面對的勇氣,不至於因膽怯而放棄。要知道勇敢的面對挫折,說明孩子內心對於成功還是有渴望的,最起碼願意為了最後的結果去嘗試。可若是膽怯的止步不前,很可能成功永遠與他無關。

其實孩子的性格,多半跟天生沒有關係,而是後來的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所影響。可能那些膽子極小的孩子,他們在外人面前連說話的勇氣都沒有,甚至有些已經膽小到不敢跟父母去交流。這時父母應該自我檢討一下,想想孩子為何跟親人之間連交談的欲望都沒有。

對於孩子的膽小和怯懦,很多父母都是不喜歡的,甚至想過無數次糾正他們的性格,可奈何用了多種方式不見效。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找到導致孩子性格膽小的原因,也就是所謂的「醫不對症」,當然最後的糾正效果也是不盡如意的。所以說家長最先要做的不是想方設法去找糾正的方法,而是先費盡心思找到膽小的原因才是重點。

導致孩子性格怯懦的原因有哪些?

家長過度的保護

若是從小都生活在父母給的保護圈中,那麼孩子很少有體驗的機會,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鍛鍊自己的膽量。總是擔心孩子磕了或者摔了,所有的事情都在背後默默替孩子做好決定,而孩子只需要做到聽話就好。可能在多數父母眼中,覺得這才是愛孩子的表現,但其實這樣的限制,已經磨掉了孩子想要獨立做事的欲望,甚至折斷了孩子日後想要高飛的翅膀。

人際交往太少

作為父母溫室中教養的孩子,生活中玩樂的空間幾乎就是客廳和臥室,當然陪在身邊的人不是父母就是其他長輩,幾乎看不到其他同齡的小朋友。若是孩子一直都處在比較「孤單」的生活環境中,那麼他的性格也會逐漸變得孤僻,甚至連跟人主動說話的勇氣都會喪失。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被封閉的環境磨掉了好奇,他可能習慣了跟熟悉的人相處。

家庭不和諧

要是整天面對著父母的爭吵,那麼不管本性多開朗的孩子,都會在這些爭吵聲中變得害怕。而且父母的吵架會變成陰影,一直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甚至對他將來的擇偶及婚姻都會有影響。當然要是家長在教育中脾氣特別暴躁,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因為脾氣暴躁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是最深的。

看來造成孩子性格的「罪魁禍首」還是家庭,以及父母,所以說不要把孩子的膽怯歸結到天生。很多時候,父母要學會自查,這樣才能幫助孩子走出所有的性格缺陷。當然想讓孩子變堅強,為人父母就得要多下功夫,尤其是做好三件事才能有望幫助孩子走出性格缺陷。

家長做好三件事,​讓孩子變堅強

心理疏導

既然知道孩子膽怯是心理及性格問題,那家長就要試著開解孩子,不論何時,都要告訴孩子一件事,那就是「沒什麼大不了」。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想必那刻孩子內心是無比緊張和焦慮的,家長記得要安撫他,並且不能再給孩子壓力。此刻用旁觀者的身份跟孩子交流,不要擺出家長的身份和語氣,逐漸撫平孩子內心的膽怯。

減少溺愛

那些無度並且傷害孩子的溺愛行為,從此刻起家長記得收起來吧,因為越是溺愛,越是無法讓孩子強大起來。不要覺得保護就是對孩子的愛,其實偶爾讓孩子體驗下挫折,相信這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經歷的苦難多了,孩子內心的怯懦情緒也會被磨平。同樣歷練給孩子帶來的是勇敢和心理財富,所以沒必要再去溺愛了。

設計困難

若是孩子內心怯懦的話,相信他對於困難肯定是觀望態度,所以家長也很難弄清楚孩子真實的想法和實力。最好的方式就是製造困難,當然之沒必要製造太大的困難,從小到大去過渡。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充實勇氣,在面對困難的時候若是保持該有的勇氣,那麼內心的膽怯自然也會煙消雲散的。

總結

孩子膽小不是錯,家長更是要調整自己的教育,接下來應該以鼓勵為主,那些呵斥和吼叫的方式都要停止。

關注「老張育兒記」,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關注、評論、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怎麼讓孩子變得更自信,父母做好這幾件小事,會有改觀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總是尤為的上心,畢竟是孩子一生的大事兒,但其實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教育,更是孩子的性格培養。孩子未來是自信大方,還是膽小怯懦,這和父母的行為影響是分不開的。想讓孩子變得自信,不再自卑,父母只需要在生活中做好這幾件事!
  • 孩子突然變得膽小還黏人,家長做好4件事,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
    前不久有家長反應,家中孩子上幼兒園大班,平時樂觀又勇敢,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害怕。但是,最近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間好像膽子一下子變小了,不敢一個人睡覺,還非黏著媽媽一起睡。父母都在家的時候,房間不開燈不敢進去,上廁所也不讓關門,甚至問媽媽家裡的門安不安全,窗戶被打碎了怎麼辦。媽媽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變得這麼膽小,好像一下子就喪失了安全感,他的恐懼從何而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怎樣讓膽小的孩子變得真正勇敢?家長只需要幫助孩子走好三步
    一個朋友說,她家孩子上四年級了,晚上還不敢一個人睡覺,看到黑暗中衣服的影子,就會幻想那裡會有一個什麼妖怪,嚇得要命。朋友常常跟孩子解釋,沒什麼可怕的,妖怪都是自己想出來的,可是沒有用,孩子仍然很害怕。朋友很困惑,怎麼才能讓孩子膽子大一些呢?我們要通過三步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做好三件事,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怎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好?每個父母都渴望自己有魔法,可以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充斥著孩子的生活,霸佔著孩子的時間,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殊不知拔苗助長般的方式讓孩子越來越厭煩各種學習。 討厭的事情如何能做好,如何能做的長久?只有喜歡的事情才會用心去做,長久的堅持。 許多家長可能會說:孩子那麼小,怎麼知道喜歡什麼?
  • 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
    導讀: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膽小又怯懦?培養孩子「自信心」,家長需要這幾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什麼有些孩子膽小?多數原因在於父母,3個方法培養堅強內心
    因為不熟悉我也沒去多問,但這麼膽小是什麼原因呢?現在的孩子都是家長的心肝,家長願意傾其所有去保護,總是怕有危險傷害到孩子。孩子玩土,家長覺得土裡有細菌不衛生,不可以玩。玩水,家長覺得玩水會把衣服弄溼,會著涼感冒不可以玩。總之就是有各種各樣的傷害和不可以,慢慢的,孩子就失去了對這個世界的信任,他覺得這個世界都是不安全的,最後變得畏懼膽小。
  • 睡前陪孩子做好三件事,未來孩子會變得優秀,家長也會進步
    前言:睡前的時光,家長都不願意錯過,因為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時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習慣,陪伴孩子睡覺前,會給他講故事。就是想趁著睡前的這點時間,通過陪伴增進親子感情,同時還能讓孩子掌握更多的小知識。說實話,即使是七八歲的孩子,他們在睡前也渴望能夠有父母的陪伴。
  • 孩子膽小、怕生?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家長該學會
    文|淘媽我們大人經常會用內向或外向去形容一個孩子,這是兩種不同的性格。雖說這兩種性格本來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但是相對來講,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人歡迎一些。而那些內向一點的孩子,總會被人貼上膽小、怕生的標籤。那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家長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應該學會。
  • 孩子「不勇敢」?家長僅需做到「3件事」,讓娃變成男子漢
    孩子「不勇敢」?家長僅需做到「3件事」,讓娃變成男子漢相信家長都是希望孩子能在自己的教育下,健康,自信,勇敢,聰明等,並且為之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但是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程度的。在孩子的眼裡父親總是高大的存在,有的男孩子會把自己的父親當做人生偶像,女孩子會把自己的父親選做未來的擇偶標準,如果你是這樣偉岸的父親,希望家長繼續保持。
  • 李玫瑾:孩子成長過程中,「三件事」不能當孩子面做,家長牢記
    李玫瑾:孩子成長過程中,「三件事」不能當孩子面做,家長牢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始終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也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有些事是需要尤其注意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教育演講中就說到,三件事家長不能當孩子面做,不然會教壞孩子,甚至是毀了一個孩子。
  • 做好這三件事,讓孩子少受欺負
    我想,假如孩子被別人欺負了,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是,做好下面三件事。 如果有一天,孩子發現,真實的世界並不是大人所描繪的那樣,他們會怎麼樣呢?那時他們的三觀會不會崩塌?他們又該如何應對這些「隱秘的角落」呢?難道要靠「天賦」來應對這些醜惡和危險嗎? 也許那個時候,孩子受到的傷害會更大。
  • 孩子膽小,父母別逼他勇敢,換個方法,會有意外的收穫
    孩子的膽小、怯懦,有一部分是天性使然,但是後天中父母的教育、環境的影響也很大。這個時候,父母的正確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樣會讓孩子變得小心謹慎,做什麼事都不敢「輕舉妄動」,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對又遭來父母的責罵。這樣孩子就會表現的膽小、怯懦,缺乏自信。
  • 孩子膽小又不敢說話,單鼓勵是不夠的,三個技巧讓他們變得有勇氣
    生活中,跟這個小孩子性格相類似的人,數不勝數,他們不敢說話,害怕見到陌生人,害怕出現在陌生的場合,特別是有些孩子,在白天的時候看著是個安靜不愛說話的孩子,但是到了晚上就是一個"小惡魔",哭鬧不止,很多家長都會認為這是因為孩子膽小,所以就鼓勵孩子勇敢點,可是盲目地鼓勵,讓孩子大膽點,只會加深孩子的恐懼,要解決問題,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麼會膽小。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懂得放手,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 孩子膽小又敏感,多半是父母做了這幾件事
    每一個問題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孩子膽小敏感也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產生膽小敏感的心理呢?在外人看來在家庭中夫妻吵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他們不理解,他最愛的,也是最愛他的兩個人為什麼會突然變得像仇人一樣相互攻擊對方,他們分辨不出爸爸媽媽誰是對的誰是錯的。
  • 當男孩表現得膽小怯懦,父母千萬不要這麼做!
    對男孩女孩,我們總是有不同的期待,比如對一個女孩子的期待是溫柔的,懂事的,淑女的,而對於一個男孩子的期待我們常常是勇敢的、強壯的、有擔當的,這就導致,當男孩子表現出膽小怯懦,我們更加無法包容。帶著這種無法包容男孩子膽小怯懦的認知,我們會去對男孩子表達一些所謂激勵的話:「男子漢大丈夫……」但是,但有沒有想到,這些話,說出來的時候,給男孩子造成的是什麼樣的壓力?
  • 孩子膽小怎麼辦?日常引導很重要
    有的家長因自己無法控制情緒,又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孩子隨時被吵罵被批評,這樣的孩子見不到多少「陽光」,意志消沉,導致膽小。孩子膽小、怯懦,做事「膽小如鼠」,將來走向社會很難適應,也很難成功。
  • 孩子膽小,很有可能是家長出了問題
    孩子膽子小,看見陌生人就哭,陌生地方不肯去孩子膽小被欺負,東西被搶、被別人打孩子非常膽小,抗拒一切新事物孩子膽小還會夜裡頻繁醒來,大哭大叫在公共場合對媽媽非常依戀,不敢和他人交流見了人不願意打招呼,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一塊去不知道你家孩子有沒有以上現象如果孩子有發現這些狀況,家長千萬不能坐視不管
  • 孩子膽小懦弱,父母的教育很關鍵,把握這四點,讓孩子勇敢翱翔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什麼我家孩子總是膽小怯懦、見到別人不敢打招呼、玩耍時也不敢放開了玩、被人打了只會哭?孩子膽子小怎麼教育最有效呢?其實,大多數孩子膽子小是由於家長的教育不當造成的,找出孩子膽小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孩子膽小的問題。
  • 孩子「膽小」,家長責無旁貸
    孩子兩歲多時,他們就開始教他識字算數,但孩子的腦袋不「開竅」,教了幾個星期,仍然只會數不會算,為此挨了不少的罵和打,慢慢地,就變得問他什麼都不肯開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對什麼事都興致勃勃的。綜合測驗時的表現、測驗結果及家庭教育情況,這個男孩患的是一種叫「習得無助行為」的心理障礙。只要各位家長留心觀察,這種膽小的兒童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