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怕生?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家長該學會

2020-08-27 今晚就來咯

文|淘媽

我們大人經常會用內向或外向去形容一個孩子,這是兩種不同的性格。雖說這兩種性格本來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但是相對來講,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人歡迎一些。而那些內向一點的孩子,總會被人貼上膽小、怕生的標籤。那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家長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應該學會。

孩子「內向」背後的原因

其實我們所說的孩子膽小,並不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所以當孩子表現的比較內向的話,家長就應該找找原因了。

1.孩子的生活圈太狹小

很多孩子都被家人保護的太好,孩子平時基本上都是待在家裡,很少出去玩,也缺乏接觸外人的機會。這就導致孩子的依賴性比較強,一時很難適應陌生的環境。如果孩子整天都待在家裡,家長又給不了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就會變得很呆滯,大腦也相對麻木了。這樣孩子在面對外人的時候,就會顯得很緊張,不敢打招呼,也很難融入新的圈子。

2.家長喜歡嚇唬孩子

孩子總有調皮搗蛋、不聽話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嚇唬孩子說「你再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到垃圾桶」、「你要是再哭,我就讓警察把你帶走」等等這樣恐嚇的話。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沒有安全感,膽小、怯懦。

3.平時對孩子的限制太多

當孩子想要嘗試一個新的事物時,家長由於想要保護孩子,會各種阻止。最終孩子做事就畏手畏腳,不敢嘗試新的東西,面對困難也很容易就放棄了。

4.家長的教育太過嚴厲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以大人的標準來的,不允許孩子犯一點點錯。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是家長安排好的,孩子只能乖乖執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也會進行嚴厲的懲罰。這就使得孩子做事都小心翼翼,生怕一個不小心又「觸犯」了家長。

如何幫助孩子變「外向」?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膽小之類的話

有些家長在孩子不和他人打招呼的時候,為了化解尷尬就會說「我家孩子比較膽小,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這樣一說,大人的面子似乎是挽回了。但是對於孩子來講,他自己會有心理暗示,覺得媽媽都這樣說了,那自己就是膽小、內向的人了。長此以往,孩子自己就默認了這種性格,很難改變。

2.巧妙打招呼,幫助孩子化解尷尬

大多數的家長,帶孩子遇到熟人的時候,急著讓孩子向對方打招呼「這是李阿姨,快點問阿姨好。」如果孩子沒有如願打招呼的話,家長就開始數落孩子,說孩子沒有禮貌,給自己丟面子了。要知道,這是你的熟人,對於孩子來講就是陌生人。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不妨這樣做:

「阿姨覺得你這件衣服很漂亮,你能告訴阿姨是誰給你買的嗎?」

這樣孩子就會感覺很輕鬆,慢慢也就有話說了。

3.選擇提問,以鼓勵為主

如果家長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太喜歡和人打招呼,那麼就不要逼迫孩子,非要讓孩子打招呼。回到家裡,傢伙長可以慢慢引導:

「寶貝,我們上次遇到小明和她媽媽的時候,你記得小明是怎麼跟我們打招呼的嗎?你覺得打招呼的時候聲音大一點好呢還是小一點好?」

家長應該有充分的耐心,多多鼓勵孩子,孩子慢慢也會接受的。

4.常帶孩子出去走走

孩子的成長環境不應該只在家裡,家長在有時間的時候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近處的可以是小區的活動區,附近的公園,遠一點的話,可以帶孩子去旅遊。在出去之後,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去和同齡人玩,平時也可以請大一點的孩子來家裡和孩子一起玩。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過程中,膽子就慢慢變大了。

淘媽說: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之間都會存在差異,家長要尊重孩子的發育狀態。同時,家長也不要過早的給孩子貼上一些標籤,只要你會正確的引導、教育,孩子還是可能變得更優秀的。

相關焦點

  •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越是告訴孩子不要害羞,大膽點、自信點,孩子越是畏畏縮縮。越是提醒孩子懂事有禮貌,見人要打招呼,孩子越是不聽。於是「悶葫蘆」、「內向自卑」等隨之而來的標籤就出現了。其實這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 孩子怕生怎麼辦?家長學會這五招,孩子再也不會怕生
    現實生活中,孩子怕生這種情況挺多的,我們該如何解決這種怕生的問題?這一集我就給打大分析一下怕生的原因和解決的對策。這個時候有的家長覺得面子上掛不住,就忍不住開始責備孩子:你怎麼這麼膽小啊、怎麼這麼沒禮貌啊,小朋友要有禮貌,男孩子膽子要大一點,經常強迫孩子打招呼。上面這些現象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怕生。怕生是孩子在5個月之後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5個月之前孩子看見陌生人是不會出現這種害怕的現象,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擔心!
  •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是膽小又怕生人?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幫助孩子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總是膽小又怕生人?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幫助孩子的在如今充滿競爭且合作的社會中,會經常發現膽小怕生的孩子,孩子膽小的問題與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往往父母在對待孩子時很多做法不夠正確,才造成孩子的心理緊張,表現出來就是害羞、膽小。
  • 怎樣糾正孩子怕生、膽小的毛病?
    問:寶貝2歲了,在眾人面前不敢大聲說話,總是害怕同齡的孩子。請問我該怎樣糾正她怕生、膽小的毛病呢? 解答:2歲寶寶正是依戀家人的時候,孩子對陌生人的認知意識增強了,會區分親密程度,並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識,膽小的孩子表現尤甚。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膽小,一般安全意識強的孩子會顯得膽小,但這也起到了自我保護的作用。
  • 「真膽小」,周圍人給內向孩子貼標籤,家長要和孩子「統一戰線」
    雖然大人們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真膽小」、「害羞」、「老實」,也許是隨口說所,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孩子對於這些標籤會有多麼的在意,甚至這類標籤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 曾經在美國有一位小學老師對於給孩子貼標籤的問題做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標誌的標籤實驗。
  • 孩子膽子小?家長不要擔心,5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
    孩子膽小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1、怕黑,尤其害怕獨自呆在黑暗的地方。2、怕生,見到生人不敢打招呼,總是躲在父母的身後。3、怕打雷、閃電、大風,只要遇到這種天氣,孩子不管在哪都是戰戰兢兢的。4、牴觸陌生環境,孩子只要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非常不適應,做什麼都放不開,畏手畏腳的。
  • 孩子怕生、膽小、不自信怎麼辦?教你2招讓孩子強大起來
    到了下午孩子放學,爸爸看到孩子一個人走出了學校,心情很是低落,回到家後,直接跑回了自己的房間。父母看到這一現象,心裡很不是滋味,便對其安撫,可孩子突然大哭了起來說道:我不想上學。父母聽到後,覺得孩子心理存在很大問題,變得越來越膽小,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為什麼孩子會越來越膽小?
  • 寶寶怕生膽小怎麼訓練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發現有一些寶寶在家的時候是非常活潑開朗的,而且膽子也比較大,可是一旦碰到生人,就會顯得非常膽怯,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那麼寶寶怕生膽小怎麼訓練?對於生性內向害羞、膽小,以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來說,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弱,有時看到陌生人時會害怕得大哭,所以在未熟悉前,儘量不讓陌生人突然接近孩子,以免孩子受到驚嚇而畏縮。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生活中似乎有這種現象:孩子活潑外向,就容易討得家人朋友的歡心,而長輩也覺得這樣的孩子以後更吃得開;內向的孩子得到長輩的青睞,他們總覺得這樣的孩子能力弱,不像別的孩子那麼優秀,認為內向的孩子有缺陷。
  • 孩子內向膽小,家長著急沒用,方法用對才有效!
    孩子內向膽小,這是兩個方面,內向和外向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膽小則是孩子不夠自信。自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源動力,這就需要家長更有耐心、細心和教育的智慧。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接納孩子的不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潛能,所以家長不能用固定性的思維去看孩子。
  • 孩子怕生怎麼引導
    既然已經意識到孩子的怕生問題,我們要做的便是幫她克服這個難關,讓她擺脫怕生的情緒。順其自然,不要強迫孩子首先我們要接受孩子在別人面前的怕生膽小,允許孩子害羞,在孩子不願意打招呼的時候不要批評,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認知,對陌生人會有自己的牴觸,如果強行讓孩子打招呼,裝熱情,反而適得其反。
  • 孩子膽小該怎麼教育?父母學會「情緒教練」,5步引導孩子
    在家都是小霸王,出門秒變小白兔,你家也有膽小的baby嗎?孩子很膽小,你該如何教育?有沒有總是否定責罵孩子?這些都可能導致孩子膽小,不敢接觸外界。jason幼兒園班裡有個好朋友,剛上幼兒園時就連下個臺階也要小心翼翼,從來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跑跑跳跳,因為怕摔倒,走路都很慢,發育看上去比其他孩子都慢了半拍,後來在一起玩時才發現,那個孩子的奶奶就是對孩子過度保護,生怕他磕了碰了,所以其他孩子們都在小區裡瘋跑時,他永遠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看上去很孤獨。
  • 面對孩子性格膽小、孤僻,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每位家長都希望可以培養的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可往往一些孩子總會出現內向、膽小的情況。看見陌生人下意識的後退,不敢與別人溝通交流,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這個性格時, 往往都會感到特別焦慮,但自己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做出改變。
  • 孩子有點怕生人,家長要避免這3點,不然孩子可能會越來越膽小
    當時姐姐就納悶了鑫鑫在家裡的時候比一個男孩子還要頑皮,怎麼一出門就變得這麼膽小?這還是不是我女兒?回到家裡姐姐就開始問鑫鑫:「你怎麼會被一個比你還要小一歲的弟弟欺負,你就不會還手嗎?」沒想到這件事發生之後鑫鑫一整天都開心不起來,即便是在家裡也不會像之前那樣調皮搗蛋了。其實在家裡調皮搗蛋的孩子,到了外面不一定就會不怕生。
  • 孩子怕生不是「病」,「有病」的是家長對此的態度及方式
    孩子「怕生」,一個令家長無比焦慮的問題在家霸王虎,出門低頭鼠!沒錯,這就是我家糖豆曾經的真實寫照。熟悉的讀者朋友都知道,我家糖豆從小就不是那種活潑可愛、能跟人自來熟的孩子——想去玩個滑滑梯,都得拉著我的手讓我陪著上去;但凡有陌生人離得近,他就會立刻抱著我的腿藏在我身後;甚至有小朋友想跟他一起玩兒,都會把他嚇哭或嚇跑。
  • 為什麼有些孩子膽小、怕生,原來全是因為家長,大師教你兩招搞定
    導讀:為什麼有些孩子膽小、怕生,原來全是因為家長,大師教你兩招搞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什麼有些孩子膽小、怕生,原來全是因為家長,大師教你兩招搞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靦腆怕生,經常陷入社交風暴,父母應該如何解救孩子呢?
    他們不敢主動和別人說話,看上去又膽小又軟弱,怪不得父母為他們感到擔憂,這樣的孩子的確該鍛鍊鍛鍊了。在老家裡很多親戚,第1次見到歡歡都非常開心,大家圍在一起,主想讓歡歡唱個歌或者是表演一個節目助助興,在大庭廣眾下歡歡覺得非常不好意思。而且親戚也沒有逼迫歡歡,又跟歡歡說,如果不想表演的話就算了,沒想到說完之後歡歡竟然捂著眼睛哭了起來,這讓小王覺得非常尷尬。後來小王當場跟親戚解釋,歡歡這孩子有點怕生,不習慣在這麼多人面前講話,於是就把歡歡抱去一邊了。
  • 寶寶膽小、怕生?家長在平時要避免這些行為
    ,那麼寶寶膽小該如何是好呢?1歲以內的寶寶不宜長時間待在室內公眾場所,如果上早教班,可以嘗試小時制的早教活動,寶寶在自然適應陌生環境的過程中,對鍛鍊膽量有一定好處3.0~3歲的嬰幼兒正處在獲得信任感、安全感,初步體驗自己能力的心理成長期,越是害怕的東西越要去看,這種現象很普遍4.學齡前兒童通常害怕離開父母,懼怕大個動物、恐怖面具等,孩子的這些害怕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家長的及時矯正
  • 「小明,快叫阿姨」,孩子怕生膽小,怎麼辦?
    生命因愛而生,世界因愛而美後臺經常收到爸爸媽媽們這樣的諮詢:「老師,我的寶寶在家很活躍,出去碰到人讓打招呼就躲,別人一抱就哭,很膽小,這要怎麼辦才好呢?」通常我們說這種現象是孩子的認生,也可稱為對陌生人的焦慮。
  • 孩子膽小、黏人還怕生?其實這都不叫事兒,父母真正要重視的是它
    其實每一個在步入社會後思慮周全、做事牢靠、注重安全的人,幾乎都擁有一個「膽小」「慫」的童年。「謹慎」「膽小」「敏感」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它出現的「太誇張」了而已。2.孩子的膽小其實與「年紀」、「閱歷」都息息相關的:年紀越小,身高及心智發育的程度也就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