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膽小」,周圍人給內向孩子貼標籤,家長要和孩子「統一戰線」

2020-08-23 育兒十月說

文:育兒十月說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亮兩片葉子,同樣也沒有性格一模一樣的兩個人,即使是一母同胞的孩子也各有特點。正因為如此,才會有人活潑開朗,有人沉默寡言,組成了這個豐富多彩的人間。

然而,相比於外向,樂於表達的孩子來說,性格內向的孩子似乎從小就會被人們所忽略,而且也非常容易被人們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籤。

比如,在大家庭聚會的時候,有孩子的家長常常會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藝。但通常情況下內向的孩子就會有一定的抗拒或者扭捏。此時,家長們就會直接說「這個孩子膽子小,不愛說話。」



同時在生活中大家也會經常遇到家長讓孩子主動打招呼問好時,孩子因為陌生而不開口的情況,很多家長對於這種情景常會向別人解釋「孩子害羞,老實的很」。

雖然大人們只是一句輕描淡寫的「真膽小」、「害羞」、「老實」,也許是隨口說所,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孩子對於這些標籤會有多麼的在意,甚至這類標籤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表現。

曾經在美國有一位小學老師對於給孩子貼標籤的問題做出了一個非常具有標誌的標籤實驗

起初她根據孩子眼睛顏色的不同將孩子分別分成為了藍眼睛和棕眼睛兩組。在第一天實驗的時候,小學老師告訴孩子們棕眼睛的孩子是聰明優秀的,而藍眼睛的孩子則是愚笨的。

同時老師要求藍眼睛的孩子在課堂上必須坐在最後面聽講,並不允許藍眼睛的孩子和棕眼睛的孩子在一起玩耍。

被老師強制分開,分別貼上「優秀」、「愚笨」的標籤後,棕眼睛的孩子很開心,而藍眼睛的孩子卻對自我產生了質疑,認為自己真的是笨拙平庸的人。

在第二天,該老師再次告訴孩子們第一天犯了一個錯誤,藍眼睛的孩子才是優秀的,而棕眼睛的孩子是愚笨的。同樣藍眼睛的孩子開始享受到棕眼睛孩子在頭一天所享受的所有優待。

在這種情況下,藍眼睛的孩子很快就恢復了自信和快樂,而棕眼睛的孩子則出現了和第一天藍眼睛孩子們一樣的自卑和失落。

而在這個實驗中,老師發現孩子們被貼上「愚笨」的標籤時,孩子們的學習能力也會隨之而下降。但當他們被貼上「優秀」的標籤時,孩子的學習能力則會得到一定的提升。

由此可見,成人們對孩子所貼的標籤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情況在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見甚至可以說是難以避免的。

那麼當周圍的人給內向的孩子貼標籤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父母和孩子要「統一戰線」。

1、重視孩子的情緒

當周圍的人隨意的對孩子貼標籤的時候,家長千萬不要隨口附和。此時,家長應該考慮到孩子的感受,通過孩子聽到標籤後的表情以及動作的變化,來猜測出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具有負面影響的標籤,家長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

2、關注孩子自身的看法

如果孩子被人貼了標籤,家長就要考慮到孩子自身的想法。家長可以詢問孩子對別人所貼的標籤有什麼看法,以此來了解孩子對自我的一種認知。

3、多多鼓勵孩子

雖然內向的孩子並不喜歡在他人面前有所表現,但是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了解的。當孩子出現害羞,膽怯的時候,家長可以多多的鼓勵孩子,利用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來告訴孩子他是能行的。

4、教導孩子正確的去看待別人的標籤

孩子對他人的評價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孩子被他人隨意評價的時候,家長要適時地引導孩子,教育孩子以正確的心態來面對。這樣孩子才會堅定自己的內心,而不是被他人所左右。

十月寄語:

總之,內向的孩子並不是像他人所看到的表面那般真的膽小,因為這類孩子的內心也會擁有強大的力量。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家長一定要注意和孩子以一起去面對外來的標籤。寶媽寶爸們,你們的孩子被貼過標籤嗎?你們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我是育兒十月說,想要了解更多有價值的育兒資訊,還請關注我!

相關焦點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
    馨香智慧:膽小害羞怕生?孩子總被貼標籤,家長應如何處理?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越是告訴孩子不要害羞,大膽點、自信點,孩子越是畏畏縮縮。越是提醒孩子懂事有禮貌,見人要打招呼,孩子越是不聽。於是「悶葫蘆」、「內向自卑」等隨之而來的標籤就出現了。其實這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 孩子內向膽小,家長著急沒用,方法用對才有效!
    孩子內向膽小,這是兩個方面,內向和外向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膽小則是孩子不夠自信。自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源動力,這就需要家長更有耐心、細心和教育的智慧。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接納孩子的不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潛能,所以家長不能用固定性的思維去看孩子。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懂得放手,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 孩子膽小、怕生?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家長該學會
    文|淘媽我們大人經常會用內向或外向去形容一個孩子,這是兩種不同的性格。雖說這兩種性格本來沒有什麼好壞之分,但是相對來講,外向的孩子似乎更受人歡迎一些。而那些內向一點的孩子,總會被人貼上膽小、怕生的標籤。那如果你家孩子是這樣的話,該怎麼辦呢?家長先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四個方法應該學會。
  • 孩子內向是性格缺陷?家長別再亂「貼標籤」,三點優勢助力成長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生活中,許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刻板印象,他們覺得孩子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利於未來成長。家長的刻板印象不無道理,現如今社會都喜歡外向、開朗的人,而對內向、悶悶不樂的人都不是太友好。這種情況也導致許多家長都在強行扭曲孩子的性格,把他們的內向性格轉變成外向。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面對像圓圓這樣的孩子,性子急的家長會很著急,他們擔心因為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將來難以融入社會。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
  • 孩子膽小又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孩子內向還是膽小為什麼?內向和膽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千萬不能混淆。有些孩子天生慢性子、說話聲音小,有些則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這都和基因有一定關聯。父母們要了解孩子先天的個性,不要著急給孩子貼標籤,默認孩子就是膽小或內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觀察孩子的情況,再「對症下藥」。內向的孩子有問題嗎?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其實,孩子也有自己成長的節奏,我們一再加速,只會適得其反。重點是內向不等於膽小,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讓他們慢慢來,我們只需要靜待花開!
  • 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相對比熊孩子來說,家長更希望孩子是個「慫娃」。但你可知道,其實不是孩子本身就膽小,而是家長的某些行為,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成長嗎?想培育出勇敢,獨立自信的孩子,家長可以從下面4個方面入手。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說到底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分類中的一種而已,並沒有什麼好和不好的區別。 孩子的性格內向就一定不好嗎?父母先不要急著給孩子貼標籤,看看內向的孩子有哪些優點再下結論。
  • 當別人說自家孩子「膽小」時,父母記住這幾點,孩子越來越有底氣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很「認生」:帶著孩子見到陌生的朋友或者是初次見面的親戚時,越是讓孩子和人打招呼,孩子就越是不配合,表現得很是靦腆;越是想讓孩子「大膽一些」,孩子越是躲在父母的身後。「標籤」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和引導,孩子們一旦認為自己具有某種「標籤」後,他們就會逐漸成為具有這種特質的人。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明顯,他們會很相信身邊親近的人說出的話,因此,如果孩子的性格本身是偏內向的話,不要隨便地給孩子貼上標籤。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身邊總有這樣一群寶媽,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久而久之,孩子在內心也會將自己定性為膽小的人。 晨媽之前也總說蛋蛋內向膽小,因為每次讓他自己去接觸一些人和事之時,他就會畏畏縮縮,非拉著我陪他。
  • 生活不允許我膽小、內向
    從小被父母定義為膽小,內向,笨,老實。 後來我就真成為了這樣的人,見到比我優秀的人,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表情不協調,自卑。漸漸地就反應遲鈍,語速緩慢,到現在孩子那麼大了,我永遠記得五年前的一天,某個人當著所有同事的面說我口痴!
  • 當別人說你家孩子「膽小」、「懦弱」時,寶媽應該如何應對?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當帶著孩子出門遇到熟人的時候,你提醒孩子要和對方打招呼,孩子往往都不願意開口,甚至有的孩子還會躲在父母的身後,避開熟人的注視。而這個時候,對方則會哈哈一笑,說道:「你們家孩子很膽小呀,見人就害羞」。
  • 「你家娃膽子好小」,當孩子被嘲諷時,家長別逼孩子應該保護他
    有時候孩子不願意跟別人打招呼,會被人說「你家孩子真膽小,」當孩子被貼上這樣的標籤,也會受到這樣標籤的影響。,家長要站在孩子那邊,請問我家小孩的膽小惹你不舒服?給你造成什麼不便了,他只是到一個新環境,沒有準備好,而且他非常仔細觀察和熟悉周圍環境,等他準備了,他自然會和別人互動。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2個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殊不知你的每一次刻意,都會讓孩子的信心縮減一點。久而久之,孩子在內心也會將自己定性為膽小的人。,以後絕不隨意的給孩子「貼標籤」。
  • 給孩子「貼標籤」不一定都是壞事,巧用標籤讓孩子成為「自己」
    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父母「貼標籤」的方式所決定的,有些家長給孩子貼上的是負面的標籤,自然帶來的也是負面的作用。正向的具有肯定意味的標籤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家長應該巧用這種貼標籤的方式讓孩子變得更好。王女士家3歲的女兒十分內向,甚至平時見到熟人都不敢打招呼,更別提和陌生人相處了。
  • 孩子膽小、懦弱,家長怎麼做,才能讓娃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擁有一個好性格,可以讓人在這個社會上受益良多。現在的家長普遍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希望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性格。可往往一些家長的教育方式就會出現問題,導致孩子的性格變的非常膽小、內向,這是所有家長都不希望孩子出現的一種性格。可當孩子出現這種性格時,家長並不知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反而去孩子身上找原因。
  • 你會給孩子貼標籤嗎?
    有很多人都喜歡給孩子貼標籤「你就是笨」、「你就是膽小鬼」,被定義為笨、差的孩子,內心就會越來越自卑。而被定義為「聰明」、「勇敢」的孩子則越來越優秀。後來這個親戚也不讓她叫人了,直接跟別人介紹說,「我們家孩子特別內向,每次讓她叫人都不說話,太靦腆了」。結果,孩子越發的不愛說話,也不跟他們交流。但是我也問過這個孩子,孩子說:「後來見到長輩我也想叫人的,也想跟別人聊天的。但是我還沒開口,媽媽就說我內向,我就又把話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