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允許我膽小、內向

2020-10-10 飛輝記錄

從小被父母定義為膽小,內向,笨,老實。

後來我就真成為了這樣的人,見到比我優秀的人,唯唯諾諾、不敢表達自己,表情不協調,自卑。漸漸地就反應遲鈍,語速緩慢,到現在孩子那麼大了,我永遠記得五年前的一天,某個人當著所有同事的面說我口痴!

再 後來結婚生子了,孩子也像我,再一次我的孩子被我的母親貼標籤,「孩子你像你母親」,要知道這些話又一次刺痛我的肝臟,我知道這不是褒義詞。其實人都有兩面性,在某些時刻特別開朗,但是在比自己優秀的人面前就膽怯,仔細回想我這輩子就因為性格膽小,內向吃了虧,特別在職場,不敢表達就是自己的致命點,也產生了諸多誤會,讓我懊惱不已。我想呼籲所有家長們包括我自己,謹言慎行,你的一句話可以救一個人也可以殺一個人啊!不要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而口出惡言傷害孩子,也不要拿你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做比較,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請尊重每一個生命,哪怕是您的孩子!我在此反省自己,以後要好好對我的孩子!及於孩子多一些溫暖,多表揚少打擊,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接受不完美的孩子也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自己以後任何場合努力克服不自信,不卑微,不膽怯,有空多看看書寫寫文章,增加自己的表達能力,知識量,眼界,成為更好的自己,加油,奧力給!

相關焦點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學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生活中我也發現二寶開始變得有禮貌,比方說:在樓道裡遇到陌生的爺爺奶奶她會問好,還會在離開時和別人道別等等。可在這之前二寶卻恰恰相反,我也曾因為她的內向性格而苦惱過,為此也查閱過很多的育兒書籍,最後才明白了孩子內向的原因。
  • 孩子膽小,內向怎麼辦?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所以,要想培養自信勇敢的孩子,以下四件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哦~懂得放手,不束縛孩子自由生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家庭中,對孩子溺愛的家長越來越多。
  • 孩子上幼兒園,性格內向、膽小,怎麼辦?
    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幼兒園裡面老師反饋,比較喜歡自己玩,不主動參與遊戲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老師帶著,就會參加。最近兩個多月,每天都會問明天上不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偶爾想媽媽會哭,希望我能每天都接他,或者陪他。我試圖給他解釋上班和上幼兒園的事情,他不能接受,而且會哭。這怎麼處理呢?
  • 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怎麼辦?
    我兒子四歲,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幼兒園裡面老師反饋,比較喜歡自己玩,不主動參與遊戲或者和其他小朋友玩,如果老師帶著,就會參加。最近兩個多月,每天都會問明天上不上幼兒園,不願意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偶爾想媽媽會哭,希望我能每天都接他,或者陪他。我試圖給他解釋上班和上幼兒園的事情,他不能接受,而且會哭。這怎麼處理呢?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是因為後天父母的養育方式。那麼,什麼樣的父母容易養出膽小、內向、不自信的孩子呢? 1.過度控制型 父母過度的關愛,限制太多,總是給孩子提供太多的幫助,剝奪孩子鍛鍊的機會。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獨生孩子在家缺少玩伴,入學又不懂得如何認識新朋友,逐漸會養成性格內向、不樂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內向性格,不敢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孩子膽小又內向,多半是父母做錯了這些事
    是啊,看見陌生人一句話不敢說在遊樂園人家都爬上爬下打成一片,他不敢說話就一個人玩海洋球,怪心疼的……這是我們在家長們準備接孩子時,最常聽到的「吐槽」。不排除有些寶寶天不怕地不怕,但更多的是害羞、靦腆、膽小的寶寶們。孩子以後「闖不出去」可咋辦?
  • 從膽小內向,到禮貌大方!我用賈靜雯的方法,解決了娃內向的問題
    昨天,幼兒園小瑞老師跟我反饋了暖小心最近在幼兒園的表現,說她跟班上的每個小朋友都相處得特別好,很暖,很喜歡幫助人。她會很主動地表達自己的心意,經常跟老師說:「小瑞老師,我怎麼這麼喜歡你!」遇到不認識的老師,她也會主動上去打招呼, 很多別的班的老師也都很喜歡她。小瑞老師說:「暖小心這段時間好像變了一個人。」是的,我也發現了。
  • 孩子內向膽小,家長著急沒用,方法用對才有效!
    孩子內向膽小,這是兩個方面,內向和外向並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膽小則是孩子不夠自信。自信是一個孩子成長的源動力,這就需要家長更有耐心、細心和教育的智慧。 作為家長首先我們要學會接納,接納孩子的不同,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潛能,所以家長不能用固定性的思維去看孩子。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一定要知道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二個
    「是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內向、膽小?」前幾天,群裡一寶媽抱怨起自家娃內向膽小的性格,讓她感到很頭疼。「對陌生環境很敏感,變得很侷促。」「只要出門,就特別依賴身邊人,到哪都得跟著。」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
  • 孩子膽小、內向,一定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
    閨蜜是個女強人,夫妻倆工作都忙,就把兒子樂樂留在老家讓姥姥姥爺照顧,樂樂3歲要上幼兒園了才接回身邊,慢慢的她發現孩子不愛跟別的小朋友玩,老師反映樂樂在學校也不合群,總是自己一個人躲在角落裡,老師提問也不敢舉手。
  • 育兒:深入剖析為什麼兒童膽小、內向,這才是問題的根源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活潑、開朗,很多父母不禁要問:我家孩子為什麼那麼內向、膽小?這是很多家長內心的疑問,然而當他們想要改變孩子這種情況的時候,好像又束手無策。但其實內向和膽小在心理學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內向:也叫內傾人格,對事物常常會有慢熱、安靜的表現,對陌生的人和事,不願輕易的接近;膽小:對某些事物感到恐懼、畏縮,在行為上不敢向前,更願意投入到熟悉的人和事物中。
  • 「真膽小」,周圍人給內向孩子貼標籤,家長要和孩子「統一戰線」
    然而,相比於外向,樂於表達的孩子來說,性格內向的孩子似乎從小就會被人們所忽略,而且也非常容易被人們貼上一些不好的標籤。 比如,在大家庭聚會的時候,有孩子的家長常常會希望自家孩子能夠在眾人面前表現一下自己的才藝。但通常情況下內向的孩子就會有一定的抗拒或者扭捏。此時,家長們就會直接說「這個孩子膽子小,不愛說話。」
  • 密友眼中的殺親嫌犯 膽小、懦弱、內向(組圖)
    有怎樣的學習生活背景?成都商報記者之前曾專訪美國檢方,再結合美國媒體的報導,大致可還原這位嫌犯。根據美國媒體的報導,汪看起來並非一些媒體片面報導中的冷血殺手。其密友爆料,嫌犯出身知識分子家庭,曾是工程師,平時內向怕事,「他這個人性格比較內向,但是沒有暴力傾向。」
  • 從膽小害羞,到禮貌大方!想解決孩子內向的問題,家長要用對方法
    3)不允許孩子待在室內很時候,內向的孩子都喜歡自己待著,在房間裡安靜地看書或者是發呆。父母看到就不高興了,他們覺得孩子就應該要活潑好動,一直待在室內不好。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擁有自己的性格特點,並不是所有孩子都喜歡在外面玩。
  • 孩子性格膽小、內向,父母要做好這3件事,助力他們更好的成長
    生活中似乎有這種現象:孩子活潑外向,就容易討得家人朋友的歡心,而長輩也覺得這樣的孩子以後更吃得開;內向的孩子則難得到長輩的青睞,他們總覺得這樣的孩子能力弱,不像別的孩子那麼優秀,認為內向的孩子有缺陷。內向,外向,都屬於人類的正常性格特徵。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通常源於這類家庭教育,家長必看
    1、家長關係不和諧,父母經吵架在孩子眼中,別人家的父母總是和和睦睦,自己的父母總是吵吵鬧鬧的,久而久之在心理上形成強烈的反差。如果有其他孩子嘲笑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卑,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而且父母經常吵架,孩子會變得不相信別人、缺乏安全感、脾氣變差等等。與別人交往時,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自己就會孤立自己,人際交往就會越來越差。
  • 孩子膽小、內向,多半與父母這些行為有關,尤其第2個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內向膽小,而是家長們的一些行為,束縛了孩子們自由成長!,會自動將孩子的內向歸結為膽小。朋友大驚,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回答說:「奶奶每天都說我沒禮貌,她都這樣說我了,我就不想當有禮貌的小孩了!」
  • 寶媽對孩子大吼大叫,孩子變得內向又膽小,怎麼辦?
    時間長了,樂樂也就漸漸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也不敢太放肆,害怕惹媽媽不高興。也怪自己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太過嚴格,才讓兒子變得內向、膽小、也不愛說話了。每次想到這些,小梅就陷入深深的自責和後悔中。然而後悔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該如何改善孩子內向、膽小、不愛說話的這種現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