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出遊,4件事家長不要做,另外4件事要做好,關乎孩子安全

2020-10-06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在國慶節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喜歡帶著孩子自己駕車出門遊玩,這樣擁有較高的旅行自由度,同時能夠用有限的時間去遊覽一些全家人都很感興趣的景區,且車上還能夠攜帶更多的旅行用品,既方便又快捷。

不過,有些家長在帶孩子出行的時候,卻總會出現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孩子丟失的問題。

郭先生在國慶的時候,就和自己的愛人帶著孩子,一家三口高高興興的出行。郭先生在經過高速服務區的時候,要上衛生間,就將車停在服務區,由於孩子不想上衛生間,於是郭先生就和愛人去了衛生間,孩子獨自一人留在車上,等待父母回來。

不一會兒,郭先生夫妻上完洗手間回到車上,一邊討論接下來的目的地,一邊開車出了服務區。

但是,就在幾分鐘之後,郭先生慌了,因為他和自己的妻子在討論好目的地之後,問孩子的意思,結果發現坐在後排的孩子沒有絲毫的回應,坐在副駕駛的而妻子回頭一看,後排哪裡還有孩子的身影?

孩子不見了,這對郭先生夫婦猶如晴天霹靂,但是孩子怎麼可能不見呢?於是,郭先生的妻子就打電話報了警。

不過,沒過一會兒,警察那邊就傳來了消息說:郭先生的孩子很安全,民警正在駕車將孩子送往下一個服務區,也讓郭先生夫婦在下個服務區等待孩子的到來。

原來,郭先生夫婦在服務區上衛生間的時候,孩子一個人在車上感覺十分的無聊,於是就下車到服務區的商店裡面去買了些吃的,結果剛出門,就看到自己的父母駕車離去,當時孩子已經無法追上自家的汽車了,只好又回到服務區向工作人員進行求助。

其實,像是郭先生的這種情況還有很多,去年在浙江就發生過一件事,民警在巡邏的時候發現有個小女孩獨自在停車場大哭,一問之下才明白是和家長走散了,事情的原因也是家長的注意力渙散,沒有意識到孩子未上車,徑直開車走了。

還有前年的江西貢江鎮,三個孩子脫離父母監護範圍獨行,結果迷路,還好後來被民警尋回。新餘仙女湖碼頭,一名僅有三歲的孩子哭鬧著要找媽媽,原來是乘船時家長沒有牽好孩子導致走散等等。

那麼,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我們身上出現,家長在假期帶孩子出門的時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假期出遊,這4件事家長不要做

家長在帶孩子出門的時候,不必自己一個人出門,因為家長增加了監護孩子的義務與責任。所以,家長在帶孩子假期出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做這四件事。

1)經常不確認孩子的位置

有些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十分的大意,感覺孩子總會跟上自己,所以沒有確認孩子位置的習慣,這就導致孩子如果走失的話,家長無法及時的發現,篇首的案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所以,家長在帶孩子出行的時候,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經常性的關注孩子的位置,確認孩子的安全狀態,為孩子潛在的危險動作、行為等做出預判,避免孩子走失,或是產生危險情況。

2)過於相信孩子的個人能力和社會經驗

相信孩子是一件好事,而且對於孩子的自信心培養、積極心態的建立等等,都有很大的好處。

但是,家長不能夠盲目的相信孩子,要深刻的了解到孩子的個人能力到底有多強,一些超過孩子能力的事情,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做,但是家長要在旁邊做好監護事宜。

但是有些家長就是太過相信孩子,在外出行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在人潮中去買東西,上廁所等等,最終孩子可能會因為迷路,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走失。

所以,家長可以相信孩子,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對孩子進行監護,任何不加監護的信任,只不過是家長為了懶惰而找的藉口罷了。


3)過於專注於自己的體驗

出遊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深入的體驗到景點的特點,所以,很多家長到了景點之後,都是非常投入的去感受景點給自己帶來的舒適感,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況,而這時候就很可能發生孩子走失的情況。

所以,家長可以感受景點的特色,但是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牽緊孩子的手,做好監護工作的同時欣賞美景。

4)走路的時候喜歡玩手機

走路不要玩手機!走路不要玩手機!走路不要玩手機!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現在的人被手機支配的過於嚴重,即便是出行也會一直刷著手機,但是如果家長把注意力集中在手機上,那麼自然就會忽略了孩子,從而就有可能將孩子丟失。

所以,出行的時候,家長不要一直拿著手機,即便拿著手機,也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孩子。

帶娃出行,這4件事家長要做好

另外,在出行的時候,家長最好做到以下四個方面:

①讓孩子牢記個人基本信息

在出行前,一定要讓孩子記住一些基本的個人信息,就比如父母的聯繫方式、家庭住址、父母的名字、自己的名字等等,這些信息在孩子無意走失之後,是尋回父母的關鍵信息。

②教會孩子基本的求助方法

家長還要讓孩子學會一些基本的求助方法,比如:和家長走失的時候,可以找警察叔叔幫助自己尋回家長。如果在大型的商場或是超市走失,也可以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員進行幫助等等。

③時刻關注孩子的位置和安全

家長帶孩子出行的時候,不僅僅要時刻的關注孩子的位置,還需要保證孩子的安全。在一些人流量比較大的地方,或是一些交通樞紐,家長最好牽緊孩子的手,保證孩子時刻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避免孩子被人流衝散。

④走散之後不要自行亂走

最後,家長還需要告訴孩子,萬一和家長走失,孩子不要過於的慌張和著急,避免自己亂跑,不要到處去找家長,而是要儘量的待在原地,或是向可信任的人求助,增加尋回家長的效率。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國慶節小長假帶娃出門,家長最好做好這4件事,以防孩子遭遇不測
    國慶節小長假帶娃出門,家長最好做好這4件事,以防孩子遭遇不測今年的國慶節和中秋節是同一天,想必各位都已經開始休假玩耍了吧。在國慶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裡,帶娃出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但是,國慶期間帶娃出門,也要做好一些防範工作。特別是這4件事一定要做好,以防孩子遭遇不測。
  • 張文宏談五一假期出遊 做好三件事帶娃旅遊才安全
    原標題:張文宏談五一假期出遊 做好三件事帶娃旅遊才安全     馬上就要五一了,國家之前建議是放假五天,不知道你家娃上學了沒有,如果上學不知道有假放嗎?如果放假你會不會想帶孩子出去玩兒一會?     很多家長也是放假的時候才有時候帶孩子出去玩,所以非常珍惜放假和孩子共度的美好旅行時光。
  • 大一新生開學,家長不要做這4件事,容易給孩子帶來「麻煩」
    但小編溫馨提醒各位家長朋友,你們愛子心切的心一定要用對地方哦,就比如以下4件事,家長朋友儘量不要做,很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麻煩」,甚至影響她今後的大學生活。 大一新生入學,家長不要做這4件事,容易給孩子「幫倒忙」
  • 國慶帶娃出遊,請家長朋友們務必做好這件事,事關孩子的生命安全
    不讓孩子坐安全座椅的原因無非有兩點,一是家長覺得沒必要;二是孩子不願意坐,不坐安全座椅的孩子都坐哪?想必大多數都是被家長帶在後排坐,少數膽大的家長會將孩子一個人置身於副駕駛上,還有就是讓孩子坐在後排系成人安全帶。那麼,不乘坐兒童安全座椅究竟是有多危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為了檢測家長通常用的方式是否安全,特此做了實驗。
  • 吃完飯,不要讓孩子馬上做這4件事!
    每逢節日,孩子的飲食安全總會讓父母格外緊張,但就在大家關注孩子吃了什麼、吃了多少的同時,還有一件事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飯後做了什麼!我們的胃腸在飯後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食物,如果飯後做了不該做的事,也很容易導致嚴重後果!
  • 暑假期間,家長務必配合老師做好這2件事
    暑假已經差不多過去一半了,很多家長忙著給孩子報輔導班,也有些家長選擇帶孩子出遊。不論家長和孩子以何種方式過暑假,都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做好下面2件事。暑假放假在家,父母一定把安全教育做到位,下面幾點安全知識務必和孩子一起做到。
  • 父母在這4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家長都捨不得
    很多家長都是這麼想的,愛孩子,就應該將自己的一切都毫無保留地給孩子,甚至有些父母直接把孩子本該自己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導致孩子從小懶散放縱。不少家長就是因為狠不下心來,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捨得批評,還一味地溺愛,導致孩子從小就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家長們要狠心教育孩子,你越是狠心,孩子就越是出色。
  • 節後孩子不肯回幼兒園?這7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
    中秋國慶雙節小長假在不知不覺中接近尾聲,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開始上班/上學倒計時了。有的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開學一個月,好不容易不吵不鬧乖乖上幼兒園的孩子,又要鬧起小脾氣了;收假之後還會又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了......
  • 人微言輕的時候,少做這三件事,多做另外三件事!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低谷的時候,莫做3件事,多做4件事!《增廣賢文》裡面說得好:「力微休負重,言輕莫勸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簡簡單單幾句話向我們道透社會和人性的現實一面,真可謂「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啊!
  • 節後孩子不回幼兒園?這7件事家長千萬不要做
    中秋國慶雙節小長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開始上班/上學倒計時了。有的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開學半個月,好不容易不吵不鬧乖乖上幼兒園的孩子,又要鬧起小脾氣了;收假之後還會又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了......親貝網小編要說的是,家長們應該主動調整孩子的行為和心態,避免「節後綜合症」,幫助孩子儘快適應返園生活。
  • 孩子上幼兒園要不要包紅包?幼師:包了也沒用,不如做好這4件事
    孩子上幼兒園到底要不要給老師包紅包?她說:「家長確實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你就算包了也沒有用,老師根本就不會收。」與其包紅包,不如做好這4件事出現問題第一時間聯繫老師,而不是園長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在幼兒園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是先聯繫園長,給園長施壓並要求解決。其實,老師直接負責孩子,而園長要管理整個幼兒園。家長聯繫園長,園長還要一級一級向下傳達通報,反而是浪費時間。當家長認為需要幼兒園出面解決某些問題時,可以直接聯繫孩子的老師。
  • 李玫瑾坦言:專注力差的孩子,多半是家長每天在做這4件事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專注力都沒有那麼強,而且有的時候這跟孩子本身是沒有任何關聯的。李玫瑾教授也曾對此有過表示:阻礙孩子專注力發展的主因,正是家長每天做了這4件事情。
  • 寶寶長牙期,家長做好這4件事,讓他牙齒健康又美觀!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家長不能有拔苗助長的心思,因這會嚴重擾亂他們的生長。在長牙這件事上,並沒有明確的時間規定,所以說家長也用著急。只要確保寶寶的身體發育正常,畢竟身體健康最為重要。
  • 複課在即,家長要做好3件事,守護孩子的健康安全
    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不少省份都準備給孩子複課了。不少家長也終於長舒了一口氣:神獸要歸山了!但是,比起帶娃壓力減小的愉悅來,孩子的健康安全更應提上日程。複課在即,我們該如何給娃做好安全防護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複課前,家長最應該做好的3件事。
  • 想孩子上好小學,家長要做好這1件事
    開學前,很多家長總問我許多有關孩子入學的問題。現在,我把這些交流內容整理成《想孩子上好小學,幼兒園的家長要做好這些事》文章集,與大家分享。家長4:「幼兒園還是多教些知識,上一年級,孩子容易些,家長省心些,一年級老師也輕鬆,一舉三得,為什麼要零起點?」家長5:「為了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我提前給孩子退園,讓他上幼小銜接機構,多識字多寫字,多學習加減法。但孩子卻總哭鬧,急死我了。」
  • 想讓孩子長得更高,做對4件事很重要!家長可以試一試
    相關研究調查曾表明:當今社會,53%的家長都對孩子的身高不滿意,86%的家長認為孩子的身高會影響到孩子的前途,還有90%的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標準身高的基礎上再「竄一竄」。而想讓孩子長高,做對4件事很重要,父母值得一試。
  • 新生兒出生後,這4件事要及時問醫生,關乎寶寶健康和安全
    所以,陪伴的家人不管再忙、產婦不管多累,也不要忘記向醫生詢問這幾件事。主要目的是與其他的寶寶做好區別,讓護士在進行護理時避免抱錯。
  • 假期來臨,帶孩子出去玩記好4件事,能避免「災難」發生
    想要和孩子來場開心甜蜜的親子遊,這4件事可要牢記於心啊。一、行程要安排合理孩子年齡越小,就越要避免折騰。行程主要以輕鬆休閒為主,不要去人群過於密集的景點,比如迪士尼。折騰一兩天回來,孩子恐怕只能記住密密麻麻的人群。
  • 寶寶剛出生,寶媽寶爸首先應該做好的4件事
    一般說來,順產的媽媽在2~3天之後就能出院,而剖腹產的媽媽可能要4~7天左右才能出院。在醫院的這幾天,面對小小的生命,你會不會有點不知所措?面對一大堆隨之而來的問題,爸爸媽媽首先又要做好哪些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初來乍到,家長要做好的4件事情。
  • 想要孩子變優秀,父母一定要「忍住」的4件事
    在養娃的道路上我們總是想要想盡一切辦法把孩子培養的更優秀。有些媽媽輕輕鬆鬆就養出了出類拔萃的孩子,而又有些媽媽累死累活也養不出好孩子,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要想孩子更優秀,一定要「忍住」4件事。 第一件事:忍住妥協。 在商場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許多孩子哭鬧著想要某一樣玩具,有些家長堅持著不買,把孩子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