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國慶雙節小長假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要開始上班/上學倒計時了。
有的家長就會開始擔心:開學半個月,好不容易不吵不鬧乖乖上幼兒園的孩子,又要鬧起小脾氣了;收假之後還會又開始抗拒上幼兒園了......
親貝網小編要說的是,家長們應該主動調整孩子的行為和心態,避免「節後綜合症」,幫助孩子儘快適應返園生活。
誤區1:放假開始惡補
很多家長可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飲食不夠營養,於是逮著機會就開始給孩子惡補,這樣的做法是十分錯誤的!
不規律的飲食容易造成孩子回園後吃不下飯,暴飲暴食容易生病、影響身體發育。
幼師建議:孩子放假的飲食要做到,葷素搭配,有規律。
還請家長儘快幫孩子恢復幼兒園的飲食習慣
誤區2:不規律的作息
不要認為短短幾天的放縱不會帶來什麼影響,實際上小長假期間不規律的作息,讓孩子難以適應節後幼兒園的生活。
小長假期間還是應該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睡前不給孩子看過多電視。
節後調節孩子的睡眠規律,可以用這3個小技巧
創造睡眠環境
做好睡前準備
進行睡前安撫
誤區3:和孩子談條件
很多家長都會和孩子談條件,比如:你乖乖去幼兒園我就給你買這個你如果去幼兒園我就帶你去吃那個
然而,常常都毀約...
開學前家長應和孩子建立信任,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哄騙只是一時之效,孩子上當後便會逐漸失去安全感。
誤區4:家長過度「代勞」
小寶貝好不容易放了假,家裡的長輩們可想得不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吃喝拉撒全都包辦了。
孩子在幼兒園好不容易,培養的良好習慣,自理能力,全部都還給了老師。
家長應該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這樣孩子返園也就不至於因為這些事搞不定而過分離不開你了。
誤區5:給孩子傳達負面情緒
情緒是會傳染的,尤其是負面的情緒。
假期的最後一天,應該告訴孩子:「假期快結束了哦,爸爸媽媽也要上班啦,寶貝你也有任務,要回幼兒園了,真是太期待了」
要對孩子給正面動力而不是負面壓力
誤區6:假期就窩在家裡
有的孩子三天小長假就一直窩在家裡,也不和外界接觸,返園後ta會感到很陌生和不適。
家長們應該趁著放假,帶孩子們出去親近一下大自然,和別的孩子一起交流,玩耍。
誤區7:向哭鬧妥協
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上,態度也不夠堅定。孩子只要一哭,家長馬上就開始心疼而妥協了,一來二去,孩子們就發現哭鬧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結果就是變本加厲地哭鬧。
最後的話
小長假剩餘量告急,多向孩子灌輸幼兒園的正能量信息,讓孩子對幼兒園生活滿懷期待。
要孩子喜歡去幼兒園,很多時候不是去給孩子說教,而是要家長耐心地引導。
信息來源:幼師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