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經常發脾氣,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2020-08-26 EF英孚教育親子英語

今天小E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


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1

如果孩子總是撒謊,

是因為家長過去對他們的錯誤反應過度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會挨罵,而尋求的一個避難所。所以,當孩子逐漸長大,能分辨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後果時,說謊似乎就成為了一種可以保護自己的手段。


父母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最親密、最值得信賴的人,當孩子出現錯誤、面對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信任度的高低


2

如果孩子經常嫉妒別人,

可能是因為你常拿他和別人比較


每個孩子從小都有一個天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爸爸媽媽是想激勵鞭策孩子,變得更好,但事實上,經常拿比孩子強的人刺激他,這類語言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


時間長了,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產生嫉妒或是自暴自棄的心理。


3

如果你覺得孩子已經有了很多玩具,

但他仍愛搶別人的來玩,

那說明你沒有給他選擇權


其實,在1歲半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逐漸開始萌芽,但往往很多爸爸媽媽在潛意識裡都有著很強的控制欲,典型的權威式教育方式。


穿什麼衣服,買什麼玩具,上什麼興趣班……選擇權都不肯給孩子自己。

父母控制欲過強會導致孩子兩個極端:一種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無主見,凡事都要問家長意見,成為巨嬰;另外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叛逆,甚至和父母對著幹。


給予孩子選項是給予他們尊重的重要表現。一旦孩子做了選擇,他就會覺得這是他自己做的決定而不是父母強加給他的。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和肯定後,獨立自主的人格也就慢慢形成了。


4

孩子沒主見、很害羞,

那可能是爸媽幫他做得太多


「孩子膽子特別小,上小學了還不敢一個人去超市」;


「在學校孩子很少主動和同學們說話,我特別擔心」


……

出於「我這是為你好」的考慮,爸爸媽媽習慣性地包辦、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事。但長期這樣,孩子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認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漸漸失去主觀意願,自然就慢慢沒有主見了。


「我也想自己去超市買東西,但媽媽說她不放心我一個人,只好算了咯。」


時間長了,在爸爸媽媽一次次的「保護」中,孩子會連最基本的想法都懶得表述。


5

愛發脾氣的孩子,

只是想要你的關注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不聽話的表現。


但其實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背後,其實是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從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6

長期被命令的孩子,

也學不會尊重別人


「別哭了,這有什麼好哭的!」、「大人說話,小孩兒別插嘴!」


有沒有覺得這幾句話超耳熟?爸爸媽媽們一不小心就會用命令的口吻來強制孩子做一些事,對孩子來說,這樣其實是不尊重的表現。長期接收這樣的語句,孩子會慢慢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視,從而降低自尊,更可怕的是有樣學樣


沒有從家長的身上學會尊重,自然不能明白如何尊重別人。

都說家長是世界上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工作,誰都可以做,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好。


而養娃就是個升級打怪的過程,需要爸爸媽媽們不斷修煉,才能闖關成功!你在雞娃的過程中產生過什麼樣的困擾和疑惑,歡迎來和小E嘮嘮嗑啊!


*本文素材來自網站BrightSide.me,為非商業用途使用,如因版權等有疑問,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繫「EF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

相關焦點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動不動發脾氣,是因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雖然爸爸媽媽是想激勵鞭策孩子,變得更好,但事實上,經常拿比孩子強的人刺激他,這類語言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時間長了,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產生嫉妒或是自暴自棄的心理。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今天小E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到這件事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 孩子莫名其妙的發脾氣,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
    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愛張回應孩子的情緒,如果是忽視或者對抗或者對抗的,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反彈。父母經常會做錯的三件事面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會做錯的三件事。另外一種是強力壓制,運用家長的權威制止孩子發脾氣。但是長期壓抑孩子情緒,孩子敢怒不敢言,生氣的情緒會被累積,忍受到一定極限後,孩子會爆發出更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引起生理上的症狀。3錯誤式隔離。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會讓家長難以接受。
  • 孩子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
    還有一個原因是就愛張回應孩子的情緒,如果是忽視或者對抗或者對抗的,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反彈。父母經常會做錯的三件事面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會做錯的三件事。另外一種是強力壓制,運用家長的權威制止孩子發脾氣。但是長期壓抑孩子情緒,孩子敢怒不敢言,生氣的情緒會被累積,忍受到一定極限後,孩子會爆發出更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會引起生理上的症狀。3、錯誤式隔離。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會讓家長難以接受。
  • 寶寶愛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愛發脾氣寶寶,家長要做到這幾點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寶寶步入一歲後越來越容易發脾氣,不止會哭鬧,還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聽得你頭皮發麻,心煩意亂。管教愛發脾氣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長要做到下面幾點:首先,家長要保持冷靜,在寶寶發脾氣哭鬧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要妄圖用你的聲音去覆蓋他的哭叫聲,這只會讓寶寶越叫越大聲。家長要去尋找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對症下藥,合理安撫。
  • 女人經常在這四件事上對你發脾氣,其實是因為她一直在假裝愛你
    網友傾訴,圖文無關,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很多女人在愛情裡不是能做到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脾氣,她們不想被束縛想用自己的方式對待愛情,她們不想委屈自己來討好男人,有時候拿捏不了發脾氣時的輕重。但是女人經常在這四件事上對你發脾氣,其實是因為她一直在假裝愛你,一般來說,有這四件事。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關鍵期,這5件事家長要「使勁管」
    ,李玫瑾教授就曾說:3-6歲是孩子性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家長千萬不能放縱,當小朋友做了這5件事情時,一定要使勁管。哪5件事?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去糾正的話,那麼他們以後就會變成一個謊話連篇的人,這是特別惡劣的事。因此在6歲之前,家長一定要根據小孩的說謊原因來進行糾正,千萬不能容忍下去,只有儘早糾正,小孩才可以改掉這種壞習慣。
  • 孩子生氣時,家長別做這6件事
    不少家長吐槽:現在的孩子脾氣可真大,發起火來,真是不好惹。這樣說的家長,其實是懂得觀察孩子的家長,同時也是對孩子的情緒管理比較重視的。但在具體場景中,家長卻很容易踩到孩子的「雷區」,孩子越是生氣,家長越來氣,親子之間瞬間就是一場血雨腥風。下面6件事,孩子生氣時家長不要做。
  • 孩子總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這都是家長沒做好這6件事
    所以家長們如果你發現你家娃愛發脾氣、大喊大叫,是不是因為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出錯了?1.家長學會控制情緒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要讓寶媽心情保持愉悅,這樣對孩子好,所以也就說明從小開始,孩子的情緒就會受到家長影響,並且孩子也會模仿大人。
  • 應對孩子公共場合發脾氣,聰明父母都會做這幾件事
    其實,絕大多數家長都經歷過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脾氣的狀況。如果說在其他場合發脾氣,家長還能冷靜處理的話,面對在公共場合炸毛的小怪獸,很多人就無法淡定了。杜江在機場的做法堪稱教科書式典範。作為家長,我們需要搞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控制不住發脾氣,找到應對的方法,就能臨危不亂,避免在公共場合尷尬的場面發生。
  • 你經常吼孩子對孩子發脾氣嗎?這會影響孩子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你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你喜歡對孩子大吼大叫嗎?是不是每次吼罷孩子,自己又覺得特別後悔!還有很多人說:這個人就是喜歡跟領導對著幹,這個孩子特別倔,喜歡跟老師擰著幹!經常會有一些家長跟我私信問:園長媽媽我的孩子怎麼這麼膽小!不敢大聲說話?我的孩子怎麼喜歡發脾氣?
  •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
    教育專家:孩子為何越來越孤僻?很可能是因為家長做了這三件事!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樂觀開朗,自信勇敢。然而很多時候導致孩子自卑孤僻不願與人交往的原因往往在於家長,教育專家就指出,家長經常做這三件事會讓自己的孩子更加逃避社交圈,不願交朋友。那麼究竟是哪三件事呢?
  • 羨慕別人家孩子情商高?李玫瑾:父母做好3件事,你家娃也能做到
    李玫瑾說過一句話「父母行為影響孩子人格」,所以在她看來,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情商高,家長不如做好三件事,這樣你家寶寶也能做到哦。那麼具體是哪三件事的,感興趣的家長不妨一起來隨我了解下吧!在家不亂發脾氣有些父母可能因為工作或者是生活中出現了一些不順心的事情,就經常跟自己的伴侶吵架,或者亂發脾氣,完全沒有顧及到孩子的感受。長期如此,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日後遇到不順心的事情也喜歡發脾氣。
  • 孩子愛發脾氣,你一定沒有這樣做
    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是陰晴不定的小動物——如果你有一個,那麼孩子發脾氣一定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孩子一定會發脾氣嗎?一、做得好的時候不吝嗇表揚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往往趨向於強調消極的懲罰而不是積極的紀律。換句話說,與其花時間去讚美孩子做正確的事(比如他們自己把玩具整理好),我們更常做的是批評他們的錯誤。
  • 提醒 | 開學倒計時兩周:幫孩子收心,家長要做到這5件事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開學收心五件事」,幫助孩子進入學習狀態,順利過渡到新學期。開學標誌著假期的結束和學習旅程的新開始,是非常重要的節點,需要家長做點與平時不同的事,給孩子一種「這個時刻很重要」的感覺。05完成孩子一個心願上學期,你有沒有答應孩子,達到什麼名次就完成他的一個心願?
  • 兒童教育專家李玫瑾:孩子任性發脾氣時,這4件事你千萬別做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說,2~6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任性發脾氣,家長有4件事千萬別做。第二件事:不要罵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經常對六歲之前的孩子施加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形成負面的消極性格,產生自卑與內向的心理,而且害怕參加社交活動。
  • 孩子發脾氣?做到這三點培養高情商孩子
    育兒路程,爸爸媽媽們經常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孩子不能坐下來好好吃飯、孩子玩手機、孩子亂發脾氣、孩子寫作業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孩子發脾氣,家長們是怎麼做的?你有沒有衝孩子發火,有沒有說過再鬧我就不愛你了等等之類的話?但是在叨叨魏看來,孩子每次鬧情緒,都是在進行一次次大腦整合的機會。
  • 為什麼3-6歲孩子愛發脾氣?3招告訴你,孩子的心裡話
    為什麼孩子,越大越愛發脾氣?是因為我們經常對孩子妥協,太縱容嗎?是因為我們沒有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嗎?是因為這孩子混世魔王轉世,天生脾氣壞嗎?一次偶然,我看到了《童年不缺愛》這本書。作者心心媽,原名叫項目,是一位育兒師。大女兒心心6歲,小女兒媛媛2歲,她的筆名便由此而來。她將自己的專業育兒知識,結合實際育兒經驗,寫成了這本書。給了我不少啟發,通過她的育兒辦法,我完美解決了孩子的起床問題。
  • 孕期裡,老公能做到這6件事就完美了!最後這事,做不到就離婚
    一般來說,在孕媽懷孕期間,老公能做到這6件事,就是很優秀的了;如果能做到後面3件,也算合格;如果一件都沒做到,那就很悲催了,估計孕媽在以後的日子也不會好過。畢竟孩子是兩個人的,也只有準爸爸陪同孕媽去醫院才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