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超市看見一個4、5歲的男孩坐在地上哭鬧,媽媽站在一旁臉氣得通紅。原因很簡單,男孩想要貨架上的玩具車,媽媽不同意,於是男孩哭鬧,媽媽責備。
兩人僵持了好大一會,最後男孩被媽媽硬拉著走了,臨走時男孩還委屈地抽噎著。
這種在公共場合責備孩子的畫面,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面對任性發脾氣的孩子,一般家長會有兩種反應:
一種是妥協,只要孩子不哭,什麼條件都答應。
一種是拒絕,不惜動用「武力」,阻止孩子哭。
雖然這樣做,可能在當時有效果。可是,這兩種極端的反應,並不有益於孩子的性格培養。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說,2~6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80%~90%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任性發脾氣,家長有4件事千萬別做。
第一件事:不要打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打罵容易引起身體傷痛,甚至是骨折,不利健康發育,同時,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不利於良好性格和品質的培養。
第二件事:不要罵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經常對六歲之前的孩子施加語言暴力,會讓孩子形成負面的消極性格,產生自卑與內向的心理,而且害怕參加社交活動。
第三件事:不要說教
孩子沒有停止哭,說明還有情緒。對他來說,無論你說什麼都是噪音,說了也白說。
第四件事:不要走開
孩子哭鬧是故意給你看的,所以你一定要看著他鬧,同時讓他看到你的態度。
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管理孩子的情緒,我建議你陪孩子看看這套《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它是一套專門幫助2-6歲孩子正當釋放壞情緒、培養健康心態的情緒管理繪本。
這套書一共有8冊。圍繞著生氣、害怕、悲傷、嫉妒、孤單等8種情緒,展開一系列故事,讓孩子隨著小主人公們一起經歷每一種情緒體驗的產生和變化,提高情緒認知與管理能力。
這套繪本在韓國受到了很多媽媽和孩子的喜愛,並被許多繪本館、幼兒園作為兒童情緒管理的經典讀本來做分享。
故事溫暖動人是一方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小燈泡錫系列繪本」是由韓國國家青少年精神輔導中心特別策劃,匯集了韓國一線兒童文學作家、插畫家。
他們作為專業的兒童心理學專家,將引導孩子心理發展、情緒轉變的技巧,融入一個個溫情動人的生活故事、生活情境之中。
通過故事來教孩子如何正當釋放不良情緒,培養孩子健康快樂的心態,給孩子一段幸福積極的成長時光。
當你生氣時,憤怒就像是躲在你心裡角落的大猩猩,不斷膨脹、壯大,最後變成了一隻很大、很可怕的紅色大猩猩!
這種生動的表達方法,憤怒將不再是無法逾越的大山,孩子們也更願意去接近、了解自己的憤怒情境,一步一步地克服它。
當你有嫉妒情緒時,可能會控制不住自己甚至會不小心傷害到別人,這時候應該面對自己的壞情緒呢?把嫉妒轉變成積極的能量呢?
當你失去心愛的東西或受委屈時,悲傷的情緒就會產生,幸好這樣悲傷的時刻,有媽媽一直陪伴著我……
很多孩子都會怕黑,對神秘的黑夜有一種自然恐懼,或者會害怕自己腦海中想像出來的怪物……
有時候不管我們怎麼安慰勸說,都不能打消孩子內心的「恐懼幽靈」。
但在故事中,孩子們卻能隨著畫面,盡情地宣洩自己心中的害怕,無論是害怕黑夜、害怕媽媽不在還是害怕小夥伴嘲笑自己,都是沒關係的。
通過故事讓孩子認知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是管理情緒非常重要的環節,很多時候正是我們的「不接納」,才導致孩子的情緒積壓。
比起「逃避情緒」,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怎麼理解情緒、處理情緒;當情緒出現的時候,你怎麼帶著孩子,把這種「失敗」變成一次彼此理解的機會。
我們不能隨時感知孩子內心的「暴風雨」,也不能永遠做他們的保護傘,但可以在孩子全心全意依賴我們的時候,引導他們感知我們無盡的愛慢慢學會內心強大,情緒穩定,更加豁達地認識這個世界。
這套情緒繪本一套8冊,性價比很高,團購價只需39.8元!數量有限,點擊下面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