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其實是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2020-09-04 天津英孚青少兒英語

今天小E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


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1

如果孩子總是撒謊,

是因為家長過去對他們的錯誤反應過度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基諾特說:說謊是兒童因為害怕說實話會挨罵,而尋求的一個避難所。所以,當孩子逐漸長大,能分辨清楚自己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一定的後果時,說謊似乎就成為了一種可以保護自己的手段。


父母應該是孩子在世界上最親密、最值得信賴的人,當孩子出現錯誤、面對困惑不知所措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信任度的高低


2

如果孩子經常嫉妒別人,

可能是因為你常拿他和別人比較



每個孩子從小都有一個天敵,那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雖然爸爸媽媽是想激勵鞭策孩子,變得更好,但事實上,經常拿比孩子強的人刺激他,這類語言最具打擊力和摧毀力。


時間長了,孩子會逐漸失去自信心,覺得自己事事不如別人,產生嫉妒或是自暴自棄的心理。


3

如果你覺得孩子已經有了很多玩具,

但他仍愛搶別人的來玩,

那說明你沒有給他選擇權



其實,在1歲半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逐漸開始萌芽,但往往很多爸爸媽媽在潛意識裡都有著很強的控制欲,典型的權威式教育方式。


穿什麼衣服,買什麼玩具,上什麼興趣班……選擇權都不肯給孩子自己。


父母控制欲過強會導致孩子兩個極端:一種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無主見,凡事都要問家長意見,成為巨嬰;另外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叛逆,甚至和父母對著幹。


給予孩子選項是給予他們尊重的重要表現。一旦孩子做了選擇,他就會覺得這是他自己做的決定而不是父母強加給他的。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和肯定後,獨立自主的人格也就慢慢形成了。


4

孩子沒主見、很害羞,

那可能是爸媽幫他做得太多


「孩子膽子特別小,上小學了還不敢一個人去超市」;


「在學校孩子很少主動和同學們說話,我特別擔心」


……


出於「我這是為你好」的考慮,爸爸媽媽習慣性地包辦、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事。但長期這樣,孩子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認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漸漸失去主觀意願,自然就慢慢沒有主見了。


「我也想自己去超市買東西,但媽媽說她不放心我一個人,只好算了咯。」


時間長了,在爸爸媽媽一次次的「保護」中,孩子會連最基本的想法都懶得表述。


5

愛發脾氣的孩子,

只是想要你的關注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不聽話的表現。


但其實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發脾氣的背後,其實是需要得到父母的關注,從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6

長期被命令的孩子,

也學不會尊重別人



「別哭了,這有什麼好哭的!」、「大人說話,小孩兒別插嘴!」


有沒有覺得這幾句話超耳熟?爸爸媽媽們一不小心就會用命令的口吻來強制孩子做一些事,對孩子來說,這樣其實是不尊重的表現。長期接收這樣的語句,孩子會慢慢覺得自己的感受不被重視,從而降低自尊,更可怕的是有樣學樣


沒有從家長的身上學會尊重,自然不能明白如何尊重別人。


都說家長是世界上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工作,誰都可以做,但又不是人人都能做好。


而養娃就是個升級打怪的過程,需要爸爸媽媽們不斷修煉,才能闖關成功!你在雞娃的過程中產生過什麼樣的困擾和疑惑,歡迎來和小E嘮嘮嗑啊!

相關焦點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經常發脾氣,是因為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今天小E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 6幅漫畫提醒你:孩子動不動發脾氣,是因家長沒有做到這件事
    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出於「我這是為你好」的考慮,爸爸媽媽習慣性地包辦、代替孩子做了很多事。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到這件事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國外網站上非常火爆的一組漫畫。爸爸媽媽們都聽過「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這句話,而這6張漫畫更清楚地告訴家長,其實孩子身上很多不當的行為,都能從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問題的根源。只是很多爸爸媽媽當下意識不到這一點。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哇…… 」聽到哭聲我就心驚肉跳,趕緊跑出去看,小朋友跪在地上,仰天大哭,大人不管如何勸說都沒有用,孩子哭得是越來越大聲,其實這是他的常態,有時候一天裡同樣的情況甚至要發生好幾次,我跑出來是因為擔心兒子有沒有跟他發生矛盾。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分清孩子的脾氣類型,才能對症下藥!
    "我是真的拿她沒辦法,她軟硬都不吃,動不動就發脾氣,扔東西,人家的孩子都是暖心的小棉襖;我家這就是可怕的刺蝟服啊!"其實做了父母之後才會知道為人父母的不容易,要面對孩子的情緒,面對他們莫名其妙的亂發脾氣;有些急躁的父母直接就會更加兇,被孩子的哭鬧點燃了內心的火藥桶。卻總忽略了孩子為什麼生氣,生氣又是怎麼樣的。
  •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
    2歲寶寶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改掉孩子壞脾氣看到同事在朋友圈求助,自己的寶寶2歲了,脾氣開始變得很壞,動不動就發脾氣。視頻中寶寶坐在地上大哭,雖然不會表達,但是可以從小傢伙邊哭邊揮動的胳膊看出他的憤怒。隔著屏幕我就感受到同事的頭大。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以吼治吼"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不要&34;這幾種方法輕鬆搞定曾經看過一則報導:上初三的女孩因為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訓斥。正處於叛逆期的女孩聽到父母的數落,心中氣不過,和他們大吵起來。在這種情況下,有些父母會呵斥孩子,有些父母會幫孩子借玩具,有些父母會將孩子抱走讓孩子忘記這回事。這三種無論是哪一種,都無益於孩子情緒調整能力的發展。
  • 孩子動不動就哭,還總發脾氣?家長巧用這四步,幫他改變愛哭習慣
    很多父母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個階段會變得特別難搞,動不動就開始哭。孩子愛哭是一件父母反而讓別人更煩的事情,尤其是家裡是男孩子的。家長總覺得男孩子愛哭是脆弱的表現,所以總是用訓斥、勸說、甚至哄騙的方式來阻止他哭。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喜歡跟家長對著幹?錯不在孩子,在大人
    都說孩子是天使,這可愛的小人兒會用自己的一笑一顰療愈家長疲憊的心。可是天使也有脾氣好的、脾氣差的。有的天使很溫順,容易溝通;有的天使就像小惡魔一般,動不動就發脾氣。早上起床時間到了,讓孩子趕緊穿衣服,孩子一臉不情願,做事情拖拖拉拉,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養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都說養育孩子不能大吼大叫,可是當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時,要怎麼教育、怎麼引導呢?託爾斯泰說:「養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利的方法。」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巧用這3個辦法,幫助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哇... ...」聽到哭聲我就心驚肉跳,趕緊跑出去看,小朋友跪在地上,仰天大哭,大人不管如何勸說都沒有用,孩子哭得是越來越大聲,其實這是他的常態,有時候一天裡同樣的情況甚至要發生好幾次,我跑出來是因為擔心兒子有沒有跟他發生矛盾。原來是小朋友是因為哥哥吐司上面的葡萄乾比他的多,於是發生了眼前這一幕,真真是讓家裡人頭疼得很。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可用「鷹架式教育」,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 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問題,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怎麼辦?有些家長會採取說教式的方法,也有的家長會另闢蹊徑。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終於找到原因和治癒方法了!
    經常會有父母跟我說,孩子特別情緒化,經常無理取鬧,動不動就發脾氣大哭,不知道怎麼跟處理,甚至會因為處理不當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其實很多情況下,都是我們不了解孩子的情緒所造成的。比如下面這3個典型的親子情緒暗礁。01、你不開心,孩子也不會開心。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發脾氣被認為沒教養?給他講講這個小故事
    有讀者在後臺諮詢我說:我兒子最近動不動就發脾氣,發脾氣時特別壞,作為家長不由得說兩句,他就不讓了,摔物品,這時,作為家長我生氣了,他的脾氣就更加一等,甚至會將我的書撕的粉碎,將我的衣服泡到盆裡。的確,孩子小時候家長沒有幫助孩子控制好情緒,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長大了,會更加不會處理自己情緒,當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很生氣,發脾氣,這一點在青春期的孩子之中更常見。本來也是叛逆期到了,想自主自己的生活,卻又無法脫離父母獨立生活,這讓他們變得敏銳,暴躁,不知道發洩口在那裡,就會動不動就發脾氣。
  • 孩子總愛發脾氣、大喊大叫,其實這都是家長沒做好這6件事
    昨天帶著寶寶去童樂園玩,遇到一個孩子玩的過程中常常會亂發脾氣或者是大喊大叫,小孩姥姥也在說小孩好像從小就這樣,打也沒用,說道理也沒用,孩子為什麼就這樣呢?其實我們會發現一般來說,溫和的家長培養出的孩子也大都是溫和的,脾氣暴躁的家長培養的孩子大都是暴躁的。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這樣教,搞定孩子壞情緒
    當孩子年齡較小時,由於他們各方面能力還在不斷發展,包括思考能力。但孩子的肢體或語言能力往往跟不上他們的思維,有時大腦發布的一些指令,身體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講又講不清楚,這個時候孩子就爆發了。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矛盾,心智也不夠成熟,不知道怎麼冷靜下來,於是只能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行為。
  • 2歲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別總是「講道理」,三招巧妙應對
    玩玩具的時候孩子把玩具弄壞了,可是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把玩具修好,而是生氣地把玩具摔在了地上,這下子原本只是壞了一個胳膊的玩具整體都被摔得稀巴爛。看著孩子如此愛發脾氣,亮亮媽媽很是上火。事實上,很多孩子到了兩歲時都會有這種動不動發脾氣的表現,而這也確實讓父母們感到煩惱。
  • 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家長要這樣去引導,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有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比較差,和小夥伴兒在一起玩的時候,稍有不順心就會發脾氣,上課的時候也會交頭接耳,打擾其他同學正常聽課,無緣無故還可能去挑釁別人,這些問題都來自於孩子不會自我控制,家長喜歡把孩子這些問題歸根於「小毛病」,其實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實則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
    導讀: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動不動就生氣?不一定是孩子小心眼,而是家長這些做的不夠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生完二寶後,寶媽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怎麼回事?
    生完二寶後,寶媽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怎麼回事?全職媽媽,大寶三歲,二寶八個月,兩個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都是一個人在帶,包括在月子裡。自從生了二胎後我發現寶媽脾氣越來越差,動不動就發火,這是怎麼了?還有 照料小孩的辛苦,但是還是要再經歷一次多是恐懼煩惱得不到傾訴造成的,當然有人陪伴 照料的話你就會好很多。2、也有可能內分泌還比較紊亂,然後一般人產後都會心情很不佳,我覺得你要好好克制一下。3、兩個寶寶間隔時間也不是很長,一直處於帶孩子的疲憊狀態,加上一個人的確是非常累的,孩子好帶還好,遇上調皮的孩子就更是累了,是很容易發脾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