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TA困了,可惜大多數媽媽捕捉不到

2020-10-03 嬰幼兒育兒知識

相信不少的寶媽都經歷過「寶寶哄睡難」的難題,對於新手媽媽更是困惑重重,明明寶寶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精神卻異常亢奮就是不睡,這時候寶媽往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把寶寶哄睡,說起來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閨蜜最近就遭到了自家寶寶的「睡眠折磨」,她的寶寶剛剛一歲半,卻開始了新一輪「鬧覺」。在哄睡的過程中,寶寶像驢打滾一樣鬧個不停,每次都是伴隨著媽媽的咆哮聲和委屈哭泣聲被迫入睡。

可睡著之後的寶寶依舊睡不踏實,總是會反反覆覆的醒來繼續哭鬧,媽媽真是心力交瘁。

這種場景很多新手媽媽都有經歷感悟,其實寶寶的睡眠是有規律可循的,當他們犯困的時候都會提前發出信號,向爸爸媽媽報告自己困了,要睡覺了。可是大多數的媽媽都捕捉不到寶寶發出的這些信號,錯過了最佳的哄睡時間。這就造成了「睡神寶寶」和「睡渣寶寶」的差異區別。

作為媽媽能夠準確無誤的捕捉到寶寶睡覺的信號,才能夠讓孩子成為「睡神寶寶」,不再為哄覺而惆悵糾結,今天我們就帶著各位寶媽,一起來說道說道寶寶睡覺前的那些「信號」。

寶寶犯困的錯誤解讀,是導致哄覺難的根本原因

通常情況下,媽媽是不是覺得當寶寶出現這些信號就是犯困想睡覺了:

1、寶寶有打哈欠、揉眼睛的肢體動作;

2、寶寶開始鬧情緒,不乖巧聽話;

3、寶寶的身體開始扭動打挺了。

事實上,當寶寶有了以上的動作,是已經困過頭了,並不是想要睡覺的最初信號,這些錯誤的信號判斷也讓寶媽們走進了一個誤區。當寶寶有這些現象時,說明他們的身體和感官都已經超負荷運轉,在這樣的狀態下,寶媽哄睡就會變得困難重重。

寶寶「犯困信號」是啥?多數媽媽捕捉不到

✔一級信號---哄睡難度★★

當寶寶的眼神開始變得呆滯,總會盯著一個地方發呆,甚至眼睛還會有一些發紅的表現。

當寶寶的臉部表情開始變得木木的,反應也變得越來越遲緩。

當寶寶的肢體和語言都逐漸的變得安靜,對周邊的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

當出現初級信號時,如果媽媽可以及時察覺到寶寶發出的信號,這時候只要輕輕安撫寶寶,就可以讓寶寶很快的進入睡眠狀態。可是經驗尚欠的媽媽,很難捕捉到寶寶發出初級信號,這也就延長了寶寶睡覺的時間,變得越發困難。

✔二級信號---哄睡難度★★★

寶寶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的肢體動作,寶寶的情緒開始變得煩躁不安。

當寶寶錯過了最佳的睡覺時間,出現這些現象後他們的身體發出了抗議,這時候家長才意識到原來寶寶困了,需要睡覺了。

但是在哄睡中發現,貌似寶寶又不是特別困,眼睛總是睜的很大,想著在熬一會把寶寶徹底的熬透徹了,不用哄睡寶寶也能入睡。

實際上你錯了,當孩子特別困的時候,非但不會輕鬆入睡,還會「暴跳如雷」。

✔三級信號---哄睡難度★★★★★

寶寶出現哭鬧的現狀,甚至會撒潑打挺。

當大人熬過了特別困的那段時間,再想睡著就特別困難,這種情況在寶寶的身上也同樣適用。所以當寶寶發出高級信號的時候,在想哄睡必定的耗費一定的精力了。

這個時候寶寶通常都是哭鬧個不停,不論你是走著還是抱著,還是溫柔的唱著兒歌,他們絲毫都不買帳。這時候你就會後悔,為啥自己沒有火眼金睛,在他們發出一級警報的時候就哄他們入睡。

其實,並不是媽媽們不想在他們發出一級警報時就哄睡,而是沒有足夠的經驗捕捉到寶寶的睡眠信號,從而錯過了最佳的入睡時間。

4個細節讓你「練就」火眼金睛

我們了解了寶寶犯困睡覺的各種信號,但是如何通過日常生活快速、正確的捕捉到睡眠信號,讓自己變成火眼金睛呢?這4個細節必不可少:

1、通過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

每一位媽媽在寶寶出生後都會顯得手忙腳亂,通常這也不會幹那也不會弄,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媽媽們就會自己總結出一套經驗。寶寶什麼時候該吃了、什麼時候該睡覺了,媽媽通過細心的觀察,總會發現一些規律。

當然,這些規律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形成的,當媽媽和寶寶待的時間越長,經驗就會變得越豐富,久而久之能將寶寶發困的不同信號牢牢的掌握在心裡。

2、通過相關數據來進行判斷

每個階段的寶寶他們的睡覺時間和清醒時間都是有一定的依據,如果媽媽們感覺在短時間內無法掌握到寶寶犯困入睡的信號,也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進行分析,看寶寶是不是該入睡了:

  • 新生兒清醒時間約為:45分鐘-1個小時
  • 2-3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約為:1-2個小時
  • 4-6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約為:1.5-2.5個小時
  • 7-9個月的寶寶清醒時間約為:2-3個小時
  • 10個月-1歲的寶寶清醒時間約為:2.5-4個小時

寶媽可以通過寶寶不同的月齡來進行分析,當寶寶清醒時長快要超過數據值時,可以適時的安撫寶寶入睡休息一下。

但數據是死的,我們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數據標準來執行,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也許他們並不困,可以適當延長清醒的時間,更多的時候也要結合寶寶的狀態來進行判斷。

3、從小培養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生物鐘

成人有自己的生物鐘,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醒來都有規律可循,對於寶寶的日常生物鐘,我們從寶寶出生後就要開始著重培養。

這種培養從娘胎開始就要進行,這樣在寶寶出生後,他們的睡眠就會擁有一定的規律,哄睡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出生後,如果也可以通過一段周期來分析寶寶的生活規律,比如從小寶寶一周內睡著和醒來的時間點,以此來找到他們的規律,這樣在日後的這個時間節點,就可以提前安撫寶寶進行入睡。

4、通過營造睡前的環境來促使寶寶入睡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玩的開心,眼睛溜溜圓就是不瞌睡,很多媽媽被這種「假象」所蒙蔽了雙眼。事實上,當寶寶度過了一個睡覺階段後,他們的情緒會異常的興奮,而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會讓他們很難的再次入睡。

當我們捕捉到寶寶的睡覺信號,或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和規律判定寶寶要睡覺了,就要提前安撫好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回到一個平靜的狀態。

與此同時,安靜的環境更有助於寶寶入睡,這時候我們靜止一切刺激行為,通過輕音樂或者兒歌進行哄睡。

如果錯過了最佳入睡時機,媽媽應該怎麼辦?

很多寶寶一兩分鐘就會過困,這也就讓很多媽媽不經意間會錯過寶寶的入睡時機,這時候的寶寶就會進入到「睡眠禁區」,必須等到下一波睡意來襲,他們才能夠重新入睡。

但對於寶寶來說,白天的睡眠與夜晚的睡眠還是具有一定的區別,我們更應該分情況來應對:

1)晝間減少感官刺激

在白天的時候當寶寶過困後,進入到睡眠禁區後就會讓寶寶的困意逐步消減,意識也會變得越來越清醒。這個時候媽媽們也不要過於焦慮,這時我們應該減少對寶寶的感官刺激,幫助寶寶做一些按摩,為寶寶下一個睡眠周期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旦錯過寶寶的犯困信號,要減少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深度的按摩和輕緩的肢體操等,以便幫助寶寶放鬆身體。等到下一波睡意來襲的時候他就能重新入睡。

2)夜間安撫焦慮情緒

當寶寶對白天和夜晚有了初步的意識後,就算寶寶在晚上錯過了入睡時機,他們的身體機能也會逐步的發出信號讓寶寶睡覺,所以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困,這時媽媽們安撫片刻就有可能讓寶寶進入到睡眠狀態了,重點在於安撫他們焦躁的情緒,以此來安撫他們入睡。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敬請期待。查看原文或了解更多嬰幼兒育兒知識,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寶寶睡前的犯困信號是啥?多數媽媽捕捉不到,引發一些列睡眠難題
    多數媽媽捕捉不到,引發一些列睡眠難題案例:小王最近遇到了一個世紀難題,就是哄寶寶睡覺。因為寶寶一直由月嫂照顧,所以自己對於帶孩子這方面是一頭霧水,尤其是現在寶寶大了,哭鬧起來更是讓人頭疼。聽完鄰居的話,小王恍然大悟,原來孩子雙目無神不是因為對遊戲不感興趣,而是犯困的表現。沒過多久,在小王的搖籃曲中,孩子安心地睡了。很多家長因為不重視孩子的睡眠信號,所以使孩子錯過了最佳睡覺時間,哭鬧不止,令家長十分頭疼。更有不明事理的家長將孩子的睡覺時間和自己同步,使孩子疲累不堪,影響孩子正常生長。
  • 摩羯座對你有這些表現,說明ta已經愛上你了!
    今天就來說說摩羯座愛上你的十種表現吧,如果你身邊的摩羯座也有這種表現,說明ta真的很愛你!1、摩羯座不喜歡高調秀恩愛,遲鈍的他們不懂得發朋友圈宣布你跟ta的戀情,其實你明明很喜歡摩羯座能夠向全世界宣布你是ta的,只不過他們就是很難理會你的心情。但是如果摩羯看到你跟其他異性太過親密的話,他們會吃醋的,然後給你一個眼神,告訴你ta吃醋了!
  • 寶寶怎麼還不認得媽媽?有這些表現就說明寶寶認出媽咪了
    寶寶靠這些感覺器官認出媽媽1. 聽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5個月的時候聽力得到了快速的發育,寶寶能夠感應到媽媽的心跳和外界的噪音狀態。剛出生的寶寶三天就能熟悉媽媽身上的味道,對媽媽產生親近感。媽媽身上熟悉的味道會讓寶寶非常有安全感,也會非常放鬆。有這幾種特徵,說明寶寶能認出媽媽啦1.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鬧覺」而並非「餓了」,媽媽別弄錯了
    女性第一次做媽媽沒有任何帶寶寶的經驗,帶寶寶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女性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情況。很多女性對寶寶哭鬧都會表現得手忙腳亂,特別是有一些媽媽,看到寶寶哭鬧第1個想法就是寶寶餓了,於是慌忙給寶寶餵奶,但是寶寶哭鬧不一定是餓了,寶寶困了,也可能會哭鬧,我們稱之為鬧覺。
  •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寶媽母乳不足了!
    奶水不足有什麼表現 奶水不足存在什麼表現呢?通過寶寶以及產婦身上就可以了解到。在奶水不足的問題上,還是要及早發現,從而早點採取有效的幹預措施,提高奶水的分泌量。
  • 希望寶寶早日認出自己?這些舉動說明TA已經認識媽媽啦
    1、不在媽媽懷裡時會主動尋找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當寶寶被其他人抱著逗弄時,他會突然停下動作,並且主動地開始尋找媽媽,對於僅由媽媽一人照顧的孩子來說會更加明顯。當寶寶這麼做的時候,就說明寶寶是認出你了。這一舉動也說明寶寶是認識媽媽了。因為他可以從眾多聲音中,準確地分辨出屬於媽媽的聲音特徵,並在大腦中將這一特徵歸屬媽媽,認為媽媽與其他人不一樣,這就說明寶寶通過聽覺記住了媽媽。這也是寶寶認識媽媽的一個重要標誌。
  • 寶寶越早有這4種表現,說明越聰明,全中恭喜,媽媽有福了
    其實孩子大腦發育得好不好,聰不聰明從孩子平時的一些行為表現就很容易看出來,寶媽可別忽視哦,可能你家寶寶也在其中哦,通常寶寶越早有這4種表現,說明寶寶大腦發育的越好越聰明,中的話先恭喜你了,哪怕中2個也不錯喲。
  • 這些表現說明寶寶開始認人了,你家寶寶中了嗎?
    很多寶媽發現寶寶三個月左右時,會慢慢有認人的跡象。這是因為剛生下來的孩子沒有辨別圖像的能力,大約3個月左右,由於媽媽或者其他熟悉的人反覆出現在寶寶的視野裡,這些常見的面孔就作為同一圖像不斷地傳入大腦留下印象,這樣就產生了最初的記憶。
  • 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認出媽媽了,不想受累以後得聰明點
    導讀: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認出媽媽了,不想受累以後得聰明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認出媽媽了,不想受累以後得聰明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他是真的很愛你,對照看看,你家娃有嗎
    ,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孩子對爸爸媽媽濃濃的愛,尤其是小孩子,不會說,好聽的話也不會更加明顯地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愛,但他們的愛對於父母來說是一點也不遜色,如果在你的家中,你的孩子有這幾種含蓄的表現,那麼就說明她是真的很愛你,就像你愛他一樣。
  • 寶寶多大能認出媽媽?三個表現說明「認人」了,分分鐘離不開媽媽
    寶寶哭的蹬胳膊蹬腿,就是不讓婆婆抱,看到媽媽哭聲更大了,委屈極了。雯雯接過來孩子心疼的不行,趕緊跟領導請假過幾天再去。我身邊有位同事也是這樣,本來產假休完了要來上班,可孩子實在哭的厲害,沒辦法她只好辭職在家帶娃,畢竟孩子哭出病來也要花不少錢,還遭罪。寶寶多大能認出媽媽?三個表現說明"認人"了,分分鐘離不開媽媽。
  • 如果9~10個月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發育很好,媽媽放寬心
    9~ 10個月寶寶有哪些本領?如果有這些表現,說明孩子發育很好,媽媽放寬心。一、肢體動作能力:能站起來了這個月寶寶的行動能力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是向著直立過渡的時期。此時的寶寶已經可以手腳並用,協調迅速地爬行,也能夠獨坐了。
  • 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他在告訴媽媽:「我吃飽了,別再餵了」
    寶寶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因此,很多媽媽在餵養寶寶的時候,總是想著讓寶寶多吃一點,再多吃一點,可是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讓寶寶多吃就會造成過度餵養,所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寶寶積食以後胃口就會不好,有的寶寶肚子摸起來還會硬硬的,另外寶寶胃不舒服,就會容易哭鬧。除此之外,過度餵養還可能引起寶寶腹瀉,因為吃得太多,寶寶的胃無法消化吸收,就出現腹瀉現象。二、發育不良這裡就有很多人有疑問,明明給寶寶吃得多了,怎麼還會發育不良了呢?
  • 寶寶三個月後,若有這些表現說明開始辨認媽媽了,偷著樂吧
    導讀:寶寶三個月後,若有這些表現說明開始辨認媽媽了,偷著樂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三個月後,若有這些表現說明開始辨認媽媽了,偷著樂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明明很困就是不睡,寶寶這番操作究竟為何?是不是這些原因引起的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寶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是會發生一些小問題,面對這些小問題,很多寶媽都束手無策,這時候我們或許應該先研究一下,寶寶這樣的反應究竟是什麼原因?寶寶是困過勁兒了寶媽在哄寶寶睡覺之前,需要做很多事情,已經耽誤了寶寶睡覺的時間,寶寶就會表現出有些不耐煩,或者說已經困過勁兒了,這時候寶媽想再哄寶寶睡覺,真的就不容易了。
  • 寶寶這些小動作,是愛媽媽的表現
    每個寶寶都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肉,是父母的心頭肉,對於寶媽來說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寶寶健健康康的長大。從寶寶出生以後,寶媽的心思都放在了寶寶身上,寶媽就日夜陪伴在寶寶的身邊,每天照顧著寶寶的吃喝拉撒,看著寶寶乖巧可愛的樣子,寶媽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 如果寶寶有這些表現,就說明他認識媽媽了,母子之間的感應很神奇
    很多母親在十月懷胎生下寶寶以後,對寶寶的出生非常驚喜,但是這驚喜中也有些擔憂,她們不停的教自己的寶寶叫"媽媽",擔心寶寶不認識自己,生怕寶寶把自己當成是陌生人,其實各位母親完全沒必要有這樣的擔憂,無論母親教與不教,寶寶都是會逐漸開始認識母親的,而且他認知母親的過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並不像很多母親想像中那樣,能夠一蹴而就。
  • 為何寶寶明明很困了睡前還要哭鬧?別打罵孩子,他其實是在求助
    寶寶一哭,媽媽心疼又操心,尤其是在晚上,明明能感覺到寶寶困了,寶寶卻仍舊哇哇大哭不停,怎麼哄都不睡,別提多上火了。很多寶媽不理解,自己到底是哪裡做錯了?可惜寶寶不會說話表達,寶媽不解其意,只能自己干著急。育兒專家說過:寶寶的一切行為,在背後都有深層原因。
  • 都說「三月認母」,寶寶有這3個表現,才說明真正認識媽媽了
    雯雯生完寶寶6個月準備上班去了,有些擔心寶寶離開她會哭鬧。婆婆擺手說,放心走吧,賺奶粉錢去,我孫子還不認人呢,我能帶得了!雯雯想著婆婆有經驗,應該說的有道理,頭也不回就去上班了。可剛走出去不到十分鐘,婆婆打來電話,說娃哭的厲害,叫她趕緊回來。
  • 寶寶過度餵養危害大!5個動作證明寶寶真的吃飽了,媽媽快別餵了
    相信大部分媽媽除了抱起寶寶安慰以外,就是亮出「哄娃神技能」——餵奶!母乳的確是維繫寶寶與媽媽情感的最佳紐帶,寶寶餓了給ta提供天然食糧,寶寶哭了是ta獲取安全感的途徑,寶寶困了也要先吃飽睡前奶、消化片刻後才能順利入睡。可是,不分時機、不計攝入量地讓寶寶吃奶,真的沒有問題嗎?很多媽媽可能都意識不到,自己的寶寶正在處於過度餵養的危險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