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的寶媽都經歷過「寶寶哄睡難」的難題,對於新手媽媽更是困惑重重,明明寶寶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精神卻異常亢奮就是不睡,這時候寶媽往往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把寶寶哄睡,說起來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淚。
閨蜜最近就遭到了自家寶寶的「睡眠折磨」,她的寶寶剛剛一歲半,卻開始了新一輪「鬧覺」。在哄睡的過程中,寶寶像驢打滾一樣鬧個不停,每次都是伴隨著媽媽的咆哮聲和委屈哭泣聲被迫入睡。
可睡著之後的寶寶依舊睡不踏實,總是會反反覆覆的醒來繼續哭鬧,媽媽真是心力交瘁。
這種場景很多新手媽媽都有經歷感悟,其實寶寶的睡眠是有規律可循的,當他們犯困的時候都會提前發出信號,向爸爸媽媽報告自己困了,要睡覺了。可是大多數的媽媽都捕捉不到寶寶發出的這些信號,錯過了最佳的哄睡時間。這就造成了「睡神寶寶」和「睡渣寶寶」的差異區別。
作為媽媽能夠準確無誤的捕捉到寶寶睡覺的信號,才能夠讓孩子成為「睡神寶寶」,不再為哄覺而惆悵糾結,今天我們就帶著各位寶媽,一起來說道說道寶寶睡覺前的那些「信號」。
通常情況下,媽媽是不是覺得當寶寶出現這些信號就是犯困想睡覺了:
1、寶寶有打哈欠、揉眼睛的肢體動作;
2、寶寶開始鬧情緒,不乖巧聽話;
3、寶寶的身體開始扭動打挺了。
事實上,當寶寶有了以上的動作,是已經困過頭了,並不是想要睡覺的最初信號,這些錯誤的信號判斷也讓寶媽們走進了一個誤區。當寶寶有這些現象時,說明他們的身體和感官都已經超負荷運轉,在這樣的狀態下,寶媽哄睡就會變得困難重重。
✔一級信號---哄睡難度★★
當寶寶的眼神開始變得呆滯,總會盯著一個地方發呆,甚至眼睛還會有一些發紅的表現。
當寶寶的臉部表情開始變得木木的,反應也變得越來越遲緩。
當寶寶的肢體和語言都逐漸的變得安靜,對周邊的事物沒有太大的興趣。
當出現初級信號時,如果媽媽可以及時察覺到寶寶發出的信號,這時候只要輕輕安撫寶寶,就可以讓寶寶很快的進入睡眠狀態。可是經驗尚欠的媽媽,很難捕捉到寶寶發出初級信號,這也就延長了寶寶睡覺的時間,變得越發困難。
✔二級信號---哄睡難度★★★
寶寶出現打哈欠、揉眼睛的肢體動作,寶寶的情緒開始變得煩躁不安。
當寶寶錯過了最佳的睡覺時間,出現這些現象後他們的身體發出了抗議,這時候家長才意識到原來寶寶困了,需要睡覺了。
但是在哄睡中發現,貌似寶寶又不是特別困,眼睛總是睜的很大,想著在熬一會把寶寶徹底的熬透徹了,不用哄睡寶寶也能入睡。
實際上你錯了,當孩子特別困的時候,非但不會輕鬆入睡,還會「暴跳如雷」。
✔三級信號---哄睡難度★★★★★
寶寶出現哭鬧的現狀,甚至會撒潑打挺。
當大人熬過了特別困的那段時間,再想睡著就特別困難,這種情況在寶寶的身上也同樣適用。所以當寶寶發出高級信號的時候,在想哄睡必定的耗費一定的精力了。
這個時候寶寶通常都是哭鬧個不停,不論你是走著還是抱著,還是溫柔的唱著兒歌,他們絲毫都不買帳。這時候你就會後悔,為啥自己沒有火眼金睛,在他們發出一級警報的時候就哄他們入睡。
其實,並不是媽媽們不想在他們發出一級警報時就哄睡,而是沒有足夠的經驗捕捉到寶寶的睡眠信號,從而錯過了最佳的入睡時間。
我們了解了寶寶犯困睡覺的各種信號,但是如何通過日常生活快速、正確的捕捉到睡眠信號,讓自己變成火眼金睛呢?這4個細節必不可少:
1、通過日常生活的細心觀察
每一位媽媽在寶寶出生後都會顯得手忙腳亂,通常這也不會幹那也不會弄,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媽媽們就會自己總結出一套經驗。寶寶什麼時候該吃了、什麼時候該睡覺了,媽媽通過細心的觀察,總會發現一些規律。
當然,這些規律並不是一兩天就能夠形成的,當媽媽和寶寶待的時間越長,經驗就會變得越豐富,久而久之能將寶寶發困的不同信號牢牢的掌握在心裡。
2、通過相關數據來進行判斷
每個階段的寶寶他們的睡覺時間和清醒時間都是有一定的依據,如果媽媽們感覺在短時間內無法掌握到寶寶犯困入睡的信號,也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進行分析,看寶寶是不是該入睡了:
寶媽可以通過寶寶不同的月齡來進行分析,當寶寶清醒時長快要超過數據值時,可以適時的安撫寶寶入睡休息一下。
但數據是死的,我們沒有必要嚴格按照數據標準來執行,如果寶寶精神狀態良好,也許他們並不困,可以適當延長清醒的時間,更多的時候也要結合寶寶的狀態來進行判斷。
3、從小培養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生物鐘
成人有自己的生物鐘,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醒來都有規律可循,對於寶寶的日常生物鐘,我們從寶寶出生後就要開始著重培養。
這種培養從娘胎開始就要進行,這樣在寶寶出生後,他們的睡眠就會擁有一定的規律,哄睡也就相對容易一些。
出生後,如果也可以通過一段周期來分析寶寶的生活規律,比如從小寶寶一周內睡著和醒來的時間點,以此來找到他們的規律,這樣在日後的這個時間節點,就可以提前安撫寶寶進行入睡。
4、通過營造睡前的環境來促使寶寶入睡
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玩的開心,眼睛溜溜圓就是不瞌睡,很多媽媽被這種「假象」所蒙蔽了雙眼。事實上,當寶寶度過了一個睡覺階段後,他們的情緒會異常的興奮,而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會讓他們很難的再次入睡。
當我們捕捉到寶寶的睡覺信號,或根據寶寶的作息時間和規律判定寶寶要睡覺了,就要提前安撫好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回到一個平靜的狀態。
與此同時,安靜的環境更有助於寶寶入睡,這時候我們靜止一切刺激行為,通過輕音樂或者兒歌進行哄睡。
很多寶寶一兩分鐘就會過困,這也就讓很多媽媽不經意間會錯過寶寶的入睡時機,這時候的寶寶就會進入到「睡眠禁區」,必須等到下一波睡意來襲,他們才能夠重新入睡。
但對於寶寶來說,白天的睡眠與夜晚的睡眠還是具有一定的區別,我們更應該分情況來應對:
1)晝間減少感官刺激
在白天的時候當寶寶過困後,進入到睡眠禁區後就會讓寶寶的困意逐步消減,意識也會變得越來越清醒。這個時候媽媽們也不要過於焦慮,這時我們應該減少對寶寶的感官刺激,幫助寶寶做一些按摩,為寶寶下一個睡眠周期做好充足的準備。
一旦錯過寶寶的犯困信號,要減少對寶寶感官的刺激。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深度的按摩和輕緩的肢體操等,以便幫助寶寶放鬆身體。等到下一波睡意來襲的時候他就能重新入睡。
2)夜間安撫焦慮情緒
當寶寶對白天和夜晚有了初步的意識後,就算寶寶在晚上錯過了入睡時機,他們的身體機能也會逐步的發出信號讓寶寶睡覺,所以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困,這時媽媽們安撫片刻就有可能讓寶寶進入到睡眠狀態了,重點在於安撫他們焦躁的情緒,以此來安撫他們入睡。
看了這篇文章,家長們是否有收穫呢?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此為止,科學育兒從現在做起,更多嬰幼兒育兒乾貨敬請期待。查看原文或了解更多嬰幼兒育兒知識,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