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隨筆|從「全人教育」思想看臺灣幼兒教育(上)

2021-02-08 宜昌龍盤湖國際幼兒園


       二、臺灣幼兒園的共性與特色


     (一)從我們參訪的四家幼兒園來看,臺灣幼兒園有以下一些共同特性:


      1、落實教育部體育署推行的幼兒每日三十分鐘以上的出汗性「大肌肉活動」。臺灣的幼兒教育以身體動作與健康為首要內容,十分重視幼兒的身體素質。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的規律,以遊戲的形式開展幼兒運動,來達到讓孩子科學合理地鍛鍊大肌肉和提升身體的各項能力。孩子們利用器械進行鑽、爬、攀登及平衡等各種動作的練習,通過跑步、拍球、跳繩等運動,有效地促進了走、跑、跳等基本運動能力的發展,從而使身體素質得到鍛鍊和提高。


       2、打破年齡界限混齡編班,實施統整性教學。混齡教學是臺灣的特色,這是由他們的人口低出生率,以及開放的教育理念造成的。大多幼兒園通常不以年齡大小來分班,因此一個班裡有著各種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面對我們「如何照顧生活,合理實施教學管理」的疑惑,文修非營利幼兒園吳園長認為,不同年齡的孩子在一起共同生活,有利於不同層次的孩子間學會和諧共處,培養孩子照顧弱小的同情心和責任心,教會弱小孩子如何自我保護、尋求幫助等,為他們今後面對社會奠定心理基礎。


       而統整性教學則能解決不同年齡孩子的教學問題。統整教學模式是臺灣目前主流的幼兒園教學模式,常見形態為主題教學模式與方案教學模式,將傳統的分散、林立的一些科目,匯統、整合為幾大學習領域,以培養幼兒的綜合認知能力。打破某個知識點的年齡界限和學科界限,以幼兒的興趣、需要和能力為基礎,老師和幼兒共同商定學習主題,通過幼兒自己組織一系列活動來實施學習。敦化國小附設幼兒園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開展了一項「小種子」的主題教學活動,分為5個專題:尋找生活中的種子、種子的秘密、種子變魔術、種子可以玩、種子還可以吃。整個教學活動涉及了若干範疇的內容,有大自然的神奇、植物的生長、數字的概念、美術和手工、勞動與合作、食物加工、感恩與分享等,這些豐富的情感和知識以趣味活動的形式,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們的認知水平。


       3、注重培養幼兒健康的人格和較強的自理能力,幼兒自理能力是全臺灣教育的重點。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因此老師不過多限定孩子的思維和行動,只是以觀察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教育,班級開展活動、設置環境都儘量與幼兒協商,啟發孩子們自己討論確定方案。這種教養模式使孩子們養成了較強的自理能力,他們學會了照顧自己,力所能及地打理日常生活起居,如每天午餐結束後他們要收好自己的餐盒裝在袋子裡,然後一起用抹布把地板擦乾淨,各自把睡袋鋪在地板上午睡。龍心幼兒園每天有一名小朋友輪流做班長,負責開門關門、安排做衛生、協助老師發東西、維持秩序、帶領小朋友排隊上廁所等,還要給我們參觀的客人表演才藝。孩子們習慣了自己打理班級事務、管理同學,因此老師格外省心。


       孩子從幼兒園起就學會把垃圾分類扔進垃圾桶、用小盆小桶收集洗手水和雨水澆花、上自動扶梯靠一邊站立留出一條通道等,這些細節的背後是教育理念的堅守——幼兒園必須做好兒童生活教育,這些遠比會數幾個數,會寫幾個字重要得多。


相關焦點

  • 臺灣與大陸幼兒教育區別,為我們帶來的啟示!
    說到臺灣的幼兒教育,很多人都說很好,可是臺灣的幼兒教育到底好在哪裡?下面跟著小編來細數兩岸教育區別,並且思考:1、實行小班化教學,班額編制小。臺灣大多數幼兒園都實行小班化教學,師生比不超過1︰15,每班2名教師,沒有專門的保育員,2名教師負責孩子一天在園的教學活動、遊戲、生活等。
  • 臺灣康橋國際學校來威海考察
    7月12日,應市臺辦邀請,臺灣康橋國際學校副校長張天恩一行來威海就投資國際學校事宜進行考察。市臺辦主任李英春會見了客人。  張天恩一行在市臺辦和市商務局工作人員陪同下,分別考察了東部濱海新城和環翠區羊亭鎮,聽取了有關情況介紹,進行了實地考察,就項目有關問題分別與東部濱海新城和環翠區羊亭鎮有關負責人進行了深入座談交流,並就下一步投資合作交換了意見
  • 第10個筆記-外國幼兒教育思想家
    這一時期,一些哲學家、思想家在他們的著作中提出了關於幼兒教育的看法和主張。自5世紀後,歐洲進入中世紀,文化和教育幾乎為教會所壟斷,教育處於停滯和衰退狀態,當時宗教教義認為兒童天生是有罪的,教育上一味壓制兒童,幼兒教育思想發展很緩慢。文藝復興時期興起了人文主義教育思想,許多人文主義者強調人的價值與尊嚴,重視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和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的研究。
  • 重要人物的幼兒教育思想
    各位同學在考中小學教師招聘或者特崗教師時發現題目中有些題目涉及到了幼兒教育的考點,其實很多重要人物他們都有些幼兒教育思想,在我們常規教育基礎知識部分講義很少涉及,今天給大家簡單匯總幾個重要的代表人物的幼兒教育思想。(一)誇美紐斯誇美紐斯(1592-1670),是17世紀捷克教育家。學前教育是其教育理論中最有建樹的領域之一。
  • 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我酷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正文幼兒教育隨筆:老師,我酷嗎?   明天拍畢業照了。今天放學前,我提醒小朋友們:「明天上幼兒園穿一件乾淨的衣服。
  • 2018年寧夏教師招聘備考|這些幼兒教育思想家你了解嗎?
    相比沿海城市的招教考試,寧夏地區的幼兒園教師招聘考試通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也就是說,每年考察的知識點比較固定,比如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幼兒的思維、想像、記憶等每年都有涉及,只不過題型不一樣而已。下面就幼兒園教師招聘中出現過的國內外教育思想家進行歸納總結。對於國外著名幼兒教育思想家一般會重點考慮四位代表人物,即福祿貝爾、蒙臺梭利、誇美紐斯以及杜威。
  • 許育典 王藝喬:從幼兒教育基本權檢討臺灣地區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從幼兒教育基本權檢討臺灣地區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許育典  王藝喬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成長的關鍵,由於幼兒的可塑性與模仿力極高,幼年時期接受的教育質量與成長環境良質與否,對其成長便具有關鍵的影響力。幼兒園教育四足歲至上小學前幼童,託兒所照顧二至未滿六歲幼童,因幼兒園、託兒所之前分別隸屬教育及社政部門,在招收年齡上有所重迭、教育目標相似,但專業人員訓練卻分流的情形下,臺灣地區開始進行幼託合一的規劃。  為了整合學前教育,臺灣地區於2011年6月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並於2012年起正式施行,幼兒園與託兒所全數改制整合為幼兒園,歸教育部門主管,招收對象為兩歲到六歲的幼兒。
  • 香港臺灣幼兒教育九日交流商務考察團邀請函
    在香港的幼兒園從園長、校監到教師、幼兒,每個人都是那麼謙恭有禮,平和親切,臉上都是掛著安詳的微笑,說話也是有禮有節,幽默溫和。幼兒園的許多設施都考慮周到,設計巧妙,處處體現了一個文明社會的人文關懷。香港幼兒園被稱為有「文化素養」的幼兒教育。
  • 行走臺灣,感悟教育 ——赴臺考察之旅
    我們教育參訪團與臺灣同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活動。座談會上,兩岸同行促膝而談,或教育,或文化,或生活,不時開懷大笑,不時冥神思考,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綻放火花,情感在侃侃而談中升華。文藝交流中,溪浦國小的獨輪車、明潭國小的茶道、恆春國小的鼓聲、恆春國中的舞蹈,精彩絕倫,獨具特色;定安一小的獨舞,定安中學的獨舞、三人舞、葫蘆絲獨奏等亦獲得臺灣同行的陣陣掌聲,展現了定安人的風採,展現了定安教育的豐碩成果。
  • 臺灣幼兒教育理念漫談
    本人有幸隨廣西基礎教育考察團赴臺灣進行教育考察,這讓我有機會看到了一個與我們大陸社會體制完全不同前景下的教育。
  • 「吵」出來的臺灣《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學前教育的獨立法案,可以為我國《學前教育法》的立法工作提供借鑑和參考,筆者這裡以我國臺灣地區為例,介紹一下臺灣的情況。我國臺灣地區於2011年6月通過《幼兒教育及照顧法》,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法,並於2014年廢止之前的《幼稚教育法》。
  • 引入先進教育理念 海達思達助力幼兒教育發展
    引入先進教育理念 海達思達助力幼兒教育發展 2018-10-31中國城鎮居民在教育消費方面的意願顯著提升,有數據顯示,城鎮居民的人均教育消費支出增速由2006—2010年間的1.9%迅速提升至2010—2016年間的13.5%。同時,中國城鎮居民教育消費支出佔人均每年總支出的5%左右,是美國平均家庭支出中教育佔比(2.1%左右)的2倍。
  • 臺灣老闆杭州辦「新式」幼兒園 呼籲解壓式幼兒教育
    臺灣老闆杭州辦「新式」幼兒園 呼籲解壓式幼兒教育 2015-05-28 19:43:22、思考方式的培養,來自寶島臺灣的美國愛兒堡國際教育研究中心董事長林佳燕有著自己的獨特教育方法。
  • 廣西教育代表團赴臺灣參加第一屆桂臺幼兒教育發展高峰論壇
    6月26日,廣西教育代表團赴臺灣師範大學、臺東大學、臺北市健康小學附設幼兒園、花蓮縣明義小學附設幼兒園、臺中愛彌兒幼兒園等臺灣高校幼教系和幼兒園參訪,並參加第一屆桂臺幼兒教育發展高峰論壇。  廣西教育廳副廳長孫國友出席論壇並致辭。
  • 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居麗琴赴臺考察教育文化
    常州市政協副主席居麗琴赴臺考察教育文化 2016年05月18日 08:03: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我們幼兒教育與臺灣的差距在哪裡?
    某年某月本人有幸隨廣西基礎教育考察團赴臺灣進行教育考察,這讓我有機會看到了一個與我們大陸社會體制完全不同前景下的教育。
  • 第16個筆記-中國幼兒教育思想家(上)
    此期的幼教思想,是前期相關思想的脈承和發展。在諸子百家中,對中國社會和傳統文化影響較大者,當推儒、墨、道、法四家。這四大學派的不同學說,在教育或幼教觀念上也得以反映。比較四派各自的異同,不僅有助於了解先秦時期的幼教思想及其源流,而且有利於把整個中國古代幼教思想的發展主脈。
  • 第16個筆記-中國幼兒教育思想家(下)
    此期的幼兒教育思想,也被烙上了文化教育轉型時代的鮮明印記。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 幼兒園教育隨筆:讓人心酸的早餐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教學日記>正文幼兒園教育隨筆:讓人心酸的早餐   鏡頭回放:   情景一:奶奶一手領著佳寧
  • 通訊:臺灣學者大陸關注幼兒教育18年
    中新社晉中3月20日電 題:臺灣學者大陸關注幼兒教育18年  中新社記者 宋立超  「我雖在臺灣長大,但祖籍山東,是血脈相連,因此我希望我們的民族人才輩出。」在山西省晉中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的公益課堂上,一位臺灣腔普通話的老師侃侃而談。  今年是高敬堯來大陸的第18個年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