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港在全球散貨港口中首次實現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2020-12-13 澎湃新聞

渴了就喝水,這本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對於韓永旺來說,在過去的9年時間裡,這卻是件奢侈的事情。日前,韓永旺這個簡單的心願隨著黃驊港煤炭港區完成全流程智能化作業得以實現。

在全世界散貨港口中,黃驊港首次實現了全流程無人化,將來能為世界各地港口建設輸出「中國智能方案」。

從「海上白房子」搬進舒適辦公室

韓永旺是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的一名取裝操作員。這個職位是最近剛改的,以前他是裝船機操作員。崗位其實沒變,但工作方式卻大大不同了。

韓永旺36歲,今年是他工作的第10個年頭。在黃驊港煤炭港區他所在的辦公樓裡,記者看到,這裡的辦公環境很舒服,休息室裡有茶水、咖啡、零食等。韓永旺泡了杯茶,緩緩而飲。

「這麼美地喝杯茶,以前可不敢想。」韓永旺說,在他還是裝船機操作員時,工作地點在一個「小白房子」裡。這樣的「小白房子」安裝在港區裝船機的大臂上,會隨著大臂在距離海面約20米甚至更高的高空中搖搖晃晃地移動。

忙的時候需要當值11個小時,韓永旺就「困」在這「小白房子」裡。

「小白房子」內部空間不足6平方米,裡面除了操作臺和座椅,還安裝了飲水機、空調和電暖器。他在裡面轉不開身,累了就走到外面的機器上舒展筋骨。公司設置了移動衛生間,可是又存在清理難題,大家也是能不用則不用。為此,韓永旺輕易不敢喝水。

以前,韓永旺的工作有點像駕駛員,只不過他駕駛的是裝船機。坐在操作臺前,他需要不停地操作手柄,控制拋料鏟裝載煤炭。「開一天『車』,手很累,坐得渾身酸痛。」韓永旺說。

但現在不同了,黃驊港煤炭港區實現了全流程智能操控,韓永旺只需要坐在寬敞舒適的辦公室裡,動動滑鼠就可以完成操作。

面對世界性難題,他們「偏向虎山行」

煤炭港口實現無人化作業,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劉強告訴記者,港口自動化對於貨櫃港口而言已不是大問題,國內諸多貨櫃港口均已實現。但對於煤炭港口而言,一直難以做到。

「因為貨櫃方方正正的,放在輪船上不會動彈,無人化操作甚至是智能化操作相對容易實現。煤炭就不一樣了,它屬於散貨,裝船後會流動,它一動,輪船就會偏,這就給我們研究智能檢測等帶來很大難度。」劉強說,在包括煤炭港口在內的全球所有散貨港口裡,全流程智能操控一直是改革的深水區,難度極大。

明知山上有虎,為何偏向虎山行?劉強向記者講述了一段故事。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港,一直也是黃驊港煤炭港區對標的榜樣。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多次派人到紐卡斯爾港交流學習。

2016年年初,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團隊前去考察時,了解到紐卡斯爾港煤炭堆取環節已經實現了無人化操作,但基於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對方只允許考察團坐在船上在附近繞了一圈。

考察歸來後,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務公司負責人深深地感受到,先進技術等不來、買不來、要不來,必須自己努力研發出來。

2016年3月,黃驊港務公司專門成立了生產流程智能化課題組,對堆料、取料、裝船等各環節進行無人化操作研究。

劉強告訴記者,課題組成立之初,國內外一些煤炭港口也開始了智能化研究,「當時,有幾個港口和企業也在研究自動翻車、自動堆取等技術,我們和這些『同行者』可以進行技術交流」。

但隨著黃驊港智能化研究的不斷深入,設備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同行者」越來越少。課題組成員意識到,真正適用於黃驊港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必須要自己攻關研究。為了更好地服務與生產,黃驊港也必須實現自主創新,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研發出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作業系統

由於毫無經驗可借鑑,課題組選人時從各環節抽取了有經驗的基層部門骨幹。

很多問題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討論往往會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大家便根據自己的想法嘗試,用結果說話。他們不厭其煩地一次次試錯,直到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案。

研發過程中,顧不上吃飯是常事兒。有時候,有人半夜回到家剛躺下,腦中突然冒出一個想法,便立即爬起來進行電話會議。

煤炭的流動性,為智能檢測帶來非常大的難度。尤其是遇到下雨等惡劣天氣,煤垛會塌,檢測鬥輪壓力需要隨時調整,這就為研究智能檢測裝置帶來極大壓力。

一點一點地測試後,課題組研發出堆垛模型3D展示的方法,用仿真模型核算各個數據值……經過不懈的努力,2017年課題組實現了智能堆取。

以往,堆料和取料在不同的位置進行,屬於兩個環節,而且工人操作手法不一,失誤率在所難免。實現智能堆取後,兩個環節合併到同港,工作人員大大減少,機械設備的數據也可以調至最優,只需在遠程輸入定量數字,點擊滑鼠即可,失誤率明顯降低。

遠程裝船難度更大。在碼頭上,裝船機的位置是固定的,可輪船的靠泊位置不定,船型不定。劉強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就相當於你拿著水壺,給飄在海裡的幾個不同大小的杯子倒水,做到不灑不漏,而且裝進特定的量,難度可想而知。

此外,黃驊港每天進港二三十艘巨輪,船型更是不好統計。可如果沒有這些數據,研究無法進行。

課題組就此問題專門設計了大數據研究平臺,將3年來的進港船舶資料庫篩選去重後,對統計出的1000多種船型一一建模對比,進行研究。無數次嘗試後,黃驊港煤炭港區終於實現了遠程裝船。

去年以來,經過一系列的生產環境優化,黃驊港煤炭港區完成全流程智能化操控。

這套系統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包含3D模型可視化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應急處置系統等,徹底打通了碼頭無人化作業的所有環節。

煤炭運到黃驊港後,工作人員只需要動動滑鼠,點擊「打開」,輸入相應數值,機械設備就會運行,自動翻卸、堆取、順著皮帶機傳送,然後裝船運往各地。

為全球港口輸出「中國智能方案」

今年40歲的周麗英是一名翻車機工作人員,她坐在生產管控中心辦公室裡,面對著多臺電腦和液晶屏幕。通過監控視頻,她看到,一輛新檢修後的翻車機正在熱車。

不一會兒,熱車完畢,她用滑鼠點擊了一下電腦上的「全部壓車系統」的「打開」按鈕,翻車機開始順暢地運作起來。

周麗英從2002年開始從事翻車機司機工作。「以前在作業現場的操作室裡,得目不轉睛地盯著,不停地操作。一個人或兩個人負責一臺單機,忙起來連續工作11個小時,經常累得腰酸背痛。全流程智能化操作之後,作業效率高了很多,工作強度降低不少。你看,我現在負責3臺單機,我同事操作5臺。」周麗英邊說邊笑著指了指坐在她旁邊的同事,「人員富餘了,我們可以輪流休息,夜班時候甚至可以光明正大地輪流睡覺。」

周麗英所在的生產一部共有19臺單機,以前需要20多名工作人員操作,如今僅需要7人把控。

據劉強介紹,實現全流程現場無人化作業後,黃驊港煤炭港區作業效率較改造之前提升了7%,在安全保障上徹底消除了人員傷亡的風險。此外,還可以節約人力,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作業質量,避免因人員作業能力差異而產生問題。

黃驊港已成為全世界首個實現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的散貨港口,將來能為世界各地港口建設輸出「中國智能方案」。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李聖哲 崔儒靖 魏志廣

通訊員:劉建玲

原標題:《黃驊港在全球散貨港口中首次實現全流程無人化作業》

相關焦點

  • 散貨碼頭如何實現生態綠色?這個港口的經驗甚好
    與國外相比,國內生態港口建設起步較晚,散貨港口尤其是煤炭港口,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煤塵和含煤汙水成為困擾行業的環保難題。黃驊港作為國內散貨綠色港口建設的典範,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專業優勢,積極探索港口綠色發展的新思路,將企業經營效益的穩定增長同環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協調起來,依靠科技手段逐步解決困擾煤港的兩大難題。
  • 河鋼物流黃驊港公司二期散貨碼頭正式開港運營
    日前,河鋼物流黃驊港公司二期散貨碼頭項目正式獲得國家《港口經營許可證》,標誌著該項目正式開港運營,這也為河北中南部物流運輸通道增加了一個海陸中轉運輸樞紐。黃驊港二期散貨碼頭項目,地處環渤海經濟區,位於黃驊港一期散雜貨碼頭項目東側,岸線總長521米,建有兩個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靠泊能力按照10萬噸級船舶預留),陸域面積41.7萬平方米,設計年吞吐能力828萬噸。
  • 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綠色發展實踐案例寫入中國港口發展報告
    原標題:國家能源集團黃驊港綠色發展實踐案例寫入中國港口發展報告   在近日結束的「強港論壇·中國港口高
  • ——訪全球最大幹散貨航運公司總經理劉漢波
    ——訪全球最大幹散貨航運公司總經理劉漢波新華社記者林紅梅、趙文君由中散集團、中海散運兩家散貨運輸公司重組而成的中遠海運散貨運輸有限公司16日在廣州掛牌成立,重組後的這家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幹散貨航運企業。此次改革重組是世界航運市場的關注點和風向標,重組能否帶來幹散貨市場的創新和聚變?圍繞以上熱點問題,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了中遠海運散運總經理劉漢波。
  • 推動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 果園港散貨皮帶傳輸 「鐵轉水」廊道...
    推動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 果園港散貨皮帶傳輸 「鐵轉水」廊道主體結構完工 2017年12月27日 20:49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12月27日,記者從兩江新區直屬企業重慶港務物流集團獲悉
  • 閩臺共建臺企散貨物流儲運基地
    來源:中新社7月26日,福建交通集團羅嶼港口鐵礦石對臺首航儀式在羅嶼港口10號泊位舉行。在羅嶼港口裝載了2.75萬噸淡水河谷巴西混合粉(BRBF)產品後,臺灣中鋼「通捷」輪將航行72海裡抵達臺灣臺中港,實現鐵礦石轉口臺灣「朝發夕至」。
  • 蘇州港張家港港務集團:綠色港口建設賦能「以港興市」新典範
    在蘇州港張家港港務集團八樓可視化生產指揮中心,港口散貨裝卸碼頭的粉塵濃度雲圖一目了然。此時,大屏彈出一條濃度超標預警信息,模擬顯示碼頭某處散貨作業區總懸浮顆粒物濃度超過臨界值,需要及時處置。預警信息發出後,系統精準找到起塵的堆料,與此同時,噴灑裝置自動打開,進行定向抑塵,直至區域內的粉塵濃度降至臨界值以下。
  • 黃驊港三期工程榮獲「詹天佑獎」
    其中,黃驊港三期工程在水運工程獎項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這一榮譽。僅用20個月就建成投產昔日的黃驊港是一片鹽鹼荒灘,如今已成長為年吞吐量達兩億噸的能源大港。據神華黃驊港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驊港三期工程的建設是為了滿足煤炭下水外運的需要,保障集團一體化通道的暢通。該工程總投資44.5億元,由卸車系統、筒倉儲運系統、裝船系統組成,其中包括4臺翻車機、24座3萬噸級筒倉、4個5萬噸級專業化煤炭裝船泊位、4臺裝船機及配套設施,系統整體效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江蘇長江砂石公司成立 基於港口建設大宗散貨平臺
    江蘇省港口集團為打造網絡化、信息化、智慧化港口,決定以砂石骨料業務先行先試,由江蘇省港口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與江蘇省揚州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江蘇長江砂石公司。
  • 【關注】《2019亞太港口發展報告》出爐!
    ——本報告由亞太港口服務組織發布港口是資源配置的樞紐,在全球供應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港口行業也是各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行業,與宏觀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對於滿足一國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運輸,支撐經濟、社會和貿易發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滄州黃驊港礦石港務有限公司20萬噸級礦石碼頭順利實現達產
    11月27日,滄州黃驊港礦石港務有限公司20萬噸級碼頭提前完成年度生產任務並順利達產。滄州礦石港務公司牢固樹立「服務是攬貨的基礎」這一經營理念,對標先進港口,努力提升服務質量,要求全員統一思想、落實服務承諾,規範、簡化業務程序,將優質服務貫穿到港口業務的每一個環節,逐步打造服務標準化港口。同時,承諾待泊、卸船、疏港車進出港時間等節點,倒逼卸船和疏港效率提升;實現管控一體化,逐步完善信息管理與應用系統,打造安全、智慧、綠色、節能港口。
  • 全國港口10月吞吐量成績單:北部灣港排名再向前
    分區域來看,遼寧省港口中,營口港貨櫃吞吐量增幅終於成功止跌,出現0.9%的小幅增長,營口港也由此得以首次超越大連港前進一位,成為貨櫃吞吐量排行榜第八名。國慶期間,營口港鮁魚圈港區鋼雜泊位改造一期工程正式開工,這是營口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泊位改造工程。
  • 中國港口物流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全球截至**有19%的大宗海運貨物運往中國,有20%的貨櫃運輸來自中國;而新增的大宗貨物海洋運輸之中,有60%至70%是運往中國的,中國的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截至**均已居世界第一位,在最新的**年全球十大港口排行中,中國佔據了7個名額。  **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17.67億噸,比上年增長9.2%。
  • 4天3夜「牛氣沖天」黃驊港海關高效接卸進境種牛超萬頭
    8月3日,13300頭來自紐西蘭的「牛客人」在黃驊港口岸完成通關檢疫,「入住」隔離場開始了為期45天的「隔離生活」。據統計,1-7月黃驊港口岸已進境種牛2.9萬頭,同比增長1.22倍,成為河北省最大的種牛進境口岸。
  • 邯鄲國際陸港公司藉助無車承運平臺開啟黃驊港與腹地互動新通道
    邯鄲國際陸港公司是河北港口集團投資建設的首座內陸港,是河北港口集團黃驊港區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河北港口集團整合冀中南地區資源、建設黃驊綜合貿易大港、實現黃驊港區與腹地高度互動、打造功能完備億噸大港的戰略部署,邯鄲國際陸港公司堅持圍繞黃驊港區港口主業,大力開展無車承運業務。
  • 碧桂園北大荒打造全球首個超萬畝無人化農場 搶佔智慧農業技術...
    10月11日,在黑龍江建三江舉行的一場農機無人駕駛作業演示會上,幾十臺先進的無人駕駛農機在遠程指令下現場演示了玉米、大豆、水稻耕種管收的全流程無人化作業,真正讓人們認識了什麼是「高科技農業」。隨著現代科技正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全產業鏈進行深度融合,發展信息化、數位化、智能化甚至是無人化的現代農業,已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
  • 天津八千億打造南港園區 暗戰周邊港口
    在《天津南港工業區總體發展規劃(2009-2023年)》中,也對於南港工業區建成後的各項經濟指標做了一番預期:  累計總投資預計將達到8000億元,實現產值1000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500億元,實現利稅2000億元。創造直接就業崗位約20萬人。  「如果做起來,這個區域未來將是天津市最大的一個經濟增長點。」
  • 山東港口集團渤海灣港東營港區2×10萬噸級液體散貨泊位工程開工
    9月25日上午,山東港口集團渤海灣港東營港區2×10萬噸級液體散貨泊位工程開工。市委書記李寬端,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總經理李奉利,共同為項目開工按下啟動球,市領導張慶華、李俊峰、喬恩言出席開工儀式。該工程是山東港口集團成立以來開工建設的第一個重大工程,是東營港繼10萬噸級航道工程之後又一重大港口項目。
  • 現代港口發展演變過程
    經濟的對外擴張,大批依賴水運的工業向港口城區集聚,港口的功能得到提升。貨物運輸方式出現了兩大變化,一是貨櫃的出現使件雜貨的運輸發生了革命;另一個是固體散貨和液體散貨從件雜貨中分離出來,形成一種獨立的散貨運輸裝運方式,大型散貨運輸船替代了傳統的雜貨船。港口經營上採取逐步擴張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