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摩託車現身濟南,是否安全、合法?記者實地調查

2020-12-22 齊魯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濟南10月31日訊網約摩託車現身濟南,是否安全、合法?市民如何看待?網約摩託車未來將如何發展?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實地體驗和調查。

市民看法不一,有人願意嘗鮮體驗,但多數認為不安全

近日,一款共享摩託車軟體上線濟南,內含網約摩託車業務。那麼市民是否會乘坐網約摩託車呢?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大部分市民都表示自己不會乘坐網約摩託車,因為其沒保險沒保障,而且摩託車與汽車不同,相比來說更加危險。但也有市民持不確定或嘗鮮的態度,認為網約摩託車作為新興事物,願意主動嘗試,而且在早晚高峰擁堵時,乘坐網約摩託車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記者親身體驗,驚險、刺激、心有餘悸

那麼網約摩託車的實際體驗如何呢?山東交通廣播的記者也體驗了一次網約摩託車。軟體使用過程並不順利,卡頓閃退時有發生。在發送訂單兩個多小時後,終於有人接單。來的是一輛運動型摩託,座椅狹小,乘坐體驗並不好。兩公裡的路程用時三四分鐘,一路非常驚險刺激。記者感覺,自己持有摩託車D本,平時也是駕駛摩託車通勤,但經過這次體驗之後,以後再也不想乘坐摩託車。

車主:用摩託車拉客就是玩,沒想賺錢

記者在體驗結束後也採訪了車主小蔣,小蔣表示,自己的摩託車售價就要五萬多,做網約摩託車主就是閒暇之餘賺點外快,出門跑跑車,並不指望網約摩託車賺錢。小蔣說自己是通過車友群知道的這個軟體,但是他覺得目前使用這個軟體的人並不多,而且都是司機挑選乘客,由司機選擇是否接單,有點像順風車的模式。車主小蔣目前還算看好網約摩託車,但他表示,駕駛或乘坐網約摩託車仍要安全、正規。

監管部門互相踢皮球,新興網約摩託疑成灰色地帶

針對網約摩託車這一新興事物,相關部門如何監管,有是否有監管辦法呢?記者撥打了12328山東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工作人員說,目前只監管4輪機動車,不監管2輪摩託車。且濟南市沒有發放過摩託營運許可,也沒有聽說過這種許可。建議記者聯繫66666122濟南交警熱線。

隨後記者就營運性質能否由非營運變更為營運,諮詢了66666122濟南交警24小時監督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營運性質的問題要問交通運輸部門,交警只檢查車輛手續和營運的材料。記者馬上聯繫車管部門,濟南市市中區車管所工作人員表示,摩託車的營運不屬於監管範圍。摩託車沒有營運非營運之分,只有貨車才有。

軟體負責人:小企業,沒啥能力

記者隨後致電該網約摩託車軟體負責人,他表示軟體上線僅5天,沒有相關備案。當記者詢問是否有給乘客提供的保險時,企業負責人回應,軟體上線僅5天,正在對接,仍需要時間。當記者詢問該軟體是否有向交管或交警部門備案時,企業負責人回應稱,他們是小企業,不像現在的網約車大平臺一樣有能力,他們沒有太大的能力去做這些。另外該軟體還有租賃摩託車的服務,但是軟體方卻表示,自己只是信息平臺,租賃車輛需要承租雙方自行溝通。當問到是否有押金時,軟體方表示,押金可以私下協商或交到軟體平臺處,但是軟體方並沒有對押金的管理和安全性等問題進行說明。

車友:擔心破壞騎行環境 專家:要未雨綢繆

針對共享摩託車軟體上線濟南,很多摩託車友也有顧慮,他們擔心原本濟南寬鬆的摩託管理會因為網約摩託車的興起變得嚴格。

山東大學交通規劃中心主任張汝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相關部門要未雨綢繆,不能亡羊補牢。即便允許也要適當發展和調整,決不能出了危險再做政策。

新興的網約摩託車究竟會怎樣發展?山東交通廣播將持續關注。

山東廣播電視臺交通廣播記者 馬思遠

相關焦點

  • 2020工傷預防記者團進企業⑧:濟南輕騎標緻摩託車有限公司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曉婉 通訊員 辛小童幸福生活,需要勞動來創造;安全生產,則是勞動的前提。為提高社會及職工對預防工傷、安全生產的知曉度,通過宣傳使廣大職工樹立安全生產意識,減少工傷事故,由濟南市人社局等部門聯合主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等單位聯合承辦的「防工傷、防疫情」2020濟南市工傷預防宣傳暨培訓活動於9月27日正式啟動。12月4日,宣傳活動走進濟南輕騎標緻摩託車有限公司。濟南市工傷預防培訓。
  • 北京能給摩託車辦ETC?記者調查:並未得到官方認可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允許摩託車上高速,但由於不同省份對於「摩託車能否上高速」有不同規定,摩託車上高速仍面臨尷尬。明年,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撤銷後,高速公路將形成一張網,到時是否允許摩託車上高速,有關部門正在進行研究。
  • 摩託車成中小學生交通安全第一殺手
    □ 本報記者 馮 磊省城半年死亡11名中小學生  今年7月11日,張某某駕駛魯C31***號小型轎車順淄博市張店區和平路由西向東行駛至和平街道辦事處路段左轉彎時,與由東向西公某駕駛的無牌摩託車相撞,7月15日5
  • 廈門:重型機車聚會被一鍋端 車子並無相關合法手續
    警方供圖 ­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記者 陳小斌 通訊員 廈公宣)約1.6公裡的路程,中間有3個紅綠燈路口,僅用1分多鐘就走完全程,你信嗎?不過,就是有人開重型機車(也稱為:重型摩託車)做到了。­  本月以來,針對市民反映的島內主幹道夜間有人開重型機車飆車的現象,廈門市公安局特勤大隊加強路面巡邏管控,共查處、暫扣改裝重型機車21部。
  • 記者實地調查 ↘
    記者實地調查 ↘ 2020-10-15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2月1日起濟南四座浮橋機動三輪摩託車將免費
    閃電新聞記者今天從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為優化營商環境,更好促進濟南「攜河」發展和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建設,從12月1日起,濟南市對東城、東郊、濟北、濼口四座黃河浮橋的渡運價格進行調整,對機動三輪車、摩託車、輕騎車、電動三輪車免收通行費,同時,下浮20噸以上貨運車輛通行費標準,
  • 摩託車無牌無證被扣咋辦?考試拿證掛牌可一站辦理
    在進行完交通安全學習後,被暫扣摩託車的違法摩託車主參加了理論和場地考試 考試、拿證、掛牌,不到兩小時金先生就「轉型」成為一名合法摩託車駕駛員被暫扣摩託車的違法摩託車主參加理論和場地考試,合格後當場拿到了駕駛證
  • 摩託車能辦ETC了?不靠譜!
    近兩日,關於「北京能給摩託車辦ETC」的消息在全國摩友中引起轟動。然而,記者調查採訪時發現,摩託車辦ETC並未得到官方認可,且存在無法籤約綁定、後期無法正常通行等風險。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允許摩託車上高速,但由於不同省份對於「摩託車能否上高速」有不同規定,摩託車上高速仍面臨尷尬。
  • 記者暗訪深圳「矽膠娃娃體驗館」,監管部門回應是否合法
    記者暗訪深圳「矽膠娃娃體驗館」,監管部門回應是否合法 2020-06-26 1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穆爾西兒子現身力挺父親 堅信合法領袖必重掌政權
    穆爾西的兒子烏薩馬日前現身支持父親,稱父親仍然是埃及的合法領導人。(視頻截圖)據美國媒體7月11日報導,埃及前總統穆爾西的兒子烏薩馬日前現身支持父親,稱父親仍然是埃及的合法領導人。烏薩馬日前接受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談到對埃及未來局勢的看法。 「你問我(埃及)未來會怎樣?革命會成功,合法領導人會回歸,」烏薩馬說,「埃及人絕不會被坦克或牢獄之災嚇倒。」
  • 濟南網紅糕點店紙袋不輕!每個約10克 買一次用好幾個
    除了濟南海鮮市場的厚塑膠袋外,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濟南一些糕點店紙袋子看著輕,但稱出來也不便宜。12日,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探訪了拾味中點、宮億味等糕點店,這些店內散裝糕點在稱重時也存在不去皮的情況,一個紙袋約重0.01千克,一般每種糕點使用一個紙袋,記者在兩家糕點店共買了30.8元糕點,5個紙袋就花去1.66元。
  • 騎摩託車搭載女孩子,雖然她們喜歡側坐,但卻不合法和不安全!
    摩託車在國內很多地方擁有著廣大的群眾基礎,雖然有少部分城市對於摩託車存在「禁限」措施,但是不可否認摩託車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和二三四線城市,摩託車不僅是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也是部分人養家餬口的工具。
  • 濟南摩託車考本掛牌雙雙扎堆!交警嚴查等是主要原因
    受道路擁堵加劇以及濟南嚴查非法二三輪車以及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不給無牌摩託車加油等影響,最近,濟南流行考摩託車駕駛證,培訓點出現了排隊等考試的現象。與之相對應,摩託車掛牌業務量也迎來了小高峰。尤其是駕考最為火熱的4至9月份,平均掛牌量能達到平時的一到二倍。
  • 濟南一家樂福米桶中有蟲 稱不影響食用安全
    黨報熱線記者實地調查後並未發現蟲子。家樂福超市相關人員表示,為儘可能地消滅大米中的蟲子,超市除定期對盛放糧食的倉庫、木桶清洗消毒外,在大米上架出售前,還要先在冷庫存放一天一夜。但由於糧食本身會發熱,因此不能保證能將所有的蟲子凍死。另外大米裡的蟲子是無害的,對大米的食用安全沒有影響。
  • 濟南鈴木摩託車目前有哪些車型,值得選?
    濟南鈴木摩託車目前有哪些車型,值得選?這是後臺一位車友留言的問題,通過描述得知他早期騎過濟南鈴木的GS125感覺不錯,但因為種種原因有一段時間不騎摩託車了,不過最近突然有了想騎摩託車的想法,但不知道這個品牌現在還有哪些車型值得選,所以想讓我介紹一下。
  • 「假紅牛」現身濟南超市?
    「英國紅牛」包裝與正品紅牛極為相似近日,一款名為英國紅牛的功能性飲料出現在濟南市場,該產品包裝與正品紅牛極為相似,不少消費者對該紅牛產品的真假問題提出了質疑。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有多款紅牛產品在市場上流通,但公認的正品只有由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與泰國天絲集團授權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兩款。此前,不少地市的市場監管部門曾對「假牛雜牛」作出處罰,但偽冒產品仍舊時有出現。
  • 濟南雪野湖517棟合法批建別墅將被拆除
    李福英 中房報記者 樊永鋒 | 濟南、北京報導一場遲來的雪野湖生態保護整治行動讓「產業勾地」經年累計的積弊一次性暴發。千餘套有合法審批手續的類別墅建築面臨「一刀切」式被拆除命運。2020年4月11日,濟南萊蕪雪野旅遊區管委會一紙補償公告,讓雪野湖別墅專項整治進入實質性階段, 517棟建築將被拆除。引發關注。
  • 反俄記者"被殺"後突然現身 稱與烏克蘭演戲抓真兇
    海外網5月31日電 俄羅斯記者阿爾卡季巴布琴科(Arkady Babchenko)周二(29日)被指在烏克蘭基輔身中多槍,送院途中不治。事隔一日,烏克蘭政府周三(30日)召開記者會交代事件時,巴布琴科突然現身,披露整件事原來只是「一場戲」,目的是要查出打算暗殺自己的幕後黑手。
  • 四川省消委會:消費者選購安全頭盔請認準「CCC」
    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下發通知,自6月1日起將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行為。消息一出,頭盔成了熱銷品。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四川省消委會近日聯繫了相關專家以及四川省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就如何選購佩戴安全頭盔發布如下消費提示。
  • 騎摩託車被扣分 坐摩託也被罰款
    導讀:為進一步規範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的安全駕駛行為,維護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劉洪榆為進一步規範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的安全駕駛行為,維護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