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學會自律?關鍵是家長要做到這三個「忍」

2020-12-19 關山老師育兒

拖延症、肥胖、網絡成癮,無不是缺少自律造成的後果。自律是對自己的欲望合理的安排卻不放縱,對自己的情緒有利疏導卻不恣意的能力。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從小在父母的幫助下培養。所謂開掛的人生,無不是自律規制下的良性效應。想要孩子不再守著動畫片不放、想要孩子不再願望不滿足時撒潑打滾,或者想要孩子能管住自己的手不再伸向糖果等等,都要父母「忍」得住,「忍」得了。

一「忍」-延遲滿足孩子欲望

欲望是個小惡魔,讓人們不知節律的想要滿足。孩子們更甚,簡單的人生就是認知不斷增長,願望不斷滿足的過程。一旦不遂心意,都有孫大聖搗太上老君仙爐的架勢。父母在孩子願望實現的路上,需要做有力的閘口,先行擋住孩子悠悠之欲,提醒他「想要實現自己的願望,需要付出一些代價」,可能是一段需要等待的時間,或許是先行完成一些事項等等。

孩子們願望不能及時滿足肯定有不公的想法,繼而哭鬧撒潑,即便如此,父母要「忍」,不能因為孩子的不滿就失了自己的原則章法。延遲滿足會讓孩子們更加珍惜最後的結果,也能在這個等待的過程裡平復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會修煉成能控的好自己情緒、管得了自己欲望的理智的人。

二「忍」-建立必要的言行規則

規則即自由。有規則,行為才有方向。通過在外部建立規則的方式來內化孩子自我規則即自律的建立。父母提前告訴孩子必要的言行規則,讓孩子在規則的框架內自主活動,只要是不越界的行為,父母不會幹涉,而有越界舉動父母會做警示,若孩子一意孤行仍然「跨界」行動,就要承擔行為帶來的後果。

這既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規則意識,也能給他們必要的行為選擇空間,自主決定自我承擔,父母「忍」一時不幹涉,給與孩子一份信任,那麼孩子也會收穫一份自律和對父母情感的加深。

當然,父母必須一諾千金,切不能既立規矩又破規矩,這樣的教育百害無一利。

三「忍」-父母自身言行規制

自律的父母才能養育出自律的孩子。嘴裡一邊教育著孩子「你少看會兒平板電腦,不然給你扔了去」,另一廂自己卻成天捧著手機膜拜,孩子喊著陪他(她)玩兒會兒都置之不理,這樣的父母不管講再多正向的道理,在孩子面前的可信力也是打了折扣的。

既然父母想要孩子有自律的人生,不妨就從自己做起,克制一下自己那些蓬勃而出無理取鬧的欲望。讓孩子早睡,父母先有好的作息習慣;想讓孩子多運動,父母要自己邁出家門投身運動中去。沒有什麼比父母以身作則更好的教育。

相關焦點

  • 媽媽在這3件事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越自律,將來更容易成才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父母都想教育好孩子,對自家孩子的要求也會更高一些,也經常會批評、指責孩子。但是過於關心孩子,有時也會對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一直跟在孩子身邊嘮叨也不能幫他學會自律,甚至影響親子關係。所以媽媽要學會在這3件事上「忍」,才能養出自律的孩子。
  • 怎樣讓孩子學會「自律」?在這3方面,家長要「狠」一點
    1、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才能夠成長,有些習慣需要慢慢養成,但是養成好習慣的前提,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律,孩子只有學會怎樣約束自己,才能夠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在這3方面,家長要「狠」一點1、規矩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當孩子破壞規矩時,家長不要心軟,而是要狠一點,讓孩子長記性,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 開學了,讓孩子學會自律,只要做到這三點
    熬過了異常艱難的寒假,度過了三伏酷熱的暑假,終於,家長們普天同慶,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開學啦!北京城無數中年老母親們,在這近8個月的特殊而悠長的假期,無時無刻不是緊繃神經。使出了幾十年練就的十八般武藝,煎熬著一個個雞飛狗跳的日子。現在,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然而,將小神獸們送回校園,您就省心了嗎?
  • 孩子的「自律性」如何培養?做到這3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聰明家長要學會做到這3點。首先,家長以身作則俗話說孩子是家長的鏡子,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律的家長能教出自律的孩子,而懶散的家長的孩子也必然懶散。在教育孩子少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是否也停下了手中玩耍的手機?如果家長朋友反省完這些,發現自己都沒有做到,那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所以要想孩子自律,家長一定要首先讓自己自律起來。家長一定要對自己狠起來,堅決將這些壞習慣改正。
  • 學霸和學渣一字之差,自律是關鍵,做到自律也不難
    學渣的父母也想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自律,也能夠變成學霸。可是該怎樣讓孩子自律,這是一個不好解決的問題。該怎樣讓孩子變成自律的人,主要是家長沒有抓住重點,也就是沒有找到孩子真正的興趣愛好,其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情才會堅持。下面來講一下怎樣讓孩子找到自己最愛做的事情,怎樣讓孩子能做到自律?
  • 想讓孩子自律,這3件事父母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孩子越優秀
    ,外國的孩子普遍都很自律,並且無論是心理還是生活都非常的獨立,而國內的孩子們卻非常的依賴父母,沒有獨立的能力,更缺少獨自生活的勇氣。其實在孩子的成長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而家長的教育往往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乃至下一代的發展,在很多時候,如果想讓孩子真真正正的成長,那麼父母就要先知道什麼是「忍」。
  • 自律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怎樣培養孩子自律性?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如果家長在此時注意到自律的重要性,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自然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斷的提高自我要求,變得越來越優秀。所以自律的孩子往往能夠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可以在行為上給予自己更好的引導,也有助於孩子塑造自信樂觀的性格。自律的品質極為難得,是很多成功人士必備的優良品質。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中,家長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難免有疏忽的時候。此時孩子的自律性就尤為關鍵,也是同齡人拉開差距的重點所在。
  • 輔導孩子作業要做到「忍」「啟」「嚴」,做個合格家長不容易
    開學一周了,很多家長都 面臨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孩子的作業不好輔導。作為一個孩子正在讀初三的爸爸,我分享三點感受,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教。孩子畢竟是孩子,特別是小學生,年齡小,做作業拖拖拉拉,很多小孩是做十分鐘作業,玩半個小時。有的孩子是一邊做作業,一邊玩玩具;有的摳手,有的摳腳;有的一會說這,一會看那。總之,沒幾個老實專心的傢伙。家長氣得不得了,孩子跟沒事的人一樣。這時一定要忍,不要隨便發脾氣,發現孩子有這些小毛病,要及時指出來,引導好。另一種情況是,小學作業相對容易,對成年人來說就更容易了。
  • 按照這三個步驟來做,孩子就能做到自律學習
    根據心理學家Zimmeiman和Stone的自律學習理論,自律學習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和反應中,學生為自己有效地設定目標、使用策略去完成目標、密切地監控自己的學習成效、評估目標的進展。學術的東西總是很複雜,但簡單來說就是,能夠自己設定目標、有策略完成和監控效果評估進度的學習方式,就是一種自律學習。
  • 孩子太貪玩了,要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自律?
    孩子好動、貪玩,這是天性。家長不要單純地把希望寄托在其自身「開竅」上,要及時因勢利導促其「開竅」,讓孩子逐步培養出自律的學習、生活習慣才是王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自律?自律,是指在沒有人現場監督的情況下,通過自己要求自己,變被動為主動,自覺地遵循規則並以其約束自己一言一行的狀態。
  • 自律改變生活:孩子學習不自律?做好這四點,家長不用愁
    首先,我們要先找出孩子無法自律的原因:第一、從家長的身上分析:1、家長生活作息無規律,還常丟三落四: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愛睡個懶覺。「能過就過,不能過就離」、「這世界,誰離開誰不能過呢?」這樣的話語,似乎已經深入人心,有多少人考慮孩子的感受呢?動不動就產生矛盾,互相爭執,不能留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家長做不到「境空」,孩子又怎麼做到「心空」呢?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我有個朋友,兩口子愛好文學,每天喜歡泡著茶,吃著點心,看看書,探討詩詞。
  • 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
    松下幸之助曾說,「登峰造極的成就源於自律。」自律對孩子的前途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自律性。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何培養出自律的孩子?做到這4點很重要,聰明家長要學會。自律為什麼重要?
  •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請你要做好3件事,很關鍵
    視頻中才14歲的多多,體型非常的緊緻,卷腹、平板撐等許多動作都來的非常輕鬆,又美又自律。對於優秀的孩子自律是一種習慣,他們更懂得自我管理。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我們期待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但我們要換位思考到孩子身上,要做到自律,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當我們以同理心對待孩子,溝通氣氛也會緩和很多。2、重視榜樣的力量榜樣,包括自律的同齡人、名人,更重要的,是家長自身的榜樣力量。
  •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請你要做好3件事,很關鍵
    視頻中才14歲的多多,體型非常的緊緻,卷腹、平板撐等許多動作都來的非常輕鬆,又美又自律。對於優秀的孩子自律是一種習慣,他們更懂得自我管理。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律?我們期待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但我們要換位思考到孩子身上,要做到自律,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當我們以同理心對待孩子,溝通氣氛也會緩和很多。
  • 自律的人生最自由!培養孩子的自律三個方法,五點注意事項
    因此,父母們需要重新認識什麼是自律,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培養孩子自律的三個方法,以及五點注意事項。一、首先,認識什麼是自律。何謂自律?從本質上來解釋的話,所謂自律,是指以積極主動的姿態,去管理自己欲望的能力,以及延遲滿足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自律?父母要做到這3點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相信很多家長都面對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制定了計劃之後經常拖延、中斷,你說他他還很有理。其實這是因為孩子不夠自律,沒有養成良好的執行習慣。
  • 怎樣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
    怎樣培養一個有主見的孩子?家長應該做到這三點!一個有主見的孩子,未來更容易成功,現在很多家長總是想要自己的孩子可以乖巧聽話,覺得這樣的孩子更好管教,但是過度的乖巧聽話,會讓孩子喪失主見,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以後會有很大的影響。
  • 培養孩子自律性,這三個方法要學會,家長記得要收藏實踐
    康康媽媽告訴我在孩子3歲開始就開始培養孩子自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我現在要說的以下三點就是康康媽媽的做法有的家長在責怪孩子生活散漫,不懂事,愛發脾氣,沉迷電視手機,做作業拖拉時,有時候可以想想自己平時的生活規律,是否也做到了了自律。
  • 要想孩子自律,這3件事寶媽要忍住,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
    自律的小男孩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家長一定要「忍」!尤其下面這3件事,忍的時間越長父母將來越省心。不隨便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會存在這樣一種心理上的誤區,他們通常會覺得自己照顧孩子天經地義,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插手代勞。
  • 從「他律」到「自律」,對孩子合理管束是關鍵,父母試試這3招
    因為一個小時候就自律的孩子將來也一定是自律的,但是如果孩子小時候就缺少自律,而也沒有受到家長的約束,那麼孩子以後會更加難以建立自律的習慣。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從小就很自律,有的孩子卻需要家長的&34;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