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自律,自律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如果不懂得自律,一切的紀律和規則都形同虛設。
對於孩子來說,也應該學會自律,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成長,變得越來越優秀,小時候就學會自律,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嬌嬌的兒子今年3歲半,已經上了半年的幼兒園了,當初之所以把孩子送去上幼兒園,嬌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並且學會自律,想給孩子的人生打好基礎。
孩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非常不適應,不過經過半年的鍛鍊,孩子現在很自律,早上按時起床,晚上也準時睡覺,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暑假的時候,嬌嬌把兒子送到了爺爺奶奶家,讓老人家幫忙照顧一段時間,因為她和老公都要上班。
孩子沒有了老師的管教,也沒有了父母的約束,就像是脫韁的野馬,每天都玩到筋疲力盡,爺爺奶奶特別寵愛這個小孫子,只要是孫子提出來的要求,他們都會無條件滿足。
每天除了和小朋友玩,嬌嬌的兒子還迷上了看電視和玩手機,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找爺爺要手機。
一個假期過去了,孩子之前養成的好習慣全被忘在了腦後,嬌嬌再次把兒子送到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完全變了一個人,根本不服從管教,自律性特別差,建議嬌嬌把孩子帶回去,把壞習慣改正之後再重新送到幼兒園。
1、自控能力很差
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非常好動,如果孩子的自律性比較差,就不會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緒,比如老師正在上課,孩子很容易走神溜號,總是搞小動作,還沒等放學,心已經飛到家裡了。
2、喜歡搶別人的東西
懂得自律的孩子,即使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也不會去搶,而是會找爸爸媽媽要,或者徵求別人的同意。而自律性差的孩子可不管那麼多,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東西,直接搶過來,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
3、責任心差
別看孩子年齡小,但是也應該具有責任心,比如孩子玩玩具的時候,如果自律性強,並不會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即使扔了,玩完之後也會收拾好,自律性差的孩子不會這麼做,而是玩完就拍拍屁股走人。
4、脾氣大
自律性強的孩子,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很少在外人面前發脾氣,但是自律性差的孩子卻做不到這一點,只要自己不開心了,根本不會考慮場合,想發脾氣就發脾氣,胡攪蠻纏。
1、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學習才能夠成長,有些習慣需要慢慢養成,但是養成好習慣的前提,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律,孩子只有學會怎樣約束自己,才能夠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
2、鍛鍊意志力
孩子年齡小,思想不成熟,自律性比較差,家長之所以要不斷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是為了鍛鍊孩子的意志力,當孩子的意志力變得很強大時,孩子會變得很勇敢,遇到困難不會退縮。
3、變得更加獨立
當孩子學會自律之後,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哪些事情不能做,什麼時候應該找別人幫忙,什麼事情應該自己做,孩子的思想會變得獨立,會大膽嘗試,慢慢會變得特別獨立,將來進入校園之後,能夠很快適應校園生活。
1、規矩
孩子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立規矩,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給孩子立規矩要趁早,當孩子破壞規矩時,家長不要心軟,而是要狠一點,讓孩子長記性,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律的人。
2、做孩子的榜樣
想讓孩子變得自律,家長首先要學會自律,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所以為了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家長要對自己狠一點,一些壞習慣要及時改正。
3、不溺愛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蜜罐當中,家長捨不得打捨不得罵,雖然我們不提倡棍棒教育,但是家長不可以溺愛孩子,當孩子的自律性變得很差時,家長一定要狠下心,不斷教育孩子,才能夠讓孩子儘快學會自律。
總而言之,若想讓孩子學會自律,家長首先要注重家庭教育,該「狠」的時候一定不能心軟,只有對孩子嚴格要求,孩子才能夠變成一個自律的人。
我是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寶媽,經常和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希望大家關注我,我會繼續分享我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