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咖,都是華師教學名師!

2020-12-11 晚安華師

近日

華師公布了第七屆教學名師名單

教育科學學院曾文婕等

10位老師榜上有名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他們長期在教學一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興校必先強師。華師教學名師,是一支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紮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學骨幹隊伍,是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一支思想品德優良、教學業績突出、科研業績顯著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據了解,本次獲獎教師,長期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辛勤耕耘,在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他們在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加強教學梯隊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等方面將起到示範引領和榜樣作用。學校希望本次獲獎教師再接再厲,繼續積極承擔本科課程教學任務,不斷進行教學改革和探索,持續進行教學梯隊建設,為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養質量作出新的貢獻。

這些獲獎老師

長期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

辛勤耕耘

成果突出

第七屆教學名師風採

曾文婕

簡介:教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首批「廣東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現任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小學教師培養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課程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廣東省高校省級重大研究項目,在《教育研究》和《課程·教材·教法》等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餘篇,另有多篇論文被SSCI收錄。代表作有專著《學習哲學論》和論文《獲得·參與·知識創造——論人類學習的三大隱喻》等。所主持的課程「小學教育學」獲全國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配套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曾獲首批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感言:小學教育,小而不末,小而不弱, 小學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能夠投身於我校小學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之中,深感榮幸!我將帶著厚重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榮譽感,做好立德樹人和專業建設工作,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劉學蘭

簡介:心理學博士,心理學院教授,副院長,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委員、人格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心理學質性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家組成員,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基地「幸福廣州心理輔導與研究基地」副主任,廣東省本科高校心理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研究方向為學習心理、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家庭心理與親密關係。已出版《中小學生學習輔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自閉症兒童的教育與幹預》、《心理諮詢》等10餘部著作,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為研究生和本科生講授《社會心理學》、《心理學史與流派》、《家庭心理研究》等課程,教學效果優秀。曾獲廣東省「南粵教壇新秀」,廣東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華南師範大學第三屆、第四屆、第六屆「我最喜愛的教師」稱號。2014年和2018年獲兩次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018年獲國家級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連續五屆榮獲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感言:不知不覺,來華師工作已有25年。那條飄滿紫荊花瓣的路,我從青春走到了中年……感恩華師,感恩歲月!學生們純真的笑臉,始終點燃著我工作的激情,就像華師燦爛的美麗異木棉,始終溫暖著我寧靜的生命。不求成名,但求為師;不問收穫,但問耕耘。

柯清超

簡介:教育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技術、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的研究與教學,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長期講授教育技術學本科生研究生相關課程,主講的《現代教育技術應用》2017年獲得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稱號;先後獲得廣東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05),教育部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十一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2008),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高等教育)2次(2005,2018),國家教育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二等獎1次(2018),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次(2014,2017)。長期參與、負責國家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偏遠地區的教育信息化項目,數十次赴甘肅、西藏、青海等地區調研培訓,指導數百所農村學校開展上千項教改實踐。出版國家精品課程配套教材《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專著《超越與變革:翻轉課堂與項目學習》、《連接與整合:智慧校園與電子書包》等十多本。

感言:求學工作於華師二十三載,感恩學校!作為華師人,站在新的起點,吾將不忘教育初心,牢記育人使命,砥礪奮進,篤定前行。

熊歡

簡介:體育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青年珠江學者(2016-2019年)。於英國德蒙福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工作5年。2012年加入體育科學學院,從事體育社會學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2項,參與1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國內外發表SSCI、CSSCI論文三十餘篇,出版中英文專著4部;國際會議論文發言三十餘次並多次獲得論文一等獎;主編教材5部,參編(譯)著作多部。積極探索並進行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2008年主持的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對外漢語教改項目獲得歐盟教育部頒發的 「歐洲語言文化」大獎,2013年獲全國高校體育雙語說課比賽團體一等獎、個人一等獎,2016年獲第三屆廣東省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優秀獎。被評華南師範大學優秀教師(2015-2016年度)、科研工作先進個人(2015),榮獲華南師範大學第一屆「我最喜愛的導師」及「立德樹人」獎(2017)、 南粵優秀教師稱號(2018)。

感言:「教學名師」這個榮譽稱號是對我們教育一線工作者的肯定、鼓勵和鞭策。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教師,能獲此殊榮,也是為我個人十三年教師生涯畫下一個華麗的「驚嘆號」。希望能帶著這份「驚喜」和「榮譽」繼續在教學戰線發光發熱。

關鋒

簡介: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以獨撰或第一作者身份先後在CSSCI正刊發表近60篇學術文章,在權威類刊物發表文章近20篇,出版著作3部。入選「2015年全國高校優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擇優資助計劃」,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2015年度影響力提名人物」,入選「2017年度廣東省理論宣傳青年優秀人才」,入選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課教指委;獲批廣東省第二批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現任廣東省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副會長、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副會長,全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理事、全國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理事。曾獲第二屆(2007年)、第七屆(2017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感言:自從踏足學校思政課教學崗位以來,15年來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從未中斷和缺席。多年堅守,喜獲學校肯定。持之以恆,方有所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將在培根鑄魂、凝心聚力的徵程中砥礪前行!

張軍朋

簡介:教授,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物理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課程與教學論(物理)學科指導組組長,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物理)專業指導組組長;教育部「國培計劃」入庫專家(物理);第9屆中國教育學會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高師工作委員會委員;高等物理教育研究會理事;廣東省名師工作室指導教師,廣東省「千百萬」名教師培養對象理論導師,廣州市"百千萬"名教師培養工程指導教師;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物理新教材(粵教版)研製組核心成員。秉承「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念,長期堅守本科一線教學崗位,致力於教師教育課程改革,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物理教學論》,主持省級共享課《中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主持省級在線課程《中學物理教學設計》和新形態教材《中學物理微格教學教程》的建設。與教師教育課程和教學改革相關的成果連續三屆獲廣東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與一線教師合作的成果《中學物理演示實驗改進創新與教學應用》2018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指導師範生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技能大賽均取得突出的成績。

感言:名師,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獲此殊榮,不僅僅是對自己過往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自己今後工作的鞭策和動力。我將一如既往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黃麗燕

簡介:外國語言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英國牛津大學碩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中山大學博士後。愛崗敬業、勤懇踏實、樂於奉獻。長期從事語言測試、二語習得和教師教育的研究、教學和教研實踐指導工作。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師發展專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語言測試與評價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本科高校外語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專業分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高校「英語教育與評價」教學團隊負責人、全國第六屆教育碩士優秀教師。Language Testing等SSCI期刊特約審稿人。主持國家哲學社科基金課題、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合作課題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項、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40餘篇。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6項、廣東省哲學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指導學生完成國家級大創項目、獲國家級及省級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全國第七屆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優秀論文等。

感言:所有的堅持源於熱愛,愛教研、愛課堂、愛學生。成長路上,感謝有你!

江峰

簡介:教授,博導,2007年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在化學與環境學院、環境學院任教12年。多年來潛心教研,開展教學改革與實踐,本科教學獲得學生一致好評,指導研究生獲得華南師範大學第六屆研究生十佳學術論文獎;主持籌建3個省級科研平臺,承擔國家級(4項)及省級項目等共10 餘項,發表學術論文 50 餘篇(SCI一區30篇);2019年獲得國際水協會「首創水星獎」金獎和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青年科技獎;是第四屆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決策諮詢專家;獲得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等榮譽,2019年入選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崗位計劃(特聘教授)。

感言:很榮幸獲得華師的「教學名師獎」。作為中青年教師,獲得這一榮譽是對我12年潛心教學工作的鼓勵和肯定。未來在新的崗位上,我將一如既往,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理念,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潘家輝

簡介:工學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任軟體學院副院長,廣東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常務委員,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7),華南師範大學教學名師(2019)、優秀教學工作者(2018)、優秀教師(2017)、第三屆和第四屆我最喜愛的老師(2014,2016)。提出積木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所授課程《軟體構造》連續3年教學質量評分超過99分,均列全院第一名,獲廣東省精品資源共享課(2016),廣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工科組二等獎(2016),廣東省教育廳「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推薦資格(2019)。主要研究腦機接口、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迄今為止,兩次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1年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州市科技創新人才項目等。在臨床神經學頂級期刊Brain (IF: 11.84),IEEE旗艦期刊Proc. IEEE (IF: 10.69)等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3篇(第一/通訊作者31篇),SCI收錄20篇,含1篇ESI高被引,並獲得7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和6項軟體著作權。

感言:珍惜名師榮譽,肩負嶄新責任,不忘教師之初心,不變耕耘之腳步,繼續堅持「問題簡單化,教學任務化,知識積木化」的教學風格,以研促教,教學相長,懷揣詩心與匠心,與大家一起風雨兼程,砥礪前行,同心追夢。

王金東

簡介:物理學教授,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副院長。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光學學會光學教育專委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電子信息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工作和相關教學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863課題等十多項國家、省市級以及橫向項目,發表學術論文六十多篇,獲得專利授權十餘件。承擔電磁場理論,熱力學與統計物理等多門課程的講授任務,持續指導本科學生創新活動並取得了較好的學術成果,深受學生喜愛。積極推動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主持廣東省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和教學改革項目3項以及多項校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曾獲華南師範大學第一屆優秀教師稱號,並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感言:獲得教學名師獎,除了榮幸和喜悅,感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學生距離越近,就越覺得更有責任引導華師的學生在祖國快速發展的時代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培育他們更強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夠為祖國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據悉

華師現有教學名師60人

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

省級教學名師14人,校級44人

來看看他們都是哪些大咖吧

看了老師們的介紹

是不是覺得他們太棒了

那就一起為他們打call吧

如想了解往屆教學名師的先進事跡

相關焦點

  • 他們是華師教學名師!
    近日華師正式發文公布了第八屆校級教學名師的名單十位在教學一線的教師獲得學校表彰據了解,本次獲評教師,長期在教學一線教書育人,辛勤耕耘,在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較好成績。他們主動承擔本科課程教學任務,潛心育人;他們更新教學觀念,不斷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他們注重教學團隊建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他們在教育教學改革中銳意進取,推陳出新。據悉,華師現有校級教學名師55人,省級教學名師1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
  • 新東方在線名師團集結令 2022考研新產品「大咖領學班」重磅上線
    在此背景下,為帶給考研用戶更好的體驗,讓同學們第一時間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老師和學習方法,新東方在線對目標學員進行了細分,專門針對2022考研生,推出了全新產品——大咖領學課。據悉,大咖領學課集結了平均教齡在10年以上的新東方在線考研名師團,楊繼、王江濤、董仲蠡、田靜、劉暢、劉琦等新東方名師均在其中。
  • 華師附小南湖分校喜迎首批新生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華師附小)和南湖分校總校長沈愛華介紹,新啟用的南湖分校是一所由華中師範大學與洪山區人民政府合辦的公辦優質小學,是華師附小唯一的直屬分校,「兩所學校實行一體化辦學,在教育教學等方面同步,學生們穿同樣的校服,唱同樣的校歌,連校園吉祥物都一樣」。
  • 誰才是你心中的考研名師?這些大咖有你跟著學的嗎?
    啟航考研發展這麼多年以來,一直秉承著「引發興趣、激發熱情、散發思維」的教學理念,和越來越多的名師合作,擁有眾多加盟分校。英語有劉曉豔老師、商至老師、張超老師等等。網際網路時代,相信很多學弟學妹在一些自媒體平臺,例如抖音、公眾號也看到過相關的小視頻,講課各有其特色。
  • 頂尖名師大咖匯聚一堂的「「21世紀杯」英語演講名師大咖冬訓營」來啦!
    不如了解一下我們大咖雲集、乾貨滿滿的寒假「「21世紀杯」英語演講名師大咖冬訓營」吧!在這裡,顏值與實力並存的英語演講界大咖們將親授各自的獨家演講技巧,孩子們可以近距離和大咖們取經,快速提升自己的演講力。希望通過這個乾貨滿滿的趣味冬訓營孩子們能真的學有所得。既能在之後參加各種英語比賽時取得優異成績,也能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清晰自信地用英語進行自我表達。
  • 都說名師教學水平高,為何有些名師的教學成績一般?
    在我們這邊,出現一種比較有趣的現象:有些名師名氣很大,教學能力也很不錯,但是這些名師的教學成績卻是一般般。都說名師教學水平比較好,可是為何有些名師的教學成績卻很一般呢?其實答案很簡單:成為名師,評職稱有更大的優勢,評優評先、領取更多的績效工資也有比較大的優勢。這些老師是如何成為名師的?不斷開課,不斷開講座,不斷在教育領域的公共場合露臉,在一次又一次的露臉過程中,名師應運而生。有的老師通過開課成為名師,有的老師通過四處開講座成為名師,有的老師通過搞高逼格的課題成為名師……但是,又有幾個老師通過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名師呢?
  • 華師附小校長張錦庭:「美好教育」能育人也能培養老師
    華師附小以「美好教師」為培養理念,從而更好地幫助年輕教師成長,以期培養更多「南粵名師」。張錦庭表示,在現有條件下,要發揮好「南粵名師」的引領作用。 要發揮好「南粵名師」的引領作用,張錦庭認為需要做到3點。
  • 都說名師教學水平高,為何有些名師的教學成績一般?原因有三個
    在我們這邊,出現一種比較有趣的現象:有些名師名氣很大,教學能力也很不錯,但是這些名師的教學成績卻是一般般。都說名師教學水平比較好,可是為何有些名師的教學成績卻很一般呢?我覺得原因有以下三個:第一個原因:名師比較忙有些老師為何力爭成為名師?
  • 華師「三下鄉」,手機直播思政課堂
    在活動中,該隊伍採用了網絡教育學院研發的手機直播技術,將愛國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都以直播的方式,向全校師生實時轉播。隊員們與當地師生也積極轉發直播連結,邀請更多課堂外的人員來學習本次課程。  依託「手機教師網」,可以開展城鄉協同教學和雙師教學,開展校本研修與教研活動,開展對接學校送教活動,傳播校園文化,構建「手機名師工作室」「手機班主任工作室」「手機校長工作室」等,將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傳遞給鄉村師生,實現「名師引領、資源共享、線上線下相結合」,多次受到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廳的關注和肯定。
  • 廈門華師海滄附小、華師海滄附中實現華麗蛻變
    那時候不少人持懷疑態度,結果,看著煥然一新的校園、師資和軟、硬體都一一跟上了,不少轉去生活區的學生又回來上學。過去教學骨幹、學科帶頭人和名師鳳毛麟角,現在如雨後春筍般成長。         兩個附校還有一個共同特色:教室全部裝備雙白板班班通系統,先進的數位化教學,引導學生走向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 這位華師老師,發明寫詩都在行
    專利技術整體的創新水平高,內容涉及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方面,屬於國家政策明確鼓勵和支持的方向,與廣東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支柱產業密切結合。朱定局認為「我校更側重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在華師能夠獲得這個獎項,能夠體現出我們華師有著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教書是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才除了科研,朱定局在教學上也有一番見地。作為計算機學院計算機應用系教授,他曾獲得華南師範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華南師範大學第六屆「教學名師」稱號等榮譽。
  • 今天,華附130年校慶,鍾南山等大咖都回來了!
    華師附中,前身乃始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的廣州格致書院,如今已跨越三個世紀。1982年,更名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一直至今。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華附先行先試,在德育、教學、社會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改革探索走在時代前列。華師附中校長姚訓琪表示,從一校一區到一校五區,華附開創了廣東民辦教育的先河。
  • 2020新東方「燭光行動」收官 名師大咖道術結合為鄉村教師在線「充電」
    今年,活動首次全程在線上展開,新東方集結多位名師大咖,通過五場在線直播課,為鄉村教師帶來嶄新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思維方式,同時,新東方還面向全體鄉村教師免費開放中小學線上師訓微課,幫助鄉村教師提升教學技能和素養,從「道」與「術」兩方面助力其更好地成長。
  • 華師原創Rap,超上頭!
    輕鬆活潑的旋律讓大家rap起來從對返校通知的急切期待,到對線下課堂教學和食堂美味飯菜的想念,我們從未停止對開學的盼望。為此,我們與華師校藝術團歌手隊合作,以華師人的宅家故事為背景,共同創作了一首《華南師大rap》。讓我們一起在律動節奏裡,聽見那些熟悉又精彩的華師故事。
  • 華師附中校友活動在馮珊珊工作室舉行 教練張玉陽現身教學
    華師附中校友活動在馮珊珊工作室舉行 教練張玉陽現身教學 原標題:華師附中校友活動在馮珊珊工作室舉行
  • 教育大咖支招課程改革 聚焦英文閱讀教學推進學科育人
    大眾網青島11月21日訊(記者 任聰聰)教育大咖雲集探討英文閱讀教學,全國名師聚力專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理論實踐結合引領備戰新高考……11高中學段培訓主要聚焦高中英語讀寫與新高考,通過理論基礎講解與實際案例相結合的方式,為大家全面解讀了國家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修訂、學科教學與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的關係、「深度學習」的英語讀寫教學以及讀寫教學中語篇的教學路徑等,詳細的講解、生動的教學案例、豐富的教學建議都給予了老師們有效的指導。
  • 在聞名全國的華師一附中就讀感覺怎麼樣?聽聽這些學子的心裡話
    晚自習3個半小時,中途25分鐘的大課間,敏行環路上滿是夜跑的同學,而食堂的宵夜也是一搶而空。總的來說呢,在華師一,你可以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此,每一天的生活都無比幸福。方梓桉:華師一的教學理念先進,這裡沒有灌輸式教學,也沒有晚自習被佔的痛苦!每天晚上我們都至少有3個小時寶貴的晚自習時間,我們可以在這時候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可以進行難題拔高訓練,也可以向老師請教問題。
  • 「520,在笑笑等您」5大特色,2大優惠,央清大咖0距離!
    教學管理嚴謹,名師出高徒笑笑美術兵團採用精品小班教學,教學實效性考核制度,良心教學深入課堂,每天認真負責、高效的傳授知識,每周1小考每月1大考,腳踏實地的教好每一位學員。我們的文化課精品系統化教學+新東方名師團隊分層教學,專業課+文化課完美銜接,更好的幫助小兵成長。
  • 雙師課堂聯動線上線下,還有這些大咖助力語言機構
    」的模式,名師在線上直播教學,助教教師在實地課堂上進行輔助教學。在雙師模式下,名師不需要親臨學校給孩子上課,無論名師在哪裡, 都可以通過線上直播課堂,給孩子上課。畢竟名師是現在這個社會的稀缺資源,無論是對機構,對家長,還是對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對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學生來說,通過線上的名師課,他們可以和一二線城市的孩子共享優質教育資源,直接接觸到原本不容易接觸到的一線名師。對於家長來說,他們最看重的就是機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服務。
  • 華師心理學部,為何這麼優秀
    現有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1個。2014年和2018年,心理學院連續兩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高等教育)二等獎」,2018年獲得「第二屆國家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