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朗月行:「朗月行」是樂府《雜曲歌辭》裡原有的題目,李白在這裡借用古題,所以稱為「古朗月行」。全詩共十六句,這裡節錄的是前八句。
②呼作:叫作。
③白玉盤:白玉做成的盤子,這裡用來比喻月亮又圓又大。
④疑:懷疑。
⑤瑤臺:古代神話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⑥仙人垂兩足:古代神話說,當月亮初升時先看到月中仙人的兩隻腳,然後逐漸看到仙人的全貌。
⑦桂樹:傳說月亮裡面有桂樹。
⑧團團:圓圓的形狀。
⑨白兔搗藥:古代神話傳說中,月亮裡面有白兔在桂樹下搗藥。
⑩言:助詞,沒有意義。
⑪與誰餐:給誰吃。
幼小的時候不認識月亮,便稱它為掛在天空中的白玉盤。
又懷疑它是瑤臺仙人梳妝用的一面鏡子,飛掛在夜空高高的雲彩上面。
傳說月亮剛升起來時,能看到仙人的兩隻腳,而月中的桂樹看起來是那麼的圓。
月亮上的白兔搗好的仙藥,請問是給誰吃的呢?
《古朗月行》是一首借樂府古題而作的五言古詩。本詩是原詩的前半部分,抒發了詩人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
詩人以「白玉盤」「瑤臺鏡」比喻月亮,形象生動地描繪出月亮清朗圓潤的特點。這一設喻新奇有趣,充滿了兒童般稚嫩而又豐富的想像。「呼」「疑」這兩個字刻畫出詩人兒童般的天真爛漫之態。然後,詩人運用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具體寫月亮中的仙人、桂樹、玉兔,構成神奇瑰麗的意境,寫出了月亮初生時逐漸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最後的問句恰切地表現了兒童好奇的心理,更添了一番童趣。
詩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把豐富的想像和巧妙加工的神話傳說融入濃烈的抒情之中,形成了神奇瑰麗而含意深蘊的藝術形象,讓讀者情不自禁地走入這片清朗而又明淨的神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