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葉蟻身上發現首個生物礦物盔甲

2020-12-17 騰訊網

切葉蟻能夠種植真菌,最近科研人員在這種昆蟲的外骨骼上發現了一種新型生物礦物,它的作用類似盔甲。

攝影:EDUARD FLORIN NIGA / EDDIMAGE PHOTOGRAPHY

撰文:DOUGLAS MAIN

切葉蟻因其艱辛壯舉而得名:它們切碎樹葉,然後背上這些笨重的碎葉片(葉片看起來像比它們大很多倍的綠色旗幟)長途跋涉返回自己的領地。回到巢穴後,它們會繼續切割加工樹葉,為地下真菌養殖場提供養料。一路上,這些昆蟲要勇敢對抗各種捕食者,還要經常與其他螞蟻交戰。

新的事實證明,切葉蟻要比我們之前想像的還要頑強。

一項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員在一種中美洲切葉蟻的外骨骼上發現了天然的甲殼。這種類似盔甲的塗層由鎂含量很高的方解石構成,這種塗層在之前只被發現存在於另一種生物結構中:海膽的牙齒,它可以磨碎石灰石。

許多動物的骨骼和牙齒都有含鈣的礦物質,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和其他身體部位也有礦化的成分。但在這一發現之前,任何一種成年昆蟲中都未發現過方解石。

切葉蟻的盔甲能幫助它在與其他螞蟻的爭鬥中生存下來。

照片來源:EUGENIA OKONSKI,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切葉蟻的這種塗層是由成千上萬微小的片狀晶體構成的,能夠硬化外骨骼。11月24日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這種「盔甲」有助於防止螞蟻在與其他螞蟻的戰鬥中失去四肢,抵禦真菌感染。

我們對切葉蟻實在太熟悉了,所以這一發現尤其令人驚訝。「關於切葉蟻的論文有成千上萬篇,」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進化生物學家、該研究的合著者Cameron Currie說。

「能在自然界被研究得最透徹的昆蟲中發現這種物質,我們真的很興奮,」他說。

儘管這篇論文只研究了切葉蟻這一個物種,但Currie和他的同事推測其他相關的螞蟻身上可能也有這種生物礦物。

巖石盔甲護身的螞蟻

早在人類或其直系祖先進化之前,也就是大約6000萬年前,切葉蟻就發明了自己的農業生產方式。這些地下真菌農場是一種共生關係的產物,這種共生關係既能為螞蟻幼蟲提供食物,又能保護真菌,而每一種螞蟻都有自己特有的真菌。

包括研究對象在內的近50種切葉蟻中,其中有一些還擁有一種共生菌,可以防止它們的真菌農場被其他有害真菌感染。這種微生物附著在年輕的工蟻身上,當它們蜿蜒穿過真菌農場時,細菌就會分泌化學物質,殺死入侵的真菌。

Currie實驗室的前博士後研究員李鴻傑(現在是中國寧波大學的研究員)開始研究這些細菌, 並很快對覆蓋在螞蟻外骨骼上的奇怪的微小晶體產生了興趣。他說服地質學家幫助他研究這些類似礦物的材料,使用包括電子顯微鏡在內的幾種成像技術來分析其構成。

2018年秋天的一個早晨,當李鴻傑拿到結果時,他欣喜若狂。因為結果顯示這種螞蟻身上覆蓋著一種以前在任何昆蟲中都沒有發現過的生物礦物。

「螞蟻身上有石頭,」李鴻傑說道。「我發現了巖石螞蟻!」

李鴻傑表示,切葉蟻身上的甲殼與礦物白雲巖的成分非常相似,只是硬度稍高。

和所有昆蟲一樣,螞蟻的外骨骼也是由甲殼質構成的,這種物質堅韌而富有彈性。為了觀察這一額外的生物層是否也起到了護甲作用,李鴻傑和同事們首先在實驗室裡飼養了兩種螞蟻,一種有生物礦物層,另一種沒有。(如果螞蟻在化蛹時就從蟻群中分離出來,並在某些條件下飼養,它們就不會形成礦物層)。然後他們做了幾個測試。

螞蟻大戰

其中一項實驗是在「螞蟻大戰」中讓這些螞蟻對抗一種體型稍大但關係密切的螞蟻。在一小時的戰鬥中,那些沒有礦物層的螞蟻失去的身體部位比「巖石螞蟻」多了3倍。

接下來,研究人員將這種昆蟲暴露在一種致病性真菌中,這種真菌可以感染螞蟻,並且與引起「類殭屍」行為的真菌種類有關。6天後,所有沒有礦物層的螞蟻都死了。但有生物層護甲的螞蟻死亡率只有50%。

另一項實驗表明,這些螞蟻外骨骼的硬度在含有生物礦物時比不含生物礦物時增加了兩倍多。

礦物層還會隨著螞蟻年齡的增長而增大。年輕的螞蟻傾向於照顧真菌園,不會面臨被其他螞蟻或捕食者攻擊的高風險,所以並不需要它。當它們開始在真菌園之外的世界覓食時,礦物層會比年輕時更厚,李鴻傑說道。

伊利諾伊大學的昆蟲學家Andrew Suarez表示,在昆蟲外骨骼中發現這種類型的礦物非常令人興奮,因為之前類似的礦物只在牙齒等更為孤立的特殊結構中發現過。

「這就像你的身體被(微小晶體組成的)牙釉質覆蓋一樣,」Suarez說,他並未參與這項研究。

「我很喜歡這篇論文,因為它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昆蟲的生物礦化骨骼,」哈佛大學的生物專家Andrew Knoll說道。

「很多節肢動物的外骨骼都是由碳酸鈣構成的,比如螃蟹、龍蝦和已經滅絕的三葉蟲,但這種結構擴展到完全的陸地昆蟲中真的讓人覺得很有趣。」

未被發現的盔甲

科學家們還表示,這類生物晶體在未來可能會在製造業中得到應用,比如塗層或能夠增強各種材料強度或防止腐蝕的納米晶體的製造。

目前的重點是了解這些礦物質在螞蟻身上所發揮的作用,並觀察它們身上是否還有其他尚未發現的盔甲和生物礦物。

Currie認為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不了解這個物種的生物組成,這對99.9%很少或根本沒有得到研究的昆蟲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譯者:陌上花開)

相關焦點

  • 首個被「礦物」包圍的生物被發現,真正的身披盔甲,可惜是害蟲
    據報導,來自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英國的《自然·通訊》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在昆蟲世界裡,發現了首個生物礦物身體盔甲,這次發現對於研究生物演化來說,意義重大。什麼是生物礦物身體盔甲?在自然界中,科學家們此前只有在甲殼類動物的身上,比方說龍蝦等海洋生物的身上發現了這種生物礦物骨骼,而且分布的位置也都不同,有一些長在生物的牙齒上,也有一些長在它們的軟殼上。不過,這種生物礦物沉澱,一般都是為了對生物進行保護,比方說對於軟殼動物來說,硬硬的生物礦物身體盔甲,可以幫助它們抵禦外界的傷害。
  • 國際最新研究:昆蟲世界發現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巨首芭切葉蟻兵蟻是切葉蟻族群中最大的一種,它正將下顎伸向有一層富鎂方解石可做盔甲的工蟻,盔甲可保護後者免受襲擊。圖片來自Caitlin M. Carlson。自然科研 供圖中新網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動物學研究論文,報導了研究者在昆蟲世界發現的首個已知生物礦物身體盔甲。
  • 螞蟻種類大全:自然界的小生物們
    蓄奴蟻,紅蟻,食肉遊蟻,切葉蟻的生活習性是什麼樣的?蓄奴蟻,紅蟻,食肉遊蟻,切葉蟻資料介紹! 蓄奴蟻資料介紹/蓄奴蟻生活習性介紹 科學家們發現,生活在南美洲的蓄奴蟻竟然是靠掠奪、蓄養奴隸為生的,它們就像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奴隸主那樣實行王國統治。
  • 地球上最彪悍的十大生物
    你會發現,某些強悍的動物從體積上看就十分威猛,而另一些則乍一看貌似並無縛雞之力,可隨著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就會發現,那些看起來綿軟的生物完全可以背負令人難以置信的重量。鷹眼同樣也是銳利無比,不論那些獵物偽裝得多麼隱蔽,它們都能在異常遠的距離開外發現獵物。研究表明,有些鷹類甚至可以察覺到兩英裡外如兔子般大小的生物!憑藉著它們強大的力量,鷹排在其食物鏈的最頂端。同任何其他的鳥類相比,禿鷹已被證實是可最重負荷飛行的飛禽。令人吃驚的是,鷹這種獨特的禽類能攜帶重達15磅的黑尾鹿。你能想像嗎?一隻鷹竟然帶著一匹鹿在空中翱翔!
  • 動物界最勤勞八大生物 你一定想不到
    動物界最勤勞八大生物 你一定想不到在自然界中,除了人以外,還有很多勤勞的生物。你知道都有誰麼?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河狸主要分布於歐洲,其他地區數量較少河狸,是河狸科、河狸屬的動物。切葉蟻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區切葉蟻是唯一切割新鮮植物,並用它們種植食物的動物。它們比人類更早掌握了種植技術。螞蟻是非常強壯和頑強的勞動者,它們負責挖掘複雜的地下巢穴,切葉蟻更是螞蟻家族中的「楷模」,切葉蟻除了完成螞蟻日常工作之外,還會採集一些葉片,之後對它們「地下真菌農場」的菌類提供營養。
  • 對黏土礦物的研究,或許可助人類進一步發現火星上是否有生物存在
    這些科學家在海洋深處的玄武質熔巖中發現了這些單細胞生物。他們花費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想出鑽探玄武巖心找出這些生物的辦法。他們估計,這些巖石裂縫中每立方釐米含有100億個細菌細胞,其密度大約相當於人的腸道。相比之下,在海底的泥漿中,每立方釐米大約只有100個細胞。這些細菌在粘土中瘋狂生長,好像是要填滿這些微小的縫隙。
  • 鳥父母往後代身上抹糞,臭氣燻天卻是真的為它們好
    而這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還是在糞腸球菌身上。 研究者發現糞腸球菌具有非常強的抑制地衣芽孢桿菌生長的作用。 所謂的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又稱為羽毛降解菌,大量地存在於野生鳥類的羽毛和皮膚中。
  • 火星發現粘土礦物或存在過微生物生命
    科學家發現地球上最早期的微生物能夠形成這種礦物,說明火星上也可能出現過類似微生物,形成這種粘土礦物。照片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琳達-摩爾模式正在採集微生物樣本。但根據我們的研究發現,斯蒂文石也可以由生物形成。這一研究發現將促使我們重新審視這些火星沉積物以及它們與火星生命之間可能的聯繫。」
  • 動物界十大最勤勞生物,你都知道嗎?
    動物界十大最勤勞生物,你都知道嗎?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它是人生存的必要條件,是人致富的鋪路石,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而對於動物也是如此,下面小編帶您去了解一下這些勤勞又有毅力的動物們吧。大馬哈魚的祖輩原本生活在寒冷地區的河流中,但是那裡食物缺乏,為了覓食和種族繁衍,它們不得個順河而下,一直遊到海洋中去覓食成長。它們都是在淡水中出生,然後到海洋中長大,成年後再溯河洄遊重返故鄉生殖後代。北極燕鷗動物中遷徙路線最長的一種候鳥北極燕鷗是屬於燕鷗屬的一種海鳥。棲息於沼澤、海岸等地帶。成群活動。以魚、甲殼動物等為食。
  • 巴西發現巨大地下螞蟻王國 錯綜複雜似迷宮(圖)
    這些地道和洞穴由數百萬隻巴西切葉蟻建造,好似一個迷宮切葉蟻構建的社會複雜程度僅次於人類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共灌入10公噸混凝土北京時間2月6日消息,一組科學家在巴西發現一個錯綜複雜的地下螞蟻王國,一度生活著數百萬隻螞蟻。
  •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趨磁細菌生物與礦物多樣性鑑定及其...
    劉沛餘等-EM:趨磁細菌生物與礦物多樣性鑑定及其相關性研究摘要:微生物是地球上出現最早、種類和數目最多、功能最全的一種生命形式。通過礦化作用,微生物直接參與地球上至少六十餘種礦物的形成和轉化。近日,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場與生物圈演化學科組研究團隊聯合國內外多個單位科研人員,利用「螢光-電子顯微鏡聯用」新技術(FISH-SEM和FISH-TEM),對自然環境中一類「既能利用地磁場定向遊泳,又能在細胞內礦化合成納米級磁鐵礦(Fe3O4)磁小體」的原核微生物——趨磁細菌,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生物和礦物多樣性鑑定,從單細胞水平上鑑定了20種新型的趨磁球菌。
  • 方舟生存進化:第一次見到身上披著黑色盔甲,背上冒著閃電的南巨
    大家好,歡迎來到方舟生存進化的遊戲世界,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普羅米修斯mod中的普羅米南方巨獸龍,它的身上披著黑色盔甲,背上時不時的冒著閃電,酷斃了。普羅米南方巨獸龍普羅米南方巨獸龍也叫猩紅南巨(以下簡稱普羅米南巨),這霸氣的黑色盔甲,這迷人的閃電,時時刻刻都在彰顯它的王霸之氣。
  • 河南發現自然界的神秘物質,國際礦物種類中河南籍成員達到4個
    礦物分類是以礦物的化學組成為基礎的。迄今發現的礦物種數已達3000餘種,但常見的造巖礦物只有十餘種,如石英、正長石、斜長石、黑雲母、白雲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等,其餘稱非造巖礦物。新礦物的發現數量、研究深度及分析技術水平展現了一個國家基礎科技的軟實力與硬實力,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
  • 我的世界:MC最尷尬的礦物不單是青金石,還有鑽石也沒什麼用了?
    我的世界隨著版本的更新迭代而增加越來越多的礦物,比如新版下界就有遠古殘骸和下界金礦石等。然而,不少玩家認為目前最尷尬的礦物有兩種,其中一種是青金石,另外一種則是鑽石。事實果真如此?接下來就為玩家們分析一下它們!
  • 把身上帶刺的盔甲脫下來吧,我來做你堅硬的外殼
    因為怕受到傷害,才會在自己的外圍築其高牆,身穿盔甲。用堅硬的刺去試探對方,扎不走的才是真心的想要和自己做朋友。現在的真心和可貴,不用猜的瞭然於心的應該是真誠的吧。既然用猜就說明對方有隱瞞有掩飾,那就沒有猜測的必要了。
  • 礦物也能「光合作用」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魯安懷、李豔、丁竑瑞以及物理學院劉開輝等組成的課題組,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研究長文,率先發現了自然界中無機礦物轉化太陽能系統,提出太陽光不僅作用於地表生物發生經典光合作用,也一直作用於地表礦物發生非經典「礦物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