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群眾路線,引入社會治理「源頭活水」

2020-12-13 首都網警

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綜述②

堅持群眾路線,引入社會治理「源頭活水」

走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黨的命根子。

56年前,浙江諸暨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

1963年11月20日,毛澤東為「楓橋經驗」批示

歷經56載,「楓橋經驗」緣何歷久彌新?其生命力在于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其中包括「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

當前,在「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中,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不斷創新培育平安類社會組織,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為基層社會治理引入「源頭活水」。

走好一條路

為了群眾,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繫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也是公安工作必須堅持好的根本工作路線。

群眾滿意,是公安工作的風向標,也是此次「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的最終目標。

紮根基層,走到群眾身邊。各地公安機關強化民意導向,不斷提升民警開展群眾工作能力,真正做到「走得進家門、坐得下板凳、聊得了家常」。

在湖北,宜城市公安局流水派出所認真踐行「五訪」工作法,深入開展「一核四融」社區共進活動,推動公安工作關口前移、下沉網格、平安共建;建立以群眾滿意率、可防性案件發案率以及民警對轄區治安要素熟悉率為重點的社區民警工作考評機制,不斷鞏固深化基層基礎工作、密切與群眾的聯繫。

在福建,壽寧縣公安局下黨派出所實行「1警+5員」工作模式,即每名民警(輔警)身兼引導員、服務員、巡防員、調解員、聯絡員5個角色。在這一模式下,派出所4名民警、4名輔警全部掛職兼任村幹部,真正走到群眾中去。同時,開設「下黨民警在身邊」微信號,讓每一戶群眾中至少有一人實名加入微信群,堅持做到「民需警應」。

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各地公安機關敢闖敢試,創新推出一系列紮實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讓群眾時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

在遼寧,大連市公安局旅順口分局開發區派出所在轄區治安防控中深度融合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技術,建立小區物業、社區網格員、旅店業、高校等135個微信群,逐步形成了以「警情通報、信息收集、安全提示、防範宣傳」為一體的平臺。

在江蘇,泰州市公安局海陵分局城中派出所創建「戶籍背包客」,專門安排一名民警、一名輔警,對轄區內出行不便、老弱病殘困等需要辦理戶籍業務的人員,一律實行上門服務。兩年多來,城中派出所戶籍民警累計提供上門服務2300餘人次。

一次次的走訪聆聽,一次次溝通互動,不斷加深警民魚水情;一項項親民愛民舉措,一次次為民利民實踐,不斷提升著群眾的滿意度。

擰成一股繩

依靠群眾,平安類社會組織釋放巨大效能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

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發端於浙江諸暨的「楓橋經驗」,蘊含著基層社會治理的智慧。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新時代「楓橋經驗」花開神州大地,綻放出新的風採。

如何把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平安類社會組織給出了積極的答案——

無論是諸暨楓橋的「紅楓義警」,還是首都北京的「西城大媽」「朝陽群眾」,無論是「江大姐」調解隊還是「老娘舅」,這些響噹噹的品牌已成為新時代「楓橋經驗」圖景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為各地平安類社會組織的組建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放眼全國,各地公安機關立足實際、緊跟步伐,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為契機,孵化出一大批平安類社會組織。如「西湖藍盾」義警隊是蘭州市公安局七裡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著手組建的隊伍。今年5月,110名佩戴袖標的義警隊員正式上崗,5個固定義警站和1個流動義警站全天24小時不間歇地運轉,成為小西湖派出所的一支重要治安力量。

如何更好地發揮各種力量的優勢?不斷創新的「警民聯防」新模式釋放出巨大的效能——

王店「梅裡哨兵」企業隊、油車港「麟湖衛隊」物業隊、王江涇「平安騎行」隊……一支支各具特色的「警保聯防」巡防隊伍築牢小區、廠區、校區安全屏障。今年4月以來,浙江省嘉興市公安局秀洲分局以「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挖掘小區物保、企業治保、校園安保力量,創新打造「公安管理+社會協控」的「警保聯防」新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能力。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公安局興慶分局新華街派出所推動「1+3+N」專群聯動工作機制,即以新華商圈「大黨委」為「1」,通過聯合黨建活動,聯動公安、綜合執法、司法「3」部門,深度整合轄區企事業單位、小區物業公司等「N」種社會資源。此外,依據不同區域治安特點,先後形成了新華商圈警企反恐「四聯三防」、巡控打擊「六聯動」模式。

由點及面,從「盆景」到「風景」,不斷湧現的平安類社會組織,不斷創新的警民聯防新模式,把各種力量擰成一股繩,形成強大的合力,將守護平安、公共服務的觸角伸向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下好一盤棋

群防群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這一新的社會治理理念和實踐強調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重視全民積極參與、共同建設和共同治理。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各地公安機關樹立「一盤棋」思維,圍繞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目標,充分發動組織群眾開展多種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瞄準難點問題,依託群防群治力量開展工作——針對轄區有11所高校、12萬師生,涉校盜竊、電信網絡詐騙類等警情居高不下的難題,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章丘分局雙山第二派出所面向學生群體開闢網上宣傳陣地,並引導學生自主策劃一系列安全防範宣傳創新活動,今年1至8月,轄區電信網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40%。同時,派出所組建「章丘大學城安全防範群」,聯合高校建立民警和保衛人員、保衛人員和班主任或輔導員、老師和學生三級微信群,有針對性地推送安全防範知識和隱患預警。

針對工作重點,紮實推進群防群治實踐——銀川市公安局興慶分局新華街派出所組建拾城塾黨員義務巡邏隊、牛街御街聯盟等4支群防群治隊伍,針對階段性工作重點,圍繞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防火防災等主題開展舉辦晚會、座談、培訓等活動;建立全區首家24小時「無人警局」,打造「馬警官大講堂」「警民會客廳」等社區群眾耳熟能詳的便民服務品牌,做到警民攜手、共創平安。

堅持因地制宜,立足當地實際組織群防群治活動——針對轄區面積大、牧民居住分散、警力不足等特點,內蒙古自治區科右中旗公安局巴彥忙哈派出所以「警務助理」建設為著力點,建立「轄區民警+警務助理+轄區群眾」警務模式,其中警務助理作為中間環節,一頭連接轄區民警,一頭服務轄區群眾,實現了「警務陣地」前移。

一切為了群眾。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到社會治理全部活動中,為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懈奮鬥,勾勒出百姓和順、鄉村和美、社會和諧的美好畫卷。

一切依靠群眾。全國公安機關和廣大公安民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凝聚起群防群治新力量,開闢出社會治理新境界,不斷增強著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人民公安報

責任編輯:月亮

【2019-11-122期】

相關焦點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2021福建選調生考試申論範文:堅持群眾路線 築就美好生活
    從最初的一窮二白到當代的繁榮昌盛,從當年的飽受欺凌到現在的獨立富強,我黨成立以來,始終堅持群眾路線,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傲人的成績。如今,我國步入社會主義新時代,隨著主要矛盾的轉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日俱增。在這種形勢下,領導幹部要堅持群眾路線,為廣大人民群眾築就美好生活。堅持群眾路線,需要穩站人民立場。
  • 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並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密切聯繫群眾,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每位共產黨員都必須通過教育實踐活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牢固樹立為民服務思想,不斷提高一心民的自覺性,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 堅持群眾路線 做好新時代的「答卷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紮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用真心」。我們黨歷來堅持不論何時都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將人民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黨的十九大報告以新的高度強調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踐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方針,真正體現了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群眾路線。
  • 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永恆課題
    黨的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成為我們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誌之一。群眾路線堅持得好不好,關係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好不好,關係到黨的執政根基牢不牢,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
  • 汪衛華:重拾群眾動員的治理價值
    在革命實踐中,中共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論述,成為「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根本的組織路線」,並在七大載入黨章。取得全國執政地位之後,中共面對一窮二白的國內經濟建設家底和建國初期嚴峻的外部威脅,繼續發揮其善於組織和動員群眾的政治優勢,通過發動群眾鞏固政權、恢復經濟、改造社會面貌,取得了國民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
  • 實行群眾路線 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是共產黨人處理利益問題的根本原則。」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之要義,是實行群眾路線。 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 安徽肥西豐樂鎮:推進社會治理創新,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一雙雙雪亮的「天眼」織密「天羅地網」,360度無死角全天候守護小鎮;加大技防建設投入,消除治安防範亂點、盲點;覆蓋全鎮的一支支夜間巡邏隊,默默守護著萬家燈火的安寧……近年來,安徽省肥西縣豐樂鎮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加快推動符合地域環境、人民滿意的社會治理創新工作,實現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的「雙提升」。
  • 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在於付諸實踐
    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法寶,是我們黨始終保持生機與活力的重要源泉,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檢驗我們群眾路線執行得好不好的試金石,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關鍵在於付諸實踐。
  • 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根本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強調,全黨必須把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貫穿於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全過程。這一論斷揭示了堅持黨的思想路線對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性,只有始終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才能在改革實踐中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黨的思想路線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根本。這對於我們在新形勢下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指導意義。
  • 堅持人民在國家治理中的主體地位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卻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暴發。如何治理這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帶來的深刻影響,成為今年兩會討論的焦點。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社會形勢,黨和政府再次迎來了國家治理的大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顯得更加重要、緊迫。
  • 【考研政治】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
    江澤民同志在總結中國共產黨80年實踐的基本經驗時指出: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是戰勝一切困難、不斷取得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胡錦濤同志在學習貫徹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講話中,要求領導幹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必須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把黨的全面領導建立在嚴密的組織體系建設基礎之上,推動基層黨組織覆蓋與黨的工作同步展開,不斷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一是基層工作的成功與否決定著人心向背。
  • 擦亮群眾幸福底色——寧遠縣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紀實
    寧遠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推進黨建工作提質提效,服務供給走向精細化、科技化,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意願更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建引領,激發基層組織活力  11月30日,寧遠縣仁和鎮白馬村,在熱烈的掌聲中,33歲的返鄉大學畢業生陳平軍當選為新一屆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
  • 黨的執政能力建設:走好新時期的網上群眾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因此,新時期通過網際網路走好群眾路線,不斷創新執政理念,創新執政方式和方法,切實加強網絡執政能力建設,成為新時期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戰略選擇。
  • 「善治」要在讓群眾「心氣順」 ——青島社會治理的一大看點
    黨的十九大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作為全國首批50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之一,青島鮮明提出,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市域特點、城市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全國一流的市域社會治理標杆城市。此次疫情防控關鍵時刻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的動人場景,窺斑見豹地將青島社會治理的良效展現無遺。
  • 黃浦五裡橋街道:打造社會組織支撐服務體系 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實踐...
    探索社會治理創新實踐模式》入選2020上海街道鄉鎮統戰工作十佳案例。  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力量、是統戰工作新的著力點,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裡橋街道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結合社會組織集聚的特點優勢,積極發揮「大黨建」優勢,構建「大統戰」格局,加強對社會組織從業人員的團結引導和服務,從打造社會組織支持服務體系入手,培育、引導、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努力探索社會組織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 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60問之系列一
    答:「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藥,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 8.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答: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 顧昕:疫後公共衛生治理變革,關鍵是引入社會治理理念
    因此,顧昕認為,正如市場機制應該在資源配置上發揮決定性作用一樣,在疫後公共衛生治理能力建設上應該引入社會治理的理念,讓社群機制在社會管理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所謂社群機制,又稱共同體機制,是指一群在日常行動中多有關聯的人組成一個共同體,通過價值觀凝聚和社會規範建立,以持續性合作的方式,實現對所涉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事務的治理。
  • 山東青州:益都街道樹牢「四種精神」 優化社會治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劉臻 通訊員王雲鶴 濰坊報導為切實發揮人大「兩個機關」的重要職能,時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繫,發現和傳達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和訴求呼聲,益都街道人大堅持樹牢「四種精神」,全面優化基層社會治理,